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近年来对CD4^+效应性T细胞功能性亚群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新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在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Th17亚群的主要效应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RA疾病发生、发展中的角色成为RA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RA合并CHD患者30例为RA合并CHD组,选取单纯CHD患者30例为CHD组,选取单纯RA患者30例作为RA组。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3组患者IL-6、IL-17水平,分析IL-6、IL-17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 RA合并CHD组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为(42.63±27.30)分,高于CHD组患者的(29.17±2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合并CHD组患者IL-6、IL-17水平高于RA组、CHD组,RA组患者IL-6、IL-17水平高于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与IL-6、IL-17水平呈正相关(r=0.351、0.545,P=0.006、0.001)。结论 在RA病程以及活动性无差异的情况下,RA合并CHD患者外周血IL-6、IL-17水平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于单纯RA以及单纯CHD患者。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多因素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在RA的发病、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最新的研究显示,CD4+T淋巴细胞可分为Th1、Th2、Treg和Th17四大亚群。Th17细胞代表一类不同于Th1或Th2的CD4+Th细胞亚群.具有很强的促炎症作用.并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toid anhritis,RA)是一种多因素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在RA的发病、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最新的研究显示,CD4+T淋巴细胞可分为Th1、Th2、Treg和,Th17四大亚群 [1].  相似文献   

5.
于月红  孙海玲  钱雷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3):1582-1583,1585
目的探讨Th17细胞与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视磺醛酸相关的孤儿核受体(RORγt)mR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健康体检者和22例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刺激培养后,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PBMCs刺激后产生IL-17的量明显增高(P<0.01),RORγtmRNA也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Th17细胞参与了RA发病及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IL-17、IL-23及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60例活动期RA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6、IL-17、IL-23的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RF及CRP水平。结果活动期RA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3、RF、CRP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F与IL-17呈正相关。不同年龄组的RA患者之间,IL-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7、IL-23、RF及CRP在RA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L-17可能成为临床诊断的潜在候选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IL-17和IL-23的浓度,结果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并分析其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x线片Sharp评分的关系。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17和IL-2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水平(P〈0.01);血清IL-17和IL-23水平与患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x线Sharp评分也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IL-17和IL-23水平与患者的活动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分析骨关节炎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5—01/2005—12有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与骨关节炎关系的文章,检索词“osteoarthritis,IL-17”,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5—02有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与骨关节炎关系的文章,检索词“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7”,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白细胞介素17、骨关节炎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44篇相关文献,其中1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28篇,其中16篇系重复同一研究,12篇为临床报道。资料综合:白细胞介素17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其可能通过增加关节软骨细胞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一氧化氮产量,增强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13)的表达,增强蛋白聚糖酶和胶原酶活性,促进软骨蛋白多糖及胶原降解,并增强单核细胞对软骨基质的破坏,从而诱导和加速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结论:白细胞介素17在骨关节炎疾病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基本肯定,但其作用途径以及其与症状的关系等尚未完全明确。从分子水平阐明骨关节炎的发病途径以及针对该途径的免疫治疗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张青汶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0):1444-1446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高血压患者白细胞介素(IL)-17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该院RA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为RA组,单纯高血压患者20例为高血压组,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均为新发病例,在未经过控制血压治疗前采血;门诊健康体检人员20例为健康对照组。抽取RA组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高血压组患者及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ELISA测定血清中IL-17水平。抽取RA组患者全血30m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将外周血单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刺激组、阳性对照组和氯沙坦治疗组。刺激组、阳性对照组和氯沙坦治疗组用抗CD3、抗CD28单克隆抗体联合刺激后,阳性对照组加入100μmol/mL甲基强的松龙,氯沙坦治疗组加入100μmol/mL氯沙坦,48h后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根据DAS28评分将RA患者分为低活动组(DAS28≤3.2)和中高活动组(DAS28>3.2),评估氯沙坦对不同DAS28评分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17的影响。