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2011年至2012年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诊断为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奥美拉唑0.8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d,治疗组予奥美拉唑2 mg/kg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24 h。结果:两组止血效果比较,显效率治疗组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44.4%,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所需止血时间分别为(1.05±0.05)d和(2.08±0.9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液pH由用药前的(2.19±0.06)上升为用药后4 h的(5.08±0.22);用药后呼吸、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用药前后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肝脏酶学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亦未见增加其他药物的毒副作用。结论: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是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高效、安全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案,将80例应激性溃疡新生儿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奥美拉唑胃管注入,0.6 mg/kg,1次/日,连续使用5 d。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胃管注入,0.4 mg去甲肾上腺素加入生理盐水10 mL,每6 h 1次,连续使用5 d。两组均维持治疗直至胃回抽物不再有咖啡样液体或鲜红色的液体后,然后再行治疗1 d。疗效及安全性的评定采用总有效率、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胃液pH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胃液pH为6.76±1.25,对照组为5.51±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疗效优于去甲肾上腺素,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对新生儿应激性溃疡采用小剂量微泵持续滴注奥美拉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微泵持续滴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86,P<0.05),治疗组神经反射、胃肠功能、肌张力、循环不良、意识等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7.77,7.37,10.19,10.41,5.19;P<0.05).结论:对新生儿应激性溃疡采用小剂量微泵持续滴注奥美拉唑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改善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治疗特点,探讨采用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法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所收治的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患者共15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治疗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辅以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治疗,具体为采取胃管注入奥美拉唑,剂量为0.6 mg/kg,1次/d,连续使用5 d.维持治疗持续到胃回抽物不再有咖啡样液体后,再行治疗1 d.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6.8%,对照组7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胃管注入治疗对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较明显,与常规治疗法相比,更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雷尼替丁组 ,比较两组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治疗的疗效。结果:奥美拉唑组,显效40.9 %,总有效率93.1 % ;雷尼替丁组,显效15 %,总有效率57.5 %,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应激性溃疡是由于机体在严重感染、脑血管意外、肺源性心脏病重症心力衰竭、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状况下引起的应(?)状态。笔者从1999年至今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伴出血12例,收到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嵇艳兰  侯佳勇 《中国药业》2007,16(11):59-60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渍疡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尼替丁,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并发应激性渍疡出血的发生率及急性期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疗效确切,可作为预防应激性渍疡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预防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观察组静脉注射奥美拉唑40mg,1次/d,对照组静脉注射西咪替丁400mg,2次/d,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防止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情况。结果观察组有3例出现了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有12例出现了应激性溃疡,发生率24.00%,观察组发生应激性溃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预防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胃液pH以及胃泌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各种应激源引起的应激性溃疡疗效明显优于西咪替丁,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持续小剂量微泵滴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8例应激性溃疡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奥美拉唑0.8 mg/(kg·d)静脉滴注,试验组患儿则采用奥美拉唑2 mg/kg持续24 h微泵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和胃内pH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P>0.05),但试验组患儿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1.11,P<0.05)。平均止血时间试验组为(1.04±0.29)d,对照组为(1.98±0.5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0,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胃内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24 h试验组患儿的胃内p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持续小剂量微泵滴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不适症状,尽快止血,稳定调节胃内pH,且安全有效,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赵展  李卜武  叶欢乐  翟华伟 《中国药师》2015,(10):1750-1752
摘 要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谷氨酰胺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106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予谷氨酰胺治疗,观察组患者予奥美拉唑钠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液pH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应激性溃疡发病例数。结果: 治疗4 d后,观察组患者胃液pH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治疗7 d后两组间差异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上消化道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为5.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3%(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谷氨酰胺预防应激性溃疡临床疗效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快速升高胃液pH,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在预防中枢性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 在我院住院的17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预防组、西咪替丁预防组、未使用药物预防组,观察各组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例数。结果 三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奥美拉唑预防组1.7%、西咪替丁预防组11.7%、未使用药物预防组17.2%;奥美拉唑预防组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咪替丁预防组(P<0.05)和未使用药物预防组(氏o.05)。结论 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能有效地防止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从住院总费用分析,具有良好的费用一有效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文江  陈桂英  石维维 《中国药师》2014,(12):2100-2101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6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1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d,bid;观察组予泮托拉唑8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d,bid。两组均持续治疗3-6 d。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呕血、黑便次数、出血情况与出血停止时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和两组药品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3 d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停止出血时间、平均呕血次数及黑便次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27%,对照组为90.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效果相当,均有较高安全性。但泮托拉唑可减少患者呕吐及黑便次数,缩短出血时间,同时治疗费用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预防危重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张家界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危重病患者112例,按所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同,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奥美拉唑组(54例)、兰索拉唑组(58例),对两组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成本-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11.1%、12.1%,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33、6.28。结论:使用奥美拉唑预防危重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用药方案优于兰索拉唑预防危重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5.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璐  孙路路 《中国药师》2015,(11):1925-1977
摘 要 目的: 对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以“奥美拉唑”、“西咪替丁”、“应激性溃疡”等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PubMed、Medline、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两名研究员独立提取资料,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个随机对照试验(奥美拉唑组患者892例,西咪替丁组患者8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方面,奥美拉唑组与西咪替丁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CI:0.17~0.32,P<0.000 01)。结论:现有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在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方面,奥美拉唑较西咪替丁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溃疡直径均减小,且观察组患者的溃疡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44/46),高于对照组的76.1%(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已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早晨吞服,对照组33例口服法莫替丁20mg,1日2次,两组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抗溃疡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8.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发生率17.0%高于法莫替丁12.0%(P<0.05)。结论奥美拉唑抗溃疡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法莫替丁,但其副作用发生轻微,不必停药,也不影响疗效,仍为目前经济、安全有效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  相似文献   

18.
周越  陈燕萍 《中国药房》2012,(28):2650-2651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与单用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1月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8例,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与雷尼替丁组(47例,单用雷尼替丁治疗),2组均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抗菌治疗。2组均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治疗后2组胃内pH值、幽门螺旋杆菌(Hp)是否根除等指标。结果:与雷尼替丁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抗酸能力强而持久(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联合治疗组Hp清除更彻底(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消化道溃疡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阿莫西林、替硝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18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雷尼替丁、呋喃唑酮、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治疗。结果由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显著高于由雷尼替丁、呋喃唑酮、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结论三联药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不良反应少,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钟旭江  朱创健 《中国药房》2011,(32):3008-3010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6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分别予以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和胃窦部炎症的变化。结果:雷贝拉唑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如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嗳气等均得到有效控制(P<0.01),而奥美拉唑组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不适症状得到控制(P<0.01),嗳气症状无明显改善(P>0.05)。雷贝拉唑组患者治疗4周后Hp清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P<0.01),胃窦部黏膜炎症程度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比较,更能有效地改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清除胃窦部Hp感染,并改善胃窦部黏膜炎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