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颖  刘波  杨勇  叶愈青 《光明中医》2023,(10):1819-1822
“辨状论质”是中药传统经验鉴别的精髓,传统上中药“状”的描述多依赖主观感受和经验判断,个体差异较大。现代仿生技术模拟人体感官,数字化表达药材颜色、气味、口感等特征,使得辨“状”更加客观,论“质”更加精准。本文分析中药“辨状论质”理论的形成过程,阐述现代仿生技术在中药“辨状论质”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真伪鉴别、质量分等、炮制规范、仓储养护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以期丰富中药“辨状论质”的科学内涵,促进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昝树杰  王凯  李霖  杨丰文  江丰  张晗  张伯礼 《中医杂志》2023,(17):1729-1733
药对作为中药配伍的最小单位,是中药与方剂之间的桥梁,其配伍理论体现了中药配伍的基本特征和方剂组成的核心内涵。同时,作为临床治疗疾病、证候和症状的关键药物组合,药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治疗疾病的特色优势。梳理并总结出“气味相求”是药对配伍的理论发端,增效减毒是药对配伍的核心目的,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辨治思想是药对配伍的主要依据,针对性和灵活性是药对配伍临床应用的关键要点,以期为药对的临床使用和现代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药命名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种类数以平计,若加上纷繁的异名别称,药名则有数万之众。在如此众多的药名,蕴含着大量古代传统文化的信息。分析、研究这些药名,我们可以追寻古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事物的认知方法及命名事物的思维方式。中药大都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其形态、色泽、气味千差万别,产地有东西南北。山泽燥湿之珠,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异,再加以古代传统文化氛围(包括民俗文化、讳饰文化、外来文化)的熏染、渗透,使中药命名的途径、方法呈多元化。以下试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据形、色、气味命名这反映了古人对客观事物的体…  相似文献   

4.
中药制剂研究.既要符合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又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两者如何相结合,如何才能使中药制剂保证和提高临床疗效,这都是中药制剂研究必须重视的问题。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不当之处,尚清高明指正。!镶循中医药学基本理论考虑中药制剂中药的剂型与应用,具有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特点,中药制剂来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因此中药制剂研究也要考虑中药的气味归经、君臣佐使等基本理论及中药传统的制剂方法等问题。1.1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四气五味是中医对中药本质认识的特有理论,仟何中药都同时具有气味,一波是气味均用,但…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色泽与品质关系密切,历代本草有对颜色质量评价的记载,现代研究也表明中药颜色与化学成分具有相关性。对古本草、现代文献、《中国药典》等进行查阅整理,将中药颜色与质量的关系从中药颜色的药性、临床药效和化学成分的相关性,颜色影响因素,辨色论质的历史渊源、研究进展、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达到利用现代化方法更全面地认识中药色与质的内在联系,更科学地传承传统理论与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带下病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本病系由湿邪影响冲任,事带脉失约,任脉失固,导致阴道分泌物量多世界形势色质气味改变  相似文献   

7.
袁军  王海颖 《光明中医》2010,25(12):2326-2327
<正>古代药书中经常可见到中药气味分厚薄,所以气味厚薄也为中药药性内容之一。自《内经》创药性分厚薄,世代医家展开论述,然而理论始终未成体系,某些论述深奥难解,因此近代药著以及教学用书均未系统收载,但厚薄理论对进一步阐述四气五味的特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性”是自古以来中医处方用药的理论基础,中药“气味”是中药“药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四气五味”理论在中医用药实践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们探讨和研究,笔者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理论结合中草药化学知识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中药熏冼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它是将中药经水煎煮后直接给药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利用中药煎煮沸腾之精气,以热气腾络开发腠理,毛孔开放,继而将药精之气味、直达病所。中药熏洗肛门患部有荡涤瘀肿之功:正如(医宗金鉴)  相似文献   

10.
李××,45岁,干部。1976年3月26日就诊。自诉近年来带下量多,色黄,有秽腥气味。半年前曾服中药治疗,药后带下止,即出现脐内时流黄水,质粘微有腥味,且每值经行脐内黄水减少而渗出血水,经净后血止复见黄水,持续半年未愈。脐部无痛痒感。妇科检查未见异常。曾经某医院中  相似文献   

