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伴糖尿病AMI 72例(A组)与非糖尿病AMI 100例(B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两组AMI的不同。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发病年龄(57.2±8.42)岁,无痛型AMI为55.6%,心力衰竭(心衰)发生率为62.7%,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66.7%,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左室内径缩短分数〈25%者多,病死率为22.2%。B组发病年龄为(63.6±8.8)岁,无痛型AMI为16%,心衰发生率为32%,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40%,病死率为8%。P均〈0.01及0.05:结论糖尿痛患者并发AMI发病年龄早,静息状态下发病多,常呈无痛型,左室功能羞,心衰发生率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糖升高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AMI患者223例,根据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分为3组,A组〈7.8mmol/L,B组7.8~11.0mmol/L,C组≥11.0mmol/L。A组为血糖正常组,B、C组为血糖升高组。结果:入院随机血糖高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68.8±7.5)岁比(71.6±7.3)岁、(74.3±7.1)岁,P〈0.05],C组与A组相比血甘油三酯[(1.57±0.83)mmol/L比(1.31±0.63)mmol/L,P〈0.051、尿酸[(360.2±172.3)μmmol/L比(273±86.3)μmmol/L,P〈0.05]、肌酐[(125.2±90.5)μmmol/L比(85.7±23.6)μmmol/L,P〈0.05]浓度较高。与A组比较,B、C组复合壁心肌梗死多见(38.9%比59.7%、66.7%,P〈0.05)。C组与A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43.5±6.37)%比(58.5±8.36)%,P〈0.05]较低。与A组比较,B、c组患者溶栓再通率低(54.8%比40.6%、28.6%,P〈0.05),冠脉造影提示多支血管病变多见(51.6%比73.7%、69.2%,P〈0.05),C组比A组并发心力衰竭多见(35.4%比15.9%,P〈0.05),住院病死率(20.8%比4.5%.P〈0.05)增加。结论:老年A加患者入院随机帆糖升高.提示病情蘑、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预后蓁及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感染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从而重视感染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的98例患者治疗前均未行血液透析,均行慢性肾衰竭的一体化治疗,感染后均维持原治疗方案,同时联合抗炎治疗,需要透析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同时测定治疗前后及感染前后的血肌酐和血尿素的指标。观察感染对心脏、脑部、血压、血液透析的影响。结果:感染前后患者脑病的发生率由(5.6±2.9)%上升到(10.5±3.4)%,休克的发生率由(3.5±1.9)%上升到(20.5±9.6)%,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由(13.7±6.8)%上升到(46.7±15.8)%,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由(10.3±5.7)%上升到(35.4±16.2)%;尿素由(21.45±11.43)mmol/L上升到(38.76±10.76)mmol/L,肌酐由(426.0±116.5)μmol/L上升到(856.0±178.5)μmol/L。治疗前后相比较,尿素由(38.16±10.76)mmol/L降至(28.72±10.35)mmol/L,肌酐由(856.0±178.5)μmol/L降至(587.0±156.8)μmo/L。治疗后与感染前的尿素和肌酐相比有差异性。结论:感染可加重肾功能损害并增加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慢性肾衰竭合并感觉染的炎症因子所致的肾损害有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要重视感染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标准餐试验对胰岛素分泌功能和游离脂肪酸变化的影响。方法 76例病情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75g OGTF试验,1周后再接受标准餐试验,观察空腹及口服75g葡萄糖或标准餐后30、60、120、和180min时血糖、胰岛素、C肽、游离脂肪酸(FFA)和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OGTT与标准餐试验餐后血糖,餐后30min为(15.3±3.5)与(9.9±3.4)mmol/L,60min为(18.2±4.8)与(12.8±4.0)mmol/L,120min为(16.3±5.8)与(12.2±4.9)mmol/L,180min为(10.6±5.4)与(9.5±4.5)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1,P〈0.01);胰岛素水平,餐后30min为(29±27)与(19±17)μU/L,60min为(41±31)与(31±19)μU/L,120min为(38±34)与(42±37)μU/L,180min为(16±12)与(23±23)μU/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P〈0.01)。而C肽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FFA水平变化标准餐试验高于OG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FA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联具有临界统计学意义(P=0.06),偏相关系数为0.607;而与受试者因素、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无关联。