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观察雷尼替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24±s7a),用雷尼替丁0.15g,po,bid及局部涂抹纯雷尼替丁药粉,tid;对照组60例(男性30例,女性27例;年龄23±9a),用甲硝唑0.4g和维生素B210mg,po,tid及局部贴粘0.02%氯己定口腔溃疡膜,tid,结果:用药后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和85%,2组间差异非常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尼替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24±s7a),用雷尼替丁0.15g,po,bid及局部涂抹纯雷尼替丁药粉,tid;对照组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3±9a),用甲硝唑0.4g和维生素B210mg,po,tid及局部贴粘0.02%氯己定口腔溃疡膜,tid。结果:用药后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和85%,2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雷尼替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见效快,疗程短,无不良反应,复发周期延长,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用新型抗组胺药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并用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各30例作为对照组,经临床观察,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为90%,阿司咪唑组和特非那定组分别为63%和73%(P<0.01)。氯雷他定组60min内起效占43%,阿司咪唑组和特非那定组各为5%,氯雷他定起效较为迅速,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氯雷他定对照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新型抗组胺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并用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各30例作为对照组,经临床观察,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为90%,阿司咪唑组和特非那定组分别为63%和73%(P<0.01)。氯雷他定组60min内起效占43%,阿司咪唑组和特非那定组各为5%,氯雷他定起效较为迅速,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特非那定对成人哮喘者呼气流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特非那定对成人哮喘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交叉对照法,以呼气峰流速仪监测20例稳定期或轻度发作期成年哮喘病人口服特非那定(60mg,bid×2wk)时的呼气峰流速(PEF)及其变异率(PEFRV)。结果:口服特非那定时PE FRV和PEF分别为13%±s10%和292±89L/min,不用特非那定时分别为19%±7%和281±104L/min。胸闷、气急、咳嗽、咯痰及喘鸣有效率分别为79%,82%,84%,50%和38%。对过敏性鼻炎症状(鼻痒、流涕、打喷嚏等)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尼莫地平辅助卡马西平治疗癫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尼莫地平辅助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92例癫痫病人,男性54例,女性38例,年龄(29± s 7) a, 18~57 a,在卡马西平治疗至少3mo后,随机分为2组添加尼莫地平治疗。大剂量组(46例)口服尼莫地平 60 mg, q 6 h;小剂量组(46例)口服尼莫地平 20 mg, q 8 h,共 3 mo。结果:大剂量组每人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前( 17 ± 7)次;治疗后(8±6)次, P< 0. 01],总有效率46%。小剂量组每人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前(18±8)次;治疗后(6±6)次,P<0.01],总有效率17%。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每月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1)。结论:尼莫地平辅助治疗癫痫有效,口服 60 mg, q 6 h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痴呆60例(男性50例,女性10例;年龄58±s7a)用茴拉西坦作双盲对照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安慰剂)各30例,治疗组服茴拉西坦200mg,tid,共8WK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3%,对照组60%(P<0.05);治疗组记忆商由69±15增至84±17(P<0.01),对照组由74±16增至80±20(P>0.05)。不良反应较轻,使用安全,可以选用。  相似文献   

8.
