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复合乙酸法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建立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大、中、小剂量干预组及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NS组),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中iNOS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S组相比,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各干预组iNOS 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iNOS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4±0.40 vs 1.00±0.07,P<0.05).结论:维药西帕依溃结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是通过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iNOS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 L R4蛋白水平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Toll样受体4(TLR4)的变化特点及溃结灵对TLR4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作UC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溃结灵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治疗10d后处死大鼠取新鲜结肠黏膜标本提取全细胞蛋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m blot)方法对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以β-actin作为内参,以目的蛋白与β-actin密度的比值作为目的蛋白的相对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0.843±0.201 vs 0.472±0.072,P<0.01);溃结灵高剂量组TLR4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0.620±0.178 vs 0.843±0.201,P<0.05).结论:TLR4可能参与了uc大鼠的发病过程,溃结灵使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的变化特点及溃结灵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作UC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以下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溃结灵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治疗10d后处死大鼠,取新鲜结肠黏膜标本提取核蛋白,利用以ELISA为基础的Trans AM TM NFκB p65试剂盒检测NF-κB相对活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结肠黏膜NF-κB相对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0.440±0.119 vs 0.261±0.042,P<0.01);溃结灵高剂量组和SASP组结肠黏膜NF-κB相对活性(0.26 1±0.056,0.269±0.106)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NF-κB参与了UC大鼠的发病过程,渍结灵使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NF-κB相对活性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溃结饮不同给药途径对大鼠溃疡性生结肠炎结肠黏膜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揭示口服与灌肠给药结肠黏膜修复的作用特点.获得指导合理选择用药途径,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TNBS/乙醇法造模,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和模型组蒸馏水灌胃,其余分别为奥沙拉秦钠灌胃组,渍结饮灌胃组和灌肠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图像分析测定不同给药途径下,结肠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药物干预后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EGF表达含量增加,溃结饮治疗组别优势明显.急性期溃结饮灌胃后EGF表达量超过溃结饮灌肠组和奥沙拉秦钠组,与灌肠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奥沙拉秦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312±0.160 vs 0.217±0.052,P<0.05).病程中期药物干预作用不明显.后期中药溃结饮无论在灌胃还是在灌肠方面都显示出其增加黏膜EGF含量的优势,且溃结饮灌肠组优于溃结饮灌胃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372±0.132 vs 0.307±0.101.P<0.05).结论:渍结饮灌胃起效快,急性期占一定优势;溃结饮灌肠起效较慢,从开始发挥作用直至病程末期都能良好促进黏膜修复.联合应用两种给药方法,急性期和中后期分别以口服和灌肠为主治疗本病,可能会有效缩短黏膜修复时间,加快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麦纤散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实验大鼠结肠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IGFBP7)基因表达及结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麦纤散组与美莎拉嗪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使用葡聚糖硫酸钠联合氧化偶氮甲烷的化学方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大鼠模型,并分别应用药物干预,于16周后处死取结直肠,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D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结直肠肿瘤细胞凋亡率及结肠组织IGFBP7基因表达. 结果 结肠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麦纤散组(8.70±3.47)和美莎拉嗪组(1.20±0.26)与模型组(0.38±0.11)比较均提高,麦纤散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纤散组结肠组织IGFBP7基因表达为50.5±14.0,与模型组18.0±3.9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麦纤散能对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其机制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加结肠组织IGFBP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奥曲肽)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的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奥曲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7只. 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复制UC模型. 观察各组实验大鼠体质量变化、大体及组织病理学改变.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IL-6、IL-10、TNF-α)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杂交法检测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生长抑素可以缓解大鼠体质量的减轻,减少腹泻及便血的发生,并且能够显著改善结肠组织大体和组织学评分.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IL-6、TNF-α表达明显升高(188.27±11.65 ng/L vs 102.13±7.12 ng/L,87.39±6.74 ng/L vs 121.51±8.56 ng/L,均P<0.01);IL-10表达明显下降(71.40±8.28 ng/L vs 202.97±12.26 ng/L,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IL-6、TNF-α表达均明显降低(142.03±12.68 ng/L,90.87±9.26ng/L,均P<0.01),IL-10表达明显升高(124.07±10.05 ng/L,P<0.01). 