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以《黄帝内经》阳气理论为基础,参阅历代各医家对生育相关经文的阐释注解,深度挖掘《黄帝内经》对男女生殖系统发育的生理过程及不孕不育的病因病机的理解,解析对不孕不育的理法辨治。《黄帝内经》重视阳气对于万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影响,在男女生殖系统发育成熟而有子、精弱经错气血虚滞而孕育艰难的论述中处处渗透“以阳为本”的阳气理论,强调以阳密固阴为先,调经固精之中适时加以温阳振督、通达气血之品,以促进精泻卵排,阴阳合而胎孕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以文献及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帝内经》中肿瘤相关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进行阐述,认为《黄帝内经》对肿瘤疾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总结了《黄帝内经》中肿瘤治疗的优势,以期为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焕兰 《新中医》2003,35(9):71-72
在中医最早的著作《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中,精辟地阐述了衰老的原因及产生衰老的机理,认为衰老是随年龄的增长到成熟期以后所出现的生理性退化,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过程。尽管衰老不可抗拒,但事实上人们衰老的早晚有很大不同,有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而有人却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对于延缓衰老, 《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老年保健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因此,研究和探索《内经》衰老的理论和机理,对防治衰老及延年益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皮肤病发病率日趋上升,该类疾病影响所有年龄和种族的人群,然而中医古书籍并无“过敏性皮肤病”一说,但根据其相应的症状描述、相关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方面的记载仍有迹可循,过敏性皮肤病包含了中医“瘾疹”“浸淫”“衄血”等相应病名。本文基于《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的梳理,对过敏性皮肤病来源的具体依据、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并结合现代中医临床经验,总结且探讨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思路及其重要现实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经》消渴病发病理论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内经>对消渴病的论述虽未设专篇,但在<素问>、<灵枢>约10余篇章中,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证候、传变、治疗、预后等问题均有论述,有些认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从中医学角度研究消渴病仍很有启迪.就<内经>对消渴病发病理论论述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沈浪泳 《中医药学刊》2004,22(2):312-313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内经》对消渴病的论述虽未设专篇,但在《素问》、《灵枢》约10余篇章中,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证候、传变、治疗、预后等问题均有论述,有些认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从中医学角度研究消渴病仍很有启迪。就《内经》对消渴病发病理论论述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发病观及特点探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系有关原文全面论述了《内经》发病观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邪气入侵与发病,正气强弱与发病,机能过用与发病,体质差异与发病,机体状态与发病。并强调指出,《内经》发病学思想有两个鲜明特点,即整体综合的病因观和内外相应的发病观。  相似文献   

8.
对《内经》关于痛证的病因、病机、辨证特色及针灸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指导针灸临床。关于痛证病因,既有外感寒邪,也有内伤如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瘀血等;对于痛证病机详分虚实,切中肯綮,辨证特色鲜明,针灸治疗方法亦丰富多彩,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睡眠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帝内经>关于睡眠的生理机制,睡眠发生病变的病机,导致"卧不安""目不瞑""多卧"等病变常见的脏腑、经络病变,以及对于"目不瞑""不得卧""多卧"等病变的治则、治疗方剂、针刺治法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姜玉宝 《光明中医》2011,26(4):648-650
本文对《内经》营卫不和致痹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结合《内经》的论述,参考其他医家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气血的功用即是营卫,营卫之体即是气血,《内经》强调风寒湿侵犯人体后,同营卫相搏,阻滞气血运行,才能引起痹病的发生;病因病机方面,在对《内经》相关理论继承的基础上,张仲景认为"身体痹不仁"的机理是营卫不和,气血不利,《圣济总录》论述痹病的发生重视营卫气血,朱丹溪论痛风重视气血瘀滞,明清以来的众多医家更是沿袭了由《内经》奠定、汉唐完善、宋金元进一步发挥而形成的学术思想,论痹病之因外邪强调风寒湿三气,内因重视营卫气血失调;治疗方面,古今医家在《内经》影响下,无不重视调和营卫气血。  相似文献   

11.
12.
《内经》梦证探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病因机寒热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 ,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 ,历代医家对此书中有关儿科学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笔者在学习学习中发现书中某些篇章散见一些儿科学内容 ,爰就此贸然陈述 ,与同道共习之。1 对胚胎形成的早期认识中医学认为 ,精既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又是繁衍后代的本原物质。故《素问·金匮真言论》曰 :“夫精者 ,身之本也” ;《灵枢·经脉》曰 :“人始生 ,先成精” ;《灵枢·本神》曰 :“故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阳化气 ,阴成形” ;《灵枢…  相似文献   

15.
1 《内经》揭示了针灸疗法的渊源《内经》从地理学的角度阐述了中医各种治法的渊源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曰 :“砭石者 ,亦从东方来。……毒药者 ,亦从西方来。……灸者 ,亦从北方来。……九针者 ,亦从南方来。……导引按者 ,亦从中央出也。”这些治疗方法的产生 ,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疾病性质有密切关系。如“砭石”来源于东方是因为“东方之域 ,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 ,海滨傍水 ,其民食鱼而嗜咸 ,皆安其处 ,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 ,盐者胜血 ,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其病皆为痈疡 ,其治宜砭石。” ;“灸”来源于…  相似文献   

16.
中庸思想对《黄帝内经》病因病机学说的渗透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核心理念为:“执中、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权以用中。”中庸思想与《黄帝内经》从形成时间、渊源的文献比较、哲学本质等特征均可论证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哲学渊源,就病因病机层面而言,中庸思想对《黄帝内经》病因病机学说的理论建构起着巨大的渗透与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咳喘为肺系疾病之一,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喘证不只因肺导致,与五脏六腑皆有关.经整理《黄帝内经》相关条文发现,外感六淫中,湿邪、暑邪、火邪、寒邪最易引起咳喘.肺、脾胃与肾是影响人体气机正常升降的重要脏腑.文章主要从外感六淫、脾胃失职、肾不纳气三种病因论述肺、脾胃、肾的气机升降失常导致的咳喘证.从病因病机角...  相似文献   

18.
王朝阳 《中医研究》2010,23(2):72-73
肾脏理论是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深化、发展提高而形成的,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和研究的中医脏腑理论。究其理论渊源,则出自被称为“医学之宗”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有关肾脏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论述对临床防病治病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将《黄帝内经》中的主要肾脏理论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试论《黄帝内经》对血瘀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红颖  陈利国 《四川中医》2003,21(12):14-15
《黄帝内经》对血瘀证有较丰富的认识,其中对血液正常流动的意义,及血瘀证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等皆有论述,为“瘀血”及血瘀证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述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分析历代医家对过敏性鼻炎的选方用药特点,提出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郁热和湿热型过敏性鼻炎,并以现代医家临床研究及治疗疗效为佐证,探究寒热并用法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