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力德希口服液对城市儿童血铅干预效应及其对血锌、血钙、血铁的影响。方法门诊体检血铅≥100μg/L的儿童随机分为服用力德希口服液的干预组和对照组,连续干预两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儿童的血铅、钙、铁、锌的浓度变化。结果干预组从干预前的血铅≥100μg/L的77例下降到干预后的6例,而对照组从干预前的78例上升到干预后的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锌、血钙、血铁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服用力德希口服液可使儿童的PbB明显下降(P〈0.001),而对儿童的血锌、血钙和血铁未见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楠  张宏艳  陈朝晖  张炜 《天津医药》2007,35(8):569-57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干扰素(IFN-γ)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2例VM患儿(VM组)及2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IL-18、IFN-γ的含量.结果(1)VM组血IL-18、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VM组肌酸磷酸激酶MB亚型(CKMB)升高者血IL-18的含量高于CKMB正常者(P<0.05),但血IFN-γ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M组血清IL-18含量与CKMB含量呈直线正相关(r=0.46,P<0.05).(3)VM患儿治疗后血IL-18、IFN-γ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中细胞因子IL-18、IFN-γ参与了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免疫过程;血清IL-18的水平可作为诊断的一项辅助指标;而治疗后血IL-18、IFN-γ水平的变化,可用于评价预后和疗效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虫草多糖脂质体口服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1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给予门冬钾镁、肌苷、VitC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虫草多糖脂质体口服液,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细胞数量及各群比例关系及IL-2、IFN-γ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BMC CD4 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 /CD8 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培养上清液IL-2、IFN-γ含量明显增高(P<0.01,P<0.05).结论:复方虫草多糖脂质体口服液能促进慢性乙肝患者PBMC产生CD4 T淋巴细胞、IL-2、IFN-γ,能明显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猕猴桃颗粒联合综合干预对儿童高铅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高铅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卫生及营养指导,治疗组加用猕猴桃颗粒口服,3个月后复查血铅。结果:118例患儿中,治疗组有2例退出,对照组有8例退出,最后治疗组有57例,对照组有5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铅水平均有下降,治疗组平均值(86.95±26.00),对照组平均值(125.09±23.98),显效率治疗组较对照组多32.71%,有效率治疗组高出对照组42.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血铅下降及改善症状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猕猴桃颗粒联合行为指导、营养干预综合治疗儿童高铅血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钟漆容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66+169-166,169
目的:探讨儿童血铅现状及综合措施干预高铅血症的疗效。方法:以32例门诊健康检查发现血铅超标的儿童采取健康教育及营养干预,观察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血铅均值及高铅血症阳性率较干预前均有显著的降低。结论:儿童高铅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发现血铅超标的儿童,采用综合措施干预儿童高铅血症可有效减低血铅。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2006年元月在儿保门诊开展儿童血铅筛查以来,发现血铅〉100μg/L 41例,其中高铅血症37例,铅中毒4例。4例铅中毒儿童转市级医院进一步诊治,37例高铅血症儿童在儿保门诊给予山麦健脾口服液观察治疗。初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杞枣口服液治疗儿童高铅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杞枣口服液治疗儿童高铅血症的疗效。方法 66例血铅升高且有相关症状的年龄3~lO岁儿童服用1个月杞枣口服液。结果 血铅均值水平及高铅血症阳性率均有显著性降低,相关症状也有明显改善。62例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对照儿童上述指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表明使用杞枣口服液治疗儿童高铅血症,保护儿童免受铅危害是一种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2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A组(根据病灶范围分为A1组60例、A2组40例和A3组20例,根据影像诊断分为AⅠ组50例,AⅡ组70例),16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B组(其中根据病灶范围分为B1组80例、B2组45例和B3组35例,根据影像诊断分为BⅠ组65例,BⅡ组95例);115例糖尿病患者为C组,1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为D组。通过检测血清中TNF-α、IFN-γ及IL-10 m RNA表达量,血清TNF-α、IFN-γ及IL-10蛋白含量,并比较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患者血清TNF-α、IFN-γ及IL-10的m 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平均值均高于C组和D组,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病灶范围增加TNF-α、IFN-γ及IL-10的m RNA表达和蛋白含量也同步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内部各组分的患者TNF-α、IFN-γ及IL-10的的m 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增高均明显高于B组内部各组分的患者TNF-α、IFN-γ及IL-10的的m 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NF-α、IFN-γ及IL-10的m 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变化更加显著,TNF-α、IFN-γ及IL-10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h1和Th2细胞在铅暴露和高脂饮食作用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以期为铅暴露和高脂饮食致神经损伤的生物标志研究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铅暴露组和高脂饮食+铅暴露组。采用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醋酸铅饮用水进行染毒,染毒时间为16周。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小鼠进行神经行为测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海马组织中铅水平,应用ELISA法和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海马中IFN-γ、 IL-4、IL-1β、IL-6、IL-10和TNF-α含量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组织中Th1(CD4~+ IFN-γ~+)和Th2(CD4~+IL-4~+)细胞比例。