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文献整理深入研究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素分布、组合规律。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共80例,在计算机检索法的帮助下对近20年来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文献进行检索,以纳入与排除标准为依据筛选文献并提取证素,通过统计分析中医证素的分布与组合,得出相应的规律。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素的影响因素共有16个,累积构成比高达80.40%;脑是主要的病位要素,共有22种组合,累积构成比为45.45%。结论关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证素分布、组合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助于规范中医症候诊断的规范性,提高诊断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风后遗症期的中医证素分布和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分析,为中风后遗症期提供临床诊疗思路。方法:参考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检索2009-2019年间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文献,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Modeler 18.0软件描述数据。结果:气虚血瘀证是中风后遗症期最常见的证型,占32.54%;肝、经络、肾、脾为常见病位证素,血瘀、气虚、痰、火热、阴虚为常见病性证素;病位证素以肝、经络单独发病较多见,病性证素组合以气虚兼血瘀最常见;证素间关联置信度最高的是经络→痰(100.00%)。结论:中风后遗症期的治疗应以调肝舒经、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滋肾健脾、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索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建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13个证素中,病位证素中肺出现的频次最高,为67.8%,其次为肝(18.6%)、表(4.65%)。病性证素中,火(热)出现频次最高,为75.9%,其次为痰(32.86%)、血瘀(5.71%)。证素组合有4种形式,以两证素及三证素构成的证候为主。单一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有火热证及血瘀证,累积构成比为2.3%;单一病位证素+单一病性证素组合中以火(热)+肺、肝为主,主要证型为肺热壅盛证、肝火上炎证;两病性证素组合中,以痰+热为主,主要证型为痰热壅盛证。三证素组合情况中,两病位证素+单一病性证素组合以肺、肝+火(热)为主,主要证型为肝火犯肺证;两病性证素+单一病位证素组合中以痰+热+肺为主,主要证型为痰热壅肺证;四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有痰热瘀血阻肺证、痰瘀互结肺脾证,累积构成比为4.60%。结论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以实证为主,以痰、热等实性因素为主要病理表现,兼夹阴虚、气虚等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心房颤动的中医证候和证素的分布情况。方法:网络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网站自建库以来符合条件的文献,提取证候及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心房颤动的证候及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37篇文献,共5 662例患者,对证型进行规范后共有37个证型,分析提取出病位证素7个,病性证素14个,综合证候和证素出现的频数比例,构成比在5%以上的证候为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浊阻滞证、痰瘀互结证、心阳不振证、痰火扰心证;病位证素为心、肾、脾、肝;病性要素为气虚、血瘀、阴虚、痰、气滞、阳虚、火(热)。结论: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中病位主要在心,病性以气虚、血瘀为主,其次为阴虚和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中医辨治脑梗死期刊文献的医案、验案为对象,探讨脑梗死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以期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有关脑梗死经验性诊治病案,建立医案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脑梗死主要病位证素为经络、肝、心神,主要病性证素为痰、动风、湿、血瘀、阴虚。病位与病性证素可组成证名,中经络: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风动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虚阳脱证;中脏腑:风火闭窍证、痰火闭窍证、痰湿蒙神证等。证素聚类规律:经络、痰;肝、动风;肾、阳虚、气虚、血虚;热、阳亢、阴虚;心神、闭;湿;血瘀。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脑梗死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组合规律与临床实际相符,可作为临床辨证辅助的参考,有助于中医证型标准化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检索近15年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文献,筛选整理规范名称,对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的分布组合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病性证素以气虚、血瘀、阴虚和痰为主;病位证素以肺和肾为主。单一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组合时,肺气虚最常见;二病性证素组合时,气虚血瘀最为常见,病位多在肺肾;三病性证素组合时,气阴两虚兼血瘀及痰瘀互阻兼气虚较为常见,主要病位在肺肾。四病性证素组合时以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较为常见,病位在肺肾。结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病位主要在肺肾,病性主要为气虚、血瘀、阴虚和痰,为进一步开展病机及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现代文献的方法分析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CTD-ILD中医证型类文献,并对其证型、证素及证素组合形式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23篇,共有39种证型。痰瘀阻肺证;肺脾气虚、血瘀痰阻证;痰瘀阻肺,气阴两伤证为最常见的3种证型。痰、气虚、血瘀、阴虚为最常见的病性证素,肺、肾、脾为最常见的病位证素。三证素及五证素组合形式为最常见的证素组合形式。结论:CTD-ILD是一种多证候混合的疾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气虚、阴虚、痰浊、血瘀为CTD-ILD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8.
