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10例经临床证实RPLS病例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性8例,男性2例,10例常规行T1WI、T2WI、FLAIR序列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6例行MR静脉成像(MRV)。结果 10例患者MRI检查均发现脑白质水肿,7例为双侧对称性分布,3例不完全对称;病变累及顶枕叶居多,少数累及基底节区、颞叶、额叶。病灶在T1WI为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明显高信号,D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MRV脑静脉、静脉窦未发现异常。10例治疗好转后复查,5例病灶完全消失,3例大部分消失,2例部份消失。结论 MRI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尤其以FLAIR序列最为敏感;MRI是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先兆子痫、子痫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PRES)并发症的临床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期间PRES的临床及MRI资料;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MRA、MRV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DWI、ADC.结果 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区见广泛对称性不规则形长T1、T2异常信号,FLAIR序列、DWI序列、ADC图像均呈高信号改变;双侧外囊、中脑白质亦受累;病变区呈边缘性明显强化;MRA、MRV未见显脑血管异常.对症治疗7个月后复查,病灶范围明显减小,数目减少.结论 通过MRI检查,并结合临床及病史,可以对PRES进行准确诊断及治疗效果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孕产妇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CT及MRI诊断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出现头痛、呕吐、视物障碍等先兆子痫及子痫症状且并发RPLS的孕产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RPLS病灶CT表现为稍低密度影,MR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T2WI高、FLAIR高信号,病灶主要分布于双侧大脑后部皮质下脑白质.10例累及两侧大脑半球(其中枕叶受累8例,顶叶受累8例,额叶受累6例,颞叶受累4例,另有2例累及两侧基底节区),1例仅累及左侧顶枕叶.MRV成像的5例患者中均没有观察到明显静脉血栓征象.MR显示病灶较CT更清楚,尤其是FLAIR序列.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甚至消失,8例复查后发现病变范围明显缩小、消失.结论 孕产妇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有较特征的影像学改变,认识这些特点并正确诊断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山豆根中毒性脑病的MRI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例临床明确诊断为山豆根中毒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双胞胎姐妹),年龄5~9岁。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加扫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3例患儿复查,1例未复查。结果 4例病例均累及脑干、双侧小脑半球齿状核,呈对称性改变,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信号增高,其中1例病例双侧壳核同时受累,呈对称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弥散受限,DWI信号增高,ADC减低。2例仅累及脑干及双侧小脑齿状核的病例1个月后复查病灶消失,1例同时累及双侧壳核的病例1周后复查脑干及双侧小脑齿状核病灶消失,壳核病变范围较前减小。结论 儿童山豆根中毒性脑病以累及脑干及双侧小脑齿状核为主,呈对称性稍长T1WI长T2WI信号,双侧基底节区亦可受累,结合临床病史,可以为临床早期识别及正确诊断提供有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和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CT、MRI表现,提高对此种疾病的认识水平。回顾8例经临床、影像学及其治疗结果证实的RPLS的CT、MRI的影像学特点。8例RPLS中,双侧枕顶叶白质均可见病灶,2例累及额颞叶,1例累及基底节,1例累及左小脑区。5例CT均表现为片状低密度,边界不清;MRI所有病例T1WI序列为低信号,T2WI、FLAIR为高信号,3例DWI为等或稍低信号,1例DWI为稍高信号。所有病例治疗短期(10~15 d)复查均见病灶吸收消失或明显缩小。RPLS在CT、MRI上有一定的特点,尤其是MRI,表现为枕顶叶白质为主对称性发病,DWI等或稍低信号,ADC图高信号,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可以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PRES)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8例PRE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PRES中均伴有基础疾病;以头痛、癫痫发作、视觉异常、意识和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血压急剧升高或波动性升高是其主要诱发因素。头颅MRI表现多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T1WI低或等信号,T2WI和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或略高信号病变。