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AQP-4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奥拉西坦干预组.除假手术组以外的两组大鼠均需制备缺氧缺血模型.每组再根据标本采集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6h组、12h组、24h组、3d组和5d组,每亚组8只.各组给药情况如下:将奥拉西坦用生理盐水稀释成0.3mg/mL,干预组于HIBD后即刻给予腹腔注射奥拉西坦2mg/kg,每24h给药一次,假手术组及HIBD组不做处理.在各时间点取样测定各组大俗的脑组织含水量和AQP-4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的脑组织含水量均表现为假手术组最低,HIBD组最高,奥拉西坦干预组居中,与HIBD组相比奥拉西坦干预组在各采样时间点AQP-4免疫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均明显偏高(P<0.01).结论:奥拉西坦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脑水肿,提高AQP-4的表达量,提示其缓解脑水肿的机制可能为通过促进AQP-4蛋白的表达实现.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AQP-4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依达拉奉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对12只大鼠,随机平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以及依达拉奉组,分别于再灌注后3 d、7 d,测定与对比丙二醛(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水平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再灌注后3 d脑缺血再灌注组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AQP-4的表达水平与NOS活性,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依达拉奉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后7 d,三组在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与NOS活性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依达拉奉组AQP-4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药物能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OS活性、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抑制AQP-4的表达,从而起到减轻脑水肿,保护大鼠神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按伤后6、12、24、48h分成12组(每组6只)。建立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Feeney’smodel),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法)测定各个组大鼠伤后6、12、24、48h脑组织Bcl-2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数。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各时间点细胞凋亡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的(P〈0.01);各个时间点的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以上调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的Bcl-2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缺血再灌注后脑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高、低剂量组,对照组只暴露一侧颈总动脉后缝合,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及依达拉奉高、低剂量组应用改良线栓法制备成功后立刻分别应用相应药物腹腔注射,在24h、72h、7d时间点分别取脑组织,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PARγ的表达变化。结果依达拉奉高、低剂量组PPARγ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依达拉奉高、低剂量组PPARγ蛋白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通过上调PPAR7的表达来降低炎症反应,且随剂量的加大,上调幅度增加,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周围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细胞代谢,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起保护,为脑梗死的神经保护治疗从理论上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bax的影响。方法7d龄Wistar大鼠16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HIBD组(B组),HIBD+G-CSF治疗组(C组)。各组根据处死时间不同又分为7个亚组:6,12,24,48,72h组,5d组,7d组。建立HIBD模型,C组在缺氧缺血后即刻给予G-CSF(100μg/kg)。各组分别于HIBD后不同时间点取脑组织,A组也在相应时间点取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VEGF及bax的表达。结果A组脑组织各时间点均无明显VEGF和bax阳性表达;B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均可见VEGF和bax阳性表达,24~48h为表达高峰期,以后逐渐下降;C组各时间点脑组织VEGF阳性表达较A组和B组均明显增高,bax阳性表达较A组增高,但较B组均明显降低。同一时间点3组VEGF阳性表达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新生大鼠HIBD后各时间点脑组织VEGF表达增加,可能与HIBD后神经组织自身修复能力有关;bax表达亦增加,与神经细胞凋亡有关。②G-CSF治疗后可明显增加新生大鼠HIBD后脑组织VEGF表达,降低bax表达,从而促进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后结构和功能上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HIBD)脑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新生7d Wistar乳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缺氧组),C组[缺血缺氧+神经生长因子(NGF)]干预组。每组根据处死时间不同又分为5个亚组:6h组,12h组,24h组,48h组,72h组,每组各8只。建立HIBD模型,C组在缺血缺氧后即刻给予腹腔注射NGF(50μg·kg-1·d-1)1次/d,连续3d。各组在不同的时间点取脑组织,假手术组也在相应时间点取脑组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Fas及FasL含量。结果①Fas的表达:A组脑组织在各个时间点均无或有少量表达;B组脑组织在各个时间点均有Fas的表达,且24~48h为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C组脑组织在各个时间点均有Fas的表达,但均较B组表达减少。3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FasL的表达:A组脑组织各个时间点均无表达或有弱表达;B组脑组织在各个时间点都有表达,且24~48h为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C组脑组织在各个时间点均有FasL的表达,但均较B组表达减少。3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新生大鼠HIBD后6,12,24,48,72h脑组织Fas及FasL表达增加,可能与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神经组织的凋亡有关;②NGF治疗后可明显减少新生大鼠HIBD后脑组织Fas及FasL的表达,从而减少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后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 只小鼠随机分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补阳还五汤组(BYHWD),依达拉奉组(ED),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组(BYHWD+ED),每组再分2个亚组:1 d组和7 d 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给药。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率;进一步Western bolt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区bcl-2 和 bax的蛋白的定量表达。结果 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组较其他组能更明显地降低神经细胞凋亡指数(P<0.01),且较其他组可更明显地升高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和下调bax的表达 (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与依达拉奉联用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脑组织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增加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协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脑内自由基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48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分为模型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按照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12、24、72 h,7 d)。