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后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形态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DR患者24例(41眼),行PRP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患者PRP治疗前后患眼的中心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与黄斑形态改变,探讨PRP治疗后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形态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DR患者PRP治疗后3个月的中心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0.52 ±0.28、(257.55±124.30)μm,与治疗前的0.57±0.32、(241.15±103.43)μ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7,P=0.22;t=-1.00,P=0.33).mfERG N波4、5环及P1波3、5环的反应密度较PRP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3.69、2.23、2.40,均为P<0.05),但各波潜伏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叉(均为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与mfERG的测量结果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PRP治疗虽然没有引起DR患者中心视力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但导致了邻近未接受光凝区域的视网膜功能障碍,表现为mfERG反应密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自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量化激光斑面积,计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后激光斑所占眼底图总面积百分比,探讨激光斑面积与视力及黄斑厚度、黄斑容积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重度非增生性DR患者30例60眼行PRP治疗.将不伴有黄斑水肿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4眼;将伴有黄斑水肿的患者分为C、D两组,每组6眼.其中A、B两组行PRP,C、D两组先行黄斑格栅样光凝,1周后再行PRP;A组、C组PRP间隔1个激光斑;B组、D组PRP间隔2个激光斑.记录PRP前、PRP后3个月各组视力及黄斑厚度、黄斑容积,并测量4组眼底激光癍面积占眼底图总面积的百分比,比较激光斑面积比值与激光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PRP间隔1个激光斑时,激光斑面积(像素)为20 000 ~ 50 000(34 398.27±8808.51),激光斑面积与眼底图总面积的百分比为(32.64±4.43)%(25% ~40%).PRP间隔2个激光斑时,激光斑面积为10 000 ~20 000(15 442.33 ±2737.77),激光斑面积与眼底图总面积的百分比为(18.35±3.43)%(10%~25%).A组与B组比较,PRP后视力、黄斑厚度及黄斑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与D组比较,PRP后视力恢复更好,黄斑厚度及黄斑容积均有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 有效的激光斑面积是PRP治疗成功的关键,对于伴有黄斑水肿的重度非增生性DR患者,激光斑所占视网膜总面积为25% ~ 40%时,术后视力及黄斑厚度、黄斑容积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3.
532半导体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532半导体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应用法国莱特532半导体纯绿激光,对黄斑局限性水肿行局部光凝、弥漫型水肿或囊样水肿者作“C”型光凝。对于视网膜病变达期以上者,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PRP),分3~4次完成。伴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区“C”型光凝,然后行PRP治疗。结果830例(1560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非增殖期369例(721只眼),光凝后视力提高及保持不变者701只眼,视力降低者20只眼(u=19.75,P<0.001);增殖期461例(839只眼),光凝后视力提高及保持不变者818只眼,降低者21只眼(u=18.51,P<0.001),两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黄斑水肿大部分减轻,微血管瘤逐渐消退。结论532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光凝治疗效果。方法对136例(261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病变的程度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并随访1年,观察光凝治疗变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的变化,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136例(261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有效226只眼,总有效率 86.5%,其中增生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4只眼,有效60只眼,有效率93.7%;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97只眼,有效眼166,有效率84.2%%。经统计学检验P<0.01,两者有显著差异。讨论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如有光凝指征,应尽早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这对于控制或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稳定患者视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伴有弥漫性黄斑水肿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4 0例 5 0眼伴有弥漫性黄斑水肿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采用氩绿激光进行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分析视力、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的变化。结果 激光治疗后随访 6~ 30个月 ,5 0眼中 36眼治疗有效 ;76 %患眼的视力稳定 ,视力进步者占 12 % ;6 2 %患眼黄斑水肿明显减少 ,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占 10 % ;视网膜新生血管或视盘新生血管完全消退者为 12 % ,部分消退者为 5 6 % ,余 14眼 (2 8% )治疗无效。结论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是治疗伴有弥漫性黄斑水肿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2003/2005年在我院行氩离子激光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0例(185眼),其中重度非增生期77眼,增生期108眼。术后随访1-1.5年,行视力、眼底、眼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新生血管未消退、荧光素渗漏以及仍存在无灌注区者,补充光凝。对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重度非增生期组有效率80.5%,视力提高和不变的比例达86%。增生期组有效率68.5%,视力提高和不变的比例达85%。结论氩离子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可靠,可以有效预防患者视力丧失。  相似文献   

7.