给予降压、脱水及对症治疗1—2周后神经系统症状消失,MRI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结论PRES是以可逆性后部白质损害为主要神经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病情迅速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磁共振的常规扫描序列(MRI)加MR二维相位对比法静脉成像(2D-PCMRV)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例临床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病例,男3例,女11例,年龄范围21~57岁,平均年龄38岁。所有病例行常规MR序列(TSE-T2WI、Tirm序列dark-fluid,SE-T1WI,EPI-DWI),2D-PC法MRV成像;病程处于急性期(1~5d)血栓7例;亚急性期(6~21d)5例,慢性期(21d)2例。结果: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信号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亚急性期T1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低或高信号;慢性期T1WI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流空信号。2D-PC法MRV主要表现为脑静脉窦的闭塞或充盈缺损。结论:常规MR序列加2D-PC法MRV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具特征性,可作为脑静脉窦血栓临床路径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黎江 《中国当代医药》2013,(27):89-90,92
目的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MRI特征及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对RPL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RPLS患者的MRI资料,10例患者均行MRI常规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OWI),其中2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I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MRI检查示病变主要分布于后循环供血区,10例均有双侧顶枕叶皮质下白质不同程度受累,脑干、小脑受累3例,基底节、丘脑各1例,累及额叶2例,脑灰质受累2例,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水抑制序列呈高信号,DWI图呈等或稍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高信号,为典型血管源性水肿表现,2例MRA未见异常,1例行增强扫描未见异常,9例患者及时治疗后1—4d内缓解,1例患者首次MRI检查后未正确治疗,5h后复查MRI病灶范围增大,并出现新病灶,10例患者均于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8例复查MRI,病灶基本消失7例,1例大部分消失。结论RPLS是一种可逆性临床影像综合征,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对疾病转归起决定性作用,常规MRI及DWI、ADC图具有明显特征性,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例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女性8例,男性2例.均行MRMRV,T1WI.T2WIFlair及DWI;其中8例行CT扫描。结果 8例CT平扫呈低密度,10例MRV显示脑静脉通畅,均无血栓形成。MR7例顶枕叶异常信号。基底节区4例,额叶1例,DWI大部分呈略低信号。结论 RPLS好发于顶枕叶,少数见于额叶,基底节区。T2WI显示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低场MRI的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7~9月临床确诊的5例乙型脑炎MRI影像,年龄5~21岁,其中儿童4例,成人1例。在发病2~15d行MRI检查,均行常规T1WI、T2WI、FLAIR和DWI扫描,4例行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检查。结果 5例患者颅内病变均累及双侧或单侧丘脑,其中3例对称性发病并累及双侧基底节区和脑干,1例累及左侧丘脑和桥臂,1例仅累及右侧丘脑。T1WI低/稍低/等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DWI明显高信号/稍高信号,增强无强化。结论乙型脑炎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以丘脑双侧性或单侧性受累为主,其次为基底节区、脑干等,DWI有利于病灶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产后PRES患者的临床及CT学资料。全部CT检查,其中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PRES在产后2~28d出现,发生于两侧额顶叶及两侧枕叶4例,左侧额顶叶4例,双侧顶叶后部8例,CT表现为脑白质区低密度改变为主,8例病灶邻近矢状窦旁出血及病灶内散在出血,随访病灶范围、数目减少、消失;8例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结论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和CT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做出诊断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 R I对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 R I影像表现。结果多发12例,单发2例。位于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及丘脑8例,胼胝体及前联合1例,脑室系统2例,枕额顶叶脑实质皮质区3例。肿瘤呈等T1等T2信号10例,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4例。4例无明显水肿,9例肿瘤周围出现轻度水肿,位于脑室系统1例出现双侧脑白质弥漫性水肿,其中1例肿瘤出现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团块状、结节状强化11例,环形强化1例,局部散在斑块状强化2例。