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测慢性持续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水平及其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探讨IL-17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哮喘组(23例)未经过规范化治疗的慢性持续期过敏性哮喘患者予以吸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测定肺功能,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IL-17、IL-10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正常组(12例)为健康体检者,给予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IL-17、IL-10并与哮喘组相比较.结果 哮喘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而IL-10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1个月后前者明显下降(P <0.01)而后者显著增高(P<0.01);哮喘组治疗1个月后FEV1%pred、PEF% pred较治疗前升高(P<0.01),嗜酸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外周血血清IL-17水平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呈中度正相关(r=0.614,P=0.002).结论 IL-17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进一步提示哮喘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哮喘患者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血清IL-17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门诊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的6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包括中重度32例、轻度患者28例);另外选取同期老年健康志愿者26例作为对照组,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获得痰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IL-17及TGF-β1水平,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观察组患者给予吸氧、静脉滴注氨茶碱、雾化、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比较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以及哮喘轻度组与哮喘中重度组诱导痰中IL-17、TGF-β1、FEV1%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诱导痰中IL-17、TGF-β1、FEV1%水平,分析观察组诱导痰中IL-17与TGF-β1及FEV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诱导痰中IL-17、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EV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中重度组诱导痰中IL-17、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哮喘轻度组,FEV1%明显低于哮喘轻度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诱导痰中IL-17、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FEV1%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17与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5),IL-17与FEV1%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17及TGF-β1参与了老年支气管哮喘相关的细胞免疫反应及气道炎症,IL-17及TGF-β1可以作为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病情判定和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 (Histone Deacetylase 9,HDAC9)的表达特征及其与Th2、Th17、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上海瑞金医院呼吸科47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分为间歇期哮喘组、轻度哮喘组和中重度哮喘组,各组均行肺功能检查和哮喘控制问卷调查哮喘控制情况.并选取2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rizol法抽提RNA,采用荧光实时定量方法检测转录因子GATA3、IL-4、HDAC9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浆中Th17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IL-17以及调节性T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TGF)-β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组PBMCs中GATA3、IL-4mRNA总体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8.12±7.57、743.6±312.8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6±0.22、0.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6.00和37.00,P <0.01),HDAC9 mRNA在间歇期、轻度、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20±0.50、89.6±18.0和323.0±65.3,呈逐渐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32,P<0.05).同时,哮喘患者总体血浆细胞因子IL-17表达水平为83±55,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4±22(U=153.50,P<0.01),而TGF-β表达水平下降趋势,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DAC9 mRNA表达水平与GATA3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0.482,P<0.05),与IL-4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2,P<0.05),与IL-17水平呈现正相关(r=0.538,P<0.05),与TGF-β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17,P<0.05).在中重度哮喘患者中,HDAC9mRNA水平与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657,P<0.05).结论 哮喘患者PBMCs中HDAC9mRNA表达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升高,其升高不仅与哮喘发病相关的Th2细胞特征性转录因子GATA3、细胞因子IL-4 mRNA表达水平以及Th17、Treg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且与哮喘患者FEV1占预计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为哮喘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3年7月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医院内科住院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3例和辛伐他汀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辛伐他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均连续治疗7 d。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天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检测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及血清TGF-β1和IL-17水平,记录辛伐他汀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CT评分、FEV1%及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GF-β1、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组患者血清TGF-β1、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患者中有3例(7.5%)出现轻度腹痛、便秘或胃肠胀气,但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清TGF-β1和IL-17水平,从而减轻气道炎性反应、延缓气道重塑,对哮喘急性发作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心理干预对地震灾害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来自地震灾区的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分别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PTSD检查量表(PCL-C)、ACQ5、FEV1%pred、PEF% pred、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的变化;分析干预组中PCL-C与ACQ5、FEV1%pred、PEF% pred、EOS之间的关系.