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由自主抽动,伴喉部发出异常声音及秽语为特征的综合征,我国目前把它归属在行为障碍范围内,以5—7岁发病者最多,14~16岁仍有表现,如治疗不及时可延续到成人。本病在基层常易误诊,延误治疗现将我院2000-2008年10例患者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难治性抽动障碍(TD)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行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术的17例难治性TD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1年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对患者抽动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其治疗效果。 结果17例患者术后的YGTSS评分中的运动性抽动评分为6.0(4.0,8.5)分,综合抽动严重程度评分为18.0(14.5,19.0)分,均较术前[16.0(13.0,17.0)分,46.0(31.0,58.5)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27、-3.524,均P<0.001)。所有患者术后无声嘶等并发症。 结论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术可以作为治疗难治性TD患者的一种新选择,其安全、可靠,长期随访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3.
抽动—秽语综合征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小文  马传红 《山东医药》1998,38(11):43-44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少年,临床以头面部、肢体或躯干部多发性肌肉抽动与暴发性不自主发声或重复语言、猥亵语言等为特征的锥形外系疾病,患者常伴强迫观念及行为障碍。近年来,T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较快,现介绍如下。1神经解剖定位通常认为...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8岁,汉族.因"发作性四肢抽动2d"于2012年6月3日收收入院.人院2d前于安静状态下突发头后仰、面色及口唇青紫、双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伴意识不清、四肢抽动,持续1 min,10 min后意识转清,无口吐白沫、舌咬伤、小便失禁.其后出现初始3次左颈部抽动、继之左腿抽动伴意识丧失的痫样大发作,每次发作间隔半小时左右,间期伴反复左腿抽动.  相似文献   

5.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指在18岁前发作的运动抽动和发声痉挛并持续至少1年[见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IV-TR)[1]]。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诊断标准(CCMD)的分类与之相似。  相似文献   

6.
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s syndrome,TS)或Touretts综合征又称为多发性抽动,为神经内科门诊较常见疾病.现将我科2000年1月~2004年6月门诊和病房收治的96例患者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病,并非短期内可以治愈。TS治疗前还应确定治疗的目标症状,即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症状。抽动常常是治疗的目标症状。在抽动症状被控制以后,行为异常可能会成为临床治疗的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扶土抑木法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10名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口服扶土抑木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氟哌啶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3%,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两组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扶土抑木法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边进东 《山东医药》2007,47(10):59-59
患者男,15岁。因面颈部、四肢不规则抽动,不自主发怪声10余年就诊。患者3岁时开始无明显诱因地出现挤眼、噘嘴、皱眉、摇头、仰颈、提肩,伴不自主发“哼”声,起病迅速,反复发作,无规律性,当时未予重视及治疗。以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肢体及躯干暴发性不自主运动,如躯干扭转、投掷运动、踢腿等,常发出犬吠、喉鸣和咳嗽声,偶有秽亵言语,同时伴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强迫及破坏行为。上述症状可受意志力控制数分钟至数小时,精神紧张时加重,入睡时消失。曾口服复合维生素B、谷维素等药物无明显效果,故来我院就医。门诊以抽动秽语综合征(TS)收住院。患者既往体健,出生时难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马丙祥教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马丙祥教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121首处方进行分析,了解高频药物、常用药物组合、核心组合及新处方等。结果 121首方剂中使用频次≥40次药物17味;使用次数≥60次的药物组合40对;药物关联系数95%的药物组合39个;并挖掘出8个核心组合及4个新处方。结论马丙祥教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将外风与内风并重、疏肝与柔肝相结合、兼用补益之药并喜用质地轻清之药。  相似文献   

11.
黄晓玲  安霞  姚冰 《山东医药》2009,49(9):27-27
儿童抽动障碍(TD)又称抽动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多见于学龄早期儿童,男多于女。目前此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多巴胺阻断剂、中药治疗,用药疗程长,疗效不稳定,且易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患儿依从性差。近年来,我们采用经络导平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TD患儿,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45岁。双下肢不自主抽动4小时入院。既往反复四肢抽搐2年,每4~6个月发作1次。发作时神志清,每次均于医院治疗后约半小时左右抽动终止。发病以来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差。患者近3年来牙齿脱落、视力进行性下降,于入院前2个月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12岁。因出现晕厥伴抽搐1次于2002年8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天受凉出现恶心,次日出现头晕、乏力、心前区不适,呕吐两次,无腹泻和发烧。入院前,突然出现晕厥发作,摔倒在地,即出现抽搐,表现为四肢抽动、口唇发青,呈阵挛性发作,约1min缓解。急诊来院。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1例兰州军区总医院心内科(730050)王艳春杜修海张明旭胡林胡静泠秦勉张卫泽患者男,59岁,于1995年5月1日11时30分突然晕倒、意识丧失、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四肢抽动,被人抬送到我院急诊科。查体:意识丧失,双侧血压0。立即...  相似文献   

15.
抽血引起一过性窦性停搏晕厥一例钱秉源王龙华患者女,44岁。因胸闷来诊,于当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次日早晨在本院静脉抽血过程中发生晕厥,尿失禁,双眼上翻,无口吐白沫,无四肢抽动,1~2分钟后意识恢复。当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提示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为15.2...  相似文献   

16.
毕可恩儿科疑难病治验录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250014)卢笑晖潘月丽导师毕可恩氏系山东省著名儿科专家,擅治各种儿科疑难杂病。现择其验者介绍如下:1养阴舒肝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鲁某,男,12岁,1996年6月20日初诊。不自主地挤眼,目上翻,...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0岁。因头歪斜、全身抽搐、手脚徐动20分钟送入院。患者于4小时前服用胃复安10mg,当时未感特殊不适,半小时前再次服胃复安10mg,10分钟左右,患者感口角麻木、抽动,继之出现头向后歪斜,手脚不自主运动,站立行走困难。查体:体温36℃,呼吸...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 3岁10个月于1990年5月下旬突然抽风,面色青紫、两眼上翻、四肢抽动,经按压卡人中穴数分钟后停止,当地卫生所疑为“急性中毒型痢疾”即转本院诊治。来院途中右口角微有抽动,旋即消失。病后无发热、呕吐及腹泻。检查:T36.7℃,BP12.0/8.0kPa。神清,颈软,无肋串  相似文献   

19.
邓××(病案号207124△),男,66岁。因头晕、一过性意识不清伴有右侧肢体抽动一个月余,于1993年1月3日入院。 患者于1982年12月始有阵发性头晕和失神(约30秒钟)失神过后肢体活动如常。以夜间发作为频,每次发作前自觉头嗡嗡叫,发作时右手握拳抖动几次,肢体抽动,眼球上窜,无呕吐、无尿失禁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5岁,因进行性智力减退,抽搐3个月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语言迟钝,行为异常而就诊,按“老年性痴呆”给予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2个月前在兰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治疗期间出现昏睡,呼之可醒,大、小便失禁,双上肢阵发性抽动,此后昏迷渐加深,呼之不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