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肿瘤细胞PCNA和Ki—67表达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45例(4组)原发性脑肿瘤的免疫组化研究发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抗原(Ki-67)阳性率均为100%,两种阳性细胞密度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并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两种阳性细胞密度间也呈正相关,各肿瘤组PCNA阳性细胞密度均高于同组Ki-67阳性细胞密度。提示PCNA和Ki-67表达水平均能较客观地反应脑肿瘤的增殖速度和恶性程度。PCNA能用于石蜡切片是检测增殖期细胞更实用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PC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0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tearAntigen,PC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NA的高度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级有关,分级越高,PCNA的高度表达率越高。PCNA的表达与肿瘤的肌层浸润、脉管浸润、分期无关。DNA异倍体组织中PCNA的高度表达率高于二倍体。PCNA高度表达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度表达者,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及82.3%。本文结果提示,PCNA可作为反映子宫内膜癌增殖活性及判断其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法检测42例肝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中PCNA的表达。结果:PCNA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PCNA的表达与Edmondson-Steiner分级呈正相关(P<0.01)。在浸润型(IHCC)有转移组中PCNA分值均显著高于膨胀型(EHCC)无转移组(P<0.01)。肿瘤直径≤3cm者PCNA分值也明显低于>3cm者(P<0.05)。PCNA高增殖组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低增殖组(P<0.05)。结论:PCNA反映癌细胞的增殖程度,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p16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 41例NHLp16和PCNA表达情况 ,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41例NHL中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 43 9% ( 18/ 4 1) ,PCNA阳性表达率 65 9% ( 2 7/ 4 1)。p16蛋白在低度恶性组表达率 77 8% ,在高度恶性组表达率 17 4% (P <0 0 1)。PCNA在低度恶性组表达率44 4% ,高度恶性组表达率 82 6% (P <0 0 5 )。p16蛋白表达阴性同时PCNA表达阳性者在低度恶性组 ( 5 6% )与高度恶性组( 65 2 % )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在NHL发展中 ,p16蛋白缺失表达起着重要作用 ,而结合p16蛋白和PCNA在NHL的表达结果 ,对推测NHL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12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PC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C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112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9.46%,其中肿瘤≥3cm者和〈3cm者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1),并且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高,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PCNA可反映乳腺癌癌细胞增殖活性并估测预后。  相似文献   

6.
骨肉瘤P21~(WAF1)蛋白、PCNA与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的表达 ,及其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结果 :45例骨肉瘤中 ,P2 1WAF1 有 8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17.77% ;PCNA均有表达 ,阳性率为 10 0 % ;Ki 6 7有 2 7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6 0 %。结论 :P2 1WAF1 的低表达、PCNA、Ki 6 7的高表达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骨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 ,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等多个指标可较全面反映骨肉瘤的恶性程度的高低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7.
骨肉瘤P21^WAF1蛋白、PCNA与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21^WAF1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21^WAF1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结果:45例骨肉瘤中,P21^WAF1有8例阳性表阳,阳性率为17.77%;PCNA均有表达,阳性率为100%;Ki-67有27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0%。结论:P21^WAF1的低表达、PCNA、Ki-67的高表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骨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检测P21^WAF1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蛋白等多个指标可较全面反映骨肉瘤的恶性程度的高低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CD15抗原及PCNA在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症中的表达,探讨CD15抗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5抗原和PCNA在51例乳腺癌及67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15抗原在51例乳腺癌组织及67例乳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4%(40/51)和44.8%(30/67),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45/51)和68.7%(46/67),这2个指标表达在乳腺癌与乳腺增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2)。CD15抗原及PCNA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状况及组织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00),而与患者绝经状况(P=0.554;P=0.288)及TNM分期(P=0.081;P=0.055)无显著相关性。在乳腺癌组织中CD15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479,P=0.000)。结论:CD15抗原和PCNA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CD15抗原和PCNA可能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CD15抗原和PCNA对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预测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Ki67抗原在子宫内膜病变中表达的规律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增殖症及非典型增生各30例,子宫内膜癌9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包括增生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各15例,观察Ki67抗原在不同内膜病变及正常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Ki67抗原在分泌期内膜中几乎没有表达,在增生期内膜中有弱表达;在增殖症及非典型增生中有表达,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1)。而且Ki67抗原的阳性率随着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级别的升高及淋巴转移的存在而增加。结论:Ki67抗原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密切相关.抗原过度表达提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的关系。[方法]1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标本,25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肿瘤组织(16.0%vs50.7%,P〈0.001)。PCNA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复发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数目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本组104例浅表性膀胱癌(Ta~T1)随访2~95个月,其中复发64例,复发组与未复发组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和15.0%(P=0.001)。[结论]PCNA蛋白在膀胱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胶质瘤中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状况,以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胶质瘤中二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抗NCAM及抗PCNA单抗对8例正常脑组织和51例胶质瘤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NCAM在正常脑组织中全部阳性表达,Ⅰ~Ⅱ级胶质瘤、Ⅲ级胶质瘤、Ⅳ级胶质瘤中NCAM阳性表达分别为95.2%(20/21)、52.6%(10/19)、18.2%(2/11),阳性细胞含量随肿瘤恶性程度升高反而减少;NCAM阳性表达量与PCNA指数呈负相关(r=-0.67,P<0.01)。结论 脑胶质瘤中NCAM表达程度与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分级和细胞增殖活性呈负相关,它的低表达是高度恶性胶质瘤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CD15抗原及PC-NA在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症中的表达,探讨CD15抗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5抗原和PCNA在51例乳腺癌及67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15抗原在51例乳腺癌组织及67例乳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4%(40/51)和44.8%(30/67),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45/51)和68.7%(46/67),这2个指标表达在乳腺癌与乳腺增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2)。