茴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双盲临床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震  丁兆兰 《新药与临床》1994,13(3):172-174
血管性痴呆60例(男性50例,女性10例;年龄58±s7a)用茴拉西坦作双盲对照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安慰剂)各30例,治疗组服茴拉西坦200mg,tid,共8wk。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3%,对照组60%(P<0.05);治疗组记忆商由69±15增至84±17(P<0.01),对照组由74±16增至80±20(P>0.05)。不良反应较轻,使用安全,可以选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昆明山海棠片联合特非那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95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试验,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内服昆明山海棠片联合特非那定片,对照组单服特非那丁片。结果 4周后,治疗组的痊愈率为35.4%(18/48),对照组为19.1%,(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8%(45/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1%(32/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昆明山海棠片联合特非那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罗沙星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单剂和多剂2种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方法:单剂组(女性,30例;年龄41±s14a)用氟罗沙星片400mg顿服;多剂组(男性2例,女性28例;年龄47±15a)用氟罗沙星片200mg,po,qd,共7d。结果:2组有效率均为97%,痊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和9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0。结论:氟罗沙星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2种给药方案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仿(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慢f生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mg,1次/d,复方甘草酸苷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和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沪〈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113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西替利嗪片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病人113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给予国产或进口西替利嗪片。其中国产组54例(男性18例,女性36例,年龄 34 a ± s12a)给予国产西替利嗪片,进口组 59例(男性 30例,女性 29例,年龄 32 a±11a)给予进口西替利嗪片,均为 10 mp,po, qd× 2 wk。结果:国产组与进口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和88%(P>0.05)。2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国产与进口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2种方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44例.A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每次5mg,1次/d,连续用药4周;B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每次10mg,1次/d,连续用药4周.比较停药时的临床疗效.结果地氯雷他定分散片组与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分别为86.96%、88.6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7%、6.82%(P>0.05).结论2组方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索非那定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mg,2次/d,连续治疗4周,同时口服匹多莫德分散片0.8g,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50例单独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26,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奥洛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的试验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共纳入150例。分别采用盐酸奥洛他定片,每次1片,每日2次;氯雷他定片,每次1片,每日1次,2组分别给予盐酸奥洛他定和氯雷他定模拟片,连续给药4周。疗程结束时以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指数、总有效率及疾病总体改善情况等来评估其临床疗效,以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纳入符合方案分析集(PPS)的病例数为143例,试验组72例,对照组71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80.28%(P>0.05)。25例患者发生43例次不良事件(试验组14人20例次,对照组11人23例次),其中37例次不良事件与药物相关,主要表现为口干、头晕、嗜睡、乏力、上腹痛、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谷草转氨酶AST升高等。2组间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盐酸奥洛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曲普利啶对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17例患荨麻疹病人 ,男性 4 5例 ,女性 72例 ;年龄33.0±s 1.5a。分为治疗组 60例 ,对照组 57例。病程分别为 2 .0± 1.7a与 2 .0± 1.9a。治疗组用曲普利啶胶囊 5mg ,po ,bid ;对照组用马来酸氯苯那敏 8mg ,po ,tid。疗程为急性荨麻疹 7d ,慢性荨麻疹 30d。结果 :曲普利啶组总有效率为 83% ,与马来酸氯苯那敏组的 5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曲普利啶是治疗荨麻疹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黄丹雅  汪洋 《中国药师》2014,(1):110-112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片与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RE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片30 mg,po,qd与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po,tid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胶囊0.15 g,po,bid与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po,tid联合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76.5%(P<0.05);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70.6%(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gt;0.05).结论:兰索拉唑片与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治疗RE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王启平  黄立相 《中国药房》2007,18(23):1771-1773
目的:评价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4种抗生素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将102例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G1、G2、G3、G4组,分别给予琥乙红霉素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克林霉素分散片治疗,疗程分别为10、10、5、10d,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G1、G2、G3、G4组的成本分别为143.20、114.00、69.55、323.20元;有效率分别为88.89%、91.67%、91.30%、92.86%(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61.10、124.36、76.18、348.05;G1、G2、G4组相对于G3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056.02、12013.51、16259.62,G1、G2、G4组的成本-效果比显著高于G3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分散片治疗方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邢春华  蔡育兵  丁菲  徐信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13):1271-1274,1287
目的:评价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阳性对照的试验方法,观察组采用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两组用药方案均为每日晚服用一次,每次10 mg,连续用药28 d。疗程结束时以临床症状总积分下降值、临床疗效评估其有效性;以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共有144例患者纳入全分析集(FAS):观察组(n=72)及对照组(n=72),两组病人用药前与用药后4周临床症状总积分下降值分别为(7.60±3.56)、(7.65±3.42)分,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 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7 5);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0.56%,83.33%(P=0.656 6)。两组病人用药后4周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值的非劣效性检验,观察组非劣于对照组。两组间发生一般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16.67%和6.94%、13.89%,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70 5、0.275 0)。结论:富马酸卢帕他定片能够安全、有效控制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