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凤艳 《中外医疗》2011,30(30):42-42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全部合并2型糖尿病,对照组30例,没有合并糖尿病,然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组患者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吸烟年限、血脂差异、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的程度和受累血管的数目及部位均无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病变数目及末梢病变的数目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增多,P〈0.05。结论经过回归分析发现,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原因有低密度脂蛋白,年龄及吸烟年限。病变数目及末梢病变的数目与糖尿病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状况并探讨糖耐量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207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冠心病患者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1997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A组正常糖耐量(NGT)患者100例;B组糖耐量下降(IGT)患者47例;合并糖尿病(DM)患者(C组)60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冠状动脉造影的受累情况. 结果 207例冠心病患者合并糖代谢紊乱51.68%;冠状动脉病变C组双支、三支病变发生率(36.67%、46.67%)高于B组(29.79%、31.91%)和A组(28.24%、31.21%)(P<0.05);C组单支病变发生率(16.66%)低于B组(38.30%)、A组(38.55%)P<0.05);而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程度c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弥漫性病变发生率,(63.33%)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36.17%)与A组(4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病变发生率高,病变更严重、弥漫,但糖耐量下降并不影响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季兴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58-1659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564例,按是否伴有2型糖尿病分为DM组126例和非DM组438例。记录两组间一般资料、基础病、行为、实验室检测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在性别、吸烟和酗酒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质指数和合并高血压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测指标上LDL-C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和U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情况上病变支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弥漫性血管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弥漫增多,狭窄程度严重;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脉病变可能和血脂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64层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外周血管超声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性质等方面的特征.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科和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共129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T2DM)病史分为:老年冠心病组(n=69)和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n=60).经64层双源螺旋CT检查、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检查对比2组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性质的差异.结果 64-DSCT显示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冠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与老年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斑块检出率分别为81.6%和55%,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的65.2%和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易损斑块的检出率较老年冠心病组高,且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IMT、斑块积分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外周血管斑块数较单支病变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以易损斑块为主.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可以预测冠脉病变,外周血管斑块数越多,冠脉病变的支数越多.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范泉  郭文怡  贾国良 《医学争鸣》2006,27(8):698-70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意义. 方法: 收集9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单纯冠心病组32例,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IGT)组31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组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A1c,根据住院期间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统计冠脉狭窄程度,作为冠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结果: 冠心病合并T2DM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均较单纯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合并IGT组明显升高(P《0.05);冠心病合并IGT组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6447, P《0.01),在剔除了其他常见影响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 结论: 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积分呈正相关. HbA1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冠心病患者162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观察组),单纯冠心病患者82例(对照组),两组均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受累血管支数及狭窄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单支病变发生率为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病变发生率为4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支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弥漫性病变发生率为40.0%、右冠状动脉(RCA)病变发生率为7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及39.0%(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常可累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呈弥漫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冠脉内斑块性质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对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52例患者(糖尿病组24例,非糖尿病组28例)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进行评价.结果:糖尿病组血管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组单支病变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三支病变发生率为50.0%,而非糖尿病组发生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弥漫性病变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1),重度狭窄病变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冠脉内共检测到130个斑块,两组之间的斑块数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以软斑块为主,钙化斑块次之,非糖尿病组以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为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可有效检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冠脉斑块性质,对冠心病诊断和临床评估冠心病风险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尿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4例为A组,单纯冠心病患者98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A组患者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3个亚组,即1支、2支、3支病变组,比较亚组间的尿白蛋白水平;A组患者以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为自变量,分别以病变数、冠脉狭窄指数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A组与B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弥漫性病变发生率、病变数、冠脉狭窄指数均较高(P均<0.05);A组各亚组间尿白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数、冠脉狭窄指数与尿白蛋白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84、0.5762,P均<0.05    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广,病变弥漫且严重;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是2型糖尿病发生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对8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并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血脂异常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3支病变和多支多节段病变,而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1支病变和2支病变;糖尿病组冠状血管的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因素多而复杂,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冠状血管病变广泛、严重.  相似文献   

10.
