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并提高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65例肾移植术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术前均无黄疸及肝胆系统疾病,术后出现肝损害的时间6~504(中位数40)d,术后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强的松三联免疫治疗.42例减少环孢素A用量,23例调整更换为肝功能损害小的免疫抑制剂,所有病例均加用适当的保肝降酶药物.结果 50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4例肝功能改善,1例经上述治疗无好转,半年后死于多器官衰竭.结论 由于环孢素A等药物副作用,肾移植受者易导致肝功能损害,对于此类患者应调整用药方案并加强保肝治疗.术后定期监测肝功能对保证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胆石症引起肝损害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52例由胆石症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石症引起肝损的患者肝酶变化以GGT、ALP升高为主;伴胆红素升高的患者,黄疸随着腹痛或胆道梗阻缓解而快速下降;胆囊结石组与胆总管结石组的肝功能各项指标(ALT、AST、ALP、GGT、TB、DB)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值<0.05).结论:胆石症引起肝损害患者肝功能变化及临床表现有其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有利于做出正确诊断,大部分经过护肝、抗感染、解痉治疗缓解,部分需ERCP取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症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第八五医院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48例社区获得性老年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老年人重症肺炎患者中,20例(41.7%)出现肝功能损害,治愈及好转者为45.0%;而28例不伴有肝功能损害的重症肺炎,治愈及好转者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损害组的酸中毒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功能损害组(35.0%vs7.1%,P0.05)。结论老年人重症肺炎常并发肝功能损害,需要临床医生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2例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肝功能进行分析,以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率、肝损害程度和对病程的影响.结果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合并肝损害者48例(58.54%),重型急性胰腺炎(SAP)较轻型急性胰腺炎(MAP)肝损害发生率高(100%时50%,P<0.01).胰腺炎的诱因与肝损害程度无关(P>0.05).重型急性胰腺炎肝损害者比轻型急性胰腺炎肝损害者重,住院天数明显延长(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阳性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913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BV阳性组288例,HBV阴性组625例,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HBV阳性组288例中有69例出现化疗后肝功能异常,占24.0% (69/288),HBV阴性组625例中有71例出现化疗后肝功能异常,占11.4%(71/625),两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23例HBV-DNA阳性患者中,有14例患者化疗后出现Ⅲ~Ⅳ度肝损害,发生率11.4%(14/123).而在HBV阴性组中,仅4例(0.6%,4/625)发生Ⅲ~Ⅳ度肝损害.在各种化疗方案中,TP(紫杉醇+顺铂)、CAF(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两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P方案引起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最高,HBV阳性组为34.6% (18/52),HBV阴性组为16.5% (20/121).结论 HBV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HBV-DNA阳性者,化疗后更易发生肝损害.  相似文献   

6.
对2014年7~10月我科收治的6例毒蕈中毒导致肝损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均表现为肝功能损害,经过积极保肝等综合治疗,4例临床治愈,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提示毒蕈中毒致肝损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梁景林  罗燕萍 《现代保健》2012,(32):123-124
目的:探析儿童肝损害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46例儿童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肝损害的病因为:感染31例(67.4%),药物损害13例(28.3%),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2例(4.3%)。本组患儿的肝功能异常症状为:ALT增高至正常2倍8例(17.4%),3~10倍29例(63.0%);白蛋白〈35g/L为15例(32.6%),总胆红素增高至正常2倍以上16例(34.8%)。经过0.5~2个月的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43例(93.5%),因病情加重转送上级医院进行诊治3例(6.5%)。结论:儿童肝损害的主要病因为感染与药物,为了促进患儿的早期恢复,应做到及时发现与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楠 《工企医刊》2014,27(1):576-577
目的 探讨合理用药以预防药物性肝损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经停用损害肝脏药物,护肝治疗等综合措施.结果 本组80例患者,经半月至两个月的治疗,其中77例治愈好转出院,治愈好转率达96.25%.结论 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上屡有所见,重在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为患者争取更有利的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9.