结论选择标准餐作为刺激物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可减轻患者胰岛的负担,且能够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对血FFA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联合那格列奈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8小时1次皮下注射,调整剂量(12~26u)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0~6.5mmol/L。同时联合那格列奈,调整剂量是使餐后血糖控制在6.0—8.0mmol/L,那格列奈每餐30—60mg,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HbAlc及BMI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5.1±1.3)mmol/Lvs(12.3±4.2)mmol/L]。餐后2h血糖[(8.2±3.8)mmol/Lvs(17.5±6.1)mmol/L],HbAlc[(7.3±1.1)%vs(11.6±1.3)%],均明显下降(P〈0.01)。BMI[(25.8±4.1)ks/m^2 vs (25.6±3.5)kg/m^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对控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背向散积分(IBS)技术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42例健康人应用IBS技术测定室间隔(IVS)和左室后壁(LVPW)心肌的心动周期时间、平均背向散射积分(AII)、背向散射积分标化值(IBS%)、背向散射积分周期性变异幅度(CVIB),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室心肌重量。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中部的IBS%明显增高[(3.8±1.4)VS(2.7±0.9)和(3.63±1.34)vs(2.58±1.07),P〈0.01],CVIB明显减低[(8.9±2.2)vs(10.3±1.7)和(10.4±2.7)VS(13.2±5.3),P〈0.05],且室间隔IBS%与Ep/Ap呈负相关(r=-0.48,P〈0.01),CVIB与Ep/Ap呈正相关(r=0.64,P〈0.01);②糖尿病组左室心肌重量增加。结论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能早期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的组织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近5年来,药物使用、合理膳食及适当运动等干预方式对老干部血脂达标情况的影响。方法: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保健科合作。对辖区内9个干休所476名离休干部5年来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部分老干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本研究人群血脂的基线水平为:TC(5.57±1.45)mmol/L、LDL—C(3.61±1.15)mmol/L、TG(2.06±1.07)mmol/L。经5年综合干预后,三者分别下降为(4.65±1.02)、(2.76±1.07)、(1.78±0.68)mmol/L,下降显著。其中.TG的变化显著(P〈0.05),TC及LDL-C的变化非常显著(P〈0.01)。②人群血脂达标的基线水平为:TC31.3%、LDL—C44.8%、TG56.7%,经干预后分别上升为56.8%、63.3%、68.6%,上升非常显著(P〈0.01)。结论:他汀类药物的服用及合理膳食教育等综合干预,能够使血脂显著下降,达标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烹饪实践课对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营养摄入及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烹饪实践课营养教育模式对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营养摄入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采取烹饪实践课营养教育(课时4h)模式,分批对57例60岁以上T2DM患者(观察组)进行平衡膳食和食物交换份法的讲解,其特点包括:要求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演示生鲜食物和熟食材料;患者根据食谱选择食物并进餐。选取在营养门诊参加营养教育(课时35min)的60例T2DM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营养教育12个月后两组患者食物交换份知识、营养摄入状况和血糖控制的效果。结果营养教育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食物交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能量[(6304±826)kJ]和脂肪[(46±6)g]摄人量显著低于对照组[(6921±860)kJ与(63±9)g];空腹血糖[(7.1±0.8)mmol/L]、餐后2h血糖[(11.2±1.1)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6.2±0.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8±0.9)mmol/L、(12.4±1.2)mmol/L和(6.5±0.7)%]。结论烹饪实践课可有效地帮助60岁以上T2DM患者正确地运用食谱、改善营养摄入和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小鼠1-细胞胚胎体外发育的作用。方法:以mCZB添加抗生素为对照组,以添加不同浓度黄芪多糖(Astragulus Polysacharin,Aps)为试验组,观察胚胎体外发育率、孵化胚胎细胞数目及切割取样后桑椹胚发育率和细胞数目。结果:体外培养96h,试验组囊胚发育率(86.0%、85.8%、8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5.8%)(P〈0.05),各试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体外培养144h,试验组胚胎孵化率(28.9%、31.0%、25.4%)均高于对照组(22.6%),以Aps2(100μg/mL)组孵化率为最高(31.0%)。