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肺内表达与气道重塑的关系以及氨溴索的干预作用.方法 气管内注入脂多糖以及熏香烟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干预组于模型建立后腹腔注射氨溴索溶液.观察病理特点,测定血气以及支气管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含量,检测支气管管壁厚度和内周长,用原位杂交法检测TGF-β1基因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支气管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高(P<0.01).支气管管壁厚度显著增加(P<0.01),TGF-β1在支气管肺组织的表达增强(P<0.01),且TGF-β1基因表达的相对含量与支气管管壁厚度以及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49,P<0.01;r=0.932,P<0.01).与模型组比较,氨溴索干预组支气管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支气管管壁厚度、TGF-β1在支气管肺组织的表达强度有减少趋势.结论 TGF-β1在气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应用氨溴索可以明显抑制COPD气道炎症及其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氨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大鼠气道形态学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35 m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以卵蛋白致敏并吸入激发法制备大鼠哮喘模型,治疗组、模型组从第1次哮喘激发开始(第15天)分别给予氨茶碱、生理盐水1次/d灌胃给药,用药4 w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HE染色,彩色图像分析仪测量支气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GF-β1含量,ELISA法测定肺组织MMP-9含量,RT-PCR法测定MMP-9 mRNA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支气管壁面积、平滑肌面积、肺组织MMP-9含量及MMP-9 mRNA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支气管壁面积、平滑肌面积、肺组织TGF-β1、MMP-9、MMP-9 mRN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氨茶碱可通过下调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MMP-9 mRNA表达、抑制MMP-9合成、抑制TGF-β1产生从而抑制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3.
射干麻黄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NYD1000型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测定TGF-β1表达并对各组大鼠支气管-肺病理组织学HE染色进行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 射干麻黄汤组支气管-肺病理组织学指标改善优于桂龙咳喘宁组(P<0.01);TGF-β1表达明显低于桂龙咳喘宁组(P<0.01).结论 射干麻黄汤可以通过减少TGF-β1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气道重塑,对支气管哮喘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哮喘组、布地奈德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哮喘组小鼠于第0天和第14天以卵白蛋白(OVA)致敏,第24天开始雾化吸人1%OVA激发并持续28 d,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布地奈德组在吸入OVA前2 h雾化吸入布地奈德30 min;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于最后一次雾化结束后24 h对肺组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运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管腔内周长(Pi)、管壁面积(WAt)、支气管平滑肌面积(WAm)、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N).将WAt、WArn、N用Pi标准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检测肺组织TGF-β1、Smad 2、Smad 3、Smad 7 mRNA表达.结果 哮喘组WAt/Pi、WAm/Pi、N/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布地奈德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哮喘组TGF-β1蛋白和TGF-β1、Smad 2、Smad 3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TGF-β1蛋白和TGF-β1、Smad 2、Smad 3 mRNA的表达下降.与哮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可显著上调Smad 7 mRNA的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通过抑制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TGF-β1、Smad 2、Smad 3的过度表达.上调Smad 7的表达,从而阻断TGF-β1/Smad信号通路,明显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哮喘大鼠肺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的活化,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特异性血管紧张素1受体拮抗剂Irbesartan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哮喘模型组(A组)和Irbesartan干预组(I组),以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肺功能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分析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中AngⅡ水平;半定量分析气道壁厚度(Wat/Pbm,气道壁面积/基底膜周径)和气道平滑肌厚度(Wam/Pbm,平滑肌面积/基底膜周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气道壁的表达,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方法观察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在气道壁的表达,并对三者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①Ang水平:血清AngⅡ水平:I组大鼠较A组和C组显著升高(P<0.05),A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ALF上清中AngⅡ水平:A组较C组显著升高(P<0.05),I组较A组显著升高(P<0.05).