CD15抗原及PCNA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状况及组织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00),而与患者绝经状况(P=0.554;P=0.288)及TNM分期(P=0.081;P=0.055)无显著相关性。在乳腺癌组织中CD15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479,P=0.000)。结论:CD15抗原和PCNA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CD15抗原和PCNA可能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CD15抗原和PCNA对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预测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PCNA和Ki-67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刚  陈坚  郭孝龙  王仲伟 《实用癌症杂志》2002,17(4):350-351,371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抗原(PCNA)和Ki-67核抗原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良、恶性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检测80例脑膜瘤组织中PCNA和Ki-67的表达。结果:恶性脑膜瘤PCNA标记指数(PCNALI)和Ki-67标记指数(Ki-67LI)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P<0.01)和非典型性脑膜瘤(P<0.05),复发脑膜瘤PCNA LI显著高于未复发脑膜瘤(P<0.01),复发脑膜瘤Ki-67LI也显著高于未复发脑膜瘤(P<0.01),Ki-67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脑膜瘤细胞标记指数可作为判断脑膜瘤良;恶性的客观指标之一,标记指数对预测脑膜瘤的复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皮肤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抑癌基因p16蛋白及PCNA在53例皮肤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对比,结合皮肤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皮肤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P<0.01),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而下降(P<0.05),PTNMI,MM期皮肤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TNMⅢ,Ⅳ期(P<0.05),PCNA指数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而增高(P<0.05),PTNMⅢ,Ⅳ期皮肤癌组织中PCNA指数明显高于PTNMI,II期(P<0.05),p16阴性组PCNA指数明显高于p16阳性组(P<0.05)。结论:p16及PCNA表达与皮肤癌临床病理指标有关,皮肤癌的发生与演进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两者的检测对估计皮肤癌的恶性度,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NF-κB与PCNA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超  陈坚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9):493-495
目的:探讨NF-κB与PCNA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以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分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标本NF-κB p65与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除了在星形细胞瘤Ⅲ、Ⅳ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PCNA在其余各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阳性率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升高.尽管NF-κB的表达总体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NF-κB在星形细胞瘤相邻各级别之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高度恶性组(Ⅲ~Ⅳ级)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度恶性组(Ⅰ~Ⅱ级)阳性率,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F-κB异常表达可能通过PCNA影响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NF-κB与PCNA的表达情况能客观反映星形细胞瘤的增殖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胰腺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 39例存档胰腺癌标本和 8例慢性胰腺炎标本进行PCNA的定量分析。结果  39例胰腺癌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 (LI)为 2 7 5 4± 16 42 ,而 8例胰腺炎组织中未发现有PCNA的阳性表达 ,PCAN增殖指数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部位无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PCNA是反映胰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高表达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高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卵巢浆乳癌 )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 (LSBA)染色石蜡包埋的卵巢组织。结果 PCNA在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 ,但浆乳癌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 (73% )明显高于良性及交界性卵巢肿瘤 (7% ,2 7% ,P <0 .0 5 )。卵巢浆乳癌中PCNA阳性表达率随临床期别的升高而升高 ,中晚期 (Ⅱ~Ⅲ期 )卵巢癌PC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 (P <0 .0 5 )。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PCNA表达与否是卵巢浆乳癌一个相对独立的预后指标 (P <0 .0 0 1)。结论 PCNA的阳性表达与卵巢浆乳癌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m23与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an PG  Li ZQ  Cai WQ  Lu JP  Xie FS  Weng Y 《癌症》2003,22(10):1077-1080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极少发生颅外转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原位复发,因此,通过检测基因表达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很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胶质瘤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on-metastasis,nm23)、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及其对肿瘤恶性程度的判断、患者预后评估和复发预测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0例不同恶性程度的胶质瘤组织中nm23、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1)低度恶性胶质瘤标记指数(labelindex,LI)nm23为3.40±0.27,PCNA为3.60±0.05;高度恶性胶质瘤nm23LI为1.72±0.18,PCNALI为6.20±0.23,有显著性差异(P<0.05);(2)25例低度恶性胶质瘤中nm23阳性14例(56%),PCNA阳性16例(64%);而25例高度恶性胶质瘤中nm23阳性3例(12%),PCNA阳性22例(88%)。低度和高度恶性胶质瘤两组nm23、PCNA表达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复发组9例,无nm23阳性者(0%),PCNA全部阳性(100%),未复发组8例,4例nm23阳性(50%),4例PCNA阳性(50%),两组nm23、PCNA的表达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4)胶质瘤nm23与PCNA的标记指数呈负相关(r=-0.5335,P<0.001)。结论:(1)nm23的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而下降;(2)PCNA的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3)nm23、PCNA可作为胶质瘤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在涎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涎腺癌(10例恶性混合瘤;20例腺样囊性癌;32例粘液表皮样癌)中PCNA表达情况.结果PCNA在不同类型的涎腺癌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PCNA阳性程度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行为(复发、转移)明显相关.结论涎腺癌中PCNA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有关;PCNA指数可作为粘液表皮样癌病理分级的重要参数;PCNA高表达可能是涎腺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53及PCNA蛋白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恶性多形性腺瘤(MPA)、35例良性多形性腺瘤(PA)、22例腮腺正常组织中 p53和PCNA蛋白表达.结果 p53及PCNA蛋白表达在恶性多形性腺瘤分别为32.00%(8/25)和56.00%(14/25),在良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14%(6/35)和22.86%(8/35),在腮腺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2)和9.09%(2/22),p53、PCNA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腮腺正常组织(P<0.05).结论 p53、PCNA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良、恶性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