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道蛔虫症是我国常见急腹症之一,疼痛剧烈,并可有种种并发症或后遗症,非常痛苦,影响人民健康,影响“抓革命,促生产”。 胆道蛔虫症用中医药治疗较手术治疗有更多的优越性,这已为大家所公认,现在国内所用的方法大都为“安蛔法”,所用的方剂大都为乌梅汤加减而成。我们在1965年以前也用乌梅汤加减治疗,也获得较满意的效果。自1965年以后,我们根据“六腑以通为用”及“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中医理论,改用“通下法”治疗,方剂以承气汤为主,实践证明,“安蛔法”及“通下法”两者效果相似,都很满意,现将两法治疗的429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六味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69例陈本立(安徽省铜陵市中医院244000)关键词:胆道蛔虫症;六味乌梅汤中图法分类号:R657.41一般资料69例中,男23例,女46例;年龄最小16岁,年龄最大76岁。本组为住院病人,经B超检查提示胆道蛔虫症,且均为活蛔...  相似文献   

3.
胆道蛔虫症是肠内蛔虫窜入胆道而引起的急腹症,为蛔虫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农村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笔者自1972年10月~1990年12月,用连梅安蛔汤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症18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都有突发性...  相似文献   

4.
胆道蛔虫症是肠蛔虫症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通过广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证实食醋、乌梅和阿斯匹林等酸性药物对胆道蛔虫症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对这类药物治疗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一般均是根据祖国医学“蛔遇酸则静”的理论来进行解释,缺乏足够的实验研究资料。我们对此课题作  相似文献   

5.
乌梅味酸性平无毒,是儿科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多年来我们应用乌梅治疗儿科常见病证取得满意效果,兹简要介绍如下。1安蛔止痛乌梅味酸直入肝经,有疏肝作用。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疏则通畅,郁则不扬。肝气条达,则疏理脾土,使脾的运化功能正常。虫得酸则安,故乌梅为治蛔首选药。古人这方面的经验很多,如张仲景用乌梅丸治蛔厥呕吐;沈金鳌用乌梅散治腹痛;钱乙在消积圆中用乌梅治积痛;龚廷贤理中安蛔汤治吐蛔用乌梅,张璐安蛔散中用乌梅治蛔虫动,口吐清涎等等,这些经验均被后世医家所公认。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小儿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张刚…  相似文献   

6.
胡献国 《大家健康》2008,(12):55-55
乌鸡丸与乌梅丸 乌鸡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适用于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及妇女体弱,腰膝酸软等。乌梅丸温脏补虚,安蛔止痛,适用于胃痛吐蛔,胆道蛔虫,脾虚久痢,慢性胆囊炎等。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选用中药安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获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8例,男48例,女120例;年龄最小14月,最大67岁;全部病例均具备胆道蛔虫症的典型症状与体征。其中伴恶心、呕吐145例,吐出蛔虫者61例,便秘106例,腹泻4例,发生于妊娠期者25例,继发胆道感染者89例。1.2 治疗方法:全部采用中药安蛔汤为主治疗。其中部分病例经西药治疗无效后,转为以安蛔汤为主治疗。服药最少的1剂,最多的6剂,绝大多数为2~3剂,平均治愈时间为2.6天。  相似文献   

8.
硫酸镁乌梅安胃丸治疗胆道蛔虫症赵一焕,徐志雄(浙江省黄岩市中医院邮编317400)近年来,我们采用硫酸镁,乌梅安胃丸联合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较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7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18~37岁,均为农民,病程6~36小时,7例均有...  相似文献   

9.
<正> 笔者自1980年起化裁乌梅汤为乌梅煎剂,前后共收治门诊胆道蛔虫症住院病人128例,近期疗效较好,特介绍如下。蛔虫症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寒证,继而气滞血瘀,久而化热,则可见热证。治则:安蛔、利胆、止痛,发热者则应清热解毒。方药:蒸乌梅18克,吴茱萸、川黄连各4.5克,蜀花淑3克,广木香6克,黄郁金、杭白芍各12克,延胡索、金铃子各10克,姜半夏9克  相似文献   

