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副舟骨痛综合症的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保朋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19-919
副舟骨痛是慢性足痛中的常见病 ,笔者自 1996年 12月— 2 0 0 3年 12月治疗 135例此病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35例中 ,男 6 1例 ,女 74例 ;年龄 7~ 6 2岁 ,平均 2 8 6岁 ;病程 3个月~ 12年 ,单足痛 78例 ,左足35例 ,右足 4 3例 ,双足痛 5 7例 ;一型副舟骨 4 0例 ,二型副舟骨 87例 ,三型副舟骨 8例。临床表现 :1)足舟骨部软组织肿胀隆起、疼痛或压痛 ,严重者行走不便 ,病程最长者达 12年之久 ,有部分患者合并有扁平足 ;2 )副舟骨痛综合征X线表现主要有足内侧舟骨部软组织肿胀隆起 ,副舟骨与舟骨形成假关节面 ,骨质毛糙甚至…  相似文献   

2.
改良Kidner手术治疗先天性副舟骨34例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Kidner手术治疗先天性副舟骨的疗效。方法:1985年4月~2003年3月,对34例(55足)先天性副舟骨患者应用改良Kidner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1年,平均12年,获得良好疗效。结论:改良Kidner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副舟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某 ,男 ,7岁 ,1999年 2月被机动四轮车轮胎压伤右足 ,当即右足疼痛 ,不能站立。伤后 2小时来诊。检查见右足背肿胀严重、青紫、弥漫性压痛 ,足趾背伸、跖屈障碍并伴有麻木感 ,被动牵拉痛明显。X线片示右足舟骨向下移位 ,舟骨与周围诸骨关系紊乱 ,未见骨折征象。入院诊断为右足舟骨脱位。入院后 ,先行湿冷敷 ,给止血药物及 2 0 %甘露醇治疗 ,4天后 ,足背肿胀及压痛缓解 ,被动牵拉痛及麻木消失 ,足趾末端感觉恢复正常。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右足舟骨切开复位术 ,术中见舟骨连同部分关节周围软组织—并向下移位。清除舟骨移位形成的残腔内…  相似文献   

4.
马蹄内翻足分为僵硬型和柔韧型两型 ,[1 ] 重度马蹄内翻足属于僵硬型 ,三关节融合术仍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但手术难度大 ,并发症多 ,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点之一。作者自 1 995年以来 ,共收治重度马蹄内翻足 1 6例 1 9只足 ,在行三关节融合术前 ,均采用中医康复和前期手术治疗 ,降低了三关节融合术的难度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取得了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 6例 1 9只足 ,跟骨内翻角度大 3 0°。性别 :男 9例 ,女 7例。年龄平均 1 5岁( 9~ 2 4岁 )。侧别 :右侧 6例 ,左侧 7例 ,双侧 3例。病因 :先天性 6例 9足 ,儿麻…  相似文献   

5.
白卫民 《中医正骨》2009,21(2):63-64
副舟骨损伤较为少见,文献报道约有14%的人足舟骨结节第2化骨中心先天性变异成为副舟骨,而副舟骨损伤多见于运动人群中。自2004--2007年,笔者先后收治5例运动员副舟骨损伤,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足痛症是伤骨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笔者采用中药浸泡和手法按摩治疗 163例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3例中 ,男 97例 ,女 66例 ;年龄 3 5岁~ 68岁 ;病因 :骨折 :跟骨骨折 72例 ,跖骨骨折 2 3例 ;先天性畸形 :平底足 18例 ,附舟骨 16例 ,拇外翻 2 7例 ;劳损 :筋膜炎 3 9例 ,拇囊炎 18例。全部病人都摄取X线片排除骨感染或肿瘤病变。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浸泡2 1 1 药物组成 当归 15 g ,香樟木 15 g ,油松节 15g ,透骨草15 g ,苏木 15g ,威灵仙 15 g ,海桐皮 15 g ,红花 6g ,伸筋草 15 g。2 1 2 浸…  相似文献   

