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HMGB1/TLR/NF-κB在狼疮性肾炎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6周龄的雄性BXSB小鼠(狼疮性肾炎模型)和同周龄C57BL/6 小鼠(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RT-PCR检测肾皮质中HMGB1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组织中HMGB1、NF-κB、TLR2和PCNA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 16周时,BXSB小鼠血清中BUN水平明显升高;(2) 16周时,与正常的C57BL/6 小鼠相比,BXSB基底膜明显增厚,部分足突融合,内皮细胞下可见团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3) 狼疮性肾炎模型组小鼠肾组织的肾小球中可见较多的PCNA阳性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内也可见少量的表达;(4) 与对照组相比,BXSB小鼠肾组织中HMGB1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HMGB1蛋白尤其在细胞增生明显而肥大的肾小球呈高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浆和细胞外;而在C57BL/6小鼠肾脏组织中以小管细胞核表达为主;(5) 狼疮性肾炎模型组小鼠肾组织p-NF-κB和TLR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6) HMGB1蛋白与p-NF-κB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33,P=0.000);p-NF-κB蛋白与TLR2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65,P=0.001).结论:(1) HMGB1能促进肾小球固有细胞的增生,导致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形成;(2) HMGB1在小鼠狼疮性肾炎中的致炎作用可能部分通过结合其受体TLR2,激活NF-κB信号途径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核因子 κB(NF κB) /IκB信号通路在肾毒血清性肾炎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肾毒血清肾炎应用兔抗鼠肾小球基底膜肾毒血清制备。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 (EMSA)和Western印迹检测肾毒血清肾炎大鼠肾组织中NF κB活化、p6 5亚基核转位以及IκBα和IκBβ的降解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核酸酶保护法检测肾组织中MCP 1表达 ,并分析其与NF κB活化的关系。结果 模型组肾小球及肾小管中MCP 1表达分别为 (2 4 37± 7 0 6 )个 /肾小球横切面和 (5 4 78± 11 4 9) % ,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肾组织中NF κB活化显著增强 ,p6 5由胞质转移至胞核 ,胞质内IκBα和IκBβ降解明显增加 ;NF κB活化与MCP 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NF κB/IκB信号通路介导肾小球肾炎肾组织中MCP 1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淋巴毒素β受体(lymphotoxinβreceptor,LTβR)在狼疮性肾炎病理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12周龄、雌性的MRL/lpr小鼠作为狼疮性肾炎小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处理组、Human-Ig处理组和LTβR-Ig处理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0μl),Human-Ig(100μg/只,100μl)和LTβR-Ig(100μg/只,100μl),每周1次,连续8周。同周龄和性别的C57BL/6小鼠为狼疮性肾炎模型小鼠的正常对照,每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100μl),连续8周。Human-Ig和LTβR-Ig处理组小鼠在首次处理后第2、4、6、8周称体质量。最后一次处理1周后,处死以上4组小鼠,收集肾组织。qRTPCR,IHC和Western blot比较C57BL/6小鼠和MRL/lpr小鼠肾组织中LTβR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HE染色肾组织,qRT-PCR检测肾组织中LTβR、IL-6、MCP-1、TNF-α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活化情况,以C57BL/6小鼠肾组织作为正常对照,比较Human-Ig处理组和LTβR-Ig处理组小鼠(MRL/lpr小鼠)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57BL/6小鼠相比,MRL/lpr小鼠肾组织中LTβR表达显著升高;与Human-Ig处理组相比,用LTβR阻断肽(LTβRIg)处理的MRL/lpr小鼠肾组织受损明显减轻,肾组织中炎症相关分子IL-6、MCP-1和TNF-α等的表达显著下降,NF-κB的活化明显下调。结论 LTβR可能通过促进狼疮性肾炎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和NF-κB的活化,在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黄芪甲苷对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的作用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发C57BL/6小鼠AR,并采用低(12.5 mg/kg)、中(25.0 mg/kg)、高(50.0 mg/kg)剂量的黄芪甲苷进行治疗。研究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4、IL-6、IL-10、IL-1β、IgE、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鼻黏膜组织HMGB1、TLR4、NF-κB及p-NF-κB蛋白表达。结果显示,AR模型小鼠出现剧烈抓鼻、打喷嚏等症状,鼻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严重浸润。黄芪甲苷治疗后,小鼠症状缓解,鼻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减少,HMGB1、TLR4和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中IL-4、IL-6、IL-1β、IgE、TNF-α、ICAM-1和VCAM-1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IL-10浓度显著升高(P0.05)。由此黄芪甲苷对AR小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通路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可能是黄芪甲苷治疗AR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XSB狼疮小鼠肾组织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及其受体CX3CR1的表达以及给予泼尼松治疗后的改变,探讨两者在狼疮肾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12 周龄雄性BXSB狼疮小鼠随机分成泼尼松治疗组(n=6)和实验对照组(n=6);另取同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小鼠每天给予0.5 mL生理盐水灌胃;泼尼松治疗组小鼠每天给予0.18 mg/20 g BW的泼尼松溶于0.5 mL生理盐水灌胃。