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糖耐量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病患者NAFLD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胆科治疗糖耐量正常NAFLD患者60例,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与运动干预,比较观察1年后患者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肝功能、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β细胞在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从而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NAFLD患者8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干预前后BMI、WR、ALT、AST、GGT、TG、TC、LDL、FINS、HOMA-IR、I30/G30均有显著差异(P〈0.05),HDL、FPG和HOMA-β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明显改善胰岛8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使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得到恢复,同时促进患者的脂代谢,从而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降低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干预对老年糖调节受损患者糖代谢状态、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二甲双胍干预,研究组进行津力达颗粒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物学指标、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临床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WHR、体重、臀围、BMI、腰围等生物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INS3h、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 FINS2h、 FINS1h、FIN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津力达颗粒干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生物学指标,维持正常HOMA-β及HOMA-IR水平,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糖调节受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受损(IGT)。过去一般很少谈到对其干预治疗。近几年研究表明,对血糖调节受损(IGR)积极干预治疗,有些阻止或延缓发展成糖尿病,否则,大多数有可能发展成糖尿病。所以对其积极干预治疗非常必要。血糖调节受损已视为糖尿病前期,治疗原则与方法可参照糖尿病,其内容繁多,本文仅作简介。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糖尿康片干预空腹血糖受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IFG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单盲的的方法分组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合理饮食、运动、心理疗法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组口服糖尿康片,3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通过监测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身高、体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脂等,判定耱尿康片干预IFG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FPG、HOMA-IR及胰高血糖素相比有差异(P<0.05),治疗前后2hPG及HOMA-β相比没有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PG、HOMA-IR、HOMA-β及胰高血糖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2hPG相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FPG、HOMA-IR、HOMA-β及胰高血耱素上相比有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WHR、TC及TG相比有差异(P<0.05),但治疗前后HDL及LDL没有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BMI、WHR、TC及TG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HDL及LDL相比有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TC、TG、HDL及LDL上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糖尿康片能降低空腹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高血糖素、改善血脂水平,可有效干预IFG.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4,(12):1595-1596
目的:探索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讨空腹血糖受损中医证型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空腹血糖受损和预防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92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年龄、性别、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素分泌指数(HOMA-β)等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论:IFG中医证型以肝胃郁热证最为多见,其次为气滞痰凝证、气虚痰湿证和阴虚气滞证。IFG中医证型与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一定相关性,胰岛β细胞功能可以作为临床中医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6.
糖耐量受损通俗来讲就是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的降低.我院从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对社区人口进行普查,按WHO推荐的糖耐量受损标准进行判断,确诊糖耐量受损患者120例,实践证明:了解这一人群患糖耐量受损的相关因素,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ycaemia,IFG)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09年12月,社区七十岁以上老人IFG患者1000例和FPG正常者1000例,分别测量体重、身高、血压、血脂和血糖。结果:IFG患者的BMI、SBP、DBP、FPG、TG、TC指数均高于正常组(P〈0.05),HDL-C指数较正常组低(P〈0.05),而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FG患者的发病率与肥胖、血糖异常、脂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9.
麦敏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119-120
目的:比较59例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3年干预的转归情况。方法:随机将IFG人群纳入三组,Ⅰ组为生活方式干预组(20例),即"饮食控制+运动疗法"。Ⅱ组为二甲双胍强化组(20例),即在Ⅰ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1.0g/d,2~3次/d;Ⅲ组为吡格列酮强化组(19例)在Ⅰ组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15mg/d,1次/d。结果:Ⅱ和Ⅲ的糖尿病转化率均低于Ⅰ组。结论:采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干预比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能更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向糖尿病转化。  相似文献   

10.
芪术饮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芪术饮治疗脾虚痰湿偏盛型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GR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芪术饮治疗3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芪术饮组BMI、TG、HbAlc、2hPG、FINS较二甲双胍组有显著改善(P〈0.05),芪术饮组FPG、HOMA-β、HOMA-IR较二甲双胍组有极显著改善(P〈0.01)。结论:芪术饮对IGR干预治疗疗效佳,能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及血脂,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方法:将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空腹血糖受损(IFG)相关指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当血糖水平为5.6mmol/L-6.0mmol/L时,中医确认证候所占比例较血糖3.9mmol/L-5.5mmol/L水平有所升高,并且其比例还略高于血糖为6.1mmol/L-6.9mmol/L的水平。如果IFG需要治疗,那么从纠正中医证候的微观指标来讲,当血糖为5.6mmol/L-6.0mmol/L时应同6.1mmol/L-6.9mmol/L一样进行中医药的干预,即本组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结果支持将IFG的节点从6.1mmol/L提前至5.6mmol/L;②血糖水平为5.6mmol/L-6.1mmol/L,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中的痰浊阻遏证显著增加,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为如何对IFG进行中医药干预提供了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对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近年来胰岛β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和β细胞损伤的病因病机,从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两方面介绍了中医药对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说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有优势和潜力.