内皮素-1、一氧化氮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241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n=135),非冠状动脉狭窄组(n=106).比较冠状动脉狭窄组与非冠状动脉狭窄组的ET-1、NO,以及不同病变支数患者ET-1、NO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冠状动脉狭窄组血浆ET-1高于非狭窄组,而血清NO浓度低于非狭窄组.同时随病变血管增加血浆ET-1水平增加,而NO则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年龄、糖尿病史、吸烟、TC、LDL-C、ET-1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记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5,0.241,0.227,0.087,0.053,0.552,P<0.01~0.05),NO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记分呈负相关(r=-0.504,P<0.05).TG、BMI、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记分无相关性.结论:内皮功能障碍是冠状动脉狭窄的重要因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内皮素-1呈正相关,与一氧化氮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5 ̄1997年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153例,分为糖尿病组(33例)、糖耐量减低组(IGT,23例)和非糖尿病组(97例),观察其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冠状动脉受累情况。结果:3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 梗死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组冠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赣东北地区人群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本院行冠脉造影的1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吸烟、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定量Gensini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示,在冠脉积分逐渐增高的四组中,单个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数目的百分率也都逐渐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LDL-C和2型糖尿病为冠脉狭窄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男性、高血压、老龄.结论 高LDL-C和2型糖尿病是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入选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A组,观察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管腔狭窄≥50%,A组患者再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冠状动脉病变亚组;B组,对照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管腔狭窄〈50%。分别对各组的HbAlC、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合并糖尿病资料进行比较,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HbAlc明显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明显,斑块形成及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多,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累及支数越多,相对应HbAlc数值越高,内膜中层增厚患者越多,双支、三支亚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斑块形成及合并糖尿病,单支病变亚组患者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支及三支病变亚组患者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lC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能更好地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及程度,对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连续住院的患者156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冠心病者98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者58例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记录纳入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家族史、吸烟程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血压及血糖水平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支数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吸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舒张压(DBP)、家族史、血肌酐(Cr)、LVEF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吸烟史、SBP、LDL‐C、FBG呈正相关;与年龄、男性、TCH、TG无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BP和FBG呈正相关,与年龄、男性、吸烟、TG、TCH和LDL‐C无相关性。结论在青海地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吸烟、男性、SBP、FBG与冠心病患者联系更加紧密,共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不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对1997~2001年间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649例住院患者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男性及高LDL组中冠状动脉狭窄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组(P=0.000 1~0.016);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组中年龄高低、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程、吸烟量、血Glu、SBP、TC、LDL和ApoA1的均值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t=2.423~7.816,P=0.000 1~0.016);高龄、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程、吸烟量、血Glu、TC与病变冠脉积分、冠脉病变积分及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性(r=0.093~0.29,P=0.000 1~0.022).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P=0.000 1)、高血压病程(P=0.007)、吸烟量(P=0.000 1)、高LDL(P=0.003)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以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确诊冠心病患者178例,依据其冠脉病变程度分为三组,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规、FBI,并设置冠脉造影结果正常或是主要冠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148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脉病变血管支数越多FIB水平愈高,血浆FIB水平和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呈明显相关性(P<0.01);冠心病组和对照组FBI、TG、LDL-C、TC、HDL-C、ApoAI、ApoB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浆FBI水平与冠脉病变相关;且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与冠心病明显相关,FBI可作为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斌  朱伟  梁雪  李新 《河南医学研究》2007,16(3):200-202,214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2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正常组78例;冠心病组190例。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受累的主要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68例、双支病变组56例、多支病变组66例。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及各项生化指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狭窄计分表示。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降低(p<0.01)。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计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病变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测量245例自愿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QTd、QTcd,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血管数及与QTd的关系。结果:冠脉狭窄组QTd、QTcd显著大于冠脉无狭窄组 (P<0.001),冠脉狭窄≥70%组QTd、QTcd明显大于冠脉狭窄<70%且≥50%组。QTd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84, P<0.05),狭窄程度越重,QTd越大。多支病变组QTd、QTcd虽比单支病变组有所延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脉狭窄及程度对QTd有影响,冠脉病变血管数对QTd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高龄老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的冠状动脉特点、与危险因素的关系及治疗现状。 方法 比较536 例≥ 80 岁ACS 患者与568 例60-70 岁ACS 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治疗现状,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分析病变支数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结果 ≥ 80 岁组,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明显增高(P <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比例增高(P <0.05),多支病变、左主干、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增多(P <0.01),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应用普及,β 受体阻断剂和ACEI/ARB 应用率下降(P <0.01)。在0、1、2 支及多支病变组,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显著(P < 0.01)。随着病变支数增多,患者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受累的比例增高(P < 0.01),严重狭窄和完全闭塞的比例增高(P < 0.01)。 结论 高龄ACS 患者病变复杂、合并疾病多,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是高龄老人ACS 的危险因素,与病变支数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比较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A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合并冠状动脉狭窄(B组)及冠状动脉狭窄(C组)3组间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病变血管分布、心肌缺血改变的差异。结果3组间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差异无显著性;病变血管分布A组多累及右冠脉,B组、C组多累及左前降支,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心绞痛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心肌梗死与心电图ST-T异常发生率,A组低于B组、C组(P<0.05,P<0.01);LVED值A组小于B组、C组,EF值A组高于B组、C组(P<0.01)。结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对心肌缺血的影响较冠状动脉狭窄低,但并非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