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而中药的色质气味,对分析中药的功效,指导中药的运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历代著作及医家,皆有论述与发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说明味的作用;即辛、甘、淡,具有发散渗利作用,为阳。酸、苦、成,具有涌吐泄降作用,为阴。又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序例》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此论即是说治病的方法,也是说用药的原则。《素问·宣明五气论》说:  相似文献   

2.
气味理论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于认识中药、解释中药作用机理的理论。任何一味中药都是气与味的统一体,只有正确地理解中药性状气味与功效气味,才能使我们的传统中医中药文化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3.
月经量、色、质、气味的变化,临床多互相联系,并有规律可循。如量多属热者,色红、质浓、味臭,量少属虚寒者,色淡、质清、味腥。但也有突出某一方面者,则需针对其主症治疗。《叶天士女科》、《竹林寺女科》、《宁坤秘籍》所载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气味理论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于解释药物作用机理的理论。它做为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对中医辨证用药起着指导性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用药多以个人经验为据,且定性强于定量,因此,不免有笼统随意之处,需要我们后人对气味理论加以研究,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药气味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参閱历代本草名著,关于药物气味之記載多有不同。如以最常用之当归为例,《綱目》謂其“苦”,《别录》謂其“辛”,李杲《用药法象》又謂其“甘辛”,而神农、黄帝、桐君、扁鵲却均謂其“甘”;又如对地榆之辨味,《綱目》及甄杈《药性本草》均謂其“苦”,张元素《洁古珍珠囊》謂其“微苦”,而《别录》曰“甘酸”,李杲謂“苦酸”……。如此者不胜枚举。其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一,各家所記者与莉物主品种、产地等之不同有关;二,古时交流不便,且无客观統一标准,尝辨方法及个人之差異出入頗大;三,記述方法之不同,例如有从口尝所得而記之者,亦有通过药物实际疗效观察而总結其气味者;前  相似文献   

6.
翻阅历代本草书籍,从奠基中药学术的《神农本草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及《中药大辞典》等,在它们收载的每个具体药物项下标注有“气味”(或“性味”)所属。例如:《神农本草经》上品药物“干地黄”:甘、寒,下品药物“射  相似文献   

7.
裴勇 《光明中医》2020,(7):1114-1116
"气味"是中药材质量检测中的特殊指标,临床上常用95%的中药材,其本身就具有独特的气味,如今气味已经成为了中药材鉴别、检测中的考察要点。诚然,以"气味"为判别标准,不免会导致药材鉴定结果缺乏客观性,其可重现性、准确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鉴别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分析中药材气味的技术方法也越来越多。为给中药材鉴别工作提供可靠借鉴,为中医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文详细论述了中药材鉴别的研究进展,并根据当下科学研究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构想以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气味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迄今仍用以说明或解释中药的作用机理,指导中药的临床实践,必然有其不足之处.回顾文献发现,中药气味理论的认识略显粗疏笼统,甚至难免牵强附会,这样有可能忽视临床用药的正确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也是能否保证中医疗效的主要标志。中药材质量的最根本问题,是药材品质的真伪优劣。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很多,下面从形、色、气味几个方面来谈一下中药材的形性鉴别。  相似文献   

10.
中药“气味”基本内容学习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药“药性”是自古以来中医赖以处方用药的理论基础,中药“气味”是中药“药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气味和它的主治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主治内容或者是药物作用的一个提纲挈领性的原则概念。懂得了它,无论是在医家临床用药或是在本草学习方面,就可比较有规律地去掌握中药的性质,学习就比较方便。因此中药气味在本草学领域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神农本草经名例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王海藏云,“药味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涼,气也,味则五,气则四。”都是说本草上最早  相似文献   

11.
在药材的传统质量评价体系中,气味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许多常用中药都具备特殊芳香气味,依据各具特色的气味有效地鉴别药材真伪、辨明优劣是传统中药质量评价重要内容。但因其缺乏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重现性而受到质疑与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方法用于评价有特征气味的药材质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气味鉴别研究的进展,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药学界对传统经验鉴别的不够重视,提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性状气味的化学内涵进行客观表达的构想,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以当归、川芎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气味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鼻炎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5例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鼻部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气味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起效快,疗效稳定、持久,不易复发,不易形成药物依赖性,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中药采制控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制药理论和技术,长期以来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科学技术和医药技术的发展,传统中药材的采集加工方法在医疗实践中渐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制作技术。中药传统采制技术由我国历代本草、医方书籍所记述或由师徒间世代相传着。早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经集注》中就见有专论采制技术的内容。有的发展为专科,如《桐君采药录》等箸作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早期文献称之为“采造”、“采治”、....  相似文献   

14.
袁军  王海颖 《光明中医》2010,25(12):2326-2327
<正>古代药书中经常可见到中药气味分厚薄,所以气味厚薄也为中药药性内容之一。自《内经》创药性分厚薄,世代医家展开论述,然而理论始终未成体系,某些论述深奥难解,因此近代药著以及教学用书均未系统收载,但厚薄理论对进一步阐述四气五味的特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资料考证、整理,发掘中药气味理论的源流与成就:《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气味理论的基础,气味理论到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在唐代大量的临床实践带来了气味理论的进步,到北宋时气味理论得到新发展,南宋金元诸家结合临床,补充和延伸了气味理论,提出"气臭学说",建立起新的气味理论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气味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齐放  徐大鹏  李明 《天津中医药》2015,32(9):567-570
四气五味理论是历代中医对中药基本性能认识的结晶,是临床辨证用药的依据之一,可以指导方剂的组方配伍。气味理论为认识中药、研究方剂配伍和临证组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气味”是中药的固有特征属性,与中药成分密切相关,是中药质量的外在体现,也是性状鉴别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目前中药“气味”鉴别的研究概况,发现目前对“气味”鉴别重视程度不高,与现代社会发展相滞后。在目前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的前提下,提出应客观化中药性状“气味”,并结合内在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气味”鉴别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香囊抗菌作用。方法在空气消毒柜中,采用中药香囊芳香气味,观察中药香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杀作用;取学生上课现场置放香囊,分别于Oh,0.5h,1.0h,2h,4h取样培养48h计数活菌数,比较中药香囊作用前后空气中自然菌数量。结果中药香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对空气中自然菌有一定清除作用,并有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清除率增加的趋势(P〈0.05),但劣于2%过氧乙酸组(P〈0.01)。结论中药香囊对空气中细菌有一定清除作用,安全方便,可用作空气净化,但尚需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中药药性理论中中药气味薄厚升降浮沉理论体系的构建及演变过程,指出气味阴阳薄厚理论主要源自先秦的阴阳哲学思想,其系统论述记载于《黄帝内经》之中.金元时期受法象思维的影响,医家将气味阴阳薄厚与其升降关系相结合,并进行辐射性思维,产生了气味阴阳薄厚升降理论,并进一步将气味统一到药物的综合体中,与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相结合,产生了药物薄厚升降浮沉理论.药物薄厚升降浮沉理论实际上是以药物的作用趋势和功效对药物进行的分类,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基本已被淘汰不用.但以哲学性的思维所建立的气味阴阳薄厚升降理论在实践中接受临床检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逐渐被保留下来,至今仍指导临床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20.
早于《神农本草经》的《五十二病方》已有味的记载。《黄帝内经》用阴阳五行学说阐发人体生理、病理及治则等,并对药物性质进行归纳,把五味与五脏、五色、五臭等相配属。《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代以前的本草学成就,正式定名药的“四气”、“五味”,明确提出“药有酸、成、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记栽温性药有95种,热性药1种,寒性药125种,平性药12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