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耿亚  陈保红  穆晓燕 《中国药房》2010,(20):1881-188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的7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例ADR中,抗感染药占35.6%,中药制剂占9.6%。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及中药制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检测和使用规范,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2.
41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世启  陶阳 《中国药事》2012,26(1):98-100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41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9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占53.70%,中药制剂占15.27%.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6.37%;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7.09%.ADR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结论 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2013年收集的694例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用药情况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4例ADR报告中,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73.34%;药品种类中抗感染药引发ADR例数最多(占57.35%),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9.31%);ADR损害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45.10%),其次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分别占25.36%和19.02%)。结论:临床应提高ADR监测报告质量,加强抗感染药的合理使用,减少ADR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10年上报国家和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0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7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60岁的患者占38.65%;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见,占48.79%,其次为抗肿瘤及辅助治疗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5.42%.结论:医务人员应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开展和加强临床ADR监测,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ADR)的规律与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2010~2011年收集上报的250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涉及药品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50例ADR中,男性患者较多(占56.8%);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占72.8%);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物最多(156例,62.4%),以头孢菌素居多(94例,60.26%);ADR涉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174例,占69.6%)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对我院2005-2009年收集到的365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ADR门诊报告数量少,仅36例;引起ADR的药品涉及138种,抗感染药发生的ADR最多,有140例,占38.3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引发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8.77%;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157例,占41.10%;严重的、新的严重的ADR很少(仅各1例)。结论:ADR的发生与用药频次、给药途径有关;临床必须加强ADR报告的培训、宣传,扩大报告来源;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ADR应及时处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上报的66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6例ADR报告中,大于70岁老年患者发生率最高(96例,占14.41%);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589例,占88.44%);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最多(173例,占25.98%),中药制剂次之(135例,占20.27%);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252例,占37.84%).结论:应正确认识和重视ADR监测工作,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杨益 《中国医药科学》2012,(20):157-159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1年收集的13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9例ADR中,抗感染药占45.32%,肝科用药占23.02%。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加强ADR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2012-2015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及上报人职业等,对该院1307例ADR包括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307例ADR报告中,男性的发生比例高于女性,61~70岁的老年人占26.55%;ADR药品种类以抗肿瘤药最多(45.44%),其次是抗感染药物(20.95%);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73.22%);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预后分析,95.8%的ADR患者痊愈或好转.结论 临床上应深入加强ADR的监测与报告,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收集的16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8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占53.70%中药制剂占15.27%.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7.3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7.09%.ADR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结论 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279例抗感染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抗感染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临床各科室上报的279例抗感染药致ADR报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79例抗感染药致ADR中,静脉滴注导致的ADR最多(262例,占93.55%);以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例数最多(101例,占36.20%),其次为氟喹诺酮类(68例,占24.37%);ADR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139例,占49.82%),其次为消化系统(77例,占27.60%);上报科室以外科最多(121例,占43.37%)。结论: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是ADR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抗感染药的临床合理应用和ADR监测,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1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对2009—2010年收集的13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36例ADR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80例,58.82%)高于男性(56例,41.18%);经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为79例,占58.09%;抗感染药引发的ADR居首位,为79例次,占57.66%,其中以氟喹诺酮类引起的ADR最多,中成药居第2位;ADR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96例次,占50.53%)。结论:ADR主要由抗感染药和中成药引起,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及中成药是减少ADR的关键,加强ADR监测、提高ADR的预防和个体化用药是保证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5,(2):225-22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3年我院上报的192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192例ADR报告中,ADR发生最多的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42.18%;引起ADR发生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占92.71%;引起ADR最多的是抗感染药,有65例,占33.85%,其中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占26.15%;累及器官或系统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7.50%。结论:临床应加强抗感染药及静脉滴注给药方式的监测,重点关注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及ADR对其皮肤及其附件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安全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的ADR报告817例分别从患者临床表现、累及器官或系统、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性别及年龄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817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占51.04%,中药制剂占17.26%。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1.8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0.22%。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我院9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探讨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2008年上报的98 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及该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 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8类52种,其中抗感染药居多(27种,占51.92%),其次为中药制剂(11种,占21.15%).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及神经系统、消化道损害为主.ADR发生后经停药或抗过敏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上报的297份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类型、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ADR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0.98;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有128例,占43.09%;消化系统和皮肤系统、神经系统的损伤较为常见,分别为28.85%(90例)、26.90%(84例)、12.51%(39例);注射给药引起的ADR最多,为182例,占61.28%;ADR以医师报告为主,占64.65%.结论:ADR在临床药物治疗中较常见,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尽可能避免和减少ADR发生,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刘俊 《中国药事》2013,27(3):338-341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74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女性及老年患者发生ADR较多;新的、严重的ADR分别占总数的3.22%和5.23%;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方式,其次为口服用药;联合用药占6.84%;抗感染药、中成药及抗肿瘤药为发生ADR的主要药品,其中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及刺五加发生例数最多;ADR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其次是皮肤及附件组织损害.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14例ADR报表分别从报告人、患者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发生的ADR较多,占57.9%(66例);抗感染用药引起的ADR最多,占68.4%(78例);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为常见,占92.1%(105例);ADR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最为常见,占47.4%(54例).结论 ADR监测工作应常抓不懈,以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546例ADR报告,分别从资料来源、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所涉及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结果等采用回归性分析.结果 546例ADR中,女性患者较多(占56.59%);共涉及140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及中成药较多,分别占32.60%和20.51%;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其附件反应最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结论 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感染药及中药制剂的合理使用,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到的176例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所属科别、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引发ADR的前10位药品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6例ADR报告涉及17大类药物,其中抗感染药物的例数最多;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占84.66%:ADR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临床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时,特别是静脉滴注给药时,要严密监测,有不良反应征兆时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更严重的AD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