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49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加下胫腓螺钉固定,术后6~8周拆除下胫腓螺钉.结果 41例患者获随访.Baird Jackson评分:优31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7.80%.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肯定;精确修复并稳定下胫腓联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经验。方法对2008-01-2010-06平顶山市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4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采用Lauge-Hansen分类方法,行内固定结合下胫腓螺钉治疗。结果46例获得随访,时间6~24(平均15)个月。根据Mazur评分系统评估,优35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6%。无骨折不愈合,下胫腓螺钉无断钉和再分离现象。结论内固定结合下胫腓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钩板固定器治疗腓骨下段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5例腓骨下段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使用钩板固定器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2 a,疗效采用踝关节评分系统,术后评定优13例,良2例。结论钩板固定器在纠正腓骨后方移位的同时,将腓骨弹性固定于胫骨上,弹性模量符合下胫腓联合的生物力学,固定可靠,是治疗腓骨下段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较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往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及螺钉、骨栓及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术式,但存在固定不牢靠、对合不良等弊端。目的:通过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内固定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征。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对象:选者2001-10/2004-03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的患者23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11例,旋前外旋型7例,旋前外展型5例。其中双踝骨折14例,三踝骨折9例。方法: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23例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常规摄X射线片。1周即可进行距小腿关节功能锻炼,2个月左右即可部分负重行走。功能测评根据改良Mazur标准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可,差)。主要观察指标:①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平均随访11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结果:骨折愈合的时间为12~18周;优16例,良5例,可2例。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患者下胫腓间隙无分离,内、外踝与距骨之间的距离对称,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应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并能恢复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功能,其内固定稳定,生物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胫腓钩治疗Weber—C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3月至2007年7月,应用LINK胫腓钩治疗Weber-C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5例(胫腓钩组),应用螺钉治疗Weber-C型骨折患者15例(螺钉组)。根据术前X线片判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程度,经术中探查证实;胫腓钩组于下胫腓联合平面置钩,钩住腓骨.固定于胫骨上。螺钉组于下胫腓联合平面自腓骨向胫骨钻骨隧道穿3层骨皮质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结果:30例患者获得24~36个月随访(平均32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定疗效,胫腓钩组优14例,良1例.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现象。螺钉组中优11例,良1例,可2例,差1例,3例发生断钉。结论:胫腓钩治疗Weber-C型踝关节骨折能有效地复位和固定,并能提供下胫腓微动关节的生理功能。[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往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及螺钉、骨栓及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术式,但存在固定不牢靠、对合不良等弊端。目的:通过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内固定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征。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对象:选者2001-10/2004-03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的患者23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11例,旋前外旋型7例,旋前外展型5例。其中双踝骨折14例,三踝骨折9例。方法: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23例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常规摄X射线片。1周即可进行距小腿关节功能锻炼,2个月左右即可部分负重行走。功能测评根据改良Mazur标准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可,差)。主要观察指标:①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平均随访11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结果:骨折愈合的时间为12-18周;优16例,良5例,可2例。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患者下胫腓间隙无分离,内、外踝与距骨之间的距离对称,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应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并能恢复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功能,其内固定稳定,生物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踝关节骨折受伤机制,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部位和类型分为非治疗组(12例)和治疗组(18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非手术组得到随访10例:优(96~100分)6例,良(91~95分)2例,可(81~90分)1例(0~80分),差1例,优良率占80.0%;手术组得到随访16例:优12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占87.5%.结论 踝关节骨折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样有效.对于无移位的单踝、双踝骨折,非手术治疗优良率较好;而不稳定的双踝、三踝骨折或胫腓分离的骨折应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8.
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52例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下胫腓联合采用单个或双螺钉固定,手术后用石膏外固定6周.术后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本组5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4.5年(6个月~8年),骨折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发生.根据Baird-Jackson评定标准,本组优26例,良2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0.38%.结论 骨折的解剖复位,胫距之间正常的对合关系,应依据不同骨折类型处理下胫腓韧带损伤,是取得满意结果 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93例,其中旋后外旋型39例,旋前外旋型19例,旋前外展型27例,垂直压缩型8例。结果:本组93例,随访8个月~5年,优51例,良27例,可12例,差3例。优良率占83.9%。结论:明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分离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踝关节闭合性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分析1998年2月~2004年8 月手术治疗43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5. 6岁。根据 Lauge-Hansen 分 类:旋后外旋型21例;旋前外旋型15例;旋前外展型7例。28例未行下胫腓联合固定。急诊手术17例;伤后3~7d 手术24例,2例 为陈旧性骨折(伤后3个月手术)。结果:术后随访8~35个月,平均18个月。下胫腓固定15例中,10例在术后8~12周取钉;3例因 术后1~2年断钉而取出。另2例在术后2年内取钉。使用可吸收性螺钉中2例发生再分离,未固定者均未出现骨性连接和再分离。 术中应力位(Mortise)发现下胫腓分离6例,外旋侧位发现3例后踝小骨片。根据 Baird-Jackson 系统评分:优20例、良17例、可3例、 差3例,优良率86. 05%。结论:影响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有骨折类型与软组织损伤程度、术中判断与 内固定物选择、下胫腓联合固定与否、陈旧性骨折及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腓骨钩在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到2007年12月应用腓骨钩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优7例,良1例,可1例.结论 下胫腓联合损伤影响到踝关节的稳定性时应及时手术治疗,确保下胫腓联合韧带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弹性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采取弹性内固定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螺钉内固定方法.术后随访6个...  相似文献   

13.