孵化胚胎细胞数试验各组(76.00±6.25、81.73±7.01、75.89±4.54)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69.06±5.15)(P〈0.01)。切割取样(≤5或〉5个)后桑椹胚体外培养72h,试验组发育率和细胞数分别为(≤5组为50%和44±2.7、50%和53±2.7、44.4%和55±2.7;〉5组为23.1%和42±1.6、20.0%和44±1.0、14.3%和41±1.0)均高于对照组(33.3%和41±1.7;0%和0)。结论:中药有效成分黄芪多糖能促进小鼠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及胚胎细胞增殖,并对切割取样后胚胎的体外培养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切割样本数≤5对胚胎发育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典型与非典型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AMI120例,其中典型AM180例,非典型AM140例,分别比较两组的疗效、住院天数、并发症与病死率。结果典型组初诊时间(5.0±2.1)h显著短于非典型组(18.0±3.2)h,p〈0.01(u=23.306);治愈率典型组80%(64/80)显著高于非典型组52.5%(21/40);病死率和住院天数典型组显著低于非典型组p〈0.05(u=2.039)和p〈0.01(u=18.127)。结论AMI的疗效与初诊时间显著相关,症状明显,易于发现疾病,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循环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64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0例,分别检测其相关内皮功能,包括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PAPP—A。【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相比PAPP—A[(6×10^-3±5×10^-1U/L与(19×10^-3±13×10^-3)U/L,P〈0.05]、hs-CRP[(0.5±0.3)mg/L与(3.6±2.2)mg/L,P〈0.01]、NO[(57±4)μmol/L与(45±5)μmol/L,P〈0.05]和FMD(6.0%±0.8%与3-3%±1.2%,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选择多重回归分析,按α=0.10水准,发现PAPP—A与hs—CRP和FMD存在直线关系,Lnhs—CRP的偏相关系数为0.333(95%置信区间:0.138-0.527,P〈0.01),FMD的偏相关系数为-0.623(95%CI:-1.144—0.102,P〈0.051,其中常数项为5.570。高PAPP—A(〉11.094×10^-3U/L)患者hs—CRP明显增高[(5.3±4.2)mg/L与(1.3±0.6)mg/L,P〈0.01),FMD则降低(3.3%±2.4%与6.2%±3.6%,P〈0.05)。【结论】PAPP-A可作为间接评估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6例肝硬化并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9例和对照组(B组)37例,治疗组采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并观察相关指标。结果A组48h再出血率(7.70%)明显低于B组(27.00%),P〈0.05;A组住院天数(5.20±2.10天)明显少于B组(7.80±2.90天),P〈0.05;A组输血量(3.60±2.20u)与B组输血量(3.40±2.30u)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能有效预防早期再出血发生和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在社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2005年4月_2006年4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对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干预,观察并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状况、生活行为(包括食用食物种类、食用量)、膳食知识知晓情况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干预后,患者对疲劳的自我感觉改善,食用食物种类显著多于干预前[(5.6±1.7)种与(4.2±1.7)种,t=-6.03,P=0.003,膳食知识了解率显著高于干预前(79.41%与42.16%,x2=29.70,P=0.00);禽蛋类食物、水果的月均食用量较干预前显著增加[(14±13)g与(11±13)g,Z=2.49,P=0.01;(2.7±1.2)g与(2.3±1.0)g,Z=2.27,P=0.02],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较干预前显著下降[(6.6±1.8)%与(7.0±0.7)%,t=2.39,P=0.02;(1.8±1.4)mmol/L与(2.0±2.0)mmoL/L,t=2.06,P:0.0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干预前显著增加[(1.27±0.38)mmol/L与(1.18±0.16)mmol/L,t=2.06,P=0.04]。