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环孢素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用环孢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40±s17a),剂量6-12mg/(kg·d),分2-3次po。连用3mo,如无效则停用,有效者再继续服用3-4mo。结果:总有效率达62%。有效者中8例在治疗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经环孢素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免疫功能紊乱得以纠正。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孢素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雄性激素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重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I)18例、重型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3例、重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Ⅱ)21例,均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雄性激素联合治疗。结果:近期总有效率达64.3%,其中SAA-I型为83.3%,SAA-Ⅱ型为42.9%,PRCA基本治愈,有效率近100%。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雄性激素联合治疗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有效缓解病情,减轻症状,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是值得采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我们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联合应用田可胶囊(环孢菌素A—CSA)、特尔立(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康力龙(雄性激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并与康力龙+肌苷+益血生组15例对照,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2005年至2010年我院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受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回顾性分析该方法治疗疗效。结果57例患者基本治愈2例,缓解13例,明显进步20例,无效22例(死亡9例,其中4例死于脑出血,5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邓琦  李玉明  李敬兰 《天津医药》2005,33(11):692-693
目的:观察脐带血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远期疗效。方法:118例患者根据是否输注脐带血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雄性激素、止血和环孢素A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输注脐带血,输注量在5000~6000mL。定期检测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和骨髓涂片。结果:脐血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部分患者可达到治愈。结论:脐血来源丰富,可应用脐血输注的方法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王羽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175-176
目的探讨环孢素A在1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11月份至2012年2月份收治的1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给予环孢素A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在1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基本治愈38例(29.92%),缓解42例(33.07%),明显进步22例(17.32%),无效25例(19.69%),总有效率为80.32%。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环孢素A与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3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及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CD4及CD8水平进行分析,经χ^2检验,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100%,93.8%。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贫血患者施行雄激素联合环孢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均采用雄激素联合环孢素治疗方法,回顾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单纯采用雄激素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采用雄激素联合环孢素治疗的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雄激素联合环孢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雄性激素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药物,但许多雄激素制剂,如司坦唑醇片、丙酸睾丸酮有较大的肝脏毒性,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已取得较好效果,但因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一般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因此,我们观察了对肝脏毒性小,价格相对低廉的十一酸睾酮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BM、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查找有关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共10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与标准剂量环孢素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3,95% Cl(0.82,1.86),P=0.31];但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0,95% Cl(0.07,0.16),P<0.00001];且在血液学指标变化方面,两种治疗方案的血小板升高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8.23,95% Cl(14.54,21.92),P<0.00001]。结论 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与标准剂量环孢素比较,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更能升高血小板水平。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雄激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分析1例应用环孢素软胶囊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过程,探讨环孢素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注意事项。本例小儿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过程中先出现外观性变化。应用环孢素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是引起治疗失败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死亡原因之一,提议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治疗应慎重对待,特别是免疫力低弱而且经济水平低的患儿的治疗,正确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孢素A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常规变化、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经χ2检验,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100%,62.4%。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轻微、可逆。结论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司坦唑与左旋米唑联合用药(PSL)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4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其中急性12例,慢性32例,每周3次,口服普萘洛尔30-390mg/d,司坦唑6-12mg/d和左旋米唑75-150mg/d,共14-401d。结果:总有效率66%,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率达81%,血象减少程度与疗效有关。10例病人经体外GM-CFU,F-CFU培养,减低者治疗后有效率达80%。结论:PSL联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环孢素A治疗儿童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纳入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病例总数为60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0例给予环孢素A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司坦唑醇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血液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较对照组(80.0%)更高,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更高,统计学分析显示P <0.05;两组患儿血小板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患儿给予环孢素A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张媛  郭智  何学鹏  刘晓东  刘丹  陈惠仁 《中国医药》2010,5(11):1014-1016
目的 观察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雄激素及造血生长因子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ATG联合环孢素、雄激素及造血生长因子对21例SAA患者进行治疗,检测其治疗前后血象及骨髓象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 结果 21例SAA患者中,基本治愈3例,缓解4例,明显进步7例,无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66.7%. 结论 联合应用ATG、环孢素、雄激素及造血生长因子治疗SAA,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是SAA长期无病生存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世明  汪玉芳 《医药导报》2012,31(3):325-327
摘要目的观察环孢素与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SAA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单用雄激素常规联合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孢素(3.5~12.0 mg&#8226;kg-1&#8226;d-1,3个月)、大剂量甲泼尼龙(1 000 mg&#8226;d-1,逐渐减至60 mg&#8226;d-1)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0 g&#8226;d-1)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例数分别为21,14例(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常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孢素、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联合雄激素治疗SAA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1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100例患者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药组给予雄激素治疗;联合用药组行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比较总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联合用药组对比单药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其中,单药组显效有23例,有效有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00%;联合用药组显效有32例,有效有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0%。两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其中,单药组高血压3例、手足震颤4例,齿龈增生3例,肝功能受损2例,发生率24.00%;联合用药组高血压3例、手足震颤3例,齿龈增生2例,肝功能受损2例,发生率20.00%。结论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有一定治疗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需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孢素胶囊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环孢素胶囊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胶囊联合司坦唑醇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苯类化合物中毒所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急性危重患者较多[1],以雄性激素为主的治疗方案对急重型患者见效甚微,多数在6个月内死亡,我们并用G-CSF、EPO造血因子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我院自1990~1995年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