杨琼  魏文斌 《眼科》2011,20(2):106-108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2004年3月-2007年3月间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87例(95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患者。方法回顾上述患者住院病历,均采用传统的三通道玻璃体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主要指标视力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术后83眼(87%)视网膜复位。视力较术前提高44眼(46.3%),不变16眼(16.8%),下降35眼(36.8%)。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其中60眼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术后45%的眼视力下降。术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7眼(7.4%),角膜失代偿1眼(1.1%),晶状体混浊加重52眼(54.7%)。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脱离是有效的,视网膜脱离是否累及黄斑是影响视力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532 nm激光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532 nm激光对72例(122只眼) PDR患者进行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 PRP)。所有患眼按2002糖尿病视网膜国际临床分期均为PDR。结果 PRP术后患者视力提高,视网膜新生血管好转及消退均较明显,黄斑水肿有所减轻,总有效率达75.4%( P <0.01)。结论研究表明532 nm激光在治疗PDR,特别是伴有局部新生血管的患者有着较为明显的疗效。但新生血管部位不同,效果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和次全视网膜光凝术(sub-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sub-PRP)对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的疗效及其对黄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12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眼科接受sub-PRP的PPDR患者24例43眼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PRP的PPDR患者37例66眼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和视网膜变化情况,并用OCT观察治疗前后黄斑厚度和容积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6mo后视力有效率和视网膜有效率分别为77%和81%,对照组视力有效率和视网膜有效率分别为76%和8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黄斑子区厚度及黄斑容积术后1 mo达到最高,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O.05),且观察组黄斑子区厚度及黄斑容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mo观察组的黄斑子区厚度及黄斑容积已回落到术前(P>0.05),对照组的黄斑子区厚度及黄斑容积仍高于术前,且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mo两组的黄斑子区厚度及黄斑容积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sub-PRP对PPDR的疗效与PRP相当,并且对黄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不同分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于2018-01/2020-06期间初次就诊于我院的PDR患者100例100眼,入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并在注药后1mo内进行PRP治疗。依据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眼底检查结果分为3组:A组早期PDR组34眼; B组高危PDR组43眼,C组纤维增生早期PDR组23眼。观察3组患者基线情况以及联合治疗后1、3、6mo和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玻切手术率,视网膜脱离率。

结果:本研究平均随访14.60±11.64mo(6-52mo)。患者平均年龄为54.22±9.32岁。治疗后行玻切手术患者15眼(15.0%),3组玻璃体切除率分别为2.9%(A组)、13.9%(B组)、34.7%(C组)。治疗后无视网膜脱离情况发生。末次随访较基线水平,3组患者治疗后BCVA和CMT值均有改善。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PRP治疗不同分期PDR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模式化激光扫描( pattern scan laser,PASCAL)激光一次性完成全视网膜光凝(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及优势。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 PDR 患者28例42眼纳入研究。其中,视力≥0.1者36眼,<0.1者6眼;伴黄斑水肿者11眼。所有患眼均经PASCAL激光一次性完成 PRP 治疗。伴黄斑水肿者联合应用 PASCAL 单点模式和/或黄斑模式。随访时间1a,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FFA、OCT、视野的变化情况。结果:选取的42眼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疼痛不适。视力提高、稳定、下降者分别为6、28、8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18眼(43%);视网膜新生血管病灶稳定12眼(29%);视网膜新生血管病灶活动12眼(29%)。随访期间5眼(12%)因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野平均光阈值敏感度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PASCAL多点模式一次性完成PRP治疗PDR安全、有效、便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PRP)后黄斑色素光密度(MPOD)的变化.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DR患者74例(98眼),所有患者均行PRP治疗,记录PRP的激光斑点总面积、激光能量,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检测MPOD值,包括黄斑区平均光密度(DM...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递法明片对全视网膜光凝(PRP)术后视网膜功能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于2014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和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纳入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108例108眼。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2个组, 其中PRP+递法明组患者56例56眼, 于PRP后口服递法明片;PRP组患者52例52眼, 未服用递法明片。于PRP治疗前及治疗后1 d及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采用国际视力表检查患眼视力;采用Humphrey视野计检查30°~60°环形视野并采用RETLscan系统记录多焦视网膜电图;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分别于PRP后6个月、12个月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眼底新生血管情况。结果 PRP+递法明组末次随访时视力治疗有效率为57.14%(32/56), 明显高于PRP组的32.69%(17/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 P<0.05)。2个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77, P<0.05;F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增生前期或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clinical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CSME)的患者不同光凝顺序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方法 门诊由三面镜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诊的DR有CSME的连续病例63例103只眼,分为A、B 2组。