结果 干预组的PCL-C、ACQ5、FEV1%pred、PEF% pred较之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OS改善不明显,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PCL-C与ACQ5呈正相关(r =0.61,P<0.05),与FEV1%pred、PEF% pre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 0.53、-0.57),与EOS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 用心理干预联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地震灾害所致PTSD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但对EOS改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肺功能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和50例缓解期患者作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血清TGF-β1水平,并设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其中急性发作期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与FEV1%、FEV1/FVC、FEF50、FEF75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TGF-β1降低与肺功能减退和哮喘发作有直接关系,提示TGF-β1是反映气道炎症程度的可靠指标.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变化不大,缓解期患者仍存在小气道功能异常,提示缓解期气道炎症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外周血的Th17和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异常变化及其与白细胞介素(IL)-6、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诊断标准收集NSAA患者78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IL-6、IL-17和TGF-β1水平,选取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并比较其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NSAA患者的Th17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Treg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Th17/Treg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SAA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SAA组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AA组TGF-β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Treg与Th17细胞无相关,Th17与IL-17水平有相关性.结论 Th17/Treg异常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有关.相关细胞因子TGF-β1、IL-6与Th17与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有关,可能是导致NSAA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4例和健康体检者45例.血常规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Neu/Leu%),采用ELISA方法测定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IL-6和TNF-α浓度,同时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检测肺功能指标.结果 COPD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的外周血Neu/Leu%,血清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组较稳定期组进一步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 pred值在正常对照组以及COPD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则呈递减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TNF-α水平与FEV1% pred均呈负相关(P<0.05),与Neu/Leu%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6、TNF-α、中性粒细胞密切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过程,与肺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烟对肺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癌组织TGF-β、IL-1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医院治疗的肺癌患者94例,根据患者吸烟情况分成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各4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IL-10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GF-β、IL-10水平及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气75%肺活量(FEF75%)、用力呼气50%肺活量(FEF50%)〕,并分析癌组织TGF-β、IL-10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吸烟组患者血清TGF-β水平高于非吸烟组(P0.01);但两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患者癌组织TGF-β、IL-10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TGF-β、IL-10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组患者FVC、FEV1、MMEF、FEF75%及FEF50%均低于非吸烟组(P0.05)。结论吸烟的肺癌患者血清TGF-β水平明显升高,肺功能明显降低,但未发现吸烟对血清IL-10水平的影响;检测血清TGF-β水平有助于判断肺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对年龄在5~15岁的30例中重度持续哮喘的住院患儿(哮喘组)、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15例经规范化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6个月以上的哮喘缓解期(缓解组)患儿用5%高渗盐水进行超声雾化诱导痰液,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诱导痰中IL-5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诱导痰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同时进行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EOS)计数,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进行肺部高分辨CT(HRCT)检查,测定肺CT的段及亚段支气管壁厚度/气道外径(T/D)和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面积百分比(WA%)。结果①哮喘组EOS计数为(17.24±12.11)%、IL-5为(25.45±18.05)pg/L;缓解组EOS计数为(3.66±2.13)%、IL-5为(7.33±4.39)pg/L;对照组EOS计数为(1.40±1.27)%、IL-5为(6.49±5.31)pg/L,哮喘组与对照组、哮喘组与缓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②30例哮喘患儿有27例痰液中出现TGF-β1阳性表达,缓解组有2例TGF-β1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中未见有TGF-β1阳性表达。