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头颈联合动脉成像时扫描参数和对比剂剂量的最佳匹配方案. 资料与方法 对60例无头颈部动脉系统疾病的志愿者按扫描参数和对比剂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A(螺距1.109,球管旋转时间0.5 s,触发点设在肺动脉主干,对比剂剂量40 ml) 、B(螺距0.891,球管旋转时间0.75 s,触发点设在主动脉弓降部,对比剂剂量70 ml)两组,比较两组的成像质量. 结果 A组显示双侧颈总动脉起始段和椎动脉起始段优于B组(P<0.05),而显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段、颅内动脉及其分支、椎动脉中段两组无差异(P>0.05), A组对防止颅内静脉的过度显影优于B组. 结论 64层螺旋CT头颈联合扫描CTA选择合适的参数对获得较好的图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门控大螺距联合自动管电压选择(CARE k V)技术在胸腹主动脉CTA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胸腹主动脉病变患者行CTA检查,研究组使用第2代双源CT的心电门控大螺距联合CARE k V技术,对比剂及生理盐水的用量、注射流率根据实际管电压值设定;对照组为同期使用64排CT行CTA检查的患者,对比剂用量(90±5)m L,注射流率5.0 m L/s。辐射剂量统计使用设备自带的数据。扫描图像上传至工作站行血管重建,图像评价由2名主治医师独立完成。结果:2组主动脉根部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CTDIvol、DLP、ED、SN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降低,图像质量评分更高(均P0.05)。研究组对比剂用量(68.81±2.34)m L,对照组为(90±5)m L,研究组用量为对照组的6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注射流率(4.88±0.23)m L/s,对照组为5 m L/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门控大螺距联合CARE k V技术在提高胸腹主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和注射流率,缩短了扫描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螺距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以提高图像质量.方法 80例患者按心率与螺距是否相适应分为2组,第1组60例(心率与螺距相适应),再按心率分成3组,每组20例,依次为A组(心率≤70次/min),B组(70次/min<心率≤90次/min),C组(心率>90次/min).第2组20例(D组,心率与螺距不相适应).对各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冠状动脉节段显示率和最佳重建期相分析.结果 C组的心率显著高于D组,分别是(105.15±11.45)次/min,(89.75±13.79)次/min,P<0.05;2组图像质量评分有差异性,分别是1.31±0.28,1.63±0.42,P<0.05.C组,D组冠状动脉节段显示率分别为96.9%和84.2%,P<0.05.A组最佳期相在60%~80%RR间期,B组最佳期相在30%~80%RR间期,C组最佳期相在30%~60%RR间期内.结论 心率与螺距匹配,双源CT能够在相当宽的心率范围内取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对心率变化者,心率与螺距不匹配,通过调整螺距适应心率,双源CT也能获得良好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颅颈联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颅颈联合动脉成像追踪触发技术的应用,以及准直与螺距的最佳匹配方案。方法 (1)19名志愿者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以时间密度曲线峰值之前4 s 处对应CT 值的平均值作为触发技术的理论阈值。(2)40名志愿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 A 组(准直1.0mm,螺距1.750)和 B 组(准直2.5 mm,螺距0.625),评价三维血管质量,探讨准直与螺距的恰当匹配。统计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 t 检验(双侧,α=0.05)。结果 (1)19例时间密度曲线峰值之前4 s处对应 CT 值的平均值为75 HU。(2)按照三维动脉质量评分标准,B 组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额顶升动脉、终末支的评分分别为(2.85±0.37)、(2.64±0.49)、(2.29±0.72)、(1.70±0.98)、(1.07±0.94)分,A 组分别为(2.40±0.50)、(2.31±0.47)、(2.70±0.57)、(2.35±0.75)、(1.96±0.89);B 组对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等大动脉的成像质量较佳,血管边缘光滑、锐利,A 组对大脑中动脉、额顶升动脉及终末支动脉等小动脉的细节显示清晰。A、B 两组间的三维动脉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 (1)追踪触发技术可更好地显示头颈部血管。对比剂注射流率3.5 ml/s 时,触发阈值为75 HU 的图像质量较佳。(2)颅颈联合 CT 血管造影采用准直1.0mm、螺距1.750优于准直2.5 mm、螺距0.625,这种匹配方式对小血管显示较佳。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肾动脉CTA的临床应用(附300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肾动脉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0例临床怀疑肾动脉狭窄及肾动脉狭窄支架置人术后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肾动脉CTA检查,将获得的轴位扫描图像行3D后处理,包括MIP、MPVR、VR、CTVE、SSD及MPR。