模型组结肠组织中NF-κB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组(1059.60±96.35vs 471.23±11.61,P<0.01).结论: 生长抑素对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NF-κB的活化,进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及上调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HMGB1表达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EP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用DSS溶液复制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实验大鼠DAI评分、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评分(HPS)改变,采用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结肠组织HMGB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6)的含量.结果:DAI和HPS在DSS模型组中高于空白对照组(7.20±2.28vs0.45±0.16,13.60±0.72vs6.4±0.85,P<0.01),在空白对照组结肠组织中HMGB1低表达,但在模型组表达显著上调(P<0.01);模型组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190.40±24.55vs43.65±8.79,238.75±26.58vs74.3±7.92,P<0.01);与DSS模型组相比,EP可以缓解大鼠体质量的减轻,减少腹泻及便血的发生,并且能够显著下调结肠组织DAI、HPS、HMGB1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血清TNF-α、IL-6水平(P<0.05).结论:HMGB1参与了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发病过程,应用EP治疗可有效抑制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HMGB1的表达,可以明显下调TNF-α、IL-6等促炎因子的水平,有助于减轻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背景:TLR4可介导免疫和炎症反应,TFF3、MUC2为肠黏膜保护因子,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目的:观察安肠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TFF3、MUC2和TLR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NB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安肠愈疡汤低、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分别给予蒸馏水、不同剂量安肠愈疡汤和美沙拉嗪。21 d后处死大鼠,行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采用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FF3、MUC2和TLR4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安肠愈疡汤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组织病理学评分、TLR4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TFF3、MUC2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安肠愈疡汤中剂量组相比,安肠愈疡汤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TFF3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安肠愈疡汤中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相比,安肠愈疡汤高剂量组MUC2表达显著升高(P0.01),TLR4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安肠愈疡汤可明显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TFF3和MUC2基因表达以及下调TLR4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茵(Typl-HGF)对TNBS诱发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40只Wistar大鼠经TNBS灌肠诱发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随机分为减毒沙门氏菌株(Ty)治疗组、Typl-HGF治疗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茵株(Typl-GFP)观察组和模型对照组4组,每组10只;另设生理盐水灌肠正常对照组10只.3次和6次ig l wk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结肠大体现及评分、结肠组织学变化及评分和目的基因表达.结果:Typl-HGF治疗组3次ig后体质量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次Typl-HGF治疗后动物体质量较模型对照组平均增加9.75±2.0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y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症状均无明显缓解.3次和6次Typl-HGF治疗组结肠大体标本积分明显低于同期Ty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2.20±0.90 vs 5.10±1.70,5.30±1.30;1.70±1.10 vs 4.00±1.50,4.30±1.20,均P<0.01),且3次和6次TyplHGF ig治疗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ig后Typl-HGF治疗组组织学评分与Ty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别;6次Typl-HGF治疗后组织学评分与同期模型组标本积分相比,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0.30 vs 3.50±0.70,P<0.05).Typl-GFP ig后在结肠组织可见GFP强表达.结论:Typ1-HGF能明显减轻TNBS诱发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症状及炎症,对已形成的黏膜损伤及溃疡有促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MAdCAM-1)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清肠栓是否通过抑制MAdCAM-1在结肠黏膜的表达,而发挥其抗炎愈疡作用.方法:用TNBS制备实验性大鼠结肠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清肠栓高剂量组、清肠栓低剂量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模型Ⅰ组、模型Ⅱ组及正常组.模型Ⅰ组造模3 d时,其余5组在给药7 d时处死大鼠.取大鼠结肠病变部位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中LTB4和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结肠黏膜MAdCAM-1蛋白表达.结果:造模3 d时,模型Ⅰ组大鼠结肠黏膜出现明显组织损伤;经过7 d处理后,清肠栓组大鼠黏膜组织损伤减轻.模型组结肠黏膜LTB4和TNF-α水平比正常组上升(436.38±66.56,396.81±69.43 vs 203.76±42.84;394.78±61.53,413.43±47.39 vs 233.84±55.24,均P<0.01);与模型Ⅱ组比较,各治疗组LTB4和TNF-α水平均下降,尤以清肠栓高剂量组下降明显(275.74±36.35,282.72±47.94,P<0.01).正常组大鼠结肠黏膜固有层MAdCAM-1可见少量表达,模型Ⅰ组大鼠结肠黏膜阳性染色细胞数明显增多:与模型Ⅱ组比较,清肠栓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SASP组MAdCAM-1表达均明显下调,尤其在清肠栓高剂量组下调更为显著.结论:清肠栓通过抑制结肠黏膜促炎症因子LTB4和TNF-α释放,以及下调MAdCAM-1表达.而发挥其抗炎愈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