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对围术期腹股沟疝腹股沟疝修补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分别在术前ld、术中、术后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除了不接受心理干预外,其他护理措施同干预组。对二组腹股沟疝修补患者术前焦虑值及心率、血压进行测定,并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 二组腹股沟疝修补患者术前1d焦虑值、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95、9.923、0.620,P=0.06、0.357、0.538)。术中干预组焦虑自评得分及心率、收缩压稳定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74、10.471、6.434,P=0.00、0.00、0.001),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61,P=O.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术前对择期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腹股沟疝修补患者焦虑、紧张情绪,且能够稳定其相关的生命体征,术前心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耳穴贴压法对围术期患者焦虑及心率、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寻找减轻或改善围术期患者焦虑、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方法。方法将200例住院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和耳穴贴压护理组(B组)。两组均予常规围术期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法,即在耳穴板上将带有王不留行籽的小方块胶布贴于耳穴位,使用时间为术前3d至术后3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焦虑程度和心率、血压进行评定与监测。结果两组术前1d、术后3d焦虑程度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入手术室后20rainA组心率、收缩压较术前1d显著增加(均P〈0.01),B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入手术室后20min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围术期行耳穴贴压法配合常规护理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心率和血压,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影响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后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影响TKR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8年1月~2004年8月,应用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对60例(74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KR手术。以术后膝关节HSS(hospit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和各单项评分的改善率评定TKR术后疗效;比较有并发症和无并发症患者之间疗效优良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TKR术后HSS评分与术前患者自身的有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获随访24~94个月,平均42.5个月。术后膝关节HSS评分、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评分分别为84.2±14.2、25.7±6.9、17.9±4.3、13.1±2.0、9.2±0.8、8.1±0.4和9.3±0.1,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以疼痛缓解最为明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0.5%。10膝发生局部并发症,其中腓总神经损伤1膝,伤口愈合不良2膝,伤口感染、关节内感染及关节僵硬各1膝,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膝,髌-股关节并发症2膝。有并发症患者膝关节优良率(60.0%)明显低于无并发症患者(95.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TKR术后HSS评分与膝关节术前HSS评分、疼痛和功能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0.431和0.418(P〈0.01);而与患者术前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年龄、体重和体重指数等无相关(P〉0.05)。结论采用后稳定型TKR是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后疗效与术前膝关节HSS评分、疼痛和功能评分呈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疗效有明显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LI脊神经切断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并初步评价其可靠性。方法 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70—310g,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行右侧L4神经切断术(n=12);假手术组仅暴露右侧L4神经而不予切断(n=8);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外科操作(n=8)。术后1—8周,采用改良von Frey法测定大鼠后足的机械缩爪阈值,并用冷丙酮法对大鼠后足冷刺激疼痛评分进行评分,1次/周,连续测定8周。结果 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侧机械缩爪阈值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8周实验组术侧机械缩爪阈值降低(P〈0.01);非手术侧术后仅4周时机械缩爪阈值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侧后足冷刺激疼痛评分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2周假手术组术侧后足冷刺激疼痛评分增高(P〈0.05),术后2周后恢复正常(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8周实验组术侧后足冷刺激疼痛评分增高(P〈0.05),非术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L4脊神经切断后,机械刺激和冷刺激均可诱发大鼠后足明显而持久的痛觉过敏和感觉异常,该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CU术后患者实袍膏乐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将39例全麻手术后进入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倒)。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音乐干预,即提出临床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寻找实证.评价相关实证,制订并实施音乐干预措施。于术前厦术后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视觉模拟焦虑(VAS)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第5天观察组STAI、SDS、VA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对照组出现幂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抑郁等表现。结论 音乐干预可降低ICU患者的焦虑、抑都情绪厘视觉模拟焦虑水平。通过循证护理为ICU术后患者实施音乐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方稳定型膝关节置换术(PS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术后疗效及其受影响的因素。方法1998年1月~2007年4月,应用PSKA对67例(110膝)骨关节炎患者行手术。以术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各单项评分的改善率评定PSKA术后疗效;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PSKA术后HSS评分与术前患者自身的有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7例患者获随访14~120个月;平均47个月。术后膝关节HSS评分、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评分分别为(85.06±9.53)分,(24.55±5.13)分,(17.94±3.01)分,(12.94±1.21)分,(9.91±0.42)分,(9.90±0.65)分,(9.88±0.10)分,均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8.18%。10膝发生局部并发症。随访1年有并发症的患者膝关节优良率(60.00%)明显低于无并发症患者(98.70%)(P〈0.05),随访2年二者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显示PSKA术后HSS评分与单/双膝接受PSKA、术后康复方式、膝关节术前HSS评分、疼痛和功能评分相关(P〈0.05);而与患者术前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年龄、体重和体重指数等无相关(P〉0.05)。结论采用PSKA是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后疗效与单/双膝接受PSKA、术后半年康复方式有关,与术前膝关节HSS评分、疼痛和功能评分呈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1年疗效有明显负面影响,2年以上则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探讨膨胀式椎体成形术(Sky骨扩张器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共59个椎体压缩骨折和椎体肿瘤破坏的患者,应用Sky骨扩张器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扩张成形术。