②肺功能:吸气阻力(Ri):A组大鼠显著高于C组(P<0.05),I组大鼠与A组、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呼气阻力(Re):A组大鼠显著高于C组和I组(P<0.05).肺顺应性(CL)A组大鼠较C组明显降低(P<0.05),I组较A组显著提高(P<0.05),但较C组仍有下降(P<0.05).③气道壁厚度:A组大鼠较C组显著增厚(P<0.05),I组较A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显著高于C组(P<0.05).气道平滑肌厚度:A组、I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I组较A组显著降低(P<0.05).④TGF-β1表达:I组大鼠气道壁TGF-β1阳性表达:较A组显著降低(P<0.05),较C组仍有显著增加(P<0.05).⑤胶原表达:C组、A组和I组ColⅠ阳性表达: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ColⅢ阳性表达显著高于I组和C组(P<0.05),I组气道壁ColⅢ表达较C组仍有显著增加(P<0.05).⑥相关性分析:哮喘组大鼠BALF上清中AngⅡ水平与气道壁表达的TGF-β1呈显著正相.结论 哮喘大鼠肺组织局部RAS活化,AngⅡ产生增多.局部增多的AngⅡ可能通过上调TGF-β1的表达,促进ASM增殖肥大和气道壁胶原沉积增加,从而在哮喘气道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AngⅡ特异性血管紧张素1受体阻断剂Irbesartan可以减轻气道重塑的发生,并对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哮喘组、布地奈德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哮喘组小鼠于第0天和第14天以卵白蛋白(OVA)致敏,第24天开始雾化吸入1%OVA激发并持续28 d,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布地奈德组在吸入OVA前2 h雾化吸入布地奈德30 min;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于最后一次雾化结束后24 h对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运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管腔内周长(Pi)、管壁面积(WAt)、支气管平滑肌面积(WAm)、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N),将WAt、WAm、N用Pi标准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检测肺组织TGF-β1、Smad 2、Smad 3、Smad 7 mRNA表达.结果 哮喘组WAt/Pi、WAm /Pi、N /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布地奈德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哮喘组TGF-β1蛋白和TGF-β1、Smad 2、Smad 3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TGF-β1蛋白和TGF-β1、Smad 2、Smad 3 mRNA的表达下降,与哮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可显著上调Smad 7 mRNA的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通过抑制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TGF-β1、Smad 2、Smad 3的过度表达,上调Smad 7的表达,从而阻断TGF-β1/Smad信号通路,明显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白细胞介素(IL)-1β、JNK及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2只,实验组以卵清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复制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干预组分别于每次雾化激发前以布地奈德雾化或地塞米松腹腔注射干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卵清白蛋白致敏和激发.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ELISA法测定血清、BALF中IL-1β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内磷酸化JNK(P-JNK)及其下游物磷酸化c-Jun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匀浆P-JNK表达,直线相关分析Wat、Warn与P-JNK蛋白的平均吸光度(mA)的相关性以及P-JNK蛋白的mA与血清、BALF IL-1β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气道壁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血清和BALF中IL-1β浓度[分别为(81±4)ng/L、(331±15)ns/L]高于对照组[(53±6)ng/L、(130±9)ns/L](t值分别为-8.62、-24.10,均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哮喘组P-JNK和P-c-Jun蛋白表达增高;Western blot检测哮喘组P-JNK蛋白的mA为1.66±0.16高于对照组的1.00±0.00(t=-8.35,P<0.01);布地奈德、地塞米松均可抑制JNK的磷酸化;各组Wat、Waln与P-JNK mA均呈高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0、0.769,均P<0.01,rg=48),P-JNK的mA与血清、BALF IL-1β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9、0.805,均P<0.01).结论 JNK磷酸化与哮喘气道重塑密切相关;糖皮质激素能抑制JNK磷酸化,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下调IL-1β表达.  相似文献   

8.
