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多为阳经循行之所,依靠阳气温养。阳气不足,易招风寒,气血痹阻而发为痿痹、项强。临床治疗颈椎病选穴以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等阳经穴位为主,选方用药以葛根汤、羌活胜湿汤等具有温阳散寒功效的汤剂为主。颈椎病病因病机多由阳气不足,风寒痹阻气血导致,临床调治应选阳穴,用药以温通阳气为主要法则。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临床辨证多为阳气亏虚、寒凝气滞、脉络瘀阻等。我们以温阳通痹法为主组成通痹汤治疗本病82例,并与消心痛治疗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芪桂枝五物汤收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该方剂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五味药材组成,主要用于治疗以阳气不足、血行不畅、外感风邪、肌肉麻木为特征的血痹之证。该方临床应用广泛,作者常用该方化裁治疗因气血虚弱、阳气不足而引起的多种病症,疗效满意,择验案三则,予以列举。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应用乌头汤治疗该病,对寒湿痹阻、阳气不足之证疗效确切。本文拟从分析配伍,药少力专;有寒故痛,从阴化寒;标本兼治,不远温热;痹有缓急,合方应机等方面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5.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原治卫气营血不足,感受风寒致阳气痹阻,血行不畅之血痹重症。笔者自1999年10月以来,用此方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篇,是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用于治疗血痹证,“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笔者用此方加味治疗阳气痹阻、血行不畅之末梢神经炎、产后虚汗、椎管狭窄、昏厥肢麻证,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主要强调阳气的重要性,阳气既能养神,又能柔筋。笔者在本文中重点强调阳气柔筋的功用,并将其应用于痹证的治疗中。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阴虚多为致痹之本,因此很多医家善从滋补肝肾阴精治疗痹证。而笔者认为无湿不成痹,湿邪是致痹的重要因素,湿邪又与阳气有密切关联,湿为阴邪,易阻遏阳气,或湿胜则阳微,因此可推断阳气与痹证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而阳气本身也具备养筋之用,唯有散寒祛湿,温补阳气,使阳气通畅、充足,筋脉才得以濡养,则痹证自除。故痹证病机可概括为“阳虚为本,阳郁为标”,并提出温阳、通阳的治则,为今后治疗痹证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8.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其治痹的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其代表作《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从这两部书的有关章节中可以总结出:孙氏治痹重视虚损,创立了风毒学说;治痹注重扶助阳气,重用辛热之品;治痹“杂合以治”,汤膏丸散并用;创立治痹名方,妙用药物配伍。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总论了血痹、虚劳的病因、病机、脉证、治疗.血痹的病因、病机是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血行不畅,阳气痹阻,症状以肢体局部麻痹,或轻微疼痛为主,治疗上轻者可用针刺,重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通阳行痹.虚劳的主要病机是五脏气血阴阳虚损,证型可有气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及虚中夹实等,治法强调甘温扶阳,重视调补脾肾.现将虚劳的具体证型及治法方药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痹症是由于正虚感邪、阳失温运所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屈伸受限的病证,其本质属阴。张仲景《金匮要略》诸多的治痹方剂中非常重视阳气的温运作用,包括通阳、温阳与扶阳,使表里内外痹阻之阳气得以温运、通畅,使机体微弱之阳气得以补充、振奋。纵观《金匮》治疗痹症原文,"温运阳气"的治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相似文献   

11.
16·血痹是什么样的病?如何治疗? 答:血痹是由于机体营卫气血不足(内因),感受外邪(外因),以致阳气痹阻,血行不畅,临床以身体麻木不仁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治疗以通阳行痹为主,病情较轻者,可用针刺法:较重者,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17·为什么说“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答:“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其理有三:  相似文献   

12.
丁德正 《河南中医》2009,29(8):743-744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此方温阳益气、调和营卫,对阳气虚欠、营卫不和之精神疾病,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3.
宣痹汤温病医家常用于治疗湿温。万丽玲认为宣痹汤亦可治疗由感受外邪或情志内伤所致的肝肺不调、肺气痹郁。基于上焦痹郁的病机及其辨证要点,阐述万丽玲对于宣痹汤证病机的新认识,并结合临床验案,进一步印证导师以宣痹汤治疗肺气痹郁证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贵要略,血痹虚劳篇》,即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组成。是治疗体质虚弱,阴阳气血俱虚,肢体局部麻木,营卫虚弱、气血不足,外感受凉的血痹症。本方是振奋阳气,促进血液运行的方剂。方中黄芪益气固卫,芍药养阴除痹,桂枝温通经络,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成温阳行痹之效。根据本方的功能,笔者临床应用本方加味治疗内科杂病,每见疗效,现举例如下。感冒(气虚型)  相似文献   

15.
吴峰 《光明中医》2006,21(4):19-20
目的:观察清痹汤、驱寒通痹汤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风寒湿痹有效率88.9%,风湿热痹91.7%,风湿顽痹兼肝肾阴虚有效率83.3%,总有效率91.7%.结论:临床证明清痹汤、驱寒通痹汤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西医疗法,有效率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运用自拟祛风通痹汤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与双氯芬酸钠胶囊对比,结果表明,祛风通痹汤治疗组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祛风通痹汤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乌除痹汤治疗风、寒、湿痹病疗效。方法以二乌除痹汤辨证加味,开水煎服。结果总有效率95%。结论二乌除痹汤治疗风、寒、湿痹病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引阳气”为治疗“血痹”的原则,是采用针法振奋、鼓舞、推动卫阳之气,激发人体正气以抵御外邪的一种方法。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属于“血痹”范畴,其轻症病在营卫,可卧针浅刺,针引阳气,通阳行痹治之,取穴以四肢局部腧穴为主;而CIPN重症,患者多素体虚弱,为“不荣则痹”合并“不通则痹”,治疗当益气扶阳、固本培元,同时兼取四肢局部腧穴以畅通经脉、和营通痹,临床可结合艾灸、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9.
戴云波,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已故名老中医。行医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痹证尤有独到之处。阳虚为本痹阻为标戴师认为:人身卫气乃拒邪之藩篱,其源于阳气,阳气旺盛,则内能养脏腑,外能拒虚邪贼风入侵肌体,虽感受风寒湿气也不会形成痹症。必因阳气内虚,风、寒、湿气乘虚而入,导致气血阻滞,脉络痹塞,而痹症方可形成。因此,阳气内虚是形成痹症的根本原因。只有阳虚在先才可使风、寒、湿气乘虚而入,阻痹脉络而产生顽麻、不仁、疼痛、肿胀等症;而脉络阻痹,气血瘀滞又可影响阳气的化生及运行,形成恶性循环,使痹症逐渐加重,缠绵难愈。因而治疗痹症的关键在于振奋和固  相似文献   

20.
大偻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可将强直性脊柱炎称之为大偻,归于痹病范畴,是因"阳气不得开阖,寒气从之"而形成.常见肾虚督寒证、邪郁化热证、痹阻肢节证,治宜补肾强督为之,佐以活血脉、壮筋骨.自拟补肾强督治偻汤、补肾治肾清化汤、补肾强督利节汤.指出,将强直性脊柱炎称之为大偻是可行的,有利于中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