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scale,VAS)、椎体高度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9个椎体均单侧经椎弓根基底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疼痛均有明显缓解,VAS术前平均为(8.03±0.27)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3.0±0.32)分,术后1个月VAS平均为(2.8土0.22)分。术前病椎前缘的平均高度为(17.36±1.28)mm。术后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为(22.13±0.69)mm,术前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水泥注射量每个椎体3.0~5.0mL,平均4.6mL。骨水泥沿椎弓根针道反流2例,均无临床症状;渗漏到椎管内1例(1个椎体).2d后出现下肢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渗漏率为1.7%。结论Sky骨扩张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转移瘤骨质破坏,可迅速缓解疼痛,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椎体高度,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被认为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相对禁忌证。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其治疗方法有待探讨。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可行性、疗效及椎管重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无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18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估疼痛程度;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se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骨折椎体椎管内骨块占位率,骨折椎体前缘、中缘的高度,Cobb角。结果:1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3个月,平均20.4个月。术后无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仅1例患者出现椎间盘少量骨水泥渗漏但无症状。患者术后疼痛迅速缓解,VAS评分术前8.2±1.3分,术后2.8±0.8分(P〈0.05),末次随访时维持在3.04-0.8分。ODI评分术前为67.4%±7.7%,术后降至37.8%±3.1%(P〈0.05),末次随访时为38.9%4-2.6%。椎管内骨块占位率术前与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前、中缘和Cobb角的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安全、有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亦存在椎管重建现象。  相似文献   

9.
田禾  陈江涛  彭斌 《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65-772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5月至2006年5月)、EMBASE(1966年5月至2006年5月)、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1期)、Cochrane协作网肌骨创伤组试验数据库(2006年5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5月至2006年5月),手工检索近5年国内已发表的有关骨科论文和会议资料,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统计软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8。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能降低股骨颈骨折的再手术率(RR=0.15,95%C10.09-0.26,P=0.58)和术后髋关节疼痛率(RR=0.70,95%C10.59-0.85,P=0.10)。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能降低股骨颈骨折的再手术率和术后髋关节疼痛发生率;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种手术方式与肺部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感染、手术时间及失血量等指标的关系,以及经济学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与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患者俯卧在能透X线的手术床上,头胸部及髂嵴下肢垫高,使腹部悬空,在C形臂X线机下进行过伸复位,然后联合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在术前,术后3天,术后3月进行椎体压缩率,矢状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SF-36健康调查评分进行对比。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6-8小时疼痛迅速缓解,术后1-2天均能下床活动。椎体高度压缩率由术前(7.8±0.14)cm增加至术后第3天(14.2±0.26)cm,COBB角由术前28°±2.9°矫正至术后20.20°±2.7°,VAS评分由术前(7.0±1.38)分降至术后第3天(1.30±0.90)分,SF-36健康调查评分由术前(30.90±4.30)分提高至术后第3天(43.7±3.20)分,各项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过伸复位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并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伤椎固定联合有限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11年10月对3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采用腰椎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有限减压治疗,对患者术前后x线片进行测量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38例随访3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椎弓根钉断裂、弯曲及拔出,术后36个月疗效评价:优36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97.4%(37/38)。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14.23±2.51)mm,显著低于术后6个月(25.68±3.95)mm(q=22.319,P〈0.05)、术后24个月(26.23±3.15)mm(q=23.391,P〈0.05)和术后36个月(25.64±2.86)mm(q=22.241,P〈0.05)。术前Cobb角24.39。±2.54。,显著大于术后36个月15.54。±1.05。(q=27.448,P〈0.05)。术前VAS评分(6.1±1.1)分,显著高于术后36个月(1.2±0.6)分(q:33.930,P〈0.05)。术前后Frankel分级有统计学差异(Z=-2.190,P=0,029)。结论经伤椎固定微创有限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仅为爆裂性骨折提供即刻稳定,且具有复位满意、创伤小,远期可防止后凸畸形和固定失败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早中期疗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运动节段疼痛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56例行TLI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73例,女83例;平均年龄52.8岁。共175个融合节段,包括L,22个,L2,33个,L3,417个,L4,587个,L5S166个。术后平均随访25.4个月。影像学评价包括融合率、椎间盘后高及腰椎运动节段前凸角;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改良Prolo功能评分、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患者满意度指数。结果本组融合率为90.9%,术后椎间盘高度、运动节段前凸角较术前显著改善(t=3.200,P=0.003;t=2.689,P=0.011)。根据改良Prolo功能评分,术后疗效优良率达87.8%,融合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不融合组(χ^2=6.943,P=0.021)。VAS术后较术前显著降低(t=3.636,P=0.001),融合组术后VAS显著低于不融合组(t=2.391,P=0.022)。患者术后满意率仅为78.8%,腰痛组满意率显著低于下肢痛组(χ^2=4.532,P=0.025)。术后14例出现并发症,仅2例为严重并发症。结论TUF手术可安全应用于腰椎所有节段的融合,具有较高的融合率,能有效恢复运动节段椎间高度及腰椎前凸,但多数患者术后仍残留不同程度的症状。椎体间坚强融合与手术疗效有关,术中对融合区域软骨终板的清除不彻底以及椎体间植骨量的不足是导致融合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10—2013—01使用Oxford Phase Ⅲ移动平台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47例(50膝).观察术后下肢力线、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采用Oxford及AKS评分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4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6~21)个月。