结果 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高脂饮食组和铅暴露组小鼠的潜伏期高于对照组,穿台次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脂饮食组及铅暴露组相比,高脂饮食+铅暴露组第3天潜伏期明显延长,穿台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分别与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比较,铅暴露组和高脂饮食+铅暴露组小鼠海马组织中铅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中炎症因子的改变:高脂饮食组、铅暴露组小鼠IL-1β、IL-6、IL-10和TNF-α含量较对照组升高,且高脂饮食+铅暴露组小鼠IL-1β、TNF-α含量明显高于高脂饮食组或铅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和铅暴露组小鼠脑组织中CD4~+ IFN-γ~+(Th1)细胞比例上升,CD4~+IL-4~+(Th2)细胞比例降低;且高脂饮食+铅暴露组脑组织CD4~+ IFN-γ~+(Th1)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高脂饮食组或铅暴露组,CD4~+IL-4~+(Th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其释放的炎症因子IFN-γ和IL-4的变化趋势与细胞比例相似。结论高脂饮食铅暴露后可加剧小鼠神经炎症, Th1/Th2细胞比例失衡可能参与了高脂饮食铅暴露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sPD-L1)、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 (IL-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观察组)和3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PD-L1、IFN-γ、IL-2浓度,Pearson法分析sPD-L1与IFN-7、IL-2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浆sPD-L1水平明显增高,IFN-γ、IL-2水平明显下降,sPD-L1与IFN-γ、IL-2均为负相关(P<0.01).结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PD-L1水平升高,可能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大鼠在吗啡依赖、自然戒断和使用戒毒药玄夏治疗时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6进行测定,以了解戒毒药玄夏对大鼠体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配到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组、自然戒断组和玄夏治疗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每日两次sc生理盐水。余3组每日sc吗啡,共8d,建立吗啡依赖模型。玄夏治疗组于给吗啡的d4起每日ig玄夏,正常对照组和吗啡依赖组于最后一次sc吗啡后取脾脏,自然戒断组和玄夏治疗组于停吗啡72h后取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加入Con A后置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48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2、IL-4和IL-6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脾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2和IL-6 3种细胞因子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吗啡依赖组大鼠Th1型因子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2的水平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2型因子IL-6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然戒断组,IFN-γ的水平较吗啡依赖组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2的水平进一步升高,与吗啡依赖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6的水平较吗啡依赖组稍有增加。玄夏治疗组,IFN-γ水平较吗啡依赖组低,而且明显低于自然戒断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水平相似;IL-2水平较自然戒断组和吗啡依赖组低,接近正常对照组;IL-6的水平则显著低于自然戒断组(P<0.05)。结论:大鼠使用玄夏后,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2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玄夏能抑制大鼠吗啡依赖时增强的Th1型免疫应答,对Th1/Th2平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朝虹  殷松楼  殷寒秋  桑威  徐开林 《江苏医药》2012,38(17):1985-1988
目的探讨体外阻断活化的供鼠T淋巴细胞CD137-CD137L共刺激途径抑制供鼠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方法应用雄性供鼠BALB/c脾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雌性受鼠C57BL/6脾淋巴细胞为刺激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设单抗实验组(加抗CD137L单抗)和对照组(不加抗CD137L单抗),初次和再次MLC第1、3、5、7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RT-PCR法检测培养的细胞IL-2、IFN-γ、IL-4、IL-10的水平。结果实验组CD3+CD8+T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IL-2、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IL-10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MLC中,应用抗CD137L单抗孵育供鼠脾T淋巴细胞主要抑制供鼠CD3+CD8+T细胞的增殖,抑制Ⅰ类细胞因子IFN-γ及IL-2的表达,促进Ⅱ类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赵海丰  杨仁池 《天津医药》2012,40(10):983-986
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各自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水平.方法:取36例ITP患者(ITP组)和36例正常对照(对照组)外周血,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IFN-γ和IL-4的mRNA水平;随机抽取2组中的各10例,采用DNA甲基化修饰后测序的方法检测IFN-γ和IL-4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并计算IFN-γ和IL-4基因的mRNA水平与其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组IFN-γ的mRNA水平增高(1.86±0.29 vs 0.83±0.14,P<0.05),而IL-4的mRNA水平降低(0.78±0.22 vs 1.45±0.40,P<0.05),Th1/Th2(IFN-γ/IL-4)比值升高(7.11±0.60vs 3.12±1.88,P<0.01).2组IFN-γ和IL-4基因CpG岛的位点甲基化水平和整体甲基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中IFN-γ和IL-4的mRNA表达水平与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不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ITP患者处于Th1极化状态,IFN-γ和IL-4的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对各自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不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将某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共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分娩者60例作为对照组A,选取同期正常非孕者60例作为对照组B,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Th1型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子.