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安全输入化疗药物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10例化疗病人应用PICC引起渗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血管内膜受损、导管异位、导管性静脉炎、置管操作程序不规范是造成化疗药物渗漏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PICC时应注重病人主诉,正确应对置管困难,常规置管后摄后前位胸片,对于导管未到达预定位置及回血不畅等情况,需行静脉造影,确保置管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长期输液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经病人外周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方便各种输液。结果13例患者12例置管成功,行大剂量输液后无一例外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结论治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确保治疗完成:而护理技术的提高,正确有效的导管植入和护理是PICC留置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PICC置管化疗并发静脉炎15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因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和维护简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反复多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PICC在使用过程中可发生静脉炎,严重者因不能耐受而拔管。2007—01/2008—12我科对15例PICC置管化疗并发静脉炎的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血液病患者化疗建立良好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解除化疗药物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化疗安全性。方法:41例血液患者经肘窝外周静脉行PICC置管给药,并采取局部护理,管道畅通的维护,出院指导等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插管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时间9d~10个月。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患者痛苦小,可以长期使用,有利于患者多次化疗的进行,并且可由护士独自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10,自引:5,他引:105  
目的 为肿瘤化疗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 方法 经病人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大剂量化疗。结果 19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行大剂量化疗后无一例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保证化疗顺利完成。结论 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而有效的、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的重要途径,可避免反复穿刺、化疗药物导致的静脉损伤及药物外渗造成的组织坏死。随着PICC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后期维护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美国平均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率为1000导管留置日5.3例次。另有研究E3J发现,癌症患者初次PICC置管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3.3%,多次PICC置管血栓的发生率高达38%,而血栓一旦脱落,导致的肺栓塞病死率较高。本院有1例肿瘤患者于PICC置管化疗后发生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并继发肺栓塞,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痊愈出院,随访1年,未再复发,继续原发病的治疗,现将其发病原因分析与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科每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约1600例,其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规置管术约占15%,置管成功率98.5%。因多疗程化疗或者长期使用化疗药、高渗药和高黏度药物以及其他慢性疾病造成的外周静脉损伤,致使少部分患者PICC置管困难。对此,我院试着在近1年中对31例患者行右侧低位中央进路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取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PICC置管术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术后化疗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高渗液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组织坏死。方法经患者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输液。结果40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输注各种药物后无1例出现药物外渗及严重导管并发症,保证了各种治疗顺利完成。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PICC置管用于大剂量静脉化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目的:为肿瘤化疗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肿瘤人随机有用PICC置管及普通留置针输入大剂量化疗药物,经X^2检验。结果:PICC置管在静脉炎、留时时间明显优于普通静脉留量针,无1例发生药物外渗损伤,保证化疗顺利完成。结论:大剂量化疗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而正确选择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及正压封管是预防感染和导管阻塞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PICC置管术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白血病患儿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引起静脉炎及组织坏死。方法:对31例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进行输液。结果:31例患儿全部置管成功,完成所有的化疗疗程,无1例出现药物外渗及组织坏死。结论:白血病患儿早期行PICC置管,并且实施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可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顺利完成全程化疗,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行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2004年12月-2007年12月乳腺癌术后经PICC置管进行化学治疗的218例患者,置管后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结果218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贵要静脉组最高,为97.5%,而正中静脉组和头静脉组分别为89.3%和72.7%。置管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7%,其中一般并发症20.6%,较重并发症5.1%,元严重并发症发生,化疗过程均顺利。结论乳腺癌术后对需化疗的患者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以及周围组织,减少静脉炎及避免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的严重并发症,而正确有效的护理是PICC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PICC置管在白血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白血病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和局部组织产生不良反应。方法 经患者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插入PICC导管至上腔静脉中、下1/3处行化疗。结果 20例患者19例置管成功,占95%(19/20),置管时间最短为5日,最长超过300日。结论 PICC置管是一安全、简便、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能有效保护外周静脉网、避免局部组织损伤的静脉通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对19例患者经颈外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做好相关风险因素的管理。结果19例患者均置管成功;置管过程中发生堵管2例,导管滑脱1例:经相应处置后均继续保留导管。12例因化疗结束拔管,置管时间73-247d,平均(187±18.13)d;5例患者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加‘强对经颈外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风险因素的管理.可以减轻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6例采用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在操作、维护、健康教育等方面实施规范化管理,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化疗周期,未发生导管脱出、导管破裂、导管感染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提高,效果满意。结论 PICC置管既有保护血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又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并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比较超声引导下和盲穿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贵要静脉置PICC导管,在乳腺癌患者(单侧)术后化疗中的效果与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40例单侧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贵要静脉后置PICC导管,对照组使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在肘上肱二头肌腱内侧盲穿贵要静脉置入PICC导管,由PICC置管专科护士进行为期两周的临床跟踪观察,置管后第1周每日观察,第2周仅第14天观察。主要观察内容:置入PICC管后的导管头端位置、渗血、皮下瘀血、静脉血栓、机械性静脉炎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将结果归纳分类并记录在自制的表格中。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68例,成功率97.14%;对照组穿刺成功59例,成功率84.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机械性静脉炎第7天与第14天的观察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皮下淤血第7天的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渗血、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两周内观察结果,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贵要静脉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雪花  王秀芬 《护理研究》2006,20(17):1570-1571
[目的]探讨PICC置管早期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行化疗予PICC置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置管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及治愈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程度明显减轻(P<0.05),出现时间明显推迟(P<0.01),但在静脉炎的治愈时间上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部位与静脉炎的发生之间无必然联系。[结论]PICC置管早期给予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乳腺癌患者合适的中心静脉输液途径。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409例,将植入VPA的191例设为VPA组,植入PICC的218例设为PICC组,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PA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ICC组患者(P0.05)。结论VPA具有安全、舒适的优点,是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时选择上臂贵要静脉或肱静脉的可行性优势,为寻找最佳的PICC穿刺静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0例预行PICC的晚期癌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贵要静脉组和肱静脉组,每组各40例,穿刺前分别测量自然状态下穿刺部位同水平面两组血管的内径及距皮肤表面距离,比较两组患者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症以及肿瘤类型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与肱静脉相比,同水平面的肘上贵要静脉内径大(4.979&#177;0.659 mm vs. 4.056&#177;0.713mm),距皮肤表面距离短(6.390&#177;1.844mm vs. 10.195&#177;2.111mm),且穿刺术中出血少(1.090&#177;0.215g vs. 1.403&#177;0.234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 (p=0.644)。所有80例患者均被成功置入PICC导管,置管成功率均为100%;尽管一次穿刺成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66),但贵要静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要高于肱静脉组(97.5% vs. 90.0%)。结论:超声引导联合MST肘上PICC置管,经贵要静脉置管具有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术中出血的优势,PICC置管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