7.
针刺照海穴纠正中风偏瘫足内翻3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内翻是中风偏瘫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笔者近几年在临床上针刺“照海”穴纠正足内翻3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27例,女3例;年令在38—65岁之间;发病时间:2个月—3年之间;脑血栓引起偏瘫足内翻者22例,脑出血引起偏瘫足内翻者7例,风心病脑栓塞引起偏瘫足内翻者1例。诊断依据重度:足底与下肢呈90°者。中度:内翻足底与下肢呈125°以下90°以上者轻度:内翻足底与下肢呈125°以上者。正常:为足底与下肢呈180°。治疗方法 (一)针具:用不锈钢制成的28—30号1.0—1.5寸的毫针,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形灵活选用。 (二)取穴;以照海穴为主,配以交信穴,同时配以足三阴经的公孙、蠡沟、阴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2011年7月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17例。将组装好的llizarov外固定架按照Ilizarov的穿针固定原则安装在患侧小腿和足部。术后6~7d开始调整,矫正马蹄、内翻畸形。对于单纯肌腱调整未作骨性手术的病人,1月后撤除外固定架,带支具行走。对做了骨性手术的病人待骨性愈合,拆除外固定架。结果:17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5~15个月)。术后4~6周踝关节恢复到中立位。平均带外固定架12周(10~14周)。参照Green和Lloyd-Roberts马蹄内翻足疗效评价标准[1]。结果优13例,良4例,差0例。所有病例未发生针道感染、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具有安全、微创、可调性强、疗效满意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外敷虎力散治疗痛性足副舟骨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痛性足副舟骨急性发作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虎力散组和消炎痛组,治疗1周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药物副作用以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1周后,虎力散组完成疗程者患足红肿痛症状完全缓解、无药物副作用发生,半年后随访有1例复发,总有效率达90.00%;消炎痛组8例有效,12例红肿消退不明显、足功能恢复差且有3例出现上腹不适、隐痛、恶心、呕吐,1例出现消化道溃疡,半年后随访有3例复发,总有效率为25.00%.经比较,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外敷虎力散治疗足副舟骨急性发作疗效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避免了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对消化道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足内翻102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足内翻是中风偏瘫患者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笔者近几年用电针治疗中风足内翻 10 2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 1992~ 1999年我院住院病人 ,男性 5 6例 ,女性 46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80岁 ;脑梗塞 71例 ,脑出血 31例 ;右偏瘫 45例 ,左偏瘫 5 7例 ;均存在明显足内翻 ,足内翻出现于中风后 3星期至 3个月不等。治疗方法毫针直刺患足阳陵泉、丰隆两穴 ,进针深度 2 0 mm~ 30mm ,施捻转补法 ,得气后再在两穴的针柄上连接 WQ- 6 F电针仪 ,打开开关后 ,调节电针仪的频率和幅度 ,这时可见到患足随电针仪的脉冲频…  相似文献   

11.
副舟骨称胫外侧骨,位于舟骨内后侧,出现率约为4%~14%,且多为双侧.副舟骨痛综合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骨部隆起畸形、疼痛及压痛,严重者行走不便和影响工作.因临床和放射科医生的疏忽,易出现误、漏诊.笔者搜集14例(16足)副舟骨痛综合征患者x线平片,对照96例(100足)无临床症状的副舟骨,重点分析其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2.
副舟骨称胫外侧骨,位于舟骨内后侧,出现率约为4%~14%,且多为双侧。副舟骨痛综合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骨部隆起畸形、疼痛及压痛,严重者行走不便和影响工作。因临床和放射科医生的疏忽,易出现误、漏诊。笔者搜集14例(16足)副舟骨痛综合征患者X线平片,对照96例(100足)无临床症状的副舟骨,重点分析其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阴经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阴经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每组针刺一次为30min,10次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针刺足三阴经为主对中风后足内翻的治疗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1995~1998年笔者对15例足外伤病例进行X线拍片检查时,将胫外副骨误诊为足舟骨骨折,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中女10例,男5例,年龄8~21岁,平均1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足内侧舟骨结节处,高起质硬肿物,压痛明显,主诉既往有外伤史,负重跳跃及剧烈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或晨起减轻,血常规检查正常。X线表现:患足正、斜位片上,于舟骨结节后下方见一边界整齐的游离骨块,约为0.5cm×0.6cm,与舟骨结节对应侧保留一清晰间隙。2 讨  论2.1 副骨是由于某一骨骼的多个骨化中心在发育过程中没…  相似文献   

15.
1985年9月-2006年5月,笔者在硬膜外麻醉下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6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62例中男106例,女56例;年龄6~24岁,平均15.3岁;平均病程9.2个月;左下肢64例,右下肢98例.  相似文献   

16.
足舟骨骨折/脱位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舟骨骨折/脱位是一种少见的损伤,我科1978-2002年共收治6例。按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改良Kidner法治疗足副舟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李志伟,李无阴,杨惠菊自1990~1995年,笔者采用改良kidner法治疗足副舟骨12例,共15足,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2例,15足;其中男9例,女3例,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整骨手法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中医推拿手法按摩放松患足软组织,用整骨手法矫正足踝关节畸形,辅以Dennis Browne矫形鞋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37例。结果:优35例61足,良1例1足,可1例2足。结论:中医推拿整骨手法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显著,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改良kinder手术治疗疼痛性足副舟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疼痛性足副舟骨损伤患者24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改良kinder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足功能评分情况(足部疼痛、足功能、外观、活动度)及足部功能优良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进行改良kinder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足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评分,且治疗后的足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治疗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期无手术并发症情况发生。结论使用改良kinder手术对疼痛性足副舟骨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足部功能,且其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相关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学习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2011年,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Lisfranc损伤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4 ~57岁,中位数33.5岁.左足9例,右足13例.足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肿痛,其中避痛性跛行18例,与健侧相比足弓塌陷7例.根据Hardcastle的分型方法:A型3例;B型16例,其中B1型6例,B2型10例;C1型3例.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4个月,中位数19.5个月;1例失访.无内固定断裂、再骨折脱位等并发症发生,关节融合均获得成功.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中部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5例,良12例,可2例,差2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Lisfranc损伤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