黄蓉  高放  李春云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06-3107,3110
目的调查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危险因素,为减少结核病化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100例化疗的结核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2SHR(Z)E/6HRZ化疗方案治疗,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功能1次。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OR值及OR95%可信区间。结果肝损害发生数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治疗后3个月肝损害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大于60岁的、有肝炎病史、酒精依赖、糖尿病、营养不良是结核患者发生药物肝损害的高危因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发生药物肝损害的29例患者中,重度肝损害4例,占13.79%,均为男性,且年龄均大于60岁,两种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结核患者药物化疗的同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同时在制定化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是否具备肝损害的高危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减轻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抗痨治疗中肝损害情况与肝功能检查中两种免费方式的关系,以利于结核病门诊工作。方法2006~2007年所有肺结核患者治疗中肝功能检查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免费方式,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随访。结果两种免费方式人均免费金额分别为261.14元、246.02元,肝功能损害率分别为13.79%、8.92%。结论采取始治时肝功能和乙肝三系检查自费,以后根据需要在疗程内采取肝功能检查全部免费的方式,对具有潜在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早期采取保肝措施,及时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对减少肝脏损害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诊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50例肾移植患者所发生的31例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单纯细茵感染9例,真菌感染3例,CMV感染5例,结核感染1例,混合感染10例,病原不清3例。治疗后27例治愈,4例直接死于肺部感染。结论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予以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治疗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加强对症及支持治疗,有利于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2月本院收住院治疗的19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3例黄疸的发生因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8.0%),母乳性黄疸(16.6%),新生儿溶血病(15.0%),新生儿感染因素(14.5%),母孕期胎儿肝脏损伤(11.4%),先天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14.5%)。治疗主要有蓝光照射,输用白蛋白;祛除病因如换血治疗,抗感染,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等以及各种辅助治疗。19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治愈和好转184例。 结论 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多样,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是最常见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48例,全部病例无癌肿与甲状腺、肝肾器质性病变。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中频电疗结合早期医疗体育锻炼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用林宏生等计分分级方法判定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在治疗4周后优(7~8)54例,良(5~6)72例,差(<5)22例,优良率85.1%;治疗12周后优(7~8)42例,良(5~6)90例,差(<5)16例,优良率89.2%。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综合康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器官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器官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关系到移植器官的功能。近年来,本所将营养支持已应用于肝移植、肾移植、胰腺移植、小肠移植、骨髓移植、联合器官移植和多器官移植的患者身上,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治愈了术后严重并发症。营养支持分为移植前期、围手术期和移植后期进行。各期应按病情特点进行合理的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做到个体化。谷氨酰胺、生长激素等特殊营养素对危重器官移植患者具有代谢调理和免疫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氯吡格雷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75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基本痊愈43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基本痊愈26例,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73.3%。2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出现头痛眩晕2例,恶心2例,消化不良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嗜睡1例。2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液系统及肝肾异常,经调整用药后未影响治疗。结论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改善脑功能,且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张丽慧    陈红  张玲  陈雪融 《现代预防医学》2020,(12):2276-2281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 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101例COVID - 19确诊病例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采用Excel录入数据,SPSS 22.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6.1%患者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75.2%),咳嗽(70.3%),咳痰(42.6%),乏力/肌肉酸痛(24%)。89.1%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65.3%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68.3%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升高,51.5%患者空腹静脉血糖升高,54.5%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胸部CT典型表现为磨玻璃样病灶,77.2%患者为双侧肺部均受累。101例患者中,轻型及普通型66例,重型及危重型35例。97.0%患者需要不同支持力度的氧疗,96.0%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16.8%患者接受了抗细菌治疗,5.9%患者激素治疗。5.9%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6.8%发生继发感染,5.0%发生休克,2.0%发生急性肾损伤。截至2020年3月24日0:00治愈出院98例,死亡3例。结论 COVID - 19患者多数症状轻微,预后好;重型及危重型主要发生在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危重型患者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应早期识别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XA)联合卡培他滨(CAP)治疗晚期肝癌效果及药物毒性反应。方法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经细胞学或影像学证实的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OXA+CAP方案;对照组20例:FOLFOX6方案(OXA+CF+5-Fu);治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对照组ORR为5%,DCR为55%;TTP为2.1月,MST为9月,半年生存率为33%;观察组ORR为10%,DCR为50%;TTP为2.7月,MST为10月,半年生存率为38%;虽然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稍高,但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足综合征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反应均高于观察组,二者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肝肾功能损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沙利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肝癌显示较好抗肿瘤效果,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厄他培南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医院113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使用厄他培南治疗的疗效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痊愈82例、显效22例、好转5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4%;痰培养检出阳性率28.17%,血培养检出阳性率9.68%,治疗后总细菌清除率为100.00%;治疗前肝功能异常8例、肾功能异常5例,治疗后肝功能5例恢复正常、3例好转;肾功能1例恢复正常、4例好转,其余病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正常;神经系统不良反应3例,占2.65%.结论 厄他培南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适宜中重症感染,安全、有效,为临床提供了理想的抗细菌感染治疗药物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婴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近5年来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科住院并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96例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泌尿系感染患儿中,1岁以下的婴儿和1岁以上患儿的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71,P<0.01),婴儿泌尿系感染中男62例(占64.58%),女34例(占35.42%).起病形式以发热及肉眼血尿起病最多见,27例(28.13%)均提示泌尿系畸形,其中包括重复肾、肾积水、肾结石、肾发育不良及膀胱输尿管返流等.32例尿培养阳性(阳性率为33.33%),其中革兰阴性菌20例(62.50%),大肠埃希菌12例(37.50%),肺炎克雷伯杆菌7例(21.88%),革兰阳性菌中肠球菌12例(37.50%).所有患儿积极抗感染治疗后,除1例自动出院失访外,其余患儿均预后良好.结论 婴儿泌尿系感染以男孩多见,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合并泌尿系畸形,对婴儿泌尿系感染应常规行泌尿系超声以排除泌尿系畸形.在治疗中应重视寻求病因的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48例,全部病例无癌肿与甲状腺、肝肾器质性病变。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中频电疗结合早期医疗体育锻炼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用林宏生等计分分级方法判定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在治疗4周后优(7~8)54例,良(5~6)72例,差(〈5)22例,优良率85.1%;治疗12周后优(7—8)42例,良(5~6)90例,差(〈5)16例,优良率89.2%。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综合康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