结论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有典型的M R I特征,M R I对其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REP)的MRI特征性影像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鼻咽癌放疗后REP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REP中共检出53个病灶。92.5%(49/53)发生在颞叶,3.8%发生在脑干,额叶及小脑各占1.9%。MRI特征性影像表现为,有86.9%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花环状、不规则斑片状强化。10.5%病灶T1、T2皆呈等信号,增强后呈结节状强化。1例为囊性病灶,信号程度同脑脊液相仿,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MRI定期复查能够及时发现REP随病程进展表现不同,其病灶的大小、信号变化均有不同。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的影像特征,MRI动态影像观察对病变的早期发现、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同时对鉴别诊断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并分析30例直径<3cm的孤立性肺结节MRI表现,并评价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上的价值,对其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孤立性肺结节病例均有MRI检查。其中肺癌12例,包括鳞癌5例,腺癌4例,小细胞癌3例。病灶直径1.5~3cm。良性病变共l8例,其中结核球4例,炎症4例,错构瘤4例,炎性假瘤3例,囊肿3例。结论分析MRI征象,仔细观察病灶结构及周围改变,并紧密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艾滋病的脑部MRI表现,总结其影像特征。方法对9例临床疑似艾滋病患者经验血予以证实的脑部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脑内病变中均为多发、多部位、多种形态并存的"三多"征象,在艾滋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数病灶位于大脑半球额、顶叶脑灰白质交界区(8例),1例并发脑干病变,占位效应相对较轻,病变大多在T1WI呈等、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呈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呈环状强化;7例并发脑萎缩。结论MRI在诊断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出血低场强MRI表现特点,提高MRI对本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总结2008年7月—2010年2月期间脑出血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低场强MRI表现特点。结果本组31例脑出血患者中,出血部位于基底节区25例,占80.6%,其中左侧基底节11例(35.5%),右侧基底节14例(45.1%);左额叶2例,占6.5%;右丘脑3例,占9.7%;右颞叶1例,占3.2%。病灶最小0.7cm×1.0cm,最大7.5cm×7.0cm。MRI表现为TlWI等信号23例,表现为稍高信号8例;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病灶周围伴环行水肿带11例,厚约13mm,表现为T1WI环行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界模糊;侧脑室内出血亦表现为TlWI等或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 MRI可对超早期脑出血做出快速、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机制的研究及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例的筛选、出血性并发症的预防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MRI诊断为良性31例,恶性49例.MRI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符合率为61.2%(49/80),其中肿物型诊断符合率为80.0%(16/20),高于非肿物型的55.0%(33/60)(χ2=3.95,P<0.05).肿物型20例,形态呈圆形7例(35.0%),分叶状6例(30.0%),不规则型7例(35.0%);边缘清楚7例(35.0%),不规整12例(60.0%),毛刺1例(5.0%);肿物均匀强化7例(35.0%),边缘强化7例(35.0%),内部分隔强化6例(30.0%);时间-强度曲线呈Ⅰ型3例(15.0%),Ⅱ型9 例(9/20,45.0%),Ⅲ型8例(40.0%).非肿物型60例,均匀强化6例(25.0%),不均匀强化24例(30.0%),点状强化3例(5.0%),丛状环形强化27例(45.0%);强化分布呈局灶样15例(25.0%),导管样3例(5.0%),区段样24例(40.0%),区域样18例(30.0%);时间-强度曲线呈Ⅰ型20例(33.3%)、Ⅱ型31 例(51.7%)、Ⅲ型9例(15.0%).结论 MRI对肿物型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符合率高于非肿物型,非肿物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主要表现是区段、区域样分布的丛状或不均匀强化,时间-强度曲线以平台型居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血肿(SEH)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对11例经手术证实,1例经临床综合治疗复查后SEH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均常规平扫,其中3例同时进行增强扫描。采用ToshibaFLAXART0.5机型及GE1.5T双梯度超导MR扫描仪,采用脊柱相控阵线圈。常规行脊柱矢状为SET1WI、FSET2WI或FRFSET2WI序列,8例加扫矢状、冠状面或横断面脂肪抑制序列T2WI,层厚4.5mm、层间距0.5mm,3例同时行增强扫描,采用钆喷酸葡甲胺(Gd-DTPA)对比剂经静脉团注,注射剂0.1mmol/kg。行矢状、冠状或横断面增强T1WI或脂肪抑制T1WI扫描,层面及参数同平扫。结果颈段2例,胸段5例,胸腰段3例,腰段2例;位于脊膜囊后方11例,脊膜囊前方1例。血肿分别呈长T1长T2信号、长T1短T2信号、等T1短T2信号及短T1长T2信号,其中3例同时行增强扫描,1例见多发斑片状轻-中度强化,1例边缘轻度强化,1例未见强化。结论 SEH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