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九节木、大青根、中平树、毛桐四种中药的根的性状、组织特征及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鉴定研究,并附有根的性状、组织特征及粉末显微特征图。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豆科槐属植物苦刺花(Sophora dayidii Hante)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学研究.结果:证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香豆素,皂苷等.其根组织特征木质部宽广,约占横切面的5/6,维管束呈放射状排列;茎组织特征维管束约8个,呈放射状排列;粉末特征与组织特征相符.结论:为制定该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沙参去皮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炮制经验要求南沙参去皮后入药。本文用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为指标,对南沙参的根皮、去皮根及带皮根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β-谷甾醇、总皂甙、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成分的含量均为带皮根最高,多糖的含量带皮根与去皮根相近。  相似文献   

4.
民族药波叶山蚂蝗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民族药波叶山蚂蝗Desmodium sequaxwall.的开发利用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对波叶山蚂蝗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证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油脂类、甾醇类、有机酸类、鞣质、还原性化合物等。其根组织特征维管束数轮,环状排列,木质部由少数导管和大量木纤维组成;可见草酸钙簇晶、方晶和砂晶。粉末特征与组织特征相符。结论:为指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铁锁的显微和理化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金铁锁为西南地区常用草药。其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G.Wu et C.Y.Wu的干燥根。通过对金铁锁根进行组织和粉末显微鉴定,了解金铁锁根的组织和粉末显微特征;通过对其根的化学成分预试,了解其化学成分类型主要为皂苷、有机酸、糖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稳定、可靠、简单易行的金铁锁理化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正确鉴别闽产厚朴,对其枝皮和干皮进行一系列的生药学鉴定观察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切片和粉末制片的方法对其进行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结果:厚朴的枝皮薄,单筒状,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稍厚;枝皮皮层油细胞少见,干皮皮层散有多数油细胞和石细胞群;干皮粉末油细胞较多,可以很好的鉴别厚朴的枝皮和干皮。结论:通过对闽产厚朴的枝皮和干皮进行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为道地药材的准确鉴定提供参考,也为后期开展相关的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根的生药特征,明确其鉴别特征,为刺五加药材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药性状鉴定方法、显微鉴定方法。结果:明确了刺五加根的性状特征、粉末特征。结论:本研究为平凉道地药材刺五加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越南人参Panax vietnamensis Ha&Grushv.进行鉴别研究,并与其同属易混药材进行比较,为越南人参的物种真实性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筛选具有鉴别意义的特征。结果:确定了越南人参的原植物、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及粉末特征,明确了越南人参与其同属药材三七、人参、西洋参的主要异同点。结论:该研究为越南人参药材标准制定以及同属易混药材质量监控积累了实验基础,也为越南人参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喉乌头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毛茛科植物白喉乌头的生药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性状鉴别、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鉴别等方法。结果:白喉乌头根呈长条形,根的显微结构含有特征的类三角形或类方形石细胞、糊化淀粉粒和纤维束。结论:实验结果可为白喉乌头的药材鉴定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民间药蒜叶参(Tragopogon porrifolius L.)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为蒜叶参的药材鉴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明党参化学成分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明党参植株内化学成分的分布规律,为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HPLC和比色法对明党参植株内不同部位的多糖、甘露醇、胆碱、生理性灰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夹角余弦法计算水溶性成分的相似系数。结果:茎叶与根中胆碱、多糖、水溶性浸出物和生理性灰分含量均差异显著,根部胆碱与多糖的含量高于茎叶,茎叶中水溶性浸出物和生理性灰分的含量高于根部。根的不同部位间甘露醇、多糖、水溶性浸出物和生理性灰分含量均差异显著,各成分的含量在根的纵向上呈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横向上甘露醇、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呈自外向内递增的趋势,生理性灰分含量与之相反,向内递减;横向部位间差异大于纵向部位。茎叶中水溶性成分总峰面积是根的2.81倍;中柱中水溶性成分总峰面积显著高于皮层和表皮。结论:明党参茎叶中化学成分总量显著高于根部;根部药用品质自内向外降低,自上向下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菊花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方法测定菊花粉末中的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菊花中指标性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菊花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与绿原酸含量呈中相关,且为正相关。