A组(54只眼)先行黄斑局部光凝(macular local photocoagulation,MLP),1个月后再行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B组(49只眼)先行PRP,1个月后再行MLP。随访3~1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中心 5°光敏感度、FFA的变化。 结果 治疗完成后 2个月,A组视力恢复明显好于B组(P<0.01),其余各时间段 2组患眼视力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4个月时2组患眼中心5°光敏感度改变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眼中59只眼(A组32只眼,B组27只眼)黄斑渗漏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对于CSME的增生期或增生前期DR患者,先行MLP后行PRP比先行PRP后行MLP视力恢复较快;不同光凝顺序对中心 5°黄斑光敏感度没有明显影响。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150-15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2例(62只眼)进行次全视网膜光凝,对其中合并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的22只眼同时进行局部光凝.光凝后平均随访20个月,对光凝前、后的视力变化及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激光治疗后绝大多数病眼的视力得以维持或有所提高.合并黄斑水肿的22只眼中有21只眼(95.45%)视力得以维持或有所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在激光治疗后大部分病变表现稳定(87.10%),加重者仅为12.90%.结论 对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进行次全视网膜光凝,对合并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者同时进行局部光凝,可使大多数病眼的视力得以维持或提高,并具有稳定视网膜病变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后比较,评估视网膜光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87例(132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VISULAS 532 s激光局灶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和荧光血管造影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8月。中度非增生性DR 32只眼光凝术前平均视力0.633,术后平均视力0.616,重度非增生性DR 83只眼术前平均视力0.316,术后平均视力0.278,增生性DR 17只眼术前平均视力0.145,术后平均视力0.116,均P>0.05。结论积极有效适度的视网膜光凝有利于稳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视力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得后Tenon囊下注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引起的持续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的患者.激光治疗前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散瞳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OCT等检查.PRP术后1个月复查,最佳矫正视力较PRP前下降2行以上,同时OCT检查出现明显黄斑水肿的患者进行曲安奈得40 mg后Tenon囊下注射.注射后1周、1个月复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散瞳眼底检查和OCT.结果 共有7例11只眼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后出现视功能下降超过2行,OCT显示出现明显黄斑水肿.曲安奈得治疗后一周所有患者视功能均有提高,OCT显示黄斑水肿均减轻.一个月时眼视功能恢复至激光治疗前水平,OCT显示黄斑基本恢复激光治疗前,黄斑水肿完全消退.所有随访时间未见有眼压升高患者.结论 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得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后持续性黄斑水肿的简单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6例(81眼),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FA)的结果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者先行格栅样光凝,再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3~12 mo分别行眼底荧光造影,对需要者进一步补充光凝.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荧光造影了解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以及新生血管的变化.结果:全视网膜光凝81眼治疗后视力提高者22眼,占27%,视力不变52眼,占64%,有效率达91%,视力下降7眼,占9%.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6眼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占23%,15眼部分消退,占57%,增殖前期视网膜出血、渗出完全吸收13眼,23%,部分吸收35眼,64%,7眼不变,占13%.13眼合并有黄斑水肿者部分或完全消退7眼,占54%.结论:及时行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对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功能有重要作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的视网膜地形图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心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传统上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来评估黄斑水肿患者的血管渗漏情况,但实际上定量研究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地形图对糖尿病黄斑病变的病情监测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视网膜地形图是应用特定光源对视网膜进行三维扫描,通过对视网膜扫描图像的量化分析,得到视网膜表面相对高度数值,从而描绘出视网膜表面不同区域的地形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4例(90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44眼)单纯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观察组32例(46眼)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R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黄斑区6 mm直径神经上皮总体容积,记录并计算治疗中的激光能量、光斑数和能量密度,对上述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BCVA均优于治疗前(均为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BCVA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时BCVA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和黄斑区6 mm直径神经上皮总体容积的对比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中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黄斑区6 mm直径神经上皮总体容积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观察组在激光能量、光斑数和能量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RP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利用较少的激光能量,可在较短时间内加快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消退、减轻黄斑水肿并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应用PRP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