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对脾虚便秘小鼠的疗效.方法:将18只脾虚便秘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正常组和四磨汤口服液组,每组6只.对模型组和四磨汤口服液组采用灌胃番泻叶水煎液、7d后控制饮食、饥饱失常8d的方法进行脾虚便秘模型制备.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用无菌水灌胃,四磨汤口服液组予四磨汤口服液灌胃,共7d.观察各组小鼠毛发、活力等一般特征和粪便改善情况及体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四磨汤口服液组小鼠一般特征及粪便改善程度均优于模型组,接近正常组,体质量变化及体质量变化率四磨汤口服液组与模型组、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对脾虚便秘小鼠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菌群与肠黏膜的影响。方法:将2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枳术汤组和半夏泻心汤组,每组6只。模型组、枳术汤组、半夏泻心汤组采用灌胃番泻叶水煎液,7 d后控制饮食,饥饱失常8 d,构建小鼠脾虚便秘模型。造模结束后,半夏泻心汤组、枳术汤组分别采用半夏泻心汤和枳术汤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均采用蒸馏水灌胃,共6 d,观察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及小肠病理切片情况。结果:半夏泻心汤组、枳术汤组、模型组所有肠道菌群数量均明显多于正常组(P0.05),半夏泻心汤组和枳术汤组所有肠道菌群数量均少于模型组(P0.05),半夏泻心汤组的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少于枳术汤组(P0.05);半夏泻心汤组的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少于枳术汤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肠道发生炎症反应及杯状细胞明显减少。枳术汤组空肠组织绒毛形状由短锥形变成指尖形,盲肠组织中的杯状细胞未见明显恢复或增多,隐窝深度也未见明显变浅;半夏泻心汤回肠组织的炎症症状改善明显,小肠绒毛完整性恢复,固有层排列十分紧密有序,杯状细胞数量明显恢复,隐窝深度变浅。结论:半夏泻心汤能有效调节脾虚便秘小鼠紊乱的肠道菌群,改善炎症症状,恢复小肠绒毛的完整性,使黏膜隐窝深度变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的疗效。方法:将42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和治疗组(铁皮石斛传统剂量组、超微全量组、超微50%量组、超微25%量组),每组7只。对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用灌胃番泻叶水煎液7d后控制饮食、饥饱失常8d的方法制备小鼠脾虚便秘模型。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无菌水,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铁皮石斛传统汤剂、超微全量汤剂、超微50%量汤剂和超微25%量汤剂,共7d。观察小鼠的毛发、活力和粪便等一般特征的变化情况;分别于造模开始前、治疗开始前和治疗完成后称量小鼠体质量,比较各组小鼠经铁皮石斛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及体质量变化率。结果:模型组脾虚便秘症状无显著改善,体质量变化和体质量变化率较正常组低,各治疗组的脾虚便秘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铁皮石斛传统汤剂、超微全量汤剂和超微50%量汤剂对脾虚便秘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乌梅散对菌群失调性腹泻小鼠的乳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乌梅散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混合抗生素灌胃造模7 d,乌梅散低、高剂量组灌胃乌梅散(5.98、11.96 g·kg-1)连续给药7 d,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无菌水。记录小鼠腹泻情况、体质量、摄食量的变化,末次给药后收集粪便采用比色法测定乳糖酶活性,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大便稀软,体质量减轻、摄食量减少,乳糖酶活性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菌群相对丰度门、属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乌梅散降低了小鼠的腹泻率并促使体质量及摄食量快速回升,升高了抗生素所降低的乳糖酶活性,提高菌群失调小鼠的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并促使物种组成向正常组靠近;乌梅散给药组回调了菌群失调性腹泻小鼠的3种差异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与9种差异菌属(臭气杆菌属、肠杆菌属、无害梭菌属等),其中norank f Muribaculaceae属、norank f norank o Clostridia UCG-014属、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属、臭气杆菌属与体质量、乳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无害梭菌属与腹泻率呈显著正相关。功能预测发现,高剂量乌梅散能明显回调富集过高的新陈代谢、遗传信息处理、人类疾病等6个功能水平,对内分泌代谢病、免疫性疾病、寄生虫传染性疾病等有积极影响。结论 乌梅散能缓解菌群失调性腹泻的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乳糖酶活性、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运合剂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黄水煎液制作小鼠脾虚泄泻模型,给予温运合剂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的体质量、腹泻指数、肠道病理学检查变化情况,并测定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温运合剂有明显止泻作用,可显著改善脾虚泄泻所致的体质量减少,减轻肠黏膜损伤,还可以显著提高脾虚泄泻小鼠的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结论温运合剂可修复肠道黏膜,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发挥其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枳术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脾虚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7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5只,模型组、枳术丸组和莫沙必利组各1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番泻叶灌胃、低纤维饮食、限食和限水法制备慢传输型便秘脾虚证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枳术丸组按9.0g/(kg·d)灌胃,莫沙必利组按2.5mg/(kg·d)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0.1ml/10g蒸馏水灌胃,每天2次,连续7天。