但中医药在改善胰岛β细胞机制的分子水平研究方向还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耳穴贴压加中药治疗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评价耳穴贴压加中药治疗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对社区45岁以上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将88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耳穴(胰胆、屏间、阿是穴等)贴压王不留行籽,配合服用中药十味玉泉胶囊:对照组43例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血糖、血脂显著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加中药对糖调节受损的干预治疗,降糖效果显著,为中医药在参与社区糖尿病的防治中探索一条新途径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肾消颗粒对糖耐量低减(IGT)人群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以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筛选,按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选取IGT人群,同时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兼瘀浊证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观察期间采用合理控制饮食和体育运动加以干预,治疗组在饮食和运动干预基础上口服肾消颗粒。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干预后糖尿病发病率和IGT逆转率。结果治疗组IGT发展为糖尿病者为7.4%,对照组为20%;治疗组IGT转正常糖耐量者为51.85%,对照组为2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对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未见明显改善作用(P〉0.05),2组血糖以及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肾消颗粒对脾肾两虚兼瘀浊证的IGT患者干预治疗可减少糖尿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IGR)四象体质类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的122名成年人分为太阳人、太阴人、少阳人和少阴人(因太阳人人数较少,忽略不计)等四种体质,测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血脂四项等指标,半年后未经治疗,再次测量这些指标,计算糖尿病转化率。结果 IGR者中太阴人所占比例为55.8%,少阳人为21.7%,少阴人为22.5%。其中,朝鲜族的IGR占比明显高于满族和汉族。太阴人与少阳人、少阴人比较,FBG及2hBG、血脂四项、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超重及肥胖人数太阴人中占61.2%、少阳人中占53.8%、少阴人中占29.6%。半年后复查,太阴人与少阳人、少阴人比较,FBG及2hBG、血脂四项、收缩压、舒张压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糖尿病的转化率为太阴人32.8%,少阳人23.1%,少阴人3.7%。结论 IGR者中太阴人所占比例最高。IGR太阴人的FBG及2hBG、血脂四项、收缩压、舒张压、体重偏高,半年后复查,太阴人的DM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方法对糖耐量减低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干预方法对糖耐量减低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五个区IGT患者各100例,按照干预方案再分为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组和中药组各100例.分别于干预前后测定BMI、SBP、DBP、FPG、2hPG、HbA1c.结果:饮食运动组干预后FPG、2hPG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及二甲双胍组干预后FPG、2hPG、HbA1c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对照组、饮食运动组及中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FPG、2hPG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HbA1c低于对照组和饮食运动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4种方法均有效降低血糖,尤以西药组突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筛查糖尿病(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健康体检者869例,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FBG≥6.1且〈7.0 mmol/L或GA〉18.5%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确诊。结果:FBG与诊断为DM相关的截断点为6.2 mmol/L,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6.0%,曲线下面积(AUC)0.988(95%CI 0.980-0.996),阳性似然比24.55,阴性似然比0.03;GA与诊断为DM相关的截断点为14.5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8%和90.2%,曲线下面积为0.923(95%CI 0.870-0.975),阳性似然比8.43,阴性似然比0.19。当筛查DM时,AUC的结果为FBG=6.2(0.988)〉GA=14.55(0.923),提示FBG的筛查准确度较高。FBG≥6.2且GA大于14.55%同时符合为阳性,得出灵敏度为96.7%,比单纯采用FBG≥7.0 mmol/L筛查糖尿病提高筛查效率35.4%,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清白蛋白筛查糖尿病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从脾虚痰浊论治糖调节受损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及对血清脂联素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将5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药组采用健脾化浊方加减治疗,西药组采用吡咯列酮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BMI),血清脂联素、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于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两治疗组较对照组BMI、FBG、2hBG、TG、TC、LDL-C高,血清脂联素、HDL-C低(P0.05或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BMI、FBG、2hBG、TG、TC、LDL-C降低,血清脂联素、HDL-C升高(P0.05或P0.01);中、西药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调节受损阶段中医病机为脾气不足,痰浊壅盛,此期采用健脾化浊方健脾益气,升清化浊,可改善糖调节受损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应与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脑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以期探讨血管性痴呆(VD)发病过程中GLUT1的作用及补肾化痰祛瘀方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模型,缺血2h分别再灌注6h、24h、48h、72h、28d,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阿米兰嗪组和补肾化痰祛瘀方组。于不同再灌注时间点后,每组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脑组织GLUT1的表达。结果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大鼠在脑额顶叶皮质可见GLUT1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主要位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假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相近。模型组大鼠在6hGLUT1表达增加,且于24hGLUT1表达最高,与正常组比较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有显著差异;48hGLUT1表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72h、28dGLUT1表达进一步下降,与正常组相近。补肾化痰祛瘀组于6、24、48h时可见GLUT1的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相近;72h、28d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阿米兰嗪组在不同时段可见GLUT1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部分时段有显著差异(72h、28d);补肾化痰祛瘀组与阿米兰嗪组比较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在28d有显著差异。结论脑缺血后血脑屏障GLUT1的表达增加,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在脑缺血缺氧时中药干预可增加GLUT1基因表达,缓解能量衰竭,减少缺血后神经元的死亡。  相似文献   

20.
凋亡是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死亡的主要方式,凋亡的发生受相关基因的调控。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针刺对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显示:针刺可以减少凋亡细胞的数量,抑制Caspase家族、Bax、Fas/Fasl、P53的表达,促进Bcl-2、HSP的表达,影响即早基因中c-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