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2003年中国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描述1993--2003年我国妇女产前、产时和产后保健利用状况及探索可能的原因。方法利用1993、1998和2003年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993--2003年间,城乡孕早期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从9.9%和37.6%上升到58.1%和73.3%;城乡产前检查次数符合率分别从47.3%和11.4%上升到57.6%和36.6%:产后访视率农村从36.7%上升到42.2%,而城市的则从44.0%下降到39.7%;未住院分娩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认为没必要、经济困难和急产;农村在家分娩妇女由专业人员接生的比例从67.5%下降到51.4%。结论 过去的10年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有较大提高.但产前、产时和产后3个阶段保健利用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产后保健利用水平提高缓慢以及农村在家分娩妇女由专业人员接生比例下降的现象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杨惠娟  沈汝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3938-3940
孕产期保健是母婴保健的基本内容,本调查是为了了解孕产妇在孕产期的各种保健服务需求情况,为拓展围产保健服务范围、确定具体服务项目提供可行性分析,为使人性化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孕产妇的需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我们在2004年对468名孕妇进行了需求调查,以便根据孕产妇的意愿制定切实可行的孕产期保健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出生缺陷患儿保健状况及其家长对相关儿童保健的需求。 【方法】 对2007年7月—2008年9月分娩且家长均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的453例活产出生缺陷患儿,分娩6~8个月时通过电话调查方式询问出生缺陷患儿家长。 【结果】 315例在北京市生活的儿童接受计划免疫接种率94.00%、体检率93.40%;70.70%“到医院复诊过至少1次”,27.10%“未到医院复查”,2.20%“家长否认孩子有出生缺陷”。 【结论】 目前的医疗保健机构不能满足出生缺陷患儿医疗保健需求;建立有效的出生缺陷患儿信息登记系统对于患儿信息的长期随访至关重要;完善出生缺陷患儿诊断、治疗、转诊网络,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后续服务。  相似文献   

4.
梁锦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584-5585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妊娠期妇女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度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实施状况。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妊娠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口腔保健知识及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保健行为方面的问题,并对结果与妊娠期妇女的学历、家庭月收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等以下学历的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的认知程度及行为明显低于高等学历及研究生以上学历者,而高等学历及研究生以上学历者之间未见明显差异;不同家庭月收入者在口腔保健认知及行为方面未见明显差异;口腔保健行为整体水平欠佳。结论:应继续加强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教育及行为改进,对中等以下学历者应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5.
1996年6~10月我们对185名流动人员的孕产期保健敉况作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青海省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方法 以青海省2002~2011年妇幼卫生统计年报表数据为基础,采用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指标,比较和分析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结果 在2002~2011年期间,青海省妇女孕早期检查率由2002年的50.3 %上升到2011年的84.3 %,产后访视率由2002年的73.8 %上升到2011年的87.6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由2002年的59.0 %上升到2011年的81.3 %,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产前检查率稍有起伏.另外,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的142.2/10万下降到2011年的46.1/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青海省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效果显著,孕产期保健服务工作稳步有进,这对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城乡社区人群孕产期保健状况。方法对接受产后保健的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1126名城乡初产妇进行产后42天的问卷调查。结果在1126例产妇中,产前检查率为100.0%,城乡产妇孕早期(≤12周)产检率分别为85.4%及73.8%,产检次数超过11次的城乡产妇分别占36.7%及26.8%,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3.310、7.657,均P〈0.叭)。城乡产妇做6次及以上B超的人数分别达14.4%及16.5%,参加孕妇学校的城乡产妇比例仅分别为60.0%和29.7%,孕期增重〉15kg的城市及农村产妇分别为51.6%和49.3%。城市产妇剖宫产率为44.3%,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剖宫产的39.5%;农村产妇剖宫产率为44.1%,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剖宫产的42.6%。新生儿出生体重超过3600g的城乡产妇分别为26.6%和27.9%。