结果:300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肾动脉CTA图像,能清晰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2-4级分支,血管内支架显示良好。结论:MSCT肾动脉CTA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经济的新检查方法,可以替代DSA,常规作为怀疑肾动脉狭窄之患者的筛选检查及肾动脉狭窄内支架置入术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眶部螺旋CT检查螺距变化与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分析80例眼眶部螺旋CT扫描的断面图像和重组图像,螺距分别为0.75、1.5各40例。同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质量从影像层次、背景噪声、解剖结构及能否满足诊断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图像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螺距0.75、1.5的CTDIvol和DLP分别为23.01 mGy、131.18 mGy.cm和11.51 mGy、69.04mGy.cm,呈负相关;两组断面图像和重组图像的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眶部螺旋CT检查螺距设置1.5时,既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又能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后处理重组相位与心率快慢变化的相关性,寻找最佳的冠状动脉重组时相.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64层螺旋CT对25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心率50次/分到102次/分,从 R-R间期的35%到85%重组数据采集触发点进行多相位重组,以10%为间隔,将横轴面图像在工作站上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处理,分析不同心率下最佳的相位重组窗.结果:重组相位的选择与心率的快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心率小于70次/分,选用75%时相重组,图像显示为"优"占91.72%;心率大于70次/分时,选用45%时相重组,图像显示为优占89.66%.结论:不同心率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相位重组,能够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心率快慢对于选择相位重组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颅外段血管成像的最佳速率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比较使用不同注射速率所获得的多层螺旋CT颈动脉造影(CTC)重建图像,优化注射速率的选择。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为30例和55例,注射速率分别为2.0ml/s或3.5ml/s,首先于第六颈椎水平行同层面动态扫描,对比剂剂量为0.3ml/kg,利用小剂量试验软件绘制出时问一密度曲线,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问。然后,对每个病例分别以与同层动态扫描时相同的速率进行多层螺旋CT颈动脉造影,并对其CTC重建图像评分。结果:速率3.5mL/s与速率2.0ml/s所得CTA图像综合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3.5ml/s所得图像明显优于2.0ml/s所得图像。结论:快速法(3.5ml/s)多层螺旋CT颈动脉造影的成像质量优于慢速法(2.0ml/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颈联合64排容积CT血管造影(CTA)对动脉成窗变异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行64排容积CT头颈联合CTA的患者资料1042例,对获得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曲面重组(curve planarreconstruction,CPR)等后处理,比较各组图像对头颈部动脉成窗变异的显示情况,分析头颈部动脉成窗变异的检出率、部位、CTA表现、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伴发其他血管性病变等。结果 1042例中,头颈动脉成窗变异58例,共计61处,位于基底动脉24处、椎动脉16处、大脑前动脉12处、前交通动脉区7处、大脑中动脉2处。根据CTA表现分型,42处为裂隙型,19处为凸透镜型。58例成窗变异中12例伴有颅内动脉瘤,8例伴有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伴有右侧椎动脉行径异常,10例伴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结论头颈联合CTA可以立体、直观、准确地显示头颈部动脉成窗变异的位置、形态、毗邻关系、有无伴发其他血管性病变等,有助于指导临床对伴发的血管性病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客观方法测定多层CT在不同螺距扫描时的z轴空间分辨率,分析多层CT的螺距对z轴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应用螺旋CT层敏感度曲线测试模体分别测试GE Light Speed 16层、Somatom Cardiac 16层和Soma-tom Sensation 64层三种CT的z轴空间分辨率。采用腹部模式,0.1mm重建间隔重建图像。GE Light Speed 16层CT扫描参数:准直宽度0.625mm×16,重建层厚0.625mm,螺距分别为0.562、0.938、1.375、1.75。Somatom Cardiac 16层CT扫描参数:准直宽度0.75mm×16,重建层厚0.75mm,螺距分别为0.5、0.75、1.0、1.25、1.5。Somatom Sensation 64层CT扫描参数:准直宽度0.6mm×32,重建层厚0.6mm,螺距分别为0.5、0.75、1.0、1.25、1.5。测定出各机型不同螺距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在各条MTF曲线上测试出相对信号强度2%的空间分辨率。