吕霞  郭蕾  马作平  陈加良  刘强  林浩  邓先琴 《新中医》2021,53(15):32-35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40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7个证型;所有病例均行Siemens双源头颈CT检查,计算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并根据积分划分为0分、1~199分、200~399分、400~599分及≥600分5个等级;比较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患者的颈内动脉钙化积分情况。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328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钙化,各证型患者所占例数从多到少依次为: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痰热腑实证风火上扰证风痰火亢证痰湿蒙神证。各中医证型患者颈内动脉钙化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颈内动脉钙化积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中分布风痰瘀阻证及气虚血瘀证占比较多;各中医证型颈内动脉钙化积分存在一定差异,以气虚血瘀证积分最高、风痰瘀阻证次之,此可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痫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和维普资讯等数据库,收集、整理2009-2019年间有关痫病辨证分型的文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对痫病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进行频次分析。结果:规范后提取痫病证名共29个,主要证型依次为风痰闭阻证(19.28%)、痰火扰神证(16.87%)、脾虚痰湿证(10.04%)、瘀阻脑络证(8.84%)等。提取证素20个,其中病性证素13个,病位证素7个。病性证素以痰(30.72%)、闭(12.78%)、动风(11.75%)、气虚(10.31%)和热(火)(9.90%)为主,病位证素中以肝(27.34%)、心神(脑)(20.97%)和脾(19.85%)为主。在证素组合中,以三证素组合最常见,累计频率为41.22%,其中两病性证素+单一病位证素组合最常见,频率为34.69%。两病性组合时,痰+热(火)、痰+气虚和气虚+血虚出现的频率较高,频率分别为30.43%、18.12%和13.77%。结论:痫病涉及病理因素复杂,主要为痰,常与热(火)、气虚、血瘀、动风和闭相互为病,病位在肝。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血浆HCY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将18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六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火热、痰证为主,而风、火热、痰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血瘀、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4周组中医证型特点是以风、痰、血瘀证为主,而风、痰、血瘀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火热、气虚、阴虚阳亢证组.结论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与HCY水平一致,为中医辨证施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提供了依据,亦证明高HCY血症是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探讨心脏神经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更利于阐释心脏神经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首先通过清华大学CNKI医学知识数据库查阅21年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研究,运用描述分析方法统计各变量的频度和构成百分比,总结心脏神经症的中医辨证规律。结果文献研究显示:心脏神经症7个基本证候为:气虚、血虚、阴虚、血瘀、气滞、痰浊、阳虚,其中气虚证最为多见,其次为血虚与阴虚;心脏神经症的证侯要素组合主要有四类:单因素证,双因素证,三因素证及四因素证。其中以四因素证的气虚+阴虚+痰浊+血瘀和气虚+血虚+痰浊+血瘀最为多见;气虚在证候要素组合中分布最广。结论结合文献研究,气滞、气虚是心脏神经症的主要证素,气滞、气虚、痰浊、血瘀是心脏神经症的主要病理机制,心是心脏神经症的主要病位,肝、脾与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素的分布、主要组合规律及冠心病不同类型证素分布。方法对223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病性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病性证素的分布及组合情况,并分析冠心病不同分型证素分布规律。结果胸痹心痛常见病性证素分布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阳虚、寒凝;其组合情况:双因素组合中,气虚+血瘀最多,其他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浊、气虚+痰浊、阳虚+血瘀、气虚+阳虚、血瘀+阴虚;三因素组合中,气虚+阴虚+血瘀最多,其次为气虚+痰浊+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血瘀+痰浊、阳虚+血瘀+气滞;冠心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中医病性证素分布存在差异。结论胸痹心痛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以益气活血、滋阴化痰的方药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南雄地区中风患者急性期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规律。方法:按标准纳入2006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南雄地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741例,采用频数统计方法,总结分析中医证候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741例患者经辨证核对,其证型频次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阴虚风动证、痰湿蒙神证、风火上扰证、痰热腑实证、风痰火亢证、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其中以气虚血瘀证309例(占41.7%)、风痰瘀阻证199例(占26.9%)、风痰火亢证74例(占10.0%)为主,3种证型共占全部证型的78.6%(582例)。741例患者中证素的分布由低到高依次为阳虚证、血虚证、阳亢证、火证、阴虚证、热证、风证、气虚证、痰证、瘀证。其中以瘀证、痰证和气虚证为主。