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fos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SOD活性在12 h开始下降,72 h时最低(P<0.01),7 d时恢复正常;依达拉奉治疗组与之趋势相同,但各时间点均高于模型组。模型组的MDA含量和大鼠脑组织的c-fos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与之趋势相同,但在24、72 h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对癫痫持续状态后的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权西  李作孝 《天津医药》2023,(11):1199-1205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血肿周围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依达拉奉组和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每组3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构建急性脑出血模型,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于造模后分别腹腔注射依达拉奉6 mg/kg、依达拉奉右莰醇7.5 mg/kg,每12 h注射1次,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 d、3 d、7 d和14 d按Garci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变化,化学荧光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活性氧(ROS)含量,微量酶标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和磷脂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神经细胞变性,ROS含量、ACSL4和LPCAT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GSH含量、GPX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脑出血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和依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奥拉西坦(ORS)和丁基苯酞(NBP)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早期治疗作用。方法:出生7d大鼠共分为4组,每组25只。(1)空白组: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后在动脉下置线,不结扎亦不低氧。(2)模型组:制备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模型立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只。(3)对照组:建模后立即腹腔注射ORS100mg/kg。(4)实验组:造模成功后立即腹腔注射0RS100mg/kg,30min后腹腔注射丁基苯酞10mg/kg。所有动物于注射药物后12h、24h、3d、7d后断头处死取大脑组织,并对脑组织中含水量、SOD含量进行检测,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和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时照组,但SOD结果显示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分析与模型组比较,可见AQP-4表达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降低,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接近空白组,CREB蛋白在实验组中呈高表达接近空白组(P〈0.05)。结论:大脑缺氧缺血后应用ORS/NBP可上调CREB蛋白并下调AQP-4,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早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AG490对大鼠脑液压冲击伤后继发性脑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8只,对照组48只,AG490组48只,对照组及AG490组随机各分为6个亚组分别对应伤后各时间点3h、6h、12h、24h、48h、72h。对照组及AG490组给予液压冲击打击,制作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给予颅骨钻孔术不给予液压冲击。AG490组于伤后1小时按照5mg/kg给予腹腔注射AG490,对照组接受等量生理盐水。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脑组织AQP-4蛋白的表达,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1)和假手术组比,对照组及AG490组脑组织含水量均升高(P<0.05)。AG490组各时间段均比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少(P<0.05)。(2)AQP-4表达阳性细胞镜下呈棕黄色空泡状。AG490组各时间亚组AQP-4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3)光镜下见AG490组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病理损伤轻。结论脑损伤后急性期应用AG490可以明显减轻创伤后脑水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AQP-4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陈宇清  薛梅  张亚明 《中国药房》2010,(47):4439-4441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HIBD动物模型,将60只SD新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和丹参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在HIBD后48h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血清烯醇化酶(NSE)浓度,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和脑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转录因子肌细胞增强因子2A(MEF2A)和突触素Ⅰ(Synapsin-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小鼠HIBD后48h血清NSE、MDA浓度和脑组织MDA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血清NSE、MDA浓度和脑组织MDA含量较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P<0.01)。Western blot检测表明HIBD后48h模型组中MEF2A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HIBD后48h模型组Synapsin-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丹参注射液治疗后MEF2A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Synapsin-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降低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血清NSE、MDA浓度和脑组织MDA含量,抑制脑损伤后MEF2A基因表达,并抑制Synapsin-1的蛋白表达下调,从而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永丰  廖达光  刘峰  李威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441-1442
目的:探讨黄体酮对脑外伤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1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5只)、模型组(55只)和黄体酮组(55只),用Freeney法造成大鼠脑挫裂伤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伤侧脑组织含水量、伤灶周围AQP-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黄体酮治疗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AQP-4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黄体酮可以明显减轻创伤后脑水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AQP-4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海马区及皮质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HIBD组和rhG-CSF治疗组。