结果:在各MTF曲线上测试的相对信号强度2%的空间分辨率,GE Light Speed 16层CT在螺距为0.562、0.938、1.375、1.75时的测定值分别是14.3、11.4、11.41、1.1 LP/cm,Somatom Cardiac 16层CT在螺距为0.5、0.75、1.0、1.25、1.5时的测定值分别是10.6、11.3、9.5、9.7、9.5 LP/cm,Somatom Sensation 64层CT在螺距为0.5、0.75、1.0、1.25、1.5时的测定值分别是15.5、15.6、15.5、15.61、5.5 LP/cm。结论:多层CT的z轴空间分辨率受螺距的影响比较小,且与采用的锥形角校正重建算法有关。对于16层CT,如欲获得最大的z轴空间分辨率,需选择最佳螺距。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显示甲状腺上动脉的能力,了解甲状腺上动脉的解剖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08年在我院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结果正常的60例受检者图像。观察甲状腺上动脉的起源、与起源动脉的夹角、起点直径、长度、走行。结果:60例受检者的120支甲状腺上动脉均清楚显示,其中:75支起源于颈外动脉,占62.5%;30支起源于颈动脉分叉,占25%;15支起源于颈总动脉,占12.5%。与起源动脉的夹角730~750。起点内径2.01±0.17(1.5-3.1)mm。长度27.6±0.82mm。甲状腺上动脉走行:向前下走行66支,占55%;斜下走行24支,占20%;垂直向下走行12支,占10%;迂曲向下走行12支,占10%;向上弓行下行6支,占5%。结论:应用MSCTA可清楚显示甲状腺动脉的解剖形态,为临床在某些疾病诊治方面提供多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3D-MSCTA的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本文收集MSCTA血管成像44例,其中脑动脉血管MSCTA成像11例,肺动脉血管MSCTA成像21例,主动脉血管MSCTA成像6例,肝动脉血管MSCTA成像5例,髂动脉血管MSCTA成像1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00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3.5ml/s。扫描延迟时间按照经验值,脑动脉15~20s,肺动脉10~15s,主动脉、肝动脉、及髂动脉等20~25s。扫描后原始图像数据送工作站做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部份病例做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结果:11例脑血管MSCTA正常6例,肺动脉MSCTA(CTPA)21例,正常15例,5例肝动脉MSCTA,正常2例;脑血管动脉瘤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1例;肺动脉栓塞6例;胸主动脉夹层3例:升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2例;肝动脉瘤1例,肝癌1例,肝血管瘤1例;1例右髂总动脉瘤。结论:多层螺旋CT 3D血管成像(3D-MSCTA)可清晰显示各部位的三维血管形态,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旋转图像,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病灶的整体形态,对指导临床手术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伪影及其产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伪影表现及其产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分析冠状动脉伪影的表现,评分法判断伪影的程度,产生伪影的原因。结果:以曲面重组为标准重组方式评判。109例见伪影占80.2%,232段冠状动脉发生伪影占23.8%。伪影分为自身因素和技术因素两大类。呼吸运动与心脏运动表现为阶梯状影,冠状动脉错位、中断、模糊;高密度物质表现为局部管腔模糊;邻近结构伪影表现为冠状动脉显影模糊;技术原因表现为冠状动脉不能成像。冠状动脉伪影程度5分3例,4分8例,3分24例,2分33例,1分41例。轻度伪影74例占54.4%(74/136),中度伪影占24例17.6%(24/136),重度伪影11例占8.1%(11/136)。结论:伪影的产生各有其原因,影像学表现各异,通过多种手段的联合应用可降低伪影的发生率及对诊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肝血管多期成像最佳时相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团注测试扫描(test bolus)技术在多层螺旋CT肝动脉(HA)-门静脉(PV)血管成像及肝脏多期一次成像联合扫描最佳时相设定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选取腹部CT扫描患者184例,根据扫描技术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59例,采取经验值法设定HA-PV扫描延迟时间;B组128例,采取test bolus技术,选定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作为目标血管,设强化阈值为50 HU,先注射对比剂20 ml,测得目标血管的时间-密度曲线,分别获得HA-PV两期的扫描延迟时间,评价两种方法所得CTA图像质量,结果并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A组:HA血管成像期,图像质量优34例(58%)、良17例(29%)、差8例(13%);PV血管成像期,图像质量优23例(39%)、良27例(46%)、差9例(15%).B组,图像质量优128例(100%)、良0例(0%)、差0例(0%);PV血管成像期,图像质量优96例(75%)、良28例(22%)、差4例(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97、9.18,P值均<0.05).结论 运用test bolus技术能准确地测得肝脏目标血管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这一标准设定扫描延迟时间,能得到优质的CTA图像,有利于多层螺旋CT取得更好的肝脏三维血管重组图像.  相似文献   

15.