③哮喘组T/D(18.16±2.42)%、WA%(59.25±6.54)%、FEV1%pred(71.82±23.08)%;缓解组T/D(17.17±1.9)%、WA%(56.01±3.91)%、FEV1%pred(96.18±12.8)%;对照组T/D(16.45±2.30)%、WA%(53.91±7.72)%、FEV1%pred(107.46±17.11)%,哮喘组与对照组、哮喘组与缓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气道重塑在儿童哮喘中已经形成;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地调控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经较长疗程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气道重塑部分可以逆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Th17、调节T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呼吸内科就诊的68例COPD患者(其中稳定期32例,急性期3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外周血CD+4Th17、CD+4CD+25 Treg细胞的比率。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白细胞介素-6,10,17,21,22(IL-6,10,17,21,22)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急性期组患者FEV1、FEV1/FVC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P0.05),而稳定期组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CD+4Th17细胞比率高于稳定期及对照组,CD+4CD+25Treg细胞的比率则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IL-6,17,21,22水平高于稳定期及对照组,而IL-10、TGF-β水平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与IL-6,17,21,22呈负相关,而与IL-10、TGF-β水平呈正相关,FEV1/FVC与IL-6,17,21,22呈负相关,而与IL-10、TGF-β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Th17/Treg比例失衡可导致机体促炎因子生成增多,抑制炎症作用不足,促进气道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加重COPD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变化在婴幼儿哮喘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婴幼儿哮喘疾病患者28例作为哮喘组,选择没有喘息症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作为非哮喘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血清IL-4、IL-17、TGF-β1和IFN-γ水平变化并分析这些因子的变化对婴幼儿哮喘疾病的影响。结果血清的IL-4和IL-17水平比较,哮喘组急性期明显非哮喘组对照组;而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比较,哮喘组急性期明显非哮喘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恢复期血清IL-4和IL-17水平较其急性期明显下降,但还是较对照组高,而恢复期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较其急性期有所升高,但还是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IL-4、IL-17、TGF-β1和IFN-γ水平变化在婴幼儿哮喘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这对婴幼儿哮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测慢性持续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水平及其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探讨IL-17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哮喘组(23例)未经过规范化治疗的慢性持续期过敏性哮喘患者予以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测定肺功能,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IL-17、IL-10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正常组(12例)为健康体检者,给予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IL-17、IL-10并与哮喘组相比较。结果哮喘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而IL-10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1个月后前者明显下降(P0.01)而后者显著增高(P0.01);哮喘组治疗1个月后FEV1%pred、PEF%pred较治疗前升高(P0.01),嗜酸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外周血血清IL-17水平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呈中度正相关(r=0.614,P=0.002)。结论 IL-17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进一步提示哮喘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哮喘患者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血清IL-17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IL-17水平在哮喘儿童外周血中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5例轻度哮喘患儿、25例中重度哮喘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观察两者变化及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中重度哮喘组患儿Th17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轻度哮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水平在中重度哮喘组中明显高于轻度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在健康对照组与轻度哮喘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与血清IL-17水平呈正相关(r=0.918,P0.05),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均与哮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67,P0.05);血清IL-17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也呈正相关(r=0.954,P0.05)。结论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及IL-17水平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Foxp3(Foxp3)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68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PBMCs中IL-23、IL-17、TNFα、TGFβ、Foxp3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关联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PBMCs中的IL-23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TGF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IL-17、Foxp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表达水平分别与IL-17、IL-23呈正相关性,而Foxp3与TGFβ呈正相关性;IL-23 mRNA水平与哮喘患者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和疾病控制程度存在一定关联性。结论:IL-23/Th-17轴在哮喘炎症反应过程中可能发挥潜在的重要作用,IL-23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其治疗监测、预后转归的潜在生物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激素抵抗性哮喘(SRA)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分析其在S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SRA患者(激素抵抗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Foxp3+ Treg数目,并计算CD4+CD25+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10、TGF-β1水平,并与激素敏感性患者(激素敏感组,46例)及正常体检者(正常组,30例)进行对比.