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术前术后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拟行宫腔镜电切术的病例120例,随机分为A组(术前10min排空膀胱,术中术后不留置导尿管)40例,B组(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后6h拔除)40例,C组(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后24h拔除)40例,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副损伤(膀胱穿孔)、术后发热(体温≥38.5℃)、尿路感染(术后第2天复查尿常规)、尿潴留(术后不能自主排尿而需再次留置导尿管)、尿道刺激症状(尿道疼痛但尿常规未见感染迹象)等。结果三组间在手术时间、副损伤、术后发热、尿潴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及C组的术后发热、尿路感染、尿潴留的发生率稍高,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在A及C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痛)A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低难度的多数宫腔镜电切术的术前术后不留置导尿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留置镇痛泵的尿潴留情况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将82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分别于术后43 h拔除镇痛泵和术后48 h拔除导尿管.对照组41例,于术后48 h同时拔除镇痛泵和导尿管.对比两组尿潴留及经护理后重新留置导尿管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拔除导尿管后5 h内能自解小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新留置导尿管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拔除镇痛泵5 h后再拔除导尿管,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妇科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留置镇痛泵发生尿潴留情况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将84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分别于术后43 h拔除镇痛泵和术后48 h拔除导尿管.对照组42例,于术后48 h同时拔除镇痛泵和导尿管.对比两组尿潴留及经护理后重新留置导尿管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拔除导尿管后5 h内能自解小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新留置导尿管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妇科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拔除镇痛泵5 h后再拔除导尿管,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邓素华 《北方药学》2013,(2):103-103
目的:初探不同拔除导尿管时机对妇科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妇科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2例,对照组58例,实验组患者于膀胱充盈、尿意强烈时拔除导尿管,对照组患者不论膀胱是否充盈即拔除导尿管。记录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为0%,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为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充盈、尿意强烈时拔除导尿管,尿潴留发生率低,是拔除导尿管的较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A组50例患者麻醉解除后术后8~10h,待患者膀胱中度充盈有尿意时,嘱其做排尿动作,拔出导尿管;B组50例术后按常规留置24h。于尿管拔除后48h观察有无尿潴留发生。结果:A组术后8~10h拔除尿管,B组术后常规24h拔除尿管。结论:拔除尿管时间提前14~16h,提前拔除尿管,尿潴留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别,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部分应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病人,导尿管拔除后产生尿潴留.我们曾遇见三例,现将处理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1典型病例 张某,女,75岁,拟"冠心病、脑血管病后遗症"收入院.住院期间出现小便失禁,按医嘱给予一次性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接床边袋,定时放尿,并予0.2%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10天后病情好转,拔除导尿管,病人出现尿潴留,自行排尿困难,只好再次插入气囊导尿管.10天后拔除导尿管,又出现尿潴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膀胱充盈尿意强烈与任意时刻拔除导尿管对腹部外科手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112例腹部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51例,实验组于膀胱充盈尿意强烈时拔除导尿管,对照组不论膀胱是否充盈即拔除导尿管.记录是否发生尿潴留及发生例数.结果 实验组无尿潴留发生;对照组尿潴留发生6例(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膀胱充盈尿意强烈时拔除导尿管是拔除导尿管的较佳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膀胱灌注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60例首次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拔除尿管后测残余尿量,若残余尿量〉100ml予重新留置尿管3d。观察组在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膀胱灌注保留膀胱灌洗液,拔除尿管后不再留置导尿管。结果观察组有3例发生尿潴留,对照组有10例发生尿潴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配合膀胱灌注保留膀胱灌洗液对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病人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以降低留置尿管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行腹式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后48 h拔尿管,观察组于输液剩余500 mL时拔除尿管,对照组于输液完后立即拔除尿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是否需重新导尿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妇科术后留置尿管者首选于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拔除留置导尿管的产妇,在拔除尿管后常出现第一次排尿困难,虽然采用多种方法,如膀胱区热敷、听水声诱导、扶患者坐起排尿等措施,但效果仍不满意, 仍有20%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严重者导致尿潴留[1].我科在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中,采用了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法,其疗效显著.现将观察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留置尿管最佳拔管时间。方法300例产妇随机分成三组,12小时拔出尿管组、18小时拔出尿管组与24小时拔出尿管组各100人,比较三组拔出尿管后排尿情况、尿潴留、尿常规阳性以及泌尿系统症状的发生率。结果12小时拔出尿管泌尿系症状少,感染机会小,但尿潴留的发生率高。18小时拔出尿管泌尿系症状少,感染机会小,且尿潴留的发生率低。24小时拔出尿管泌尿系症状多,感染机会大,但尿潴留的发生率低。结论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产妇留置尿管最佳拔管时间为18小时。  相似文献   

12.
王丽娟  李洁  包雪青  张中月 《海峡药学》2010,22(11):123-124
目的探讨哈乐胶囊对老年患者术后导尿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室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100例行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前指导卧床排尿训练,术后间歇性夹闭引流管等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哈乐胶囊,每天1粒,早餐后服用。结果实验组3天内成功拔除74%,5天内拔除98%,而对照组分别为42%,74%。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术后服用哈乐胶囊,对于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密尿袋在预防ICU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和精确记录每小时尿量的效果.方法:将80例ICU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成2组,普通尿袋组38例,精密尿袋组42例;2组病例定期进行尿液培养,观察护士工作量.结果:留置尿管第7天普通尿袋组有21.05%出现菌尿,精密尿袋组有4.76%出现菌尿,精密尿袋组病人每周平均节省护士操作时间314 min.结论:留置尿管病人使用精密尿袋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节省护士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治疗质控小组(简称静脉治疗QC小组)在提高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静脉治疗QC小组,根据相关标准和文献制定静脉留置针穿刺、维护标准以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并进行专项督查与管理,将实施前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10例与实施后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32例,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实施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后,科室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延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降低,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少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工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预防导尿管置管者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60例行导尿管置管者均分为实验组及常规组,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另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2组护理干预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1、2、3周实验组尿路感染几率3.33%、10.00%、20.00%,均较常规组显著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导尿管置管患者尿路感染几率,推荐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方法神经内科90例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遵医嘱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采取护理干预,两组均于24 h、7 d、14 d即每周采集尿液行中段尿培养,将两组患者菌尿症感染率作对比。结果对照组45例,菌尿症7例,感染率15.6%。观察组45例,菌尿症15例,感染率33.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更换集尿袋时间、尿道口清洁度、基础性疾病有关。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留置尿管期间CAUTI的感染率,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洗液在预防留置导尿管后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因急性尿潴留留置导尿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用药组100例。对照组予以碘伏行尿道口护理,2次/天;实验组用复方黄柏洗液涂抹于导尿管与尿道口,2次/天。观察两组患者置留导尿管后第3、5、7天膀胱内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用药组置管期间尿培养尿路感染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洗液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静脉途径行BD留置针置管输注艾易舒(斑蝥钠维生素B6注射液)后对血管的影响,从而有利保护患者的血管,减轻静脉炎带来的痛苦。方法将76例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颈外静脉BD留置针穿刺置管组(33)例和前臂静脉BD留置针穿刺置管组(4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艾易舒的输注速度、静脉炎的发生、BD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艾易舒的输注速度有差异(P<0.05),颈外组与前臂组发生静脉炎及BD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颈外静脉置管输注艾易舒优于前臂静脉置管,对要求较长时间输注艾易舒的患者,建议首选颈外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5例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拔出尿管后第1次排尿残余尿量、住院时间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81.3%,拔出尿管后第1次排尿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膀胱功能,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