追踪触发技术在颅颈联合CTA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追踪触发技术在多层螺旋CT颅颈联合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扫描设备为飞利浦MX8000四层螺旋CT机。11例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以探讨触发技术的理论阈值。以理论阈值为中心,将30例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阈值分别为65HU、75HU及85HU)探讨追踪触发技术的应用阈值。结果:阈值65HU组,扫描起始处颈总动脉的CT值较低(均数98HU);阈值85HU组,扫描起始处动脉显示好,但颈内动脉C1段的CT值较低(均数142HU),与同层静脉的密度对比明显降低;阈值75HU组,靶血管全程的CT值均与参考标准(150-200HU)一致,动静脉密度对比明显,后处理的动脉图像清晰。结论:①颅颈联合MSCTA可系统显示头颈部血管,避免分段成像的遗漏或不必要的重复、追加扫描。②追踪触发技术在更好地显示靶血管的同时,省去了小剂量试验,减少了对比剂用量,更加简便快捷。对比剂注速3.5 ml/s,触发阈值为75HU时的图像质量较佳。  相似文献   

16.
颈部MSCTA:8层螺旋CT扫描与重建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颈部CTA扫描技术条件、图像重建方法,评价CTA对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8层螺旋CT颈部CTA检查22例,其中14例做了颈部DSA检查,CTA检查后在工作站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重建血管,分析不同重建方法对颈部血管显示的能力。结果:CTA显示正常血管43支,狭窄血管45支,其中14例与DSA对照,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对颈部血管狭窄的显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VA软件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及椎动脉和周围骨质的关系,准确显示狭窄段,自动计算狭窄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的颈部CTA检查可做为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筛选的首选检查方法,AVA软件使CTA对迂曲、与骨质关系密切的血管狭窄的分析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探讨髂总静脉汇合部的解剖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无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主诉和体征的8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显示髂总静脉汇合部,测量右髂总动脉跨越处左髂总静脉前后径、两侧髂总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角度、横断面及正交断面上两侧髂总静脉的内径和面积,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横断面上两侧髂总静脉的平均内径、面积及其比值[右、左侧内径分别为(14.8±2.7)、(19.1±5.3)mm,面积分别为(171±61)、(244±112)mm^2,与下腔静脉内径比分别为0.79±0.12和1.03±0.30,与下腔静脉面积比分别为0.65±0.20和0.93±0.47]均大于正交断面[右、左侧内径分别为(14.1±2.3)、(15.6±3.5)mm,面积分别为(157±51)、(182±74)mm^2,与下腔静脉内径比分别为0.75±0.10和0.83±0.16,与下腔静脉面积比分别为0.59±0.19和0.68±0.25]相应数值(t=3.525—7.979,P均〈0.01)。正交断面左侧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内径比和面积比均大于右侧(t值分别为13.030和10.942,P均〈0.01)。右侧髂总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夹角小于左侧(P〈0.01)。在非老年(年龄〈65岁)患者中,男性在右髂总动脉跨越处测量的左髂总静脉前后径及正交断面上的面积[分别为(9.2±3.5)mm和(209±63)mm^2]大于女性[分别为(6.0±3.1)mm和(150±74)mm^2](t值分别为3.120和2.880,P〈0.01)。在老年(年龄≥65岁)患者中,男性左髂总静脉正交断面面积及其与下腔静脉面积的比值[分别为(207±90)mm^2和(0.80±0.34)]大于女性[分别为(138±38)mm^2和(0.59±0.14)](t值分别为2.811和2.245,P〈0.05)。结论CTA能多平面显示髂总静脉汇合部的解剖,并可进行多方位准确测量,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颈部恶性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灌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 分析颈部不同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结的动态强化特点和CT灌注参数 ,探讨其在颈部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0例颈部间隙肿瘤患者行CT动态扫描 ,盲法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 33例恶性淋巴结的时间密度曲线特点和灌注参数 ,比较它们在时间密度曲线和灌注参数方面差异。结果 恶性淋巴结的血流量 (BF)值、血容量 (BV)值和表面通透性 (PS)值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5 ) ,MTT值短于正常组织 (P <0 0 5 )。鳞癌、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和淋巴瘤的峰值、强化值、BF值和BV值不同 (P <0 0 5 )。峰值时间、MTT值和PS值方面 ,三者有差异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颈部恶性淋巴结与正常组织以及不同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结的灌注特点不同 ,BF值、BV值、MTT值和PS值有助于恶性淋巴结与正常组织鉴别 ,峰值、强化值、BF值和BV值可帮助鉴别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