结果:研究组IL-2、IFN-α、IFN-γ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LIT)对尘螨过敏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328例确诊为粉尘螨过敏诱发CVA患儿,排除随访脱落及不配合治疗患儿,最终纳入2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2)和观察组(n=143)。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粉尘螨滴剂治疗,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12个月,比较两组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血清白介素10(IL-10)和IL-17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Th17和Treg细胞比例、血清IL-10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Th17和Treg细胞比例、血清IL-10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Th17细胞比例和血清IL-1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两组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可有效改善尘螨过敏CVA患儿临床症状,其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Th17/Treg细胞水平进而调节机体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囗服二巯丁二酸和静脉滴注(静滴)依地酸钙钠对铅中毒的驱铅效果。方法50例铅中毒患儿,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静滴依地酸钙钠治疗,研究组患儿囗服二巯丁二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与对照组的88.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12.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人际关系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中毒患儿分别采用囗服二巯丁二酸和静滴依地酸钙钠进行治疗均可获得明显的临床疗效,均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临床中可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18BP和泼尼松联合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影响及IL-18BP可能的机制。方法:5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12只),泼尼松治疗组(10只),IL-18BP治疗组(10只)及IL-18BP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组(10只)。大鼠尾静脉单次注射阿霉素5mg/kg制备模型,用ELISAKit检测血清IL-18、IFN-γ和IL-4水平。结果:各组大鼠尿蛋白、血清IL-18、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泼尼松与IL-18BP治疗组分别可降低IFN-γ和IL-18水平(P<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IFN-γ和IL-18水平更明显,与单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IL-18BP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两者单一治疗组,IL-18和IFN-γ在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IL-18BP可能通过降低IL-18和IFN-γ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2(IL-22)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180例MP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血清IL-2、IL-22水平以及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耗时更短(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指标IL-2、IL-2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L-2、IL-22水平均提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体液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体液免疫功能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MP患儿能显著提升患儿血清IL-2以及IL-22水平,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肝化瘀方联合射频消融术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手术当日给予清肝化瘀方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餐后各1次,连续服用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生活质量(KPS评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免疫功能(NK细胞、CD4^+、CD8^+、IL-2、TNF-α、INF-γ)、肿瘤转移相关蛋白(VEGF、COX-2)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36.73%)显著高于对照组(17.78%)(P<0.05)。治疗1、2、3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PS评分、CD4^+、CD8^+、NK细胞、TNF-α、IFN-γ、IL-2、VEGF及外周血有核细胞中COX-2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升高,TNF-α、IFN-γ、IL-2、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CD4^+、CD8^+、NK细胞、外周血有核细胞中COX-2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CD4^+和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TNF-α、IFN-γ、IL-2、VEGF、外周血有核细胞中COX-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化瘀方联合射频消融术可抑制肝癌患者的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其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可能与VEGF、COX-2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Th17/Treg的调节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我院儿科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利巴韦林抗病毒、沙丁胺醇气雾剂平喘、合并细菌感染时抗感染、氯丙嗪镇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4 mg/d,每天睡前顿服,连续治疗7 d。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和Treg细胞水平,ELISA法测定IL-17和IL-10表达水平,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Th17、Treg、IL-17、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Th17、IL-17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reg、IL-10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的72.58%,且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可以调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体内Th17/Treg平衡,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