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体外抗肠道病毒71型(EV71)的作用。方法以病毒唑为对照药,运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直接抑毒实验、治疗性抑毒实验、预防性抑毒实验、预防+治疗性抑毒实验4组实验观察甘露消毒丹体外抗EV71的病毒抑制率。结果在直接抑毒实验、治疗性抑毒实验、预防+治疗性抑毒实验中,甘露消毒丹的EV71病毒抑制率高于病毒唑;在预防性抑毒实验中,甘露消毒丹与病毒唑的EV71病毒抑制率几乎为零。结论甘露消毒丹抗EV71作用强于病毒唑,且其抗EV71效应体现在影响EV71复制的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6,(12):1688-1691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总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0只健康小鼠分为4组,每组25只。脾虚造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每天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给药组每天每公斤体重1g四君子汤多糖灌胃,高剂量给药组每天每公斤体重2g灌胃。分析四君子汤总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给药组及高剂量给药组胸腺指数级派氏结显著高于造模对照组。肠道sIgA含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给药组T淋巴结比例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造模对照组双歧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脆弱拟杆菌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四君子汤多糖能够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脾虚小鼠的免疫功能,并且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曾志涛 《新中医》2021,53(15):12-16
目的:观察茵陈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蕴蒸证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纳入8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蕴蒸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在恩替卡韦片治疗基础上给予茵陈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湿热蕴蒸证主症评分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75.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身目黄染、小便黄赤、口干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拷贝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大肠杆菌、肠球菌拷贝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茵陈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蕴蒸证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调节肠道菌群数量,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脾虚小鼠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四君子汤多糖对其的纠正作用。方法:利用番泻叶灌胃加饥饱失常复制小鼠脾虚模型,经1g/kg及2g/kg四君子汤多糖治疗后,以菌落计数法检测其盲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脆弱拟杆菌及大肠杆菌的数量;白细胞检测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比例;以ELISA检测肠道sIg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脆弱拟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均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肠道sIgA含量降低;经1g/kg及2g/kg四君子汤多糖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恢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四君子汤多糖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对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7日龄ICR小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昔洛韦组、甘露消毒丹组,每组2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只小鼠腹腔内注射20ul 107TCID50的CoxA16标准株原液进行造模,造模后的第5天,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4组使用相应的药物干预治疗。观察小鼠临床表现;在光镜下观察肌肉组织形态学变化;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肌肉匀浆液对Hela细胞存活率的变化;电镜观察肌肉组织病毒颗粒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肌肉组织IL-6、IL-10、INF-γ的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发现阿昔洛韦及甘露消毒丹(24.4g/kg、12.2g/kg、6.1g/kg)均可提高小鼠的生存率并使体重恢复到正常情况。HE染色和电镜结构表明甘露消毒丹(24.4g/kg、12.2g/kg、6.1g/kg)和阿昔洛韦均可减轻CoxA16病毒对肌肉的损伤,并减少肌肉内病毒的颗粒。通过肌肉组织匀浆液对Hela细胞存活率的变化表明甘露消毒丹能抑制病毒在肌肉内的生长。ELISA检测结果发现阿昔洛韦与甘露消毒丹均能减少IL-6的浓度,并提高IL-10、INF-γ的表达。结论:甘露消毒丹对CoxA16感染的小鼠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并杀死体内的CoxA16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复方对原发性肝癌(PHC)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肝复方治疗PHC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于92只ICR小鼠中取32只,随机分为正常1组与模型1组,每组16只,观察PHC小鼠造模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另60只随机分为正常2组、模型2组、益生菌组、肝复方组,每组15只。肝复方组给予肝复方灌胃,剂量为15.6mg/(kg·d),模型2组、正常2组分别给予等量无菌水灌胃,益生菌组给予益生菌VSL#3灌胃,剂量为6mg/(kg·d)。每天灌胃1次,灌胃剂量均为临床等效剂量,连续用药14d。观察肝复方对PHC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PHC小鼠造模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多于造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2组比较,肝复方组、益生菌组所研究肠道菌群数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复方组的肠道细菌及益生菌组的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与正常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复方组的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与益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模型小鼠存在肠道菌群失衡情况,肝复方能有效调节紊乱的PHC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注射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治疗,中药组采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灌胃治疗,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灌胃治疗。治疗28d后收集小鼠血液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FPG、TG、TC、HDL、LDL和LPS水平,采用ELISA分析IL-6水平,采用qPCR分析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结果:和治疗前相比,中药组和他汀组治疗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FPG、TG、TC、LDL、LPS和IL-6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HDL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中药组和他汀组治疗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FPG、TG、TC、LDL、LPS和IL-6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HDL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和他汀组治疗后相比,中药组治疗后TG、TC、LDL、LPS、IL-6、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FPG和HDL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能够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降低LPS和IL-6的水平,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发挥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番止泻胶囊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利用番泻叶灌胃加饥饱失常复制小鼠脾虚模型,经金番止泻胶囊治疗后,以菌落计数法检测其盲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的数量;采用纸片扩散法、试管2倍稀释法考察金番止泻胶囊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数量均升高,金番止泻胶囊高(1.2 g·kg-1)、低剂量组(0.6 g·kg-1)指标均有一定的恢复并接近正常水平。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的MIC(mg·m L-1)分别为12.8、8.51、6.4、7.6、8.27。结论:金番止泻胶囊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在体外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秘合剂治疗老年便秘气阴两虚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秘合剂治疗老年便秘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老年便秘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通秘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排便顺畅、粪便性状、便后汗出气喘、腹胀腹痛评分及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5%,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后,2组排便顺畅、粪便性状、便后汗出气喘及腹胀腹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及B/E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及B/E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秘合剂治疗老年便秘气阴两虚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肠道内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减薯蓣丸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通路相关蛋白和肠道菌群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影响。方法:将40只APP/PS1小鼠分成模型对照组、加减薯蓣丸14、56 g/kg组及盐酸多奈哌齐0.001 g/kg组,每组10只,另将10只同月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1次/d,连续4 w。药物干预结束后通过新物体识别实验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变化,菌落计数法检测小鼠肠道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新物体偏爱指数、海马组织尼氏体数量、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明显降低,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海马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加减薯蓣丸56 g/kg组小鼠新物体偏爱指数、海马组织尼氏体数量、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明显升高,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海马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加减薯蓣丸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具体机制可能和调控肠道菌群数量及HMGB1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