持续10周结束实验。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小鼠肾组织fractalkine和CX3C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小鼠实验室指标以及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 BXSB狼疮小鼠肾组织fractalkine以及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C57BL/6J小鼠明显增高,而经过泼尼松治疗后的BXSB小鼠两者的表达均较未治疗组(实验对照组)明显下降,同时伴有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IgM、血清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水平以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的明显改善,尿蛋白减少;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亦显著减轻。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fractalkine/CX3CR1可能参与了小鼠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且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肾脏fractalkine的表达而发挥其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黄芪甲苷对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的作用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发C57BL/6小鼠AR,并采用低(12.5 mg/k...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修饰对高糖诱导的肾系膜细胞IκB/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设对照组、不同浓度高糖干预组和渗透压对照组,用免疫共沉淀检测SUMO1,SUM02/3蛋白与IκBα蛋白的相互作用;免疫印迹检测IκBα、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高糖特异性地减弱肾系膜细胞SUMO2/3与IκBα蛋白间的相互作用(P<0.05);高糖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促进IκBα泛素化降解(P<0.05),同时上调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 高糖特异性减弱IκBα的SUMO化修饰,可能介导了肾系膜细胞、NF-κB信号的激活,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HMGB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1,HMGB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检测12例健康对照、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无肾脏损害和14例合并肾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lupus nephritis,LN)血清中HMGB1的表达情况.将体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MGB1刺激组,于培养6、12、24 h后收集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oll样受体2(TLR2)、NF-κB 065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血清中HMGB1蛋白在LN组明显高于SLE组和健康对照组,且血清中HMGB1水平与LN患者的蛋白尿呈显著正相关;人重组HMGB1能够促进系膜细胞增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MGB1刺激组中TLR2、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强;TLR2蛋白与NF-κB p65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58,P=0.000);NF-κB p65蛋白表达与PCNA阳性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r=0.536,P=0.007).结论 HMGB1是狼疮性肾炎发病中的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可能部分通过与其受体蛋白TLR2结合激活NF-κB促进系膜细胞增生,从而引起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炎症反应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Sch B组,10只/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模型,Sch B组小鼠给予Sch B灌胃14 d。步态实验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表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荧光强度;ELISA法测定黑质区IL-1β、IL-6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黑质区TH、Bcl-2、Bax、TLR4和p-NF-κB p65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左前爪步幅显著减小,后爪步宽明显增大,中脑黑质中TH荧光强度显著减弱、表达量减少,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Bcl-2与Bax蛋白表达比值显著减少,TLR4和p-NF-κB p65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Sch B组小鼠的步幅明显增大、步宽显著减小,中脑黑质TH荧光强度增强、表达量增加,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同时Bcl-2与Bax蛋白表达比值显著增加,TLR4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脂肪细胞膜相关蛋白质(APMAP)过表达对阿霉素(ADR)肾病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ADR构建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中APMAP、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构建APMAP基因过表达的鼠源肾小球足细胞MPC-5细胞株,并以0.5μmol/L ADR体外诱导构建足细胞损伤模型,再联合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CU-T12-9进行处理。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p-NF-κB p65、TNF-α等蛋白表达。