在对不同病程和不同偏瘫肢体的证候分型统计中,其证候分型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南雄地区中风病患者急性期的常见证候分布以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风痰火亢证为主;证素以瘀证、痰证和气虚证为主,其中痰证是南雄地区中风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证素。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候特征的文献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崔英子  邓悦 《环球中医药》2012,(12):889-892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7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医学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临床上常见的证候类型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等证型。上述证型在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中的分布比例各有侧重,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以气虚血瘀、痰浊壅盛最为常见,心肌梗死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而心力衰竭以阳气亏虚最为多见。在相关证候要素的分布中,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排名前三位的证素为血瘀、气虚、痰浊。心力衰竭的证素排位为阳虚、气虚、血瘀、痰浊。结论发现"本虚标实"仍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冠心病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癫痫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2002年1月至2012年7月具有明确关于癫痫证候分型的现代文献,人工进行评价和筛选,对入选文献中的证候名称进行规范,提取相应的证素,录入计算机,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描述分析。结果收集到合格文献63篇。癫痫常见证型为血瘀证、风痰证、痰热证、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共提取证素20个,其中病性证素12个,排在前5位的为痰、风、血瘀、气虚、火(热),病位证素8个,排在前4位的是肝、肾、脾、脑。结论癫痫的中医证候类型的分布比较分散,而证候要素的分布相对简洁、集中,因此有必要从证候要素人手进行癫痫常见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vWF、TXB2与6-Keto-PGFlα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临床观察,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的辨证分型。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9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虚证、痰证、血瘀证各3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浆中vWF、TXB2、6-Keto-PGFl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vWF、TXB2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6-Keto-PGFlα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3个不同的中医证型间,vWF水平血瘀证高于气虚证及痰证(P0.01),气虚证与痰证间无显著性意义;TXB2水平血瘀证痰证气虚证(P均0.01);6-Keto-PGFlα水平气虚证低于痰证(P0.01),气虚证低于血瘀证(P0.05),痰证与血瘀证间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浆vWF、TXB2及6-Keto-PGFlα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检索各数据库相关文献,筛选、数据规范化、提取证素并录入,用SPSS 17.0软件进行证型、证素统计描述。结果:高血压病常见证型为阴虚阳亢(25.25%)、肝阳上亢(15.66%)、痰湿壅盛(8.59%)、肝火亢盛、肝肾阴虚、血瘀证;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肝、肾,病性证素为阳亢、阴虚、血瘀、痰、热、气虚、湿、阳虚;证素组合以二、四证素组合为多。结论:阴虚阳亢为高血压病常见证型,肝、肾、阳亢、阴虚为常见证素,血瘀、痰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OPD稳定期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了近10余年COPD稳定期的文献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的分析。结果:构成COPD稳定期的证候要素有12种,但主要以气虚、痰、血瘀、阴虚为主,其累计构成比为83.24%;作用靶点以肺、脾、肾为主。证素组合形式有4种,其中,单一证素组合最多见,其构成比为52.35%;而四证素组合最少,其构成比为11.52%。单一证素组合中,气虚出现的频率最多;二证素组合中,气阴两虚出现的频率较多;三证素、四证素组合中,痰、瘀多与气虚(气阴两虚)以相互交织的形式出现。结论:气虚为主,兼见阴虚、痰、瘀是COPD稳定期的主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公开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挖掘证素组合规律,为临床诊疗及证型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6年6月CNKI和VIP中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通过证型术语规范及证素拆解后,应用Excel函数统计频数、频率,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证素组合规律。结果:纳入文献9 730篇。简单证型占比9.40%,如血瘀证、气虚证等;2~4个证素组合的证型累积占比86.04%,如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等;挖掘出证素组合规则24条,如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结论:中医临床证型以1~4个证素组合为主;临床以多证素组合的证型为主,简单证型少见;挖掘出的组合规则符合中医临床思维,可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临床上的证素分布及证素组合规律。方法:检索1994—2017年关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文献,对其进行证型证素的整理和提取,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及SPSS 16.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构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位证素有4种,以肾为主,其次为脾、肝、胃;病性证素有8种,以气虚为主,其次为阳虚、阴虚、血瘀、气滞、血虚、精亏、痰浊。结论:运用证素辨证可提高辨证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