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切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切除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2 8例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中全切除 2 6例 ,1例肿瘤的延髓侧切除中呼吸有改变行近全切除 ,1例肿瘤的下级有囊性变和空洞 ,术中部分囊性变残留 ,术后MRI显示部分囊肿壁上有肿瘤残留。无手术死亡病例及手术致残者 ,术后神经系统功能多数得到恢复和改善。结论 MRI检查是诊断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的可靠方法 ,绝大多数肿瘤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达到全切除 ,未全切除者或间变者应辅以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9例脊髓室管膜瘤的手术体会。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及超声吸引切除9例巨大髓内室管膜瘤。结果:9例肿瘤全切,7例完全恢复,1例无变化,1例术后轻残。结论:巨大脊髓室管膜瘤应用显微外科及超声吸引可以完全切除肿瘤,避免脊髓损伤。且精确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加超声吸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手术技术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42例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进行随访,并采用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对手术前后的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变脊髓的功能状况,预后与年龄、性别、肿瘤长度等均无显著性相关,而与术前的脊髓功能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能够有效地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早期发现、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必然选择.全切肿瘤、术中使用电生理监测、椎板切除术后的椎板重建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孟祥云  杨俊 《海南医学》2008,19(4):39-40
目的探讨脊髓内室管膜瘤的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北京天坛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21-65岁,平均34.5岁。首发症状为肢体麻木无力和感觉异常。病情由上向下发展为其特点。20例均行MRI检查,全切除18例,近全切除2例。结果20例均得以随诊,时间为6个月-1年,症状完全消失12例,明显改善6例,2例为部分改善。结论室管膜瘤与脊髓界限清楚,行后正中入路,掌握手术要点可完全切除,全切肿瘤后术后无需放疗。  相似文献   

5.
颈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髓内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椎管内肿瘤的20%左右,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肿瘤活检、椎管减压加放射治疗,疗效不佳。尤其是颈髓髓内肿瘤全切可能导致四肢瘫痪、呼吸障碍等,因此许多神经外科医师望而却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髓内肿瘤显微手术切除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们自2000-12~2004-06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髓髓内肿瘤8例,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髓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内室管膜瘤10例,分析肿瘤部位、信号特点及肿瘤强化特点。结果肿瘤位于颈髓5例,胸髓3例.终丝及马尾2例.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在T2WI上呈等、高信号。1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强化。结论脊髓内室管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其发病部位、信号特点、强化特点及临床资料常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何春明  刘祥璐 《实用新医学》2007,8(12):1095-1096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切除13例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结果肿瘤全切9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1例死于术后脑干损伤。另1例2年后复发死亡。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均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手术成功率高。熟悉第四脑室的显微解剖,注意保护脑于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新疆阿克苏农一师医院接受治疗的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56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肿瘤全部切除患者(76.78%)明显高于次全部切除患者(23.22%),神经功能全部改善患者所占的比例(73.21%)明显高于神经功能无变化患者所占的比例(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将肿瘤全部切除,预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髓髓内多节段室管膜瘤的早期手术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治疗的20例McCormic分级Ⅰ级、长度在3个和3个节段以上的室管膜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均未行放疗。所有病例术前均行核磁共振检查并采用McCormic分级法评估神经功能,术后随访3~48个月,平均32个月,并根据随访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的肿瘤主体均位于颈髓髓内,肿瘤瘤体长度跨越3~8个椎体节段,平均4.2个椎体节段,肿瘤一期均得到了全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室管膜瘤,WHO分级Ⅰ~Ⅱ级。有18例病例术后得到了随访,2例因联系方式变更而失访,但病历记录术后出院时恢复良好。随访结果表明,所有获得随访的患者恢复良好,术前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未留下明显运动功能障碍,大小便未出现功能障碍,磁共振检查结果表明未见肿瘤复发;主要并发症是留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深感觉障碍,可以认为手术未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明显影响。结论 对于早期多节段颈髓室管膜瘤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全切除术后极少复发,术后不需要放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室管膜瘤和10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两者的平扫MRI表现类似,即疾病变节段脊髓增粗,T1WI呈低信号,边界欠清,T2WI呈高信号。16例患者肿瘤头尾侧可见囊变。6例室管膜瘤行增强T1WI,肿瘤实体部分都均匀强化。4例星形细胞瘤行增强T1WI,1例肿瘤实体部分均匀强化,1例欠均匀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脊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8例脊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结果:显微镜下全切69例,大部分切除9例(其中3例为哑铃形肿瘤).出院时痊愈42例,好转18例,无变化15例,恶化3例.结论:采用正确的手术入路、手术步骤和显微手术技巧是全切除脊膜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陶光举  张明光 《河北医学》2016,(9):1433-1435
