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蓝芩口服液在普通型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佐治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284例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研究组给予蓝芩口服液+利巴韦林处理,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处理;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疱疹、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手足疱疹、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依次为(2.1±1.3)d、(3.7±1.6)d、(3.2±1.3)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83.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在普通型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佐治效果较佳,可进一步提高普通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预后,缩短疾病持续、流行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手足口病治疗,对照组患儿同时接受干扰素治疗,研究组接受干扰素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病原体阳性率、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结果 结果显示,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2.59±0.84)d、疱疹消失时间(3.27±1.08)d、皮疹消失时间(4.87±0.59)d、总治疗时间(5.08±1.38)d均短于对照组的(3.12±0.94)、(4.51±1.27)、(5.29±0.69)、(5.91±1.4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萨奇病毒A16型阳性2例(8%)、肠道病毒阳性3例(12%)、肠道病毒71型阳性1例(4%),对照组患儿萨奇病毒A16型阳性8例(32%)、肠道病毒阳性9例(36%)、肠道病毒71型阳性6例(24%)。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的科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中,治愈1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治疗,0~1岁,每次3.5 mL,每日3次;>1岁~3岁,每次5 mL,每日3次;>3岁~5岁,每次10 mL,每日2次;5岁以上,每次10 mL,每日3次,疗程为一周。结果:治疗组咽痛消失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手足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发热消失时间治疗组(1.92±0.65)d,优于对照组的(2.79±0.47)d,总病程治疗组(5.58±0.67)d,短于对照组的(7.07±0.7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蓝芩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在临床可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抗病毒口服液及匹多莫德片对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270例手足口病普通患儿,随机分为抗病毒组、匹多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90例,在常规抗病毒、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抗病毒口服液、匹多莫德片、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抗病毒组与匹多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治疗有效率分别约为3.5、5、6.5 d和7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治疗有效率分别约为2、3.5、4.5 d和88%,与单一治疗组对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明显促进退热及加快疱疹和皮疹的消退,并提高总有效率。两种药物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抗病毒口服液和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手足口病普通患儿较使用其中单一药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2月~2012年11月进行常规治疗的33例手足口病患儿选为对照组,将同期的33例以常规治疗加蓝芩口服液进行治疗的患儿选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各方面症状体征消退时间与治疗前后的进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各方面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治疗后进食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可显著提高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并缩短病程,同时可有效缓解口腔疼痛。  相似文献   

6.
吴育林 《北方药学》2016,13(7):66-67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使用匹多莫德和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发热、疱疹、皮疹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中联合使用匹多莫德和抗病毒口服液效果显著,缩短症状消失所需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病毒唑联合金蝉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病毒唑注射液)联合金蝉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手足口服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1组48例,对照2组48例。治疗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联合金蝉口服液治疗,对照1组给予金蝉口服液治疗,对照2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两个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62.50%、68.75%。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病程短。结论:病毒唑注射液联合金蝉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组45例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结果:治疗组在发热,皮疹、溃疡消退等临床症状持续天数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预后良好,能缩短疗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应用抗病毒口服液与华素片结合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治疗,观察其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结论:抗病毒口服液是治疗口腔溃疡效果良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普通型小儿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计划纳入288例患儿,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剂量均为1~2岁5 mL/次、3~6岁10 mL/次,3次/d,疗程5 d。以完全退热时间为主要有效性指标。结果 实际入组287例,其中试验组144例、对照组143例。试验组完全退热中位时间为24 h (PPS数据集,下同),对照组为48 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皮疹/疱疹开始消退中位时间为24 h、对照组为40 h,试验组皮疹/疱疹完全消退中位时间为96 h、对照组为112 h,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愈显率为92.62%、对照组为72.3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35%和2.9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肺脾湿热证,可以缩短退热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促进口腔黏膜疱疹/溃疡愈合,改善中医证候,临床使用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皮疾灵口服液联用病毒唑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用病毒唑静脉滴注加服皮疾灵口服液,对照组单用病毒唑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1.3%,总有效率98.8%;对照组显效率43.8%,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皮疾灵口服液联用病毒唑治疗手足口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1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1%),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治疗手足口病及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12月手足口病确诊患儿电子病历100例,对其用药情况及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治疗手足口病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其中热毒宁使用率最高,达50%,抗生素使用率达97%,以头孢菌素为主,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口腔溃疡患儿10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双黄连口服液口服联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均予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疼痛指数、溃疡面愈合时间和治愈患儿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9.47%,对照组6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100% vs 9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疼痛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溃疡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3个月内复发率比较(5.88% vs 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表现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路立业 《中国药房》2012,(28):2632-2633
目的:观察注射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2-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6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4例应用注射用利巴韦林+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注射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2组患儿用药后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白细胞明显减少3例,并发心肌损害6例。结论:注射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优于单纯用利巴韦林治疗。  相似文献   

16.
刘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3,(15):101-102,106
目的 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婴幼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以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2.0%,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提高治愈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抗凝降脂口服液的制备与应用陈茂礼,许重远(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广州510515)近年来在众多的冠心病药物治疗中,中药治疗引人注目,抗凝降脂口服液是在中医名方“补肾益气汤”的基础上,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由我部从1992年开始研制至1993年进入临床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9年3-11月来我院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大学及以上学历85.28%,初中以下62.52%。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认知态度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居住在城镇的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91.40%,居住在农村的51.22%。说明农村患儿的家长对本病基础知识掌握缺乏,对本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结论应针对不同人群,选择多渠道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有效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9.
牛黄解毒散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牛黄解毒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手足口病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溃疡面涂抹牛黄解毒散,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局部涂抹牛黄解毒散有助于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面的愈合,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养阴润肺口服液对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感冒后咳嗽病例分为2组:试验组69例口服养阴润肺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次;对照组68例口服川贝枇杷糖浆,每次10mL,每日3次;疗程均为10d。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咳嗽、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黏或夹血丝方面较对照组有改善;而痰液性质、咽干口燥方面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润肺口服液治疗感冒后咳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