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机械通气患者225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机械通气患者26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包括严格手卫生、加强口腔护理、重视气道湿化、定时监测气囊压、持续声门下吸引、每天进行拔管评估、呼吸机管路的护理、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等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病率、入住ICU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的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病率、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的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病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care bundle)干预策略对预防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01月~2011年12月收住我院ICU接受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48小时的老年患者共99例,按制订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包括抬高床头,每日唤醒计划,消化性溃疡的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选取2010年01月~2010年12月入我院ICU接受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48小时的老年患者共98例作为对照组,按重症监护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对观察指标的监测,统计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结果:集束化组在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内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预防和降低老年人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运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住重症监护病房的62例机械通气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措施,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同时,也提高了基础护理的合格率。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是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行机械通气的患者97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34例作为集束化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集束化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延后VAP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1日收治的100例V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时间指标(包括呼吸机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VAP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改善患者的相关血气指标水平,同时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集束化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病原学标本检验方法,对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预防VAP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之前,该医院ICU住院病人(对照组)VAP发生率为25.2%;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干预组)病人的VAP发生率为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病人VAP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对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与原护理措施进行对比,观察方案实施的效果。结果集束化护理的方案实施后,VAP发生率由原来的44.64%下降为24.47%。结论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集束化护理,使VAP发生率明显降低,充分发挥了护理措施在防治VAP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合理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中的临床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1—6月ICU收治的221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设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将2016年7—12月收住ICU的214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设为集束化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加强呼吸道管理、床头适当抬高、加强口腔护理、严格遵守各项院感要求、加强营养支持等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后,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率由44.3‰降低到25.7‰,较常规护理干预明显降低(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发生率,是预防和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共81例为对照组,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共109例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实行集束化干预策略,包括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密闭式吸痰、持续声门下吸引、严格执行手卫生、每日唤醒并进行拔管评估、早期肠内营养、预防深静脉血栓及消化性溃疡等措施。分析两组VAP发生率。结果干预组VAP发生率为8.26%,明显低于对照组2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6,P<0.05)。结论在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期间,实行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我院147例ICU的机械通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集束化干预策略,采取抬高头部≥30°角体位、每日唤醒并评估患者进行脱机实验,预防消化性溃疡以及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等措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结果 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后,患者VAP的发生率有所下降,机械通气时间缩短,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可预防恶性肿瘤患者VAP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层综合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原因分析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层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原因及并提出防治策略,以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及死亡率。方法对36例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原因是多方面。如:机械通气、患者及医务人员、侵人性操作、使用制酸剂、病房环境等。结论尽可能缩短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间有利于降低VAP的发生率,加强预防措施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是减少其发生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在普外科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普外科术后机械通气在48h以上的患者112例,分为干预组58例及对照组5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实行集束化干预策略。采取抬高头部≥30°体位、每日唤醒并评估患者进行脱机实验,预防消化性溃疡、深静脉血栓等措施。分析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VAP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呼吸机集束化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Ⅵ廿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效果。方法:将72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36)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改良组(n=36)采用改良口腔护理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VAP发生率及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改良组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VAP发生率、平均通气时间及平均住ICU时间均明显降低或缩短(P<0.05)。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方法能克服常规口腔护理方法的不足,达到彻底清洁口腔、有效预防VAP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预行机械通气(MV)超过48 h的患者使用可冲洗型气管导管,共进行63例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气囊上滞留物定期引流冲洗组为A组(31例次),非冲洗组为B组(32例次).A组每6 h冲洗1次,B组于机械通气后48 h、4,7,14 d取标本时冲洗.分别于机械通气后48 h、7,14 d采用双套管保护性毛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同步行气囊上滞留物细菌学检测,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 1周内,A组VAP的发生率为6.1%,与B组31.3%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2组VAP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P的发生时间较B组明显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气囊上滞留物致病菌的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1).在发生VAP的22例次患者中,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分泌物菌株分市一致的患者有13例次,占61.1%,主要优势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结论 (1)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和冲洗可以使气囊上滞留物致病菌的浓度明显降低,还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使VAP的发生时间延迟.(2)气囊上滞留物病原菌移行是VAP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住ICU的机械通气病人共286例进行集束化治疗与护理。所有病人采取抬高床头、每天"唤醒计划"、消化性溃疡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等集束化干预策略。通过对体温、痰量和性状、血象、胸部X线片及下呼吸道细菌学检查监测,观察VAP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取本院ICU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机械通气病人26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机械通气病人集束化干预后,病人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1),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策略。方法:运用循证护理,先确定60例机械通气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后针对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寻找直接和间接实证,并对其真实性、可靠性、临床价值及实用性进行分析、归纳,选择最佳护理证据,研究出最佳护理策略,制定出最佳护理方案,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发生率为8.3%,低于文献报道14.3%。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对机械通气病人运用恰当的护理策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道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因脑外伤入住本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 n=71)和观察组( n=56)。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消化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146±25)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3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1,P<0.05);观察组患者的VAP的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12.50%,2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6%,3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910,4.705;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消化道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免疫疗法对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收的行机械通气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3组,均进行机械通气常规护理,对照组1采用0.9%氯化钠溶液口腔护理,对照组2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试验组应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3组均每3 h口腔护理1次,观察3组72 h后口咽部分泌物及气管导管分泌物阳性率,口腔感染率及VAP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口咽部分泌物阳性率、气管导管分泌物阳性率均为2.50%,口腔感染、VAP发生率均为2.50%,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结论对早产儿应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可降低其气管导管分泌物、口咽部分泌物阳性率,有效预防VAP、口腔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