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脑血管病急性脑出血48小时内的患者118例,分为依达拉奉组及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按急性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28天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定,并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4天、28天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组治疗14天、28天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I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依达拉奉对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疗效更好,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依迭拉奉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后30天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3.61±2.53)较对照组(7.46±2.57)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天后,2组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依达拉奉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6例)与常规治疗组(3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脱水降颅压和对症支持治疗;依达拉奉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静滴,每日2次,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SE浓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的浓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01),但依达拉奉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0.01)。结论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NSE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MC12186)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脑出血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根据出血量给予不同剂量的脱水药,控制血压及血糖,并给予脑细胞活化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2次/d,共14d。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ESS由治疗前的(43.10±14.26)分上升到治疗后的(63.80±14.38)分;对照组ESS由治疗前的(43.30±14.46)分改变为治疗后的(42.70±18.87)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的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相似文献   

5.
朱建军 《中外医疗》2011,30(28):113-1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选择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2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复方甘露醇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应用脉络宁,分别比较2组7d和14d的疗效。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临床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1%(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0例入选的脑梗死患者被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ivgtt,q12h。结果:治疗后14d,脑脊液中的TNF-α在依达拉奉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欧阳文任 《中国医疗前沿》2011,(20):63+42-63,4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并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68.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每日2次,共19天。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9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9天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6±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7.6)分(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8.3%和8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1%和62.1%(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显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4.2%高于对照组的40.6%(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李棣华  郭琳  陈耀中 《海南医学》2009,20(10):76-7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6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14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及其显效率和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依达拉奉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能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周艳萍 《中外医疗》2012,31(18):17-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期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及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在治疗21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体积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14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59%和88.2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伙O.05)。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期原发性脑出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脑血肿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64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20mg+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天。两组分别于治疗后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14天后水肿产生率为(17.8±0.05)%,对照组为(27.4±0.06)%,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4天,治疗组CSS评分为(9.5±3.1),对照组的CSS评分为(17.3±7.4),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3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依拉达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每日两次,共28天,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8天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5±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2.21)分。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黄红伟  虞炳庆  沈伟 《海南医学》2008,19(10):17-1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MCI-186)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持续人院的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出血量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bid,共14d.治疗后第28天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28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治疗前的(18.6±6.7)分下降到治疗后的(9.4±5.3)分(P<0.05);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治疗前的(19.4±10.4)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5.6±9.7)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耿直  孙晓江  沈洁  陈静炯  杜卓婴 《上海医学》2004,27(12):917-91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5 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依达拉奉 30mg +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10 0ml静脉滴注 ,30min内滴完 ,每日 2次 ,共 2 8d。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2 8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 2 8d后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9.6± 6 .3)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4 .4± 7.6 )分 (P <0 .0 5 )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4 8.3%和 86 .2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 0 .1%和 6 2 .1% (P <0 .0 5 )。结论 依达拉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6.
黄丽萍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1002-100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发病24h内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入院后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同时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1个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张干  苗青  周媛  孙静  宫鑫 《安徽医学》2009,30(5):550-55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应用共14天。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评定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测定。结果治疗组在20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89%)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8%);治疗组CRP异常率(41.38%)显著低于对照组(54.3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减轻急性脑出血的炎症反应,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天。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作头颅CT检查,了解脑水肿情况,计算水肿产生率,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28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14天后水肿产生率为(0.22±0.06)/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28±0.07)/d(P<0.05);治疗14天,观察组ESS评分为(19.9±5.1)分,优于对照组的(16.1±4.8)分(P<0.05);治疗28天,观察组ESS评分为(25.8±6.0)分,对照组为(21.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王景英 《当代医学》2010,16(20):12-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自由基含量的变化。方法 48例确诊急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针30mg,每日两次,14d为一疗程,其余治疗措施两组相同。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6(IL-6)水平及欧洲卒中量表(european stroke score E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变化。结果治疗后14d,治疗组患者的ESS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SOD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针可以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120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治疗纽60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达拉奉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结果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比较,依达拉奉组治疗前为(20.2±10.3)分,治疗后为(10.6±5.1)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前为(19.8±5.1)分,治疗后为(15.6±4.4)分,治疗前后无明显下降。治疗后依达拉奉组NDS减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