在乙醚麻醉下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氮氧混合气缺氧2.5h制备HIBD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HIBD组较假手术组HIF-1α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较HIBD组HIF-1α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HIF-1α表达增加,可能与促进血管形成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rhG-CSF可能通过调节HIF-1α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增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从而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小鼠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赖淑华  ;江志贤 《中国药房》2014,(42):3992-3994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治疗对脑损伤所致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脑损伤致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GM1,急性期(2周)100 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ivgtt,qd;维持期(2周)20 mg肌注,每日12次。4周为1个疗程。测算脑水肿面积,行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GCS评分分别为(9.6±1.0)分和(9.8±1.3)分,治疗后分别为(12.9±1.6)分和(11.2±1.5)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7d水肿面积均明显增大(P<0.01),治疗14、28 d均明显缩小(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7、14、28 d脑水肿面积均明显较小(P<0.05或P<0.01)。治疗组NO、NOS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GM1治疗脑损伤所致脑水肿,可明显降低水肿面积、NO及NOS,改善GCS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AQP4mRNA的表达及脑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应用尼莫地平对AQ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AH组、尼莫地平组,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分别在6h、1d、3d、5d、7d个时间点断头取脑,测定脑含水量,并用RT-PCR法检测AQP4mRNA表达。结果:SAH组脑含水量及脑组织内AQP4在6h后即增加,随时相递增,3d达到高峰,较假手术组及尼莫地平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程度与AQP4的表达成正比,这表明AQP4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尼莫地平可以下调AQP4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刘波  姚鸿萍  杨晓玲 《中国药房》2014,(21):1940-1943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对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大鼠早期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实验(他莫昔芬10、5、2.5 mg/kg)组,每组4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建模后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24 h给药1次。考察给药后4、8、12、24、72 h和7 d时各组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中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的阳性细胞数、凋亡细胞数、脑水肿情况以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的脑组织中FADD阳性细胞数、凋亡细胞数、脑水肿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实验组大鼠的FADD阳性细胞数(给药后24、72 h)、凋亡细胞数(给药后24、72 h和7 d)和脑组织含水量(给药后72 h)均明显减少(P<0.05),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的FADD阳性细胞数(给药后8、12、24、72 h)、凋亡细胞数(给药后12、24、72 h和7 d)和脑组织含水量(给药后12、24、72 h和7 d)均明显减少(P<0.05),各剂量实验组大鼠血肿周围组织水肿范围变小、程度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减轻,固缩细胞减少,肿胀细胞增多,细胞周围间隙变小,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他莫昔芬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大鼠的FADD阳性细胞表达,减少脑组织细胞的凋亡,同时减轻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发挥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林霓阳  房晓祎  陈玉霞 《中国医药》2013,8(8):1095-1098
目的 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对宫内窒息所致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不同脑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夹闭妊娠21 d的SD大鼠子宫动静脉方法制作宫内窒息模型,仅分离而不夹闭子宫动静脉剖宫产新生鼠为对照组,夹闭孕鼠子宫动静脉剖宫产新生鼠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窒息组、二氮嗪组、二氮嗪+格列苯脲组及溶剂组,每组16只.窒息组和对照组不予以药物干预,其余各组分别在宫内窒息后并行剖宫产后0、12、24h腹腔内注射相应干预药物.新生鼠生后72 h处死,以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方法检测脑梗死面积,以HE染色方法观察皮质、海马、小脑、丘脑和脑干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脑损伤梯度评分,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不同脑区KATP通道亚单位mRNA表达量.结果 窒息组脑梗死面积(51.7±10.4)%与对照组(0.3±0.1)%、二氮嗪组(17.0±2.7)%与窒息组(51.7±10.4)%、二氮嗪+格列苯脲组(31.0±8.5)%与二氮嗪组(17.0±20.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脑梗死面积大,经二氮嗪干预后脑梗死面积减小;窒息组内五部分脑区神经细胞损伤梯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海马(4.60±0.52)和皮质(4.50±0.53)损伤最严重,其次是小脑(4.20±0.63);表达量海马和皮质,Kir6.2mRNA在二氮嗪组(2.56 ±0.88、2.48±0.41)与对照组(3.27±0.38、3.06±0.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SD大鼠宫内窒息后海马和皮质损伤最严重,其次是小脑,最后是丘脑和脑干.二氮嗪对五个脑区均有神经保护作用,且对损伤最严重脑区海马及皮质的神经保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孕酮(PROG)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和脑水肿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7 d龄SD大鼠96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HI)组和PROG组。建立HIBD动物模型,HI后24 h,伊文思蓝示踪剂检测BBB;干/湿法测定脑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脑皮质水孔通道蛋白4(AQP4)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BBB通透性、脑含水量和脑皮质AQP4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HI组BBB通透性、脑含水量和脑皮质AQP4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PROG组BBB通透性、脑含水量和脑皮质AQP4的表达明显低于HI组(P<0.05)。结论 PROG通过减轻BBB破坏和脑水肿对HIBD新生大鼠起脑保护作用,PROG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新生大鼠脑皮质AQP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相关蛋白(GAP-43)和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的影响,探讨HB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7日龄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组),HIBD组和HBO组,每组各8只,HBO组于缺氧缺血1h后行HBO处理,每日1次,连续7d。各组分别于17日龄时处死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组大鼠大脑皮层GAP-43蛋白和Nogo-A表达。结果HBO组病理改变较HIBD组减轻。GAP-43表达:平均灰度值HIBD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BO组较HIBD组明显降低(P<0.05)。Nogo-A表达:平均灰度值HIBD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HBO组较HIBD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HBO治疗可以通过增加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GAP-43蛋白和降低Nogo-A的表达,发挥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