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外科的1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和16例脓毒性休克病人,监测血小板聚集率(PAR),用微循环显微镜对休克病人的甲皱微循环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以10例正常人为对照。甲皱微循环在微血管血流流态、形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紊乱。脓毒性休克中变化较低血容量休克变化明显,尤其在微血管形态方面改变更显著。低血容量性休克微血管的恢复与临床表现好转近乎同步,而脓毒性休克微血管恢复在临床表现好转之后。两种休克病人PAR与对照组比均增快(P<0.01)。血小板聚集率增高与微血管的紊乱呈正相关,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58名患者甲皱微循环的活体显微镜观察的结果表明,山莨菪碱可以解除因脑膜炎球菌菌血症引起的细菌性休克所致的微血管痉挛和红细胞聚集。在电视显微镜下用48只雄性金黄地鼠颊囊检测了山莨菪碱对微循环的作用,微血管管径的变化采用电视自动扫描系统测量。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毫克/100克体重,明显地使16~40微米的微动脉扩张;肌注5毫克/100  相似文献   

3.
采用医用甲皱微循环仪对30例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为急性肾炎)的甲皱微循环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急性肾炎患儿的甲皱微循环较健康儿童有明显改变(P<0.01),并随病情加重异常程度亦增加。随机将急性肾炎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中药治疗组,发现加用中药组的病情及甲皱微循环恢复较常规治疗组为快(P<0.01)。提示甲皱微循环可作为急性肾炎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评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40例糖尿病患者与56例对照组甲皱微循环观察表明,糖尿病患者普遍具有较严重的微循环改变:甲皱微血管管袢模糊不清(45%),异型管袢(52.5%),管袢输出支扩张(27.5%),红细胞聚集(37.5%)及微血流显著缓慢。提示甲皱微循环检查可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的一项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盆腔瘀血证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0例盆腔瘀血证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随着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得到相应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法有改善微循环、改变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拟扶正化瘀汤治疗肝炎后肝硬化32例,观察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后甲皱微循环清晰度、畸形率、袢顶瘀血、流态、流速、渗出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管袢数、管袢直径无明显改变(P>0.05).对肝硬化引起甲皱微循环的病理机制和扶正化瘀改善甲皱微循环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50傩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和血液变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同情况的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急性脑血栓患者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均有改变。在当归治疗的25例中,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外周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异常为急性脑血栓发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300例病毒性肝炎甲皱微循环变化与治疗钱刚(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传染科南昌330002)通过对30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发现肝炎患者甲皱循环的改变与临床病情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针对这些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科对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42例患儿进行了甲皱微循环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管袢模湖不清,管袢数减少,血流速度慢、出现粒流,红细胞聚集,皮肤乳头平直等项主要指标异常改变。表明在小儿患病毒性心肌炎时,存在着甲皱微循环障碍。甲皱微循环观察,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和健康人甲皱微循环改变各30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差异。从而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通过甲皱微循环检查有利于对患者外周微循环的动态了解,有利于治疗及疗效观察。并提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存在全身外周微循环障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探讨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型甲皱微循环改变,并采用国产654-2加综合治疗22例亚重肝。发现甲皱微循环与肝炎的病理、病情轻重及预后密切相关。胆碱能受体阻滞剂654-2能解除微血管痉挛,有改善甲皱微循环某些指标的作用;如使管袢数日增多,管袢轮廓转清晰、血流加速等,对治疗重症肝炎有一定价值,但加强综合治疗,稳定内环境平衡切是不容忽视的。因此654-2加综合治疗重症肝炎是可取的手段之一。为了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合理选用654-2剂量及用药时机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报告29例紫癜患儿的甲皱微循环观察结果,发现紫癜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但其皮肤淤点淤斑的多少与镜下观察的微血管周渗出、出血及袢顶多少并无平行关系。还对5例年龄较大的儿童进行了舌尖微循环观察,初步发现亦有改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甲襞微循环检测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的方法,对44例热迫妄行出血病人进行观察及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发现,这类病人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与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有相关的异常改变,这种异常随中医辨证施治有效而好转。本文以为热迫血妄行导致出血的病机是热邪损伤微血管,中医辨证施治是通过改善机体微血管状态而达止血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127例功血患者甲皱微循环。其表现为:视野不清晰,血流缓慢,颗粒状血流及血流间断、微血管袢顶及静脉淤血、微血管周围出血斑、汗腺汗珠增多。用中药“活血化淤”治疗后,上述指标都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结果认为中医“活血化淤”法是功血的治法之一,并说明功血和植物神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甲皱循环是反映在机体微循环状态。我们对孕晚期孕妇310人做甲皱循环测定,以便了解妊娠晚期孕妇的微循环状态。1资料与方法在哈医大一院选择30名未孕、健康的生育年龄的妇女,250名妊娠28周以上的正常孕妇和60名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做甲皱循环测定。340例分三组:非手组30例,正常妊娠组250例,妊高征组60例。检查均在上午进行。测定前避免剧烈活动,坐位休息5min后取左手无名指涂香柏油,然后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研制的XD系列微循环测定仪进行测定、共测15项指标:微血管形态8项,微血管流态5项,微血管周围状态2项。微循环积分…  相似文献   

16.
105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甲皱微循环观察结果表明,EHF 患者甲皱微循环均有不同程度障碍,动态观察甲皱微循环似可作为休克的临床监护参考指标,并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肢端坏疽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李仕明  朱西蛾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6):358-360,T032
应用山莨菪碱改善全身和患肢微循环、局部清创换药及控制糖尿病等综合治疗措施糖尿病肢端坏疽351例,治愈301例(85.7%),好转27例(7.7%)、无效7例(2.0%)、截肢6例(1.7%)、死亡10例(2.9%)。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甲皱微循环明显改善。患肢血管多普勒检查见局部血管内径增宽、血流量增加。作者对糖尿病肢端坏疽的诊断与分型提出了初步标准。  相似文献   

18.
对50例不同期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蛇毒抗栓酶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了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表明:蛇毒抗栓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甲皱微循环,主要表现为管袢较前清晰,袢顶渗出、扩张显著减轻、输入动脉与输出静脉之比恢复正常,血流加速,流态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亦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55例甲营养不良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甲营养不良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多项指标明显异常;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说明甲营养不良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甲皱微循环障碍,经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后,甲营养不良患者的甲皱微循环障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愈好转率100%,提示:甲皱微循环检查可作为甲营养不良的诊断指标之一。甲皱微循环异常是该病发病的病理学基础,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肿瘤患者甲皱微循环改变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应用甲皱微循环检查技术观察了血瘀证患者(肿瘤患者)119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结果:①在119例患者中9916%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尤以血液流变学改变明显,表现在血液流速减慢,红细胞聚集加重,符合中医血瘀证判断;②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变化多与微循环变化呈同步改变,微循环障碍程度越重,临床病势越重,预后也越不理想;③中药治疗可使70%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及微循环状态得到改善。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甲皱微循环检查技术敏感而直观,在临床监测病情变化中可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