背景:以往采用门钉、钢丝、聚酯双股线加钮扣等方法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存在固定不确切,再次分离发生率高等问题.目的:对比观察新型自制可调套式栓钉与普通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03/2008-09南京市第一医院和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13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踩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66例采取新型可调套式栓钉固定,47例采取普通螺钉固定.根据临床标准评估两种固定方式的优质率与优良率.结果与结论:9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11年,X射线平片显示94例患者均骨折愈合.除开放性伤口外,其余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滑囊炎及感染发生.新型可调套式栓钉治疗者中优49例,良4例,差1例,优质率为91%,优良率为98%;普通螺钉治疗者中优30例,良6例,差4例,优质率为75%,优良率为90%.两组优质率和优良率差异均显著性意义.提示运用新型可调套式栓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相对于普通螺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能更好地恢复胫腓间正常解剖结构,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B、C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97例B、C型踝关节骨折分别应用拉力螺钉、1/3管型钢板、腓骨远端解剖型钢謦内固定。结果:97例随访1~3年,优79例,良17例,差1例。结论:B、C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应遵循踝关节的生理特点,强调恢复外踝及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关系,合理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下胫腓关节损伤患者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胫腓关节损伤的治疗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收集本院自1990~2006年收治的85例下胫腓关节损伤患者的资料,其中手术治疗下胫腓关节损伤81例,非手术治疗4例.对其一般情况、治疗方式以及恢复情况做全面分析.[结果]根据Baird的踝关节评分系统:优27例、良35例、可12例,差11例.优良率72.94%.[结论]下胫腓关节损伤预后与损伤程度不同、手术操作技术水平不一、患者主观能动性有关.治疗下胫腓关节损伤应注意手术操作细节以及术后及时拔钉,以免造成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并形成相应的诊疗流程.[方法]2011~2012年共收治40例踝部外伤,分别作踝关节镜诊治,按照设计好的方案分组治疗.[结果]随访12~18个月,平均15.2个月,定期复查(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其中下胫腓联合行螺钉内固定者于术后8周取出螺钉.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28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5%.[结论]在踝关节外伤中应用关节镜进行诊疗,可直视下探查下胫腓联合损伤情况,决定是否固定;同时探查其他韧带损伤情况,骨折情况及复位情况,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和漏诊,指导早期功能锻炼,获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陈铖  曾跃林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549-1551,1554
【目的】探讨严重旋前/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4月至2005年10月采用手术治疗的Ⅲ~Ⅳ度旋前/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26例,其中旋前外旋型10例,旋后外旋型16例。内侧采用标准内踝弧形切口显露,外侧采用外踝外侧直切口,如需处理后踝骨折则采用改良的腓骨后外侧弧形联合切口,按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联合顺序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8个月,平均15.2个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6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11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2例3枚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断裂。【结论】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使严重的旋前/后外旋型骨折的踝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最佳,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2个月,优38例,良14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82%。结论早期手术、外踝及腓骨下段的整复固定、胫腓联合复位固定、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减少和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aisonneuve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Maisonneuve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为闭合损伤,术前漏诊15例;均采取手术固定内、后踝骨折、修复内侧三角韧带以及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方法治疗;随访12~18个月,疗效优32例,良12例,可6例,治疗优良率88%;均未发生螺钉断裂、下胫腓再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对踝关节损伤患者行小腿内旋15°~25°全长X线片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Maisonneuve骨折;手术固定内、后踝骨折、修复内侧三角韧带以及固定下胫腓联合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中的应用。 方法2009年8月~2014年8月治疗踝关节骨折150例,皆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伴有下胫腓分离者48例,内固定术后,行C臂机透视,如发现下胫腓联合仍然分离者,行可吸收螺钉横向固定。 结果全病例经跟踪得到6个月~4年9个月随访,平均2年4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关节评定标准,优37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5.8%。 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腓分离,具有良好的内固定特性及组织相容性,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了拆除横向螺钉手术过程再次手术的痛苦,避免金属螺钉断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