结论:测定菊花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同产地与不同年限的西洋参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为西洋参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西洋参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与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西洋参样品中共鉴定出151种成分,包括烃类99种、醇酚类21种、醛类7种,酮类8种,酯类1种,杂环类及其他成分15种。3年生吉林白山产西洋参根中鉴定出68种成分,质量分数98. 27%; 4年生吉林白山产西洋参根中鉴定出67种成分,质量分数98. 79%; 3年生美国产西洋参根中鉴定出65种成分,质量分数95. 81%; 4年生美国产西洋参根中鉴定出63种成分,质量分数99. 67%。4个西洋参样品的挥发油成分中的特有成分分别为24,23,19和23种,共有成分为16种。结论:不同产地的不同年限的西洋参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组成存在很大差异,该实验结果为未来西洋参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以及资源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八角科植物果皮化学成分的特点以及部分倍半萜内酯类成分在八角科植物中的分布情况,一方面为进一步开发八角科植物资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探讨其在八角科植物分类以及八角茴香类药材真伪鉴别上的意义。方法:采用LC-MS法分别测定了八角科植物的17种22个果皮样品的总离子流图和质谱图,应用SAS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聚类统计处理。结果:根据样品所含成分的相似性可将17种八角科植物按化学成分特征分为5类。同时初步确定pseudoanisatin,6-deoxypseudoanisatin,pseudomajucin 3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在17种果皮样品中的分布情况。结论:LC-MS法得到的色谱图能够很好地表征八角科植物果皮的化学成分特点;根据LC-MS图谱得到的化学分类结果与传统的植物分类结果吻合度不高;八角茴香药材和其他八角科植物果实的LC-MS图谱有较大的差别,可以根据图谱进行原药材或药材粉末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菊花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方法测定菊花粉末中的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菊花中指标性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菊花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与绿原酸含量呈中相关,且为正相关。结论:测定菊花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丹参栽培品、野生品及其不同产地丹参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差异比较。方法:药材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在药材性状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根有数条,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常呈鳞片状剥落。丹参栽培品根多分枝,表面砖红色或红棕色,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显微组织方面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木质部导管有直径较大和较小的相间排列形成的导管束;有的产地样品皮层有石细胞。丹参栽培品无石细胞;导管径向或切向排列,未见导管束。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不同,其根较粗壮肥实,直径可达1.2 cm;质坚实,断面黄褐色,略呈角质样;根横切面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维管束19~24束,木纤维少。结论: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丹参在材性状与显微组织存在差异,可以通过药材外观形态、根横切面维管束的排列方式等特征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三七主根、剪口、筋条不同部位加工成的三七粉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感官、色度测定、显微、理化、含量测定检验方法。结果:不同药用部位加工成的三七粉在外观颜色、显微特征、灰分、含量测定几个方面有明显区别,感官和显微特征不能区分三七的商品规格。颜色可以区分三七主根、剪口和筋条制成的三七粉,主根加工成的三七粉颜色最浅,呈黄白色,剪口与筋条加工成的三七粉颜色略深,呈现棕黄色和浅棕色,使用色差仪并结果经过SPSS分析结果与观察一致,剪口的颜色最深,筋条次之,主根颜色最浅;显微特征能够区分剪口和主根、筋条加工成的三七粉,剪口加工成的三七粉中可见纤维,主根与筋条加工成的三七粉中均未检出有纤维,剪口可见簇晶,主根中簇晶未检出;主根灰分全部合格,剪口和筋条有部分不合格,酸不溶性灰分全部合格。测定三七不同部位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主根和筋条与剪口成分有明显差异。结论:颜色差异、显微特征区别、灰分数据、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为三七粉提供质量依据。  相似文献   

19.
RP-HPLC法研究前胡茎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意  孔令义 《中草药》1995,26(1):11-12
应用RP-HPLC法比较了前胡根和茎叶中的化学成分,发现白花前胡茎叶和根中的成分相似,且茎叶中有效成分含量比根中高,有可能做为中药前胡的代用品。而紫花前胡茎叶和根的化学成分相差较大,不能代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星果草属药用植物进行系统的生药鉴别研究 ,为该类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野外采集 ,市场调查 ,结合文献查阅 ,形态和组织学比较研究。结果 :对药材的性状 ,根、根茎、叶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 ,绘图。结论 :本属植物根茎的组织特征和近缘的黄连属相似 ,但有明显不同 ,属内 2种在组织上能够有效区别。为本属生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形态组织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