目的::对比分析脊髓内室管膜下瘤与星形细胞瘤的MRI特征,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脊髓内室管膜下瘤和20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比较二者病变部位、累及范围、生长方式、信号特点、有无强化、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囊变及瘤周情况等。结果:脊髓内室管膜下瘤位于颈段5例、颈胸段8例、胸段2例及胸腰段1例,星形细胞瘤位于颈段7例、颈胸段5例、胸段6例及胸腰段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管膜下瘤纵轴长度(88.30±23.47)mm、瘤椎体数目(4.67±1.26)个,星形细胞瘤纵轴长度(55.16±19.56)mm、椎体数目(3.41±1.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室管膜下瘤多呈偏心性生长、水肿不明显或仅轻微水肿、边界清楚、较少囊变,与星形细胞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室管膜下瘤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14例、混杂信号2例;T2WI呈均匀高信号14例、混杂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示病变无强化11例、部分轻度强化或点片状轻度强化5例。星形细胞瘤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11例、混杂信号9例;T2WI呈高信号12例、稍高信号6例和混杂信号2例;增强扫描无强化4例、轻度强化7例、明显强化9例。结论:脊髓内室管膜下瘤与星形细胞瘤在生长方式、边界、形态、瘤周水肿及强化程度等存在差异,有助于二者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室管膜瘤和10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两者的平扫MRI表现类似,即疾病变节段脊髓增粗,T1WI呈低信号,边界欠清,T2WI呈高信号。16例患者肿瘤头尾侧可见囊变。6例室管膜瘤行增强T1WI,肿瘤实体部分都均匀强化。4例星形细胞瘤行增强T1WI,1例肿瘤实体部分均匀强化,1例欠均匀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显微手术治疗颈髓髓内肿瘤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9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 12例颈段脊髓髓内肿瘤 ,8例经显微手术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3例 ,女 5例。年龄 19~ 5 8岁 ,平均 32 .6岁。病程 6~ 6 8个月。室管膜瘤 3例 ;星形细胞瘤1例 ;血管母细胞瘤 1例 ,该患者还同时合并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左肾肿瘤 ,肝脏、胰腺囊肿。1.2 手术方法 :按常规显露脊髓。对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 ,在显微镜下 ,以枪状镊和自制微形吸引器 (9号注射针头磨成 )沿肿瘤全长严格于后正中沟分开脊髓 ,无创缝线缝吊软脊膜 ,牵开脊髓后索显露肿瘤 ,游离肿瘤一极 …  相似文献   

15.
李友海  汪凯  田仰华  王国颖 《安徽医学》2010,31(11):1392-139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3岁,因“双下肢乏力9月加重1月”于2010年6月25日入院。9个月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感,自觉腰背部时有轻微酸痛感,尚能行走,无腰背部束带疼痛感,能正常感知冷热,上肢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16.
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与显微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2例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2例颅底沟通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CT或MRI,1例行DSA检查。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全切除10例,次全切2例,手术效果好,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底底沟通瘤症状多样,易误诊误治。根据肿瘤位置,侵犯范围选择适当手术入路。采用多学科联合与显微外科技术有利于广泛切除肿瘤。颅底重建是改善手术效果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内室管膜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脊髓内室管膜瘤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脊髓内室管膜瘤主要以慢性疼痛为首发症状,可伴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MRI常表现为T1WI序列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常伴有特征性"帽征"。镜下肿瘤细胞呈特征性菊形团,GFAP染色常呈阳性。结论:脊髓内室管膜瘤与其他脊髓肿瘤相比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临床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8.
颈髓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髓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问题。方法:对73例颈髓髓内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方法、疗效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985年以前颈髓髓内肿瘤22例,全切除7例,占31.8%;1985年至1998年6月共51例,全部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其中肿瘤全切除43例,占84.3%。随访5个月至16年9个月,失访11例,实际随访62例。其中存活51例,42例(82.3%)已经恢复工作和家务,4例(7.8%)生活自理,尚有5例(9.8%)不能自理生活。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同时应重视术中和术后的呼吸监测和呼吸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高颈段髓外腹侧肿瘤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颈段髓外腹侧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技巧,方法:6例高颈段髓外腹侧肿瘤患者,采用颈后正中入路行显微镜下分块切除。结果:5例全部切除,1例大部切除后26月症状加重,病人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高颈段髓外腹侧肿瘤均应手术治疗,只要操作得当大部分行枕下后颈正中入路亦能达到全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MR特征,旨在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均行MR常规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主要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强化特点及瘤周水肿程度。结果左额叶3例,左颞顶叶2例,右颞叶2例。5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2例为实性肿块。肿瘤实性部分T1WI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及FLAIR表现为高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轻度强化1例。肿瘤囊性部分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FLAIR表现为高信号,DWI表现为低信号。7例肿瘤边缘均可见分叶,边界均清楚,瘤周围水肿6例为轻度,1例为中度。结论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有一定的特点:好发于脑室旁脑实质,边缘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实性部分明显强化,DWI上为高信号,中老年人好发。当临床遇到有类似MR表现的脑实质肿瘤时,术前鉴别诊断应考虑到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