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2例出现内衬脱位,行翻修术,无感染。术后测量下肢力线平均内翻1.2°。Oxford评分:术前平均(24.6±1.9)分,术后平均(41.3±3.5)分。AKS疼痛评分:术前平均(50.5±3.9)分,术后平均(86.9±4.9)分。AKS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7.0±6.6)分,术后平均(86.4±9.4)分。术后Oxford、AK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伸直受限,最大屈曲度平均(121.0±6.7)°。结论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短期效果良好,但中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前十字韧带撕脱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治疗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2月至2003年11月,对19例(男13例,女6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不愈合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复位,使用不吸收缝线进行“8”字法固定。患者从受伤到手术时间间隔为1-8年,平均3.6年。术后随访对其临床结果采用IKDC、Lysholm以及Tegner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18例患者随访超过2年(24-30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者关节屈伸活动均无限制;1例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其余均阴性;KT-1000检查显示17例双侧膝关节松弛度差值为0-2mm,1例为4mm;Lysholm评分为91-100分,平均(96.7-1.9)分,和术前(74.3±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P=-0.0007);15例完全恢复到伤前的运动水平;Tegner评分初次受伤前、术前、末次随访时分别为(6.1±0.6)分、(3.6±1.0)分、(6.0±0.8)分,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P=-0.03),其中受伤前和末次随访Teg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44,P=0.38)。结论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治疗陈旧性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能达到骨折愈合,重建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假体隆乳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23例假体隆乳者,应用Hamiltom焦虑量表和Hamiltom抑郁量表,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测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 手术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量表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术后焦虑与术前焦虑和抑郁均呈正相关(r=0.377,0.313,P=0.001),而术后抑郁与术前焦虑和抑郁也均呈正相相关(r=0.359,0.298,P=0.001).提示术前有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者,术后1周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概率非常大.结论 隆乳者焦虑症状术前明显高于术后,术后逐渐下降;术前有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者,在术后1周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概率非常大.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32例因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手术前1d、手术后1、4、7、14d清晨空腹抽血5mL,用LG—R-80A型血粘度仪检测血流变学各项指标,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手术前后各指标改变。结果血流变学术后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术后1、4d与术前1d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逐渐升高,术后7d达高峰,差异显著(P〈0.05),术后14d接近术前水平;术后1、4、7d全血还原粘度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术后1d较术前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刚性指数明显升高(P〈0.05),并于术后4d接近术前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术后1、4、7天明显升高(P〈0.05),术后14天接近术前水平。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呈高粘滞状态,1周达高峰,两周逐渐恢复。术后早期红细胞流变性显著降低,可能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实验组采用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4步法①由医护人员对入院患者进行宣教,讲明疾病的原因、过程及手术治疗方法。②分批组织患者远距离参观手术或观看手术录像及有关资料。③让术前患者与术后恢复期患者沟通交流,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④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并讲解术式.注意事项等。结果实验组宣教后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23,P〈0.05)。结论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可降低手术患者焦虑水平,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减轻泌外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泌尿外科病区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只接受护士提供泌尿外科病区的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实验组除接受护士术前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还由麻醉护士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生命征情况(血压和心率)、护理满意度,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os)分别测量患者的入院当天和术晨焦虑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后实验组术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入手术室生命征情况亦较稳定60〈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减轻腔镜泌外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股骨颈骨折患者翻身时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翻身时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0例股骨颈骨折行保守皮牵引治疗患者翻身时进行护理干预。应用长海痛尺、Zung焦虑自评量表于皮牵引治疗后第1、3、7天评定患者翻身前、翻身时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结果不同时间患者翻身前及翻身时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翻身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股骨颈骨折患者翻身时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265例65岁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10例(41.51%),女155例(58.49%),平均年龄76.43岁(65~95岁),准确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术前内科合并症、手术时机、麻醉方法、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输血量,并随访患者术后1年内的生存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合并3种及以上内科系统疾病的患者与无术前合并症的患者相比,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是无术前合并症患者的4.793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OR-4.793)。手术时机超过伤后72h(P=0.001,OR=3.836)或术前合并症≥3种时(P=0.011,OR=7.752),会增加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风险,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因素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无明显影响。结论:在所纳入研究的众多高危因素中,仅术前的内科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之间存在因果关联,而术前合并症与手术时机均是导致老年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建议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以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加重内科系统合并症,从而减小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