11.
正药性组方理论是医家在辨证立法之后根据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进行遣药组方。自秦汉以来。历代医家对药性组方理论不断丰富与完善,清代是其发展高峰。1、气味组方理论。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多运用气味组方理论以释方,罗美在《古今名医方论》中选录多位医家运用气味组方理论阐释方的实例。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高度强调了气味组方理论在方剂配伍中的重要性,如"论药必首推气味"。针对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叶氏提出了一系列治法和气味组方方法,如在卫辛凉解表法,在气甘寒生津法,入营成寒苦甘合法,热入血分,用清血凉血法,或用甘润存津法,或用辛凉合甘寒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系统的记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药食气味等问题,是药食气味理论的起源。东汉时期医家张仲景通过研究《内经》发展了药食气味的理论。试从张仲景的理论角度研究《内经》药食气味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气味理论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于认识中药、解释中药作用机理的理论。任何一味中药都是气与味的统一体,只有正确地理解中药性状气味与功效气味,才能使我们的传统中医中药文化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从病因病机、中药内服、中药外用、内服和外用相结合以及其他疗法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带下病的研究近况,说明中医在治疗本病中方法多样,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变化及局部、全身症状辨证施治,充分体现了因人而异的客观性和灵活性,表明中医治疗本病的疗效确切,作用较持久,降低了复发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药性刚柔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本经》载药起始,气味阴阳、补泻、有毒无毒已成药性定论,为洞明药理,诸家论述升降浮沉、气味厚薄,创归经理论,然而对药性刚柔始终未成体系。用药贵于精专,认识药性只求至精至微,故将中药刚柔理论  相似文献   

16.
1.中药理论研究系统化;2.中药文献检索计算机化;3.研究思路多样化;4.中药疗效评价客观化;5.中药生产工业化;6.中药质最标准化;7.中药理论仍以“气味论”为基础;8.仍需辩证论治,用于防病治病的物质形式不变;9.中医中药研究将同步进行;10.中药研究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孙光荣教授临床善用“角药”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角药"是指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中药气味、性能、归经、七情为配伍原则,三味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配成一组,为三足鼎立,互为犄角,这种配伍,比起"药对"作用就比较复杂一些,名之曰"角药"。初看"角药"是由三味"药物"组合,但实际上它的组方意义远比"药对"广泛深厚。"角药"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在方剂中起主要或辅  相似文献   

18.
“气味”是中药的固有特征属性,与中药成分密切相关,是中药质量的外在体现,也是性状鉴别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目前中药“气味”鉴别的研究概况,发现目前对“气味”鉴别重视程度不高,与现代社会发展相滞后。在目前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的前提下,提出应客观化中药性状“气味”,并结合内在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气味”鉴别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药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而中药的色质气味,对分析中药的功效,指导中药的运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历代著作及医家,皆有论述与发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说明味的作用;即辛、甘、淡,具有发散渗利作用,为阳。酸、苦、成,具有涌吐泄降作用,为阴。又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序例》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此论即是说治病的方法,也是说用药的原则。《素问·宣明五气论》说:  相似文献   

20.
“药渣、药汁色味检查法”判定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命安危,是不可忽视的大事。但目前中药汤剂煎煮不按常规操作进行、药物未煮透就当作药渣废弃的现状愈来愈严重,以及诸多原因影响中药汤剂煎煮质量低劣的问题,均有名家论述和呼吁见于报刊。本文仅就判定中药汤剂煎煮质量优劣的经验予以介绍。中药汤剂质量的检测是一项很复杂的科学,国内尚无现代科学仪器和先进的检测手段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因而目前仍以对药汁的颜色、气味以及煎出量进行判定的传统经验为依据。但仅以煎出的药汁颜色和气味判定质量优劣是不全面的。如自豆蔻、砂仁具有芳香气味,煎煮后的药渣被咬破后,仍具有浓郁的香辣气味,内无水分,而其煎煮的药汁中同样具有白豆蔻、砂仁之芳香的气味;又如白茯苓药渣(调查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