结果 APMAP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低表达,而NF-κB p65高表达(P<0.05)。APMAP过表达可提高ADR暴露下MPC-5细胞增殖活性,降低LDH活性及细胞凋亡率,下调NF-κB p65、p-NF-κB p65、TNF-α等蛋白表达(P<0.05);联合CU-T12-9处理可显著抑制APMAP过表达对ADR暴露下MPC-5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 过表达APMAP可抑制ADR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小球细胞内源性Nampt对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用C57/BL6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脏组织经包埋、固定、切片,经免疫共聚焦技术分析内源性Nampt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和定位关系;在200 mmol/L葡萄糖(高糖)培养肾小球膜HBZY-1细胞至第5 d时,分别用10μmol/L FK866和1 mmol/L NMN干预,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内源性Nampt对NF-κB、Sirt1和vimentin表达;按高糖不同培养时间(24、48、72、96、120和144 h)分组,检测细胞Nampt、NF-κB和Sirt1表达时间效应关系。结果 1)DN组小鼠肾小球明显萎缩,肾小球细胞内Nampt、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2)应用FK866处理细胞,vimentin表达明显减少(P0.01);用NMN干预后,vimentin表达同样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3)随高糖培养细胞时间延长,Nampt和NF-κB表达明显增加(P0.01),相反Sirt1表达减少(P0.01)。结论在DN肾小球纤维化中,Nampt能够通过增强NF-κB和抑制Sirt1信号途径,影响肾小球内vimentin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IκB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HBVG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42例HBVGN、2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及5例正常肾组织中NF-κBp65、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NF-κBp65蛋白在HB-VGN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原发性膜性肾病(P<0.01)及正常肾组织(P<0.05)中的表达,且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可检测到NF-κBp65的表达;相反IκB-α在HBVGN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原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P<0.05)。结论HBVGN肾组织可能有IκB-α蛋白降解及NF-κB核转移。NF-κB/IκB可能参与了肾组织的病理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F-κB在rhIL-1β刺激引起的体外培养的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IL-6中的作用。方法: NF-κΒ活性检测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IL-6 mRNA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R)检测,培养上清IL-6蛋白含量采用ELISA检测。结果:rhIL-1β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时,在上调IL-6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同时亦激活NF-κB,而且这种上调作用可被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所阻抑。结论: IL-1β诱导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IL-6是通过NF-κB调控,NF-κB可能参与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轴在结直肠癌肥大细胞浸润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裸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结直肠癌模型组、NC shRNA组、HMGB1 shRNA组、PDTC组(NF-κB抑制剂),除正常对照组外,均建立结直肠癌模型。甲苯胺蓝(TB)染色观察结直肠癌组织肥大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组织肥大细胞活性标志物类胰蛋白酶(Tryptase)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直肠癌组织HMGB1、RAGE及其下游NF-κB p65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无肿瘤生长,模型组和NC shRNA组裸鼠肿瘤体积增长基本同步,HMGB1 shRNA组与PDTC组裸鼠肿瘤体积较模型组增长缓慢。模型组和NC shRNA组肥大细胞数、Tryptase水平及HMGB1、RAGE、NF-κB p65蛋白表达、TNF-α和IL-1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紫色脱颗粒肥大细胞和Tryptase阳性染色颗粒;HMGB1 shRNA组与PDTC组相较于模型组肥大细胞数、Tryptase水平及HMGB1、RAGE、NF-κB p65蛋白表达、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显微镜下可见少量紫色脱颗粒肥大细胞和Tryptase阳性染色颗粒。结论:HMGB1与RAGE结合可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肥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5.
探讨Calpain inhibitor I(CI-I)对严重烧伤小鼠肝脏IκBa表达,NF-κB转录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将CI-Ⅰ腹腔给药预处理小鼠1 h后背部行20%全身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收集肝组织,检测其IκBa表达,NF-κB转录和血清TNF-a、IL-1B、IL-6分泌水平。与烧伤对照组比较,CI-Ⅰ预处理后肝脏NF-κB转录活性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有所降低。提示CI-Ⅰ预处理可有效抑制严重烧伤小鼠肝细胞NF-κB活化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从而有利于烧伤后的炎症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MRL/lpr狼疮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MRL/lpr狼疮小鼠20只随机分为MRL/lpr对照组、5 mg/kg Y-27632处理组,每组10只;野生型对照组C57BL/6小鼠10只。