栾斌  常绍鸿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21):1296-1299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o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AT2R和内素素1(endothelin-1,ET-1)在SD大鼠气道重塑模型中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将其分为3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组、对照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大鼠气道支气管壁的ET-1、AT1R和AT2R染色的IOD值.测定完整的支气管横断面的基底膜周经和管壁面积,计算气道壁厚度.结果 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壁的AT1R和ET-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干预组大鼠的表达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对照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的AT2R表达有差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壁ET-1和AT1R的表达均与气道壁厚度呈正相关(P<0.01),AT2R的表达与气道壁厚度无相关性;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壁ET-1和AT1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主要通过AT1R参与了SD大鼠哮喘气道重塑过程;ET-1参与了SD大鼠哮喘气道重塑过程;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AT1R和ET-1的表达,干预气道重塑的形成;在SD大鼠哮喘气道重塑过程中ET-1和血管紧张素Ⅱ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energic receptor,β2-AR)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壁组织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β2-AR表达水平与气道重塑的关系及观察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对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DZ)、哮喘模型组(MX)和特布他林组(TB)。采用0.2%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溶液腹腔注射致敏及2.5%OVA溶液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制作小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同时给予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干预,最后一次激发24h内处死小鼠,取其肺组织,对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以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总气道壁面积(Wat)和平滑肌面积(Wam),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应用上述图像分析软件检测气道壁组织β2-AR的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①各组小鼠总气道壁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Wat/Pbm):MX组(25.37±4.25)与DZ组(12.89±1.71)、TB组(15.98±2.58)相比较,气道壁显著增厚(P<0.01),TB组与DZ组相比较,气道壁厚度无明显差别(P>0.05);各组小鼠平滑肌面积/支气管基底膜周径(Wam/Pbm):MX组(7.58±2.16)与DZ组(2.55±0.72)、TB组(3.54±1.63)相比,气道平滑肌增厚(P<0.05),TB组与DZ组相比气道平滑肌厚度无明显差别(P>0.05)。②各组小鼠气道壁β2-AR表达的IOD值:与DZ组(24.90±2.42)相比较,MX组(19.88±1.94)小鼠气道壁组织β2-AR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同时TB组(22.10±1.08)小鼠气道壁组织β2-AR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P<0.01)。结论①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抑制气道平滑肌增殖,减轻小鼠哮喘气道壁增厚,干预气道重塑;②哮喘发生气道重塑时,小鼠气道壁组织β2-AR表达明显下调,同时应用-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可下调小鼠气道壁组织-A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unitinib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以及sunitinib组,每组6只;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Sunitinib组每次雾化吸人前半小时给予sunitinib(40 mg/kg)灌胃给药.OVA末次激发结束后24 h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及形态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13和血清总IgE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a smooth muscle actin,α SMA)表达水平.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e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示哮喘组小鼠黏膜下层和平滑肌层增厚,管腔狭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sunitinib组上述改变较哮喘组为轻;sunitinib干预后哮喘小鼠BALF中Th2细胞因子IL4、IL-13和血清总IgE以及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哮喘组小鼠气道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α-SMA表达及肺组织Erk磷酸化水平、cyclin D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sunitinib干预后其表达均降低(P<0.01).结论 Sunitinib可能通过抑制Erk途径影响cyclin D1的表达,抑制了慢性哮喘模型中气道平滑肌的增殖,发挥抗气道重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肌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观察罗红霉素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并与地塞米松作对照.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哮喘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和罗红霉素治疗组(R组),每组10只.利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Al(OH).致敏与OVA雾化吸人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肺组织中支气管上皮下MF的一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含量,并使用图象分析技术进行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定量分析测定.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变化,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并测定肺内支气管总管壁厚度、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层厚度等指标.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结果:A组与C组相比,总管壁厚度、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层厚度显著增厚(P<0.01).D组和R组中的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层厚度与A组相比.均显著变薄(P<0.01).R组的总管壁厚度、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层厚度与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量分析测定的IOD值显示A组支气管上皮下MF α-SMA表达含量较C组显著增加(P<0.01),D组和R组表达含量较A组均减少(P<0.05),R组表达含量与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支气管上皮下MF α-SMA表达含量(用IOD值表示)和内管壁厚度呈正相关(r=0.913,P<0.01,n=40),和平滑肌层厚度也呈正相关(r=0.626.P<0.01,n=40).