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和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方法选取华山医院老年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老年住院患者对入院宣教、疾病知识、药物指导、出院指导的掌握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掌握度和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基于JCI标准的PDCA循环对国际医疗部门诊预检分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国际医疗部门诊就诊的3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模式下的预检分诊措施。观察组给予常规措施同时联合基于JCI标准的PDCA循环模式干预。比较两组门诊预检分诊效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误诊、漏诊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JCI标准的PDCA循环应用于国际医疗部门诊预检能明显提升分诊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12名主管护师组成PDCA管理小组,以2014年7~12月急诊接诊患者的护理程序为调查对象.此时间段内的患者按照常规的就诊流程就诊,PDCA管理小组成员对此时间段内相关的急诊、急救护理质量进行现状调查,找出目前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制定计划、改进措施,实施方案、定时监控检查,持续质量改进.对经PDCA管理后的2015年4~9月急诊接诊患者的护理程序再次进行统计调查,比较改善前后对应的指标,包括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将改善前与改善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2015年10~12月的相关指标与改善后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巩固调查阶段的急诊急救质量优于改善后的急救质量,且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结论 PDCA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显著缩短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DCA管理模式可被用作护理管理层简单可靠的质控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普陀区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200例,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cCloskey/Mueller satisfaction scale,MMSS)对其进行工作满意度测定,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运用PDCA管理模式对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进行整改及反馈。结果不同科室、编制、职称、婚姻状况、学历、年龄护士的MMS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轮PDCA管理后,护士在总体工作满意度、同事关系与管理方式、工作被认可、专业发展机会和对工作的控制和责任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得分均较PDCA前显著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并发症及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及观察组(2016年1~12月),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迟发性出血、穿孔、消化道狭窄及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医疗环境、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及操作性护理等方面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王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6):111-112
目的:探究在急诊科日常工作中采用急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于预检分诊质量及准确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医院收治急诊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进行分诊,研究组采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进行分诊,对两组患者的分诊质量与准确率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规范服务在提高急诊分诊护士分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11月急诊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3年7月至8月急诊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诊就诊服务,观察组实施分诊护士规范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护理质量、分诊时间、护患纠纷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诊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护患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总体服务、环境舒适、流程便捷、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圴P<0.05)。结论分诊护士规范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分诊护理质量,缩短就诊时间,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对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标准熟练的护理技术不仅使患者安全、舒适,更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1]。卫生部[2]明确提出,护士培训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基本护理技能始终是护理人员不可或缺的基本功[3]。PDCA 循环管理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4],已成为质量改进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方向。本院2013年在改变操作考核模式的同时运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临床护士护理操作实践能力考核进行质量监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流程优化分诊对门诊分诊准确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1000例,以实施流程优化分诊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分诊,观察组采用流程优化分诊.比较两组患者分诊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诊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挂号和就诊的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流程优化能够提高分诊的准确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种植牙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共完成292例种植牙手术,其中2016年1月至6月围手术期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共112例,设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12月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共180例,设为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PDCA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在护理态度、专业技能以及健康宣教等方面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国际护理科学(英文)》2014,1(1):121-125
Purpos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petency-based management in improving nurs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MethodsAccording to the competency-based management 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821 nurses wer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levels based on clear nurse qualifications and post responsibiliti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nursing staff and training plans with different emphases, the goal was for the nursing staff to gradually achieve the corresponding level. Targeted training programs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nurses were formulated to enable nurses to gradually increase their competency levels.ResultsAfter implementation of competency-based management, nurse job satisfac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1). Additionally, the reported nurse job burnout decreased (P < 0.01).ConclusionCompetency-based management can promote nurses' enthusiasm, reduce job burnout, improve job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用于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管理对提高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PDCA循环用于低年资护士的管理:根据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工作现状,找出现存问题,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措施和计划并实施;调查效果,跟进检查,提高措施和计划落实的有效性;总结检查的结果,对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分析比较PDCA循环运用前(2006年1月~2008年12月)和运用后(2009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低年资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防止护理人才的流失,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4.
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描述手术后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状况,探讨影响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地区5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04例手术后第2天的住院疼痛患者进行了调查,问卷由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疼痛治疗指数和病历资料核查表3个部分组成。结果术后患者对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平均评分为7.3。疼痛控制教育、医生对疼痛的处理、疼痛减轻、患者受到的所有针对疼痛的照料、医生或护士是否告诉患者要优先有效地控制疼痛以及手术次数共6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疼痛控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较为满意;疼痛控制服务因素是影响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建议制订术后疼痛控制制度和标准,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术后疼痛控制质量,提高术后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应用PDCA循环法对进修护士实施教学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对进修护士实施教学管理。方法对34位进修护士进行评估,护士长加强管理,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的专人带教,采用讲解、示范和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修结束时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核。结果34位进修护士出科考试全部达良好以上,其中优秀率82%,有5人已竞聘护士长岗位,其余均为所在单位的护理业务骨干。结论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对进修护士实施教学管理,不仅调动了进修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还提高了带教老师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纵向教学模式即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患者对护生满意度的情况。方法将普通外科某病区自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实习护生1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即在功能制护理基础上的一种横向教学模式,实验组运用新教学模式即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纵向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评价患者对护生认可程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对实验组护生信任度评价总分为(36.29±0.89)分,患者对对照组护生信任度评价为(29.49±0.6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37,P〈0.01)。患者对实验组护生满意度评价评分为(35.54±0.91)分,患者对对照组护生满意评价评分为(27.61±0.5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18,P〈0.01)。结论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应用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纵向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生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持续改进的规范化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通过整分合的形式将PDCA原理应用于教学管理全过程。建立健全三级教学组织架构,完善临床护理教学组织及教学制度;采用院内与院外相结合、基础与专科相结合等多种培训形式和途径,落实护士分层培训;完善教学评价系统,逐步推进信息化考试平台的建设。结果 :构建了规范化的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建立了护士分层培训档案,提高了分层培训、考核满意度。讨论:将PDCA原理应用于教学制度健全、教学活动落实和评价反馈等各个环节,并充分运用各种管理工具进行反馈评价,实现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住院患者满意度分析与改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通过了解、分析患者满意度和服务需求,提出医疗服务改进措施及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依据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基本理论,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建立医疗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数据。结果: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感知高于期望。同时,显示患者在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中,对保证性的评价最高(4.75),对有形性和移情性的评价最低(4.68);患者在医疗服务质量的期望中,对保证性的期望最高(4.73),对移情性的期望最低(4.67);不同年龄层的住院患者,年龄越小,在医疗服务质量可靠性方面,期望值与实际感受值之间的差距越大。结论: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住院患者满意度分析与改善的应用是可行的,为医院管理者在解决医疗服务质量的问题时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