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PDCA管理模式在急诊分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对护士分诊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由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12名主管护师组成PDCA管理小组,以2014年7~12月急诊接诊患者的护理程序为调查对象,此时间段内的患者按照常规的就诊流程就诊,PDCA管理小组成员对此时间段内相关的急诊、急救护理质量进行现状调查,找出目前急诊科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制定计划、改进措施、实施方案,定时监控、检查,持续质量改进.对经PDCA管理之后的2015年4~9月急诊接诊患者的护理程序再次进行统计调查,比较改善前和改善后对应的指标,包括急诊分诊准确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将改善前和改善后的急诊分诊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改善前和改善后分别为89.1%和95.3%,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改善前和改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别为84.4%和93.4%,两组进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护士的分诊能力,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急诊分诊的管理质量.PDCA管理模式可被用作护理管理层简单可靠的质控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接诊流程改进对门急诊急救患者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该院门急诊科收治的接诊流程改进前8100例患者,另选取2018年1~12月院门急诊科室收治的接诊流程改进后8200例患者,将改进前的就诊患者设为对照组,改进后的就诊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接诊流程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接诊流程改进后的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诊流程改进前后的患者急救效率及预后结局。结果实施接诊流程改进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抢救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接诊流程不仅可为患者节约就诊时间,提升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预后,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和急救费用及预后情况,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能明显缩短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抢救费用,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急诊室对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观察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6个月(对照组)及实施后6个月(观察组)急诊科室护理质量、意外风险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意外发生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接诊时间、院前转运时间低于实施前,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内转运中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意外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150例严重创伤急救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接诊时间、抢救时间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接诊时间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6例急诊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各16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PDCA组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PDCA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引导护理人员进行正确评估,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方春春  毛雅琴  孙敏  丁芬娟   《护理与康复》2017,16(3):283-285
目的观察区域化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急诊科按区域进行划分,并制定各个区域的质量标准。比较区域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急诊护理质量、医生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抢救时急救物品供应及时性。结果实施后急诊护理质量评分(96.60±1.27)分、急诊医生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94.81±2.37)分、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94.19±2.59)分、物品取用时间(5.38±0.87)s,均较实施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实行区域化质量管理模式可提升急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危重症老年患者急救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接诊、分诊评估、救护小组的人员分工等护理流程进行优化管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接诊时间、入抢救室护理干预时间(根据病情安置合适卧位、吸氧、心电监护、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总急救时间、基本生命支持5min内完成率、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平均接诊时间、抢救室护理干预时间明显缩短;总急救时间也显著缩短;患者基本生命支持5min内完成率及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对急危重症老年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该院收诊的脑卒中患者82例,依照入院抢救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配合抢救,观察组患者给予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包括医疗水平与我院所在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所制定的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接诊到确诊的时间、确诊到专科诊治的时间,及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病死率、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调查并分析患者对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经诊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脑卒中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接诊-确诊时间、确诊-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致死率与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接诊及诊断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护理服务能力中的培训效果。方法应用PDCA管理法对某三甲医院471名护士进行抢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对培训前(2016年1月~12月)和培训后(2017年1月~12月)2组护士的急救知识、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采用PDCA管理后,护士的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提高(P0.05)。结论全员、全方位、全程参与的系统培训,有助于加强护理应急队伍建设,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护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在急诊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3年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中实施PD-CA模式,选取PDCA实施前的10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PDCA实施后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中患者、护士以及医生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PDCA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质量监控,能够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提高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将实施PDCA管理前的2011年1~12月抢救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实施PDCA管理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进行要素管理、环节管理、终末管理等。分析存在问题,对照工作标准,制定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急救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各病种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仪器、设备完好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管理应急预案体系在救治突发灾害群体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建立院内转运无缝隙工作模式,实施病房护理管理规范化、危重患者护理专科化和护理个性化的护理。结果本组13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有效抢救时间(33.5±19.6)min,抢救成功率100.0%。结论护理管理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使突发灾害群体伤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在急诊留观安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急诊留观的3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安全护理模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人均耗材费用、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人均耗材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留观患者,可提升护理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对院前急危重症患者的满意度、抢救质量、抢救时效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改造,并以2008年居于急救前30位的常见急危重症和居于大型突发事件前6位的事件为急救对象,实施改造后的急救护理流程,回顾并评估2007年急救护理流程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影响,对比分析流程改造前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估结果和内外科危重病例抢救时间。结果急救护理流程改造后与改造前相比,专家组、医护人员和患者满意度都有所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急救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急救护理流程改造后具有较高的人性化,能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减少了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继续推广,并不断对流程进行改造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对院前急危重症患者的满意度、抢救质量、抢救时效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循证护理方法 对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改造,并以2008年居于急救前30位的常见急危重症和居于大型突发事件前6位的事件为急救对象,实施改造后的急救护理流程,回顾并评估2007年急救护理流程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影响,对比分析流程改造前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估结果 和内外科危重病例抢救时间.结果 急救护理流程改造后与改造前相比,专家组、医护人员和患者满意度都有所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急救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 急救护理流程改造后具有较高的人性化,能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减少了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继续推广,并不断对流程进行改造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何冰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6):2241-2245
目的:探讨分层成组排班急救模式与传统急救模式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差异,寻求更有效的急救模式。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9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患者实施分层成组排班急救模式救治;另选择我院急诊科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9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急救救治。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有效救治时间、救治效果、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救治总有效率为92.7%,护理满意率93.8%;对照组患者有效救治总有效率为83.3%,护理满意率79.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抢救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分层成组排班急救模式可以有利于提高救治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对颈椎手术患者轴性症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颈椎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对比2组颈椎手术患者出院时和出院1年的轴性症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出院时,实验组轴性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1年,实验组患者轴性症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能显著减少颈椎手术患者轴性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及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山东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