结论 MF在气道重塑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罗红霉索和地塞米松均可能通过抑制MF增殖和表达起到抗哮喘气道重塑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支气管哮喘(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将18只SPF级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4周组和哮喘8周组,每组6只.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后,雾化吸人OVA制作哮喘模型.哮喘模型成功后,测定气道压力;通过HE染色、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大鼠气道平滑肌的嗜酸粒细胞浸润情况,测定支气管管腔的内周长、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以及平滑肌细胞核数;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SDF-1、CXCR4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气道壁SDF-1表达的变化;统计数据并分析SDF-1、CXCR4与哮喘气道重塑及气道炎症的关系.结果 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大鼠的气道反应性、气道壁嗜酸粒细胞计数、支气管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平滑肌细胞核数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大鼠肺组织SDF-1(分别为0.583±0.004和0.724±0.008)、CXCR4(分别为0.467±0.003和0.655±0.00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SDF-1为0.146 ±0.003、CXCR4为0.281±0.002),哮喘8周组的SDF-1及CXCR4的表达亦明显高于哮喘4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均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哮喘4周组、哮喘8周组大鼠气道壁SDF-1的表达(分别为0.270 ±0.006和0.350±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0.180±0.009),哮喘8周组的SDF-1的表达量亦高于哮喘4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大鼠肺组织、气道壁SDF-1、CXCR4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气道反应性、嗜酸粒细胞浸润数、支气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SDF-1/CXCR4信号轴可能在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葵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黄葵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嘌呤法建立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非治疗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以黄葵(2 g/kg)每日1次灌胃.治疗4 w后,检测各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小球硬化指数,通过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观察肾组织TGF-β1和smad7的表达. 结果 非治疗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而治疗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较非治疗组减少(P<0.05).非治疗组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7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肾组织TGF-β1、smad7表达较非治疗组减弱(P<0.05).结论 黄葵胶囊可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抑制肾组织TGF-β1和smad7表达.黄葵胶囊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TGF-β1和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咳喘宁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MMP-9、TIMP-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咳喘宁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形态学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咳喘宁高、低剂量组(27 和13.5 g生药/kg体重)、桂龙咳喘宁胶囊对照组(0.41 g/kg体重),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以卵蛋白致敏并吸入激发法制备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各治疗组均从第1次哮喘激发开始(造模第3周)至处死前每天灌胃给药,激发并给药4 w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HE染色,彩色图像分析仪测量支气管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肺组织MMP-9、TIMP-1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支气管管壁和平滑肌厚度、肺组织MMP-9、TIMP-1含量及二者比值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支气管管壁和平滑肌厚度(P<0.01),降低肺组织MMP-9、TIMP-1含量以及二者比值(P<0.05或P<0.01);且咳喘宁高、低剂量组优于桂龙咳喘宁胶囊组(P<0.05或P<0.01).结论咳喘宁可通过降低肺组织MMP-9和TIMP-1含量,调节二者比值,抑制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壁增厚和平滑肌增生肥大,从而抑制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诱导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探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的内源性配体亚型之一Apelin-13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高脂高糖喂养联合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pelin-13组、阻断剂组(SB431542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干预措施12周,取材后行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及间质胶原纤维沉积情况,测算胶原容积分数(CVF),ELISA检测心肌组织内Ⅰ型、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心肌内信号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受体(TβRⅠ)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下游信号蛋白smad2、p-smad2、smad3、p-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CVF值、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升高,伴随信号通路蛋白TGF-β1、TβRⅠ、smad2、p-smad2、smad3、p-smad3表达增强(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Apelin-13或SB431542干预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CVF值、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则明显下降(P<0.01),Apelin-13组各通路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而SB431542组TGF-β1、TβRⅠ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信号蛋白的表达亦明显减弱(P<0.01)。结论 外源性Apelin-13可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此作用是通过减弱TGF-β1/TβR/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过度激活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TGF-β1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及吡非尼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45只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9只)、哮喘组(B组,9只)、哮喘/强的松干预组(C组,9只)、哮喘/吡非尼酮干预组(D组,9只)、哮喘/羧甲基纤维素钠组(E组,9只).