观察各组小鼠一般行为学、结肠黏膜病理改变,检测小鼠首粒粪便排出时间、6h排便数量及质量,血清钙离子浓度及在体结肠肌电慢波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反应敏锐,被毛浓密、柔软,食纳佳,大便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反应迟钝,外形瘦小,食纳不佳,大便干硬、量少、颗粒细小,首粒粪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6h排便数量及质量均明显减少,血清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慢波频率明显增快、振幅明显减小(P0.01);与模型组比较,枳术丸组和莫沙必利组小鼠反应较敏锐,被毛柔软,食纳佳,大便成形,首粒粪便排出时间明显缩短,6h排便数量及质量明显增加,血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慢波频率明显减慢、振幅明显增大(P0.05或P0.01)。与莫沙必利组比较,枳术丸组小鼠血清钙离子有所升高,慢波振幅增大(P0.05)。结论枳术丸能改善慢传输型便秘脾虚证小鼠排便情况,可能通过提高血清钙离子的浓度,从而调节其结肠慢波,增强肠道动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模型不同造模方法的差异,探索符合IBS-D临床特征的造模方法。方法:70只新生期乳鼠被随机分成正常组、番泻叶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高乳糖饲养组、醋酸溶液灌肠组、腹腔注射5羟色胺(5-HT)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出生后第2~14天均接受母子分离应激3 h,2个月后番泻叶高剂量组给予番泻叶煎剂4.5 g/kg、中剂量组给予3 g/kg、低剂量组给予2 g/kg灌胃,灌胃体积为10 mL/kg,连续7 d,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乳糖组采用高乳糖饲料喂养,7 d后换用普通饲料;醋酸灌肠组给予4%的醋酸灌肠1 mL,灌肠1次,普通饲料喂养,此后不做任何处理;5-HT腹腔注射组给予5-HT 2.1mg/kg腹腔注射,连续7 d,普通饲料喂养,从大鼠体质量增长情况、腹泻率及大便积分、结肠病理几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1)与正常组大鼠相比,除番泻叶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组体质量增长量均显著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高乳糖饲料组和醋酸灌肠组大鼠体质量出现明显的负增长;(2)番泻叶高剂量组(4.5 g/kg)、高乳糖饲料组和醋酸灌肠组大鼠腹泻率均为100%,其余各组均未出现腹泻。造模后番泻叶高剂量组和醋酸灌肠组大鼠6 d内的平均大便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结肠病理高乳糖组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细胞间质轻度水肿;醋酸灌肠组部分结肠与腹腔组织粘连、增厚,结肠缩短,近端结肠可见黏膜轻度充血,绒毛变钝,其余各组未见异常。结论:新生期母子分离应激联合适当剂量番泻叶灌胃或高乳糖饲料饲养所致大鼠模型可模拟IBS-D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建立IBS-D较为理想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丝瓜水煎液对脾虚便秘小鼠血清、结肠组织中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e Pe Ptide,VIP)和五羟色胺(selective serotonin reu Ptake inhibitors,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KM种雄性小鼠(18~22 g)120只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脾虚模型组、丝瓜水煎液Ⅰ组(2.5 g·kg~(-1))、丝瓜水煎液Ⅱ组(5.0 g·kg~(-1))、丝瓜水煎液Ⅲ组(10 g·kg~(-1))以及西沙必利组(0.005 g·kg~(-1)),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番泻叶颗粒,灌胃剂量为每只0.4 g,一天2次,自由摄食饮水。第8天起停用番泻叶颗粒,正常对照组小鼠继续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控制饮食,釆用饥饱失常方法延续脾虚状态,隔天喂食生大米每只4 g,自由饮水,连续8 d。通过观察发现模型组小鼠造模后出现拱背、消痩,大便数量减少、变硬,即造模成功。实验第16天至第30天,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0.01 m L·g-1),西沙必利组给予西沙必利(0.005 g·kg~(-1)),丝瓜水煎液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丝瓜水煎液,灌胃剂量为0.01 m L·kg~(-1)。观察丝瓜水煎液对脾虚便秘小鼠肠蠕动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小鼠血清、结肠组织中VIP及5-HT含量。结果:脾虚便秘模型组小鼠肠推进率,血清、结肠中5-HT、VIP含量都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丝瓜水煎液Ⅱ组、丝瓜水煎液Ⅲ组小鼠肠推进率、血清、结肠中5-HT、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丝瓜水煎液可以促进脾虚便秘小鼠肠运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血清、结肠中5-HT、VI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模型。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夹尾联合番泻叶灌胃法建立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模型。每天上午8∶00给予大鼠番泻叶药液10g/kg体质量灌胃;灌胃后60min用纱布包绕蝴蝶夹夹尾(尾巴下1/3近端)30min,1次/d,连续21d。观察比较两组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增长情况、粪点数及大便积分、结肠转运、小肠运转及腹部撤离反射(AWR)。结果:模型大鼠逐渐出现精神倦怠、进食减少等,与正常组幽默,体质量增长较缓慢,且粪点数及大便积分增多、结肠小肠运转亢进、内脏敏感性升高,但肠黏膜无组织学改变。结论:本造模方法简单易行、可重复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痛泻安脾汤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SPF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思连康组、中药组。采用番泻叶灌胃联合束缚法进行造模,以体质量增长率、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腹部回撤反射(AWR)评分、旷场实验评分以及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对大鼠造模是否成功进行评估。评价痛泻安脾汤对大鼠体质量增长率、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AWR评分、旷场实验评分、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1)大鼠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制备成功。(2)痛泻安脾汤可以改善大鼠的腹泻症状,痛泻安脾汤可以提高大鼠的体质量增长率、旷场实验评分(P0.05),降低大鼠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AWR评分(P0.05)。(3)病理结果显示:4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均完整无病变。(4)痛泻安脾汤组和思连康组治疗后大鼠粪便中变形菌门、类杆菌门数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双歧杆菌属数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痛泻安脾汤可明显改善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肝郁脾虚状态,促进大鼠体质量增长,改善大鼠的腹泻症状,降低大鼠肠道敏感性,改变大鼠肠道菌群的构成。痛泻安脾汤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机制可能与改变大鼠肠道菌群构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