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大部分西方国家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最主要病因及我国导致ESRD的第2大病因。1型DM患者在发病后5年可能存在DN,2型DM患者在确诊时就可能存在DN。由于DN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伴有糖代谢紊乱及常合并比较严重心血管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我国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DN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足细胞损伤直接参与DN的发病过程,而DN进程中足细胞损伤的机制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持续性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并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为特征。既往研究认为,DN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堆积、系膜增宽、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增厚,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然而这些因素仅能解释30%~50%的尿蛋白排泄率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衰竭重要的病因。足细胞( podocyte)在DN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足细胞损伤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共同影响,比如Rho/ROCK信号通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等。本文就这些机制进行论述,旨在阐明足细胞损伤在DN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DN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带来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糖尿病肾病是目前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微量蛋白尿的产生不仅可以作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其持续的存在也是肾脏病进行性发展的独立危险因子.以往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被认为是蛋白尿产生的基础,现在足细胞病变在蛋白尿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探讨足细胞损伤机制不仅有利于阐明糖尿...  相似文献   

6.
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但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发现,肾小管损伤与DN中肾脏功能的恶化关系密切,而microRNA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衰老等多种调控机制参与了DN发展中的肾小...  相似文献   

8.
肾小球疾病常见临床表现是血尿、蛋白尿、水肿、血压高或正常。蛋白尿是各种肾脏病最重要、最直观的临床表现,其可引起一系列危害如易发生血栓及栓塞,出现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易并发感染;继发高脂血症,引起有效血容量减少,诱发氮质血症,引起急性肾衰竭。尿蛋白通过刺激肾小管产生活性氧,释放氧自由基,直接破坏肾组织,也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因子及炎症因子上调,持续的炎症刺激促进肾小球硬化,诱导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终会进入终末期肾衰竭。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探讨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对大鼠DN的肾脏保护作用。 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组和普罗布考干预组(1%普罗布考饮食),每组10只。分别于第3周、第8周及第12周检测24 h尿蛋白(UTP);12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Scr、肌酐清除率(Ccr)、肾脏组织匀浆液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肾组织病理切片行 HE和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核转录因子S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组血糖、Scr、肾组织匀浆MDA和24 h UTP水平显著增高(均P < 0.01),Ccr显著降低(P < 0.01);肾组织肾小管损伤分数、α-SMA和 S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 < 0.01);肾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肾组织MDA含量分别与α-SMA及Sp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 0.896,P < 0.01;r = 0.862,P < 0.01),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 = -0.673, P < 0.01)。普罗布考干预组Scr、24 h UTP、肾组织MDA、肾小管损伤分数及肾组织α-SMA、 Sp1蛋白表达水平较DN组均明显降低(均P < 0.01);Ccr和肾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DN组均明显增加(均P < 0.01)。 结论 氧化应激在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普罗布考可能通过抗氧化、下调肾组织Sp1蛋白表达及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延缓DN大鼠肾脏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0.
在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约为20%~40%,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快速增长,DN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DN早期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增厚及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CM)的进行性聚积;后期是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蛋白尿和肾衰竭.DN的发病机制复杂,其确切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的研究结果提示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炎性反应机制、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因素、激肽系统及自噬等多种因素参与了DN的发病.现将近年来有关DN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我国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IgA肾病是以多聚体IgA1(polymeride IgA1,pIgA1)为主,包括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并引起肾小球损伤为特点的肾小球肾炎。IgA1是IgA的一个亚群,其结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糖基化,表现在铰链区同时存在N-连接和O-连接糖链。目前,对于IgA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确,近年来,IgA1分子的异常糖基化结构在IgA肾病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故本文就异常糖基化IgA1在IgA肾病中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一个主要原因,病理表现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尽管对IgAN的研究已取得不少进展,但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明,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蛋白尿是D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与DN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结构与功能改变,尤其是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成分的足细胞在DN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ephrin等足细胞相关蛋白在肾小球裂隙隔膜丢失,可以增加肾小球的某些成分,活化促凋亡通道,进而破坏裂隙膜完整性,使得肾小球滤过电荷屏障减弱,促进蛋白尿的发生,加速了DN进展。有效地控制血糖以及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可起到调节足细胞某种蛋白表达的作用,阻止足细胞的丢失,进而减少蛋白尿的产生。为此本文就足细胞在DN中的作用,以及DN时以足细胞为靶点,减轻DN蛋白尿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根据WHO的统计,至2006年全世界DM患者已经达到1.8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3.5亿[1]。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DM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DM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早期以。肾小球高滤过、肾小球肥大、系膜区扩张、基底膜增厚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足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上升[1],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西方国家,需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约35%为DN患者[2].我国目前约有4 000万人面临糖尿病危胁,DN占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15%[3].DN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堆积,系膜增宽、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增厚,肾小球硬化及伴肾间质纤维化.DN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尤其是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成分的足细胞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将从2010年的两亿八千五百万人增至四亿三千九百万[1]。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肾脏病变等[2],其中又以糖尿病肾病的危害最大[3]。在欧美国家,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首要病因[4]。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在糖尿病病程中出现的肾脏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从微量蛋白尿到难治性大量蛋白尿。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系膜区增宽。有调查显示,中国目前已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叶未完全阐明,但目前研究认为主要与基因多态性、蛋白核酸的非酶糖化、脂质过氧化、肾小球基膜的电荷换衡、NO生成异常,钙代谢紊乱、细胞凋亡及激肽系统激活有关。目前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除控制血糖、血压及蛋白质饮食外,还取得了许多其他方面的新进展,力求在积极控制诱因的基础上,完全阻断发病机制中某一关键环节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肾小球系膜区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5%[1].早期本病可发生系膜细胞增生和微量血尿蛋白尿等,但随着疾病进展肾小球和肾间质的不断硬化约40%IgAN患者在20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2].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将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亚临床症状IgAN病人肾脏移植给正常人后约几星期移植肾的免疫复合物消失,这提示IgAN很可能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身免疫发病机制主要与IgA1糖基化异常和免疫调节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