10.
加味乌梅汤灌肠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陈运生,赵再南(附属医院儿科)(南昌市第一医院中医科)关键词乌梅汤,临床应用,胆道蛔虫症,灌肠治疗我们在1989年~1992年间,应用加味乌梅汤灌肠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22例,临床获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22例胆道蛔虫症...  相似文献   

11.
复方乌梅汤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用自拟的复方乌梅汤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于下: 药物组成:乌梅、黄连、细辛、枳实、大黄、厚朴、使君子、黄芩、甘草、榧子、雷丸。剂量临症自定。 方解:方中乌梅、细辛、使君子、雷丸、榧子安蛔、制蛔,祛虫;枳实、厚朴、大黄消除痞满,通里攻下而止痛;黄芩、黄连、甘草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应用莲梅驱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 选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的实验方法,将91例胆道蛔虫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以莲梅驱蛔汤为主结合西药解痉、抗感染、驱蛔虫治疗,对照组用解痉、抗感染、驱蛔虫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 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疗效(P <0.01).结论 莲梅驱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 胃热肠寒夹杂证 标本兼施乌梅方 仲景每运药必以症测法,以法立方,此从其寒热药遣用上亦可看出端倪。乌梅丸为上热下寒、寒热夹杂之代表汤方,方中既有苦寒之黄连、黄柏,又有蜀椒、细辛、姜、桂、附子等辛温之药。仲景所以施用,当先观其原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痢方。”观其脉证,知是胃热肠寒之蛔厥证。是由胃热肠寒,即上热下寒致使肠内蛔虫窜扰不安而见诸症。单用辛温之药能驱蛔而不能清上热,用苦寒药能下蛔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我院近二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的情况,特别是对安蛔解痉汤的临床疗效和机制作初步探讨,以供参考。胆道蛔虫治疗的方法很多,但治疗原则不外是:(1)解痉止痛;(2)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15.
张永智 《吉林医学》2011,(30):6458-645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20例胆道蛔虫症患者,采取中药乌梅丸方和四逆散加减,配合西药解痉止痛抗感染治疗,观察疗效。结果:8例治愈,12例有效,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药乌梅丸方和四逆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胆道蛔虫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胆道蛔虫症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亦是肠道蛔虫病的严重并发症。在我院仅次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肠蛔虫大都寄生空蛔肠部,在肠道机能紊乱使蛔虫周围环境改变,逆行向上窜,侵入十二指肠或胃。蛔虫有厌酸喜硷和钻穿的癖性,因而钻入胆道内,刺激俄狄氏括约肌引起痉攣,临床上有剧烈腹痛与呕吐的表现。我院在59年前绝大多数都以手术治疗,自59年以后到现在,五年余用中药乌梅汤和  相似文献   

17.
曾经有人以乌梅汤、酸醋及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治疗胆道蛔虫,因此,我们用大剂量维生素C为主治疗胆道蛔虫42例(下称治疗组),同时,以内科综合治疗33例(下称对照组)对照比较,现将其结果报告于下。诊断依据:1.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或钻顶样痛;2.症状严重而体征轻微;3.发病时有吐蛔虫,或胃、十二指肠液检得蛔虫卵,或胆道造影有虫体负性阴影,或驱出蛔体有半截发红者;4.除外胆道或肠道其他疾患。  相似文献   

18.
胆道蛔虫症为一常见疾病,患病以后疼痛剧烈,且易并发胆道和胰腺感染,甚至遗留慢性胆道感染,或成为发生结石的原因,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我们于1975~1977年用驱虫净加胆蛔丸治疗胆道蛔虫症45例,疗效较好,现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9.
胆道蛔虫症,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生于儿童.服用中药乌梅汤进行治疗,效果较好.1972年元月至197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胆道蛔虫症患儿,以乌梅汤为主进行治疗,全部得到治愈.  相似文献   

20.
针刺治疗胆道蛔虫症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胆道蛔虫症31例饶筱荣(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景德镇333000)关键词胆道蛔虫症针刺疗法胆道蛔虫,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属中医学的腹痛和“蛔厥”的范畴。《伤寒论》中记载:“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