结果 激素抵抗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CD4+CD25+Foxp3+Treg绝对值及血清IL-10、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激素敏感组与正常组(P<0.01,P<0.05);激素敏感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CD4+CD25+Foxp3+Treg绝对值及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P<0.05),血清IL-10无明显差异(P>0.05);CD4+CD25+Foxp3+Treg/CD4+T及CD4+CD25+Foxp3+Treg绝对数均与血清IL-10、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SRA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数目减少及IL-10、TGF-β1含量减低可能与SRA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活动期、静止期狼疮肾炎(LN)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0、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17、CD4~+CD25~+CD127~(lo)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探讨TGF-β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IL-6、IL-17在LN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三色荧光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细胞水平,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LN患者外周血中TGF-β、IL-17水平,用CBA流式蛋白分析系统检测外周血中IL-10、IL-6水平.结果 ①活动期LN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低于静止期、健康组(P<0.01),静止期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活动期LN患者IL-10、IL-6与静止期相比显著升高(P<0.01).③活动期LN、静止期LN、健康组TGF-β、IL-17无变化.④LN患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IL-10、IL-6、SLEDAI之间呈负相关(P<0.05);与C3、C4之间无显著相关性.⑤LN患者外周血IL-10、IL-6与SLEDAI呈正相关(P<0.01),与C3、C4均呈负相关(P<0.01).LN患者外周血SLEDAI与C3、C4均呈负相关(P<0.01).⑥LN患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TGF-β、IL-17之间无相关性.⑦TGF-β与IL-17呈正相关(P<0.01).结论 ①LN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IL-10、IL-6、TGF-β的水平变化可作为狼疮活动性的指标.②LN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IL-10、IL-6呈负相关.③激素有助于提高调节性T淋巴细胞,降低IL-17.④T淋巴细胞将随机体状态、局部微环境的改变以及维护机体免疫平衡的需要出现不同的极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中白介素8(IL-8)和IL-10浓度变化及其与气流受限之间的关系;评价激素及β受体激动剂在老年AE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132例AECOPD患者入院当日和症状缓解后诱导痰中IL-8和IL-10水平及肺功能(FVC、FVC% pred、FEV1、FEV1%pred、FEV1/FVC)指标,并进行相关忡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33例,分别给予不同治疗,观察各组缓解天数,比较治疗后各组IL-8、IL-10变化水平和肺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各组COPD缓解期与加重期IL-8浓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各组间IL-8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激素+β受体激动剂治疗组浓度最低;激素治疗组与激素+β受体激动剂治疗组治疗前后IL-10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组变化更为显著.治疗后各组间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IL-8、IL-10水平与某项肺功能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各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激素+β受体激动剂治疗组最短,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8和IL-10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炎症过程,IL-8升高是AECOPD的主要指标,吸入激素治疗可以降低气道内IL-8水平,升高1L-10水平,激素联合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疗效优于单一激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激素抵抗性哮喘(SRA)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分析其在S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SRA患者(激素抵抗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 CD25+ Foxp3+ Treg数目,并计算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10、TGF-β1水平,并与激素敏感性患者(激素敏感组,46例)及正常体检者(正常组,30例)进行对比.结果 激素抵抗组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CD4+ CD25+Foxp3+ Treg绝对值及血清IL-10、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激素敏感组与正常组(P<0.01,P<0.05);激素敏感组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CD4+ CD25+ Foxp3+Treg绝对值及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P<0.05),血清IL-10无明显差异(P>0.05);CD4+ CD25+ Foxp3+ Treg/CD4+T及CD4+ CD25+ Foxp3+ Treg绝对数均与血清IL-10、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SRA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数目减少及IL-10、TGF-β1含量减低可能与SRA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张霞  徐艳  王玲  薛玉文  李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0):2020-2022
目的 探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及其受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IJISA)分别检测了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哮喘组)、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吸入激素前后和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血清中IL-8、IL-13水平,同时测定肺通气功能l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预计值).结果 哮喘组、COPD组IL-8、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组IL-8明显低于COPD组(P<0.05)、IL-13明显高于COPD组(P<0.05);治疗后哮喘组IL-8、IL-13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EV 1显著增加(P<0.01),而COPD IL-8、IL-13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FEV 1增加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哮喘、COPD患者IL-8、IL-13与FEV 1均呈负相关.结论 IL-8、lL-13均参与了哮喘和COPD的发病过程,哮喘以IL-13起主要作用,而COPD以IL-8为主要炎症因子,吸入皮质激素可以下调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8、IL-13水平,改善肺功能,而对稳定期COPD患者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