结论对城乡产妇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提供存在过度与不足并存的现象,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孕产妇及大众进行广泛宣教、对医务人员进行广泛培训,从而持续改进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流动婴幼儿保健、喂养、健康状况现状及变化趋势,为针对性的制定流动儿童保健措施并落实流动儿童本地化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社会福利医院所辖社区2005和2009年出生的流动婴幼儿为调查对象,就儿童母亲的年龄、文化程度、婴幼儿居住地址、婴幼儿期保健情况、喂养情况、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流动婴幼儿保健覆盖率由45.6%提高到78.7%;系统管理率由24.3%提高到58.1%;4月和6月龄母乳喂养率变化不大,4~8月龄辅食添加率由2005年的46.4%提高到2009年的63.7%,7~12月龄婴幼儿的畜禽肉类添加率由42.6%提高到52.9%,2009年出生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28.8%.结论 流动婴幼儿的保健覆盖率和系统管理率有所提高,但与北京本地婴幼儿的相关情况及北京市的相关规定仍有距离;喂养存在不合理之处,贫血患病率较高,有关部门应重视流动婴幼儿的保健情况,以提高流动婴幼儿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婚育龄妇女分娩保健服务的状况与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已婚育龄妇女分娩保健服务状况及其变化。方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抽取的调查前三年有生育史的1962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合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资料,对两次调查前三年有生育史妇女最近一次活产的分娩保健服务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与1997年调查前三年相比,2001年调查前三年育龄妇女的入院分娩率增加,家庭分娩的比例明显减少;②农村妇女家庭分娩比例明显降低,由1997年调查时的61·41%降为2001年调查时的40·78%,1998~2000年间,92·54%城镇妇女接受分娩保健服务,农村妇女家庭分娩比例高出城镇7·4倍,为40·78%;③分娩保健服务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和中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发展相对较慢,1998~2000年间,西部地区妇女中,一半以上在家分娩,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分娩妇女一半以上由家人接生,约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6倍;④少数民族妇女家庭分娩和由家人接生的比例明显高于汉族妇女;⑤随着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的增加育龄妇女对分娩保健服务的利用增加,文盲、经济收入低的妇女家庭分娩比例和由家人接生的比例非常高。结论:我国分娩保健服务状况在改善,但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地区农村的分娩保健服务急待提高。应加强对西部地区分娩保健服务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应对策略,加强对西部农村接生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莉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172-1173
义乌是中国小商品的集散地,经济繁荣,人口流动频繁,由于种种因素,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水平较低。近年来,全省外来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数逐年上升,本次调查旨在对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状况进行分析,做好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1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状况1·1义乌现有常住人口680446人,外来人口703633人,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213972人。1·2近年在各医院分娩的产妇中,流动人口孕妇的比例逐年增加,2001~2003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构成见附表。附表2001~2003年新生儿构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现场随机拦截访问的形式对江东区937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对孕产期保健优惠政策的知晓率仅为25.1%,51.5%认为整个孕期的产检次数应听从检查医生的建议,医护人员、朋友与家庭成员、电视广播是获得孕产期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书刊与小册子、录像示教、医生保健人员一对一个性化指导是最喜欢的宣传教育方式。结论:根据不同层次妇女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孕产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查。方法选取2014年3月在我市工作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470人有分娩经历。对这些妇女的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服务的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70例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做过产前检查的共有356例.产前检查率为75.74%;得到产后访视的妇女有342例,产后访视率为72.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妇女产前检查次数为8.72±3.19,产后访视次数为1.12±1.25,明显高于初、高中文化程度妇女的5.86±3.23、0.65±1.12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妇女的3.70±2.69、0.29±0.6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月收入4ooo元以上的妇女产前检查次数为7.78±3.64.产后访视次数为0.98±1.26,明显高于家庭月收入2ooo~3999元妇女的6.22±3.14、0.71±1.23和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妇女的4.98±3.06、0.49±0.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年龄和是否参加生育保险是影响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的重要因素.应加强针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管理力度,开展孕产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计生网络的作用,努力改善流动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状况。  相似文献   

13.
