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黄、鲜竹沥灌肠治疗脑出血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鲜竹沥灌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后3d加用大黄、鲜竹沥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在促进患者脑水肿、颅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大黄、鲜竹沥灌肠对脑出血患者减轻脑水肿,促进颅内血肿吸收,恢复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计算入院当天与入院后第3~4天的血肿体积、脑水肿总体积、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的比值,Spearman相关分析血肿周围脑水肿与血清铁蛋白等数据的关系。结果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的比值在入院后第3—4天时与血清铁蛋白成正相关(P=0.007),而入院当天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铁蛋白是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正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消除继发性脑水肿成为治疗的关键,临床早期应用脱水药可起到消除水肿的效果,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脱水效果降低,并且高龄患者长时间应用脱水药可加重患者心、肾等脏器损害。对于脑出血术后患者,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多年采用中药干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评价其对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12月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出血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观察了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后康复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无论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及脑水肿的消除,还是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方面,疗效均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表明早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脑出血患者的病后康复有着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加用尼莫地平治疗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头颅血肿大小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显示尼莫地平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促进血肿吸收,抑制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6.
脑血肿模型比较接近临床脑出血的病理特征,以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份,能直接反映脑水肿存在与否和程度,并可同时检测脑组织中Na 、K 、Ca 、Mg 含量。脑水肿时伴有电解质紊乱。脑血肿时,BBB通透性增高,有EB透过BBB入脑。脑宁的应用较好地促进了血肿的吸收,增强了胶质细胞的吞噬消化作用,降低脑水肿及BBB通透发性,对脑水肿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血肿模型比较接近临床脑出血的病理特征 ,以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水份 ,能直接反映脑水肿存在与否和程度 ,并可同时检测脑组织中Na+ 、K+ 、Ca+ + 、Mg+ + 含量。脑水肿时伴有电解质紊乱。脑血肿时 ,BBB通透性增高 ,有EB透过BBB入脑。脑宁的应用较好地促进了血肿的吸收 ,增强了胶质细胞的吞噬消化作用 ,降低脑水肿及BBB通透发性 ,对脑水肿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病例血肿吸收及水肿消除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吸收显效率33%,总有效率91%;水肿消除显效率57%,总有效率96%。对照组血肿吸收显效率21%,总有效率66%;水肿消除显效率16%,总有效率49%。2组血肿吸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能促进血肿吸收,明显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并有利于水肿的消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汤治疗,连续给药3周;治疗前后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计算出血量并评估水肿强度,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在促进患者脑水肿与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及抗炎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汤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肿吸收,恢复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效果。方法:在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中选出112例为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甘露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7 d后的脑水肿体积、脑血肿体积、颅内压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使用利于更好降低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的颅内压,缩小脑血肿、脑水肿体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炜  李世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1):645-645
从中西医两方面理论论述了脑出血发病的病理基础即瘀血、血管变性 ,及发病后的主要病理生理表现为脑血肿、脑水肿、血瘀证。从而探讨了脑出血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的理论根据。并从活血化瘀药的现代药理作用阐明它用于脑出血早期有促进血肿吸收。控制脑水肿 ,改善神经功能障碍的独特功效。准确运用可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和临床治疗现状。方法:分析国内外各类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相关研究进展。结果: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凝血、纤溶功能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有一过性凝血功能增强,继发纤溶亢进的过程,对内科治疗方案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结论:国内已有学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这方面临床研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急性脑出血7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文学  王敏 《四川中医》2001,19(2):21-21
经28天治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活血化瘀法可祛瘀血、消血肿、制止再出血,并可间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活血化瘀法应贯穿脑出血的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小骨窗开颅置管引流配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笔者自2000年7月以来收治此类患者32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腔置管引流,解除血肿占位效应,同时配合中药消除脑水肿,加速血肿吸收,恢复神经功能的综合救治方案,降低了病死率与致残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下法对急性脑出血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发病第1天病例133例,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 (45例 )、番泻叶治疗组 (45例 )和对照组 (43例 ),观察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临床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血肿吸收及脑水肿消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 (75.56、68.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4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下法早期应用于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及脑水肿的减轻,能够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田黄冲剂对患者脑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探讨田黄冲剂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脑水肿的影响及疗效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田黄冲剂组(30例),分别于入院当天和发病后第3,7,14天观察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脑血肿各时段进行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脑水肿各时段进行组间比较发病1,3 d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发病第7天及14天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结论 田黄冲剂对急性脑出血早期预防血肿及水肿扩大,有明显的疗效,对比常规治疗,脑出血早期血肿及水肿扩大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用蛭龙醒脑胶囊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控制脑水肿,另予调整血压、控制血糖、脑保护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蛭龙醒脑胶囊。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T平扫脑出血量体积、脑水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蛭龙醒脑胶囊能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组织水肿。  相似文献   

18.
凉血通瘀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长松  顾宁 《陕西中医》2002,23(2):183-184
采大鼠自体抗凝血注入脑内尾壳核区制成脑出血模型 ,观察凉血通瘀注射液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 ,脑出血大鼠存在脑水肿 ,脑组织 Na+ K+ -ATP酶、Ca2 + - ATP酶活性降低 ;而凉血通瘀注射液能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 ,减轻脑水肿程度。其机理可能与增强脑细胞膜离子泵活性、加速钙离子向细胞外转输、延缓钙离子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G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明显的疗效,可以使血肿迅速消除,脑水肿有效减轻并使颅内压降低,从而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血肿及水肿吸收程度改善的时效关系,确定针刺治疗脑出血介入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管理血压、脱水降颅压、维持电解质平衡、营养神经、防治并发症等对症处理,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治疗1组针刺介入时间为发病24 h,治疗2组为72 h,治疗3组为1星期,治疗4组为2星期。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肿大小参数差值及脑组织周围水肿级别参数。结果各组治疗后血肿大小及脑水肿分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治疗组治疗后血肿大小及脑水肿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治疗后血肿大小及脑水肿分级与治疗4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后血肿大小及脑水肿分级与治疗3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后血肿大小及脑水肿分级与治疗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疗效肯定,且针刺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介入时间越早则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