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陇中正骨学术流派的流派源流、学术思想以及流派传承研究基地的继承和创新工作等方面进行详细梳理和归纳,以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陇中正骨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2.
从学术渊源、诊疗特色等方面展开论述陇中正学学术流派创始人郭均甫先生在骨伤科治疗方面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刘道信先生字义臣,祖藉山东邹平,生于1886年正月11日,卒于1967年8月3日。先生自幼就读私塾,兼学家传少林武技。稍长,得家父兑峰公及家叔仙峰公亲授接骨治伤之术,对正骨渐渐有所领悟。自16岁开始,若值父、叔外出,有求诊者常代为诊治,时亦有效。由于天资聪慧,又勤于实践,医术渐有长进,在邹平一带享有声誉。  相似文献   

4.
平乐正骨即平乐郭氏正骨,是一个理论体系完整,学术内涵和诊疗经验丰富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是我国中医药学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盛传8代,历时220年。平乐郭氏正骨第6代传人郭维淮先生,将平乐正骨前人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归纳总结为"平乐正骨气血辨证理论"以及"三原则""四方法"。第7代传人郭艳锦、郭艳幸将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思想扩展为"六原则""六方法",并构建了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体系。本文就平乐郭氏正骨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文化伴随着中国五千多年的璀璨文明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骨伤科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世代传承,早已发展成为一门拥有众多学术流派的独特中医学科。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这些流派在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发生着巨大改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传统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6.
以中医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观点、著作为标准,选取十二家中医骨伤科流派,对其正骨学术思想及正骨手法特色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吴定寰教授骨伤科学术思想,在手法上提出了知详、备细、心慈、术狠的指导思想;并强调以轻、柔、透、巧为其手法特点.此外,对其研制的骨伤熥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回医张氏正骨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宁夏吴忠回医正骨医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肿胀、对位、对线、长度、骨痂量进行评分,然后对治疗后3个月疗效评价。结果:疼痛、肿胀、对位、对线、长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1、2、4、6、8周相比逐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痂量除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相比骨痂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疗效评价显示治疗优良率为96%。结论:回医张氏正骨技术能有效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传统中医正骨理筋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发展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正骨流派是中医骨伤学派的经典流派之一.于清代中后期逐渐兴盛,推动了近现代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成型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点鲜明,对于骨伤科常见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理论和特色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介绍清宫正骨流派传承历史...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2000 年在北京市朝阳区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研习中医正骨推拿以来,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探讨摸索,发现正骨推拿流派确有其独到的临床疗效,并有详实的理论作指导,现本文就正骨推拿流派的理论基础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述了湖南省名老中医詹镇川在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中,通过严谨的辨证、独特的处方用药、灵活的正骨手法,治愈了许多特殊的骨伤病例;介绍了他勤求古训、广闻博识,又不断创新,融中西医于医疗实践中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张氏正骨技术(小夹板固定)与张氏正骨技术配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16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采用张氏正骨技术,对照组采用张氏正骨技术配合石膏托外固定,两组患者均进行肩关节、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的愈合情况及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疗效评价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85.29%,对照组优良率为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氏正骨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较好,肱骨功能恢复快且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费用低廉,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介绍岳阳张氏正骨流派"君臣佐使"正骨手法。对其理论来源、正骨治疗思路、正骨手法应用进行了分析阐释和举例。岳阳张氏正骨流派提出"君臣佐使"手法应用的概念凸显了中医特色,强化了传统正骨手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便于中医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湖湘张氏正骨流派是一个源远流长、传承脉络清晰、学术思想丰富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历时252年。张氏祖传正骨秘诀、五大手法、理论核心和骨伤辨证用药总诀历久弥新。其第六代弟子孙达武,考究并概括了流派指导思想,提出了正骨手法的十点要求,完善了治伤用药理论,阐述了伤科内治五点特殊性及损伤从血论治二十法,倡导"生命在于平衡",使得流派学术思想得到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钱乙学术思想对宋后医学流派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韩亚  黄会保 《光明中医》2023,(7):1370-1372
桡骨小头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肘关节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33%。随着对桡骨小头骨折的进一步认识,桡骨小头MasonⅡ型骨折行保守治疗也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黄会保教授认为桡骨小头MasonⅡ型骨折时,使用手法复位治疗,效果显著。张氏正骨术中“君臣佐使”正骨手法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效果肯定,值得学习和借鉴。此文主要介绍1篇桡骨小头骨折医案,浅谈其诊治思路,便于临床医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荆楚之域,在西周为熊绎始封之地,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岳阳位于湘北大地,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清朝末年,岳阳张氏正骨名声鹊起,迄今已有一百余年,在岳阳县西塘人祖祖辈辈有极好的口碑,为老百姓的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兹将其源起与传承综述如下。1岳阳张氏正骨术的起源关于岳阳张氏正骨术的起源,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唐代医僧蔺道人所传,据《仙授理伤续断方》的序言所载[1],蔺道人是一位很有学识的头陀(僧人),于唐会昌  相似文献   

18.
刘波  周颖  仝乐  杨峰  杨佃会 《中国针灸》2022,(4):451-456
梳理古今医籍文献中关于刺血疗法的记载,厘正刺血流派的源流,其发展经历了起源及萌芽阶段、理论奠基阶段、经验积累阶段、理论创新及特色形成阶段、不断完善及日趋成熟阶段、空前发展阶段,主要涵盖血实宜决思想、逐邪务尽思想、针灸药同施思想、重用井穴思想,对现代临床产生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马莲渠张氏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宁夏吴忠马莲渠张氏医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肿胀、对位、对线、长度、骨痂量进行评分,对治疗后4周肢体功能评估。结果:疼痛、肿胀、对位、对线、长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6、8周相比逐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痂量除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相比骨痂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6、8周肢体功能评估,功能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莲渠张氏正骨能有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岳阳张氏骨伤流派正骨技术体系及其特点;岳阳张氏骨伤流派正骨技术以"君臣佐使正骨手法"为核心,配合张氏撬拔、手牵足蹬复位法等特色技术,多位一体;在与其他中医骨伤技术特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张氏正骨技术体系特点;岳阳张氏正骨流派技术体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既凸显了中医特色,又强调正骨手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