采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ELISA检测血清核因子κB(NF-κB)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组织中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硫氧还蛋白(Trx)、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相关蛋白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MAPK以及NF-κB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Txnip、p38MAPK、NF-κB蛋白水平;ELISA检测T淋巴细胞上清液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 Y-27632提高MRL/lpr狼疮小鼠血清及脾脏组织SOD水平;降低血清及脾脏组织MDA水平;降低血清、脾脏组织和脾脏T淋巴细胞上清液IL-6、IL-1β、TNF-α水平;抑制脾脏和脾脏T淋巴细胞Txnip、MAPK相关蛋白ERK、JNK和p38MAPK以及NF-κB表达,增加Trx含量。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MRL/lpr狼疮小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甘草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甘草素3.75 mg/kg组、LPS+甘草素7.5 mg/kg组、LPS+甘草素15 mg/kg组和LPS+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肾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IκBα和NF-κB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肾组织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IL-6、IL-1β、TNF-α水平及p-IκBα/IκBα、p-NF-κBp65/NF-κBp65、TLR4、NLRP3、Caspase-1、IL-1β均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LPS+甘草素7.5 mg/kg组、LPS+甘草素15 mg/kg组和LPS...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由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AKI)肾组织中炎症与Klotho蛋白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Klotho在顺铂致AKI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0 d组、 1 d组、 3 d组,每组6只。给予单次腹腔注射顺铂25 mg/kg,分别于0、 1、 3 d处死小鼠,留取血清、肾脏组织。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 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 Western blot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 Klotho、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0 d组相比, 1 d和3 d组血清Scr、 BUN含量均显著性增高; 1 d和3 d组小鼠肾组织间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水肿、细胞碎片大量堆积; 3 d组肾组织NGAL、 TNF-α、 NLRP3、 p-STAT3、 STAT3、 p-NF-κB、 NF-κB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其中TNF-α、 p-STAT3、 STAT3表达量增高呈时间依赖性; 1 d和3 d组Klotho表达量降低呈时间依赖性; NGAL、 TNF-α、 NLRP3、 p-STAT3、 p-NF-κB与Klotho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Klotho激活STAT3/NF-κB通路参与调控顺铂诱导小鼠AKI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p65)和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在正常早孕绒毛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包括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患者年龄及临床分期的关系。并探讨两者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2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30例葡萄胎组织、13例侵蚀性葡萄胎和15例绒毛膜癌中NF-κBp65和IκBα的表达情况。结果:NF-κBp65在正常早孕绒毛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正常早孕绒毛组与绒毛膜癌组、葡萄胎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葡萄胎组与绒毛膜癌组之间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18,P=0.026,0.035,P<0.05);IκBα在正常早孕绒毛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正常早孕绒毛组与绒毛膜癌组、葡萄胎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葡萄胎组与绒毛膜癌组之间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p65和IκBα在GTN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43,0.042,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NF-κBp65与IκBα在GTN中呈负相关(r=-0.403,P=0.034,P<0.05)。结论:NF-κBp65上调、IκBα的下降或缺失可能与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有关,NF-κBp65、IκBα两者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表没食:于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NF-κB及ICAM-1表达的影响,来探讨EGCG对小鼠的肝保护机制。方法C57BL/6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EGCG对照组、ConA模型组.EGCG+ConA组。EGCG对照组及EGCG+ConA组小鼠给予EGCGEl服(5mg/kg)10d后,予模型组小鼠静脉注射ConA(15mg/kg)建造肝损伤模型。采血及留取肝组织,HE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NF-KB及ICAM-1的表达。结果ConA模型组小鼠肝损伤明显,NF-κB及ICAM-1的表达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GCG治疗组肝损伤减轻且伴NF-KB及ICAM-1的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EGCG对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及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