九江市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九江市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的现状,探讨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九江市3476例农村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育龄妇女普遍存在孕产期保健意识缺乏现象,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地点主要选择县、乡两级,农村育龄妇女孕期保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半数以上不愿意接受医生指导的孕期常规筛查项目,调查对象认为"没必要"筛查;尚有17.3%的农村育龄妇女在停经4个月后才进行初次产检;1.4%的农村育龄妇女选择家庭、村级卫生所为分娩地点。结论:建议给予县、乡两级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建设以持续和重点支持。建议采用进村入户发放传单、张贴标语、讲解典型事例、与家庭成员商谈等更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形式,消除农村育龄期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盲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状况.方法 对500例孕妇患龋率、牙周病及自我保健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妊娠期龋齿及牙龈炎患病率分别为49.67%和75.68%, 软垢及牙石发生率分别为86.87%和52.41%,而龋齿和牙龈炎就诊率仅为3.38%,92.32%的孕妇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结论 缺乏口腔保健意识和不良口腔卫生习惯是影响孕妇口腔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卫生Ⅷ项目实施对于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利用"卫生Ⅷ项目/卫生Ⅷ支持性项目对母婴保健与健康的影响"专项评估中的孕产妇入户调查数据库,分析2001—2006年期间4018例生过小孩的妇女,按年份比较项目县和对照县对象的孕产保健服务利用关键指标。结果项目县被调查对象的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等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关键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县。结论卫生Ⅷ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婴儿保健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社会化服务是未来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趋势 ,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儿童健康保护、健康促进将是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了解城市社区婴儿保健现状及需求 ,使社区健康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对 182名儿童母亲进行了婴儿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出生的 182名新街口社区婴儿母亲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 39.5 % ,初中及以上者占 42 .30 % ,小学占 18.2 0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由专业人员询问婴儿母亲。数据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处理。2 结 果2 .1 社区…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内地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已呈趋势。宝山区位于上海市近郊,人口流动频繁。由于种种因素,流动人口孕产妇卫生服务的水平较低,近年来,我们在有关工作中进行了探索,取得效果并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妇幼保健工作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云南、贵州、青海和西藏4个省(自治区)的6个县445名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被调查妇女的平均产前检查率为78.24%,低于2008年全国农村93.7%的平均水平和四类农村81.2%的平均水平;产后访视率仅为30.7%,低于同期54.3%的农村平均水平和58.9%的四类农村平均水平;平均住院分娩率为52.18%,低于2008年87.1%的农村地区和64.3%的四类农村的平均水平。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相对低下。建议有效解决住院分娩的间接费用;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建立村医的有效激励机制,夯实三级保健网网底。  相似文献   

19.
袁雪  闫淑娟  王晓华  丁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657-4658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21世纪我国城市卫生服务的方向,儿童保健在城市卫生服务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几十年来,北京市的儿童保健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150/万降至1996年的2.2/万;婴儿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150‰降至1996年的11.6‰,城区已降至8‰~9‰〔1〕,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这其中儿童保健管理的3级网络形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儿童保健管理网络覆盖的状况令人担忧。本文根据北京…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女性孕产期保健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后妊娠,孕期所在地为外地且在外地分娩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描述其孕产期保健情况,分析妊娠期间接受健康体检次数、产后42 d是否接受健康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 838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妊娠期间接受健康体检的平均次数为7.43次(不包括在临产当天入院进行的检查),接受至少5次产前检查的孕妇比例为77.16%,66.48%的产妇在产后28 d内接受了入户产后访视,78.86%的产妇在产后42 d内接受了健康体检。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配偶受教育程度,收入、所在区域、子女数为妊娠期间接受健康体检次数的影响因素;年龄大、配偶受教育程度高、高收入、所在区域为东部地区、目前有工作对产后接受健康检查有促进作用;子女数量多不利于产后接受健康检查。结论流动人口女性对孕产期保健的利用不足,应采取适合流动人口女性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措施,并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开展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