结论在社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行为方式和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的膳食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平顶山市市区8—16岁儿童血脂谱正常参考值范围,探讨影响儿童血脂水平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57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采用西斯美康180sysme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x±s)依次为3.51±0.77、0.96±0.32、1.15±0.24、1.15±0.24(单位均为mmol/L)血压偏高组HDL水平显著低于血压正常组;常吃油炸食品组LDL的平均值大于对照组;进餐速度快组TC显著高于对照组;BMI与T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腰臀比与T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第5—95百分位TC、TG、HDL、LDL的范围分别为TC〈4.70mmol/L,TG〈1.66mmol/L,HDL〉0.76mmol/L,LDL〈2.76mmol/L;年龄、血压偏高、油炸食品、进餐速度快是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常吃粗杂粮是高血脂的保护因素;腰臀比(WHR)、体脂含量、BMI是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Wen Y  Wang HW  Wu J  Lu HL  Xia Z  Cianflone K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6):2571-2574
目的 观察3T3-L1前脂细胞分化和游离脂肪酸(FFA)对3T3-L1(前)脂肪细胞C5L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分化时段和FFA处理后(前)脂肪细胞C5L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3T3-L1脂肪细胞C512mRNA表达呈分化依赖性增加,而C5L2蛋白表达水平在分化早期显著增强,诱导分化6hC5L2蛋白表达增加了21%(61%±18%VS51%±15%,P〈0.05);分化12h达高峰,增加了38%(70%±12%VS51%±15%,P〈0.01);分化3d基本恢复至0d水平。在3T3-L1成熟脂肪细胞,0.5mmol/L和1.0mmol/L油酸分别抑制46%(0.58±0.21 vs 1.08±0.46,P〈0.05)和84%(0.18±0.04VS1.08±0.46,P〈0.05)C5L2 mRNA表达,而0.125mmol/L油酸即能显著下调36%(35%±8%vs54%±7%,P〈0.01)C5L2蛋白表达。低浓度棕榈酸均能明显抑制C5L2mRNA和蛋白的表达,1.0mmol/L时c512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减少了41%(0.57±0.28vs0.97±0.41,P〈0.05)和55%(24%±13%VS54%±7%,P〈0.01)。油酸和棕榈酸对前脂肪细胞C5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促酰化蛋白/C5L2途径参与了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过程。C512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调可能参与了油酸和棕榈酸诱导的成熟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下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分析其对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7月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出院随访的1型糖尿病患儿13例,男8例,女3例,年龄(12.4±2.5)岁,病程(0.5±1.4)年,其中4例采用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MDI),同时指尖血糖监测≥4次/d。另9例使用胰岛素泵连续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在动态监测系统下检测血糖和相关结果。在1年后观测其病情发展对其他脏器的影响,并检测其尿微量蛋白改变判断肾脏损害情况。结果(1)研究对象体重指数(BMI)为(18.2±2.6)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8.4±1.6)%。CSII组HbAlc(8.6±1.2)%,MD组HbAlc(8.6±2.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CGMS发现22例36次餐后2h高血糖,CSII组2例(22.2%),每例出现一次,MDI组4例(85.7%),每例出现(4.5±1.5)次,差异显著(P〈0.01);(3)CGMS发现3例39次低血糖,持续时间(46.6±52.8)min,而指尖血糖监测仅发现11次低血糖。(4)在研究病程1年后,检测患儿尿微量蛋白,尿β2-MG、Alia、IgG、Scr、BUN、FBG和HbAlc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型糖尿病患儿多数存在低血糖和餐后高血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发现血糖异常波动的有效工具。动态血糖监测对指导1型糖尿病治疗,调整胰岛素剂量,减小病情发展对其他脏器的损害.改善患儿体质状况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预混人胰岛素30R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4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HbAlc〉9.0%),按1:1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B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进行治疗。以空腹及餐后2h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分别小于7.0mmol/L和10.0mmol/L为目标,用动态血糖检测仪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计算全天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BG)作为反映血糖波动指数。结果治疗后B组SDBG、MAGE和CV—FBG三个指标均低于A组[SDBG:(1.48±0.41)vs(1.75±0.43)mmol/L;MAGE:(3.24±0.75)vs(3.86±1.02)mmol/L;CV—FBG:(16.35±2.34)vs(19.43±3.25),均P〈0.05],同时B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也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诺和灵30R相比,联合应用门冬胰岛索和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更有利于血糖平稳。  相似文献   

18.