除A组用生理盐水致敏和激发外,其余各组均于第0、10天用0.1 mL鸡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凝胶混合液致敏,第14天开始每天用1% OVA激发30 min,连续激发7d.每次激发前1h用药物干预,给药途径灌胃给药.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计数,以及IL-4和TNF-α水平;采用AB-PAS对气道杯状细胞进行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气道Muc5ac和肺组织中的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C组BALF中的炎症细胞总数、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组、IL-4、TNF-α水平,气道杯状细胞及气道Muc5 ac蛋白较B组明显减低(P均<0.01),但两组肺组织中的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BALF中的TNF-α、IL-4水平,气道杯状细胞及Muc5ac和TGF-β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组(P均<0.01).结论 TGF-β1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其变化与气道Muc5ac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吡非尼酮能有效抑制肺组织TGF-β1表达而降低气道黏液高分泌;提示TGF-β1在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卡介苗(BCG)对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的预防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卡介苗治疗组(BCG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地米组)、卡介苗接种组(BCG接种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余各组每只大鼠于实验第1、8天腹腔注射10%卵白蛋白抗原混悬液致敏,第15天始超声雾化吸入1%卵白蛋白,20 min/d,共2周,制备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各治疗组每次雾化前0.5h分别给予BCG、地米;卡介苗接种组在OVA致敏前7、3、1d,每只大鼠分别皮内注射BCG,余治疗同对照组用蒸馏水替代.各组于末次激发24 h后收集标本,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HE染色观察气道重塑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气道形态学参数,衡量气道重塑程度;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结果 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多;HE染色光镜下可见哮喘组支气管管壁变厚、气道变窄,气道上皮受损肿胀,部分可见脱落;哮喘组BALF及血清中TGF-β1含量增加,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降,间质的标志物Fibronectin、α-SMA表达增加;BCG和地米治疗组及BCG接种组,BALF细胞总数、EOS计数及气道改变程度等较哮喘组明显减轻,BALF及血清TGF-β1含量较哮喘组下降,E-cadherin表达升高,Fibronectin、α-SMA的表达下降,与哮喘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①变应原刺激导致TGF-β1分泌增加,进而引起上皮细胞损伤间质转化是导致哮喘性气道炎症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②卡介苗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减轻TGF-β1所致的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及间质转化对哮喘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阻?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气道重塑及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气道重塑的特点及在肺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气道重塑的关系及不同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 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每日熏香烟的复合刺激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模型组)12只,TGF-β1单抗组6只于制作模型后第6、19d经尾静脉注射TGF-β1单抗各0.5mg。其它各药物干预组于制作模型第8d起分别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布地奈德组,12只)、溴化异丙托品(溴化异丙托品组,12只)和肝素(肝素组,6只)溶液。4周后检测小支气管平滑肌及胶原厚度,用免疫组化法及原位杂交法观察各生长因子在支气管肺内的表达,用放免法检测血清和BALF中细胞外基质(ECM)成分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结果 模型组小支气管平滑肌及胶原纤维较对照组增厚,其厚度均与通气功能指标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3)呈显著负相关;模型组与TGF-β1单抗组比较,小支气管及小动脉胶原增生明显,与肝素组比较,小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增加。大鼠模型组血清、BALF中PCⅢ,Ln及HA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高;TGF-β1、EGF及b-FGF在支气管粘膜上皮等组织表达显著增强。各药物干预组PⅢ,Ln及HA在不同程度上低于模型组。结论 模型组小支气管平滑肌及胶原纤维显著增厚,构成气道重塑的主要病理基础;ECM过度沉积是COPD的显著特点,TGF-β1、EGF及b-FGF在气道重塑及肺小动脉重建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针对TGF-β1等生长因子进行干预、长期雾吸肝素,有可能为COPD气道重塑的防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
刘正宏  熊海金 《山东医药》2012,52(24):37-39,105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以及姜黄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和姜黄素干预组,6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肺组织标本观察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3组大鼠气道形态学参数及支气管上皮细胞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相对含量。结果哮喘组支气管总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MMP-9、TIMP-1广泛分布于气道黏膜上皮。哮喘组MMP-9、TIMP-1的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姜黄素组;哮喘组MMP-9/TIMP-1比例失衡。结论姜黄素可减少气道壁和平滑肌增生而抑制哮喘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的表达,调节MMP-9/TIMP-1之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TEN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2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哮喘组.以卵清白蛋白致敏激发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每只大鼠左肺留取肺组织,右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ndwich ELISA)法测定BALF中IL-4、IL-12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PTEN蛋白的表达和量的变化.结果 ①BALF IL-4的浓度哮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BALF中IL-12的浓度哮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TEN蛋白主要表达细胞是支气管上皮细胞,Western blot法显示哮喘组支气管PTEN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支气管上皮细胞PTEN蛋白表达量分别与BALF中的IL-4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BALF中的IL-1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哮喘大鼠PTE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它能减少Th2因子的表达,可能与哮喘大鼠气道炎症中Th1/Th2平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