王德明  陈春蓉  邹艳  王媛 《四川医学》2008,29(12):1732-1734
目的评估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两种方法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时的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强度。方法胰岛素治疗的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105例,随机分为CSⅡ组(54例)和MSⅡ组(51例),观察两组血糖控制、低血糖发生率、注射区皮肤瘙瘁及皮下结节出现频数、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工作强度。结果与MSⅡ组相比,CSⅡ组2hPBG降低更为明显[早餐:(7.4±2.2)VS(9.7±2.0),中餐:(6.9±1.8)vs(8.5±1.7),晚餐:(7.0±1.4)vs(8.8±1.7),P<0.05];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94.4%vs84.4%,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13.0%vs29.4%,P<0.05);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护理工作强度明显减轻(11.8±5.4)vs(14.64-4.7),P<0.01。结论CSⅡ较MSⅡ在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雯雯  王立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3):2119-2120,212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其与空腹血浆胰岛素(FPI)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双光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46例健康者(对照组)腰椎L1-L4、股骨近端及全身骨密度,用化学发光法测定FPI水平。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FPI水平分别为(1.05±0.40)μU/ml和(0.91±0.25)μ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受检者腰椎、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分别为(1.12±0.20)g/cm^2与(1.09±0.19)g/cm^2、(0.89±0.16)g/cm^2与(0.90±0.12)g/cm^2、(0.95±0.16)g/cm^2与(0.92±0.30)g/c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14.4%(15/104)和6.5%(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骨量正常组(NBMD组)和2型糖尿病骨量低下组(IBMD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FPI水平及使用胰岛素达1年以上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6.5±12.5)岁与(62.4±9.8)岁、(1.12±0.39)μU/ml与(0.91±0.38)μU/ml、35.8%与8.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健康者相当;高水平的FPI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36例糖尿病并发AMI(A组 )与 5 0例非糖尿病AMI(B组 )患者的发病时状态 ,临床特点及相关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两组AMI有无不同。结果 与B组比较 ,A组发病年龄早 (5 6 6± 8 2对 6 2 8± 9 0 )岁 ;静息状态下发病多 (6 3 9%对 30 0 % ) ;无痛型AMI多 (5 2 8%对 18 0 % ) ;血甘油三酯高[(3 5 3± 1 72 )mmol/L对 (2 86± 0 95 )mmol/L];左室射血分数小于 5 0 %者多 ;左室内径缩短分数小于 2 5 %者多 ;冠状动脉造影多支病变多 (6 6 7%对 40 0 % ) ;心力衰竭发生率高 (6 6 6 %对 2 8 0 % ) ;死亡率高 (16 7%对 8 0 % ) ;P均 <0 0 1及 0 0 5。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AMI发病年龄早 ,静息状态下发病多 ,常呈无痛型 ,AMI时左室功能差 ,心力衰竭发病率及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