结果 RA组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组(P<0.05),用氯沙坦治疗1周后,RA组患者IL-17平均值低于治疗前(P<0.05)。氯沙坦治疗组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17水平为(38.214±8.725)pg/mL,刺激组为(126.768±16.5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6,P<0.001)。结论氯沙坦能够抑制RA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7的表达,是治疗RA合并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骨关节炎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01/2005-12有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与骨关节炎关系的文章,检索词“osteoarthritis,IL-17”,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5-02有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与骨关节炎关系的文章,检索词“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7”,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白细胞介素17、骨关节炎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44篇相关文献,其中1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28篇,其中16篇系重复同一研究,12篇为临床报道。资料综合:白细胞介素17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其可能通过增加关节软骨细胞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一氧化氮产量,增强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13)的表达,增强蛋白聚糖酶和胶原酶活性,促进软骨蛋白多糖及胶原降解,并增强单核细胞对软骨基质的破坏,从而诱导和加速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结论:白细胞介素17在骨关节炎疾病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基本肯定,但其作用途径以及其与症状的关系等尚未完全明确。从分子水平阐明骨关节炎的发病途径以及针对该途径的免疫治疗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炎症因子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炎症因子,其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斑块形成,导致斑块的不稳定,促使AMI患者病情进展,从而引起心肌纤维化和左心室重塑等病理改变。大量研究表明,AMI患者检测IL-6、IL-17可进一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可能有助于为临床干预AMI找到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7F(IL-17F)是IL-17家族中新近发现的一个成员,IL-17A与IL-17F具有高度同源性,IL-17A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形成而对肿瘤的发生有促进作用,而IL-17F在不同肿瘤中有促进或者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腔滑液白细胞介素6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2(IL-3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2例RA患者,根据活动度积分(DAS28)将其分为高活动组45例(DAS285.1)、中低活动组42例(DAS28≥2.6~≤5.1)和缓解期组35例(DAS282.6)。选取同期50例非RA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非RA组,选取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5组研究对象血清IL-32、TNF-α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IL-32、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高活动组患者PBMC中IL-32、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和血清IL-32、TNF-α水平最高,其次为中低活动组患者,非RA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非RA组和对照组PBMC中IL-32、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和血清IL-32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NF-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和PBMC中的IL-32、TNF-α水平与RA患者的病情指标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表现为外周血IL-32水平的显著升高,其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程度指标具有相关性,提示了IL-32可能在RA的活动性增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评价RA病情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正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其发生发展与环境、个体遗传因素等都有一定关系~([1])。结核病仍然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约有880万新发病例,约140万人因结核病导致死亡~([2]),随着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增加了全球防治结核的难度~([3])。有研究发现全世界约有1/3的人曾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发病者却只占感染人群的10%左右;且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胎的结核病发病率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1(IL-21)的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RA患者7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A患者及37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21水平,并分析血清IL-21水平与RA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RA患者血清IL-21水平为86.5(64.1~130.1)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5.0(40.0~9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57.5,P=0.006);类风湿因子(RF)三个亚型IgM、IgA、IgG及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组RA患者血清IL-21水平与其自身抗体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0、0.382、0.370、0.372;P均<0.05)。RA患者RF(IgM、IgA)、CCP抗体阳性组血清IL-21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82.2(57.0~126.1)pg/ml]和76.9(52.0~201.4)pg/ml,U=176.5,P=0.024;95.4(62.1~144.6)pg/ml和70.6(43.0~110.8)pg/ml,U=282.5,P=0.016;82.9(51.0~145.1)pg/ml和76.5(63.4~144.6)pg/ml,U=333.0,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血清IL-21水平与触痛关节数(TEN28)及肿胀关节数(SW28)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2、0.200;P均<0.05),但IL-21与DAS28评分、C-反应蛋白、血沉、年龄、病程等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L-21在RA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并与RF、抗CCP抗体密切相关,提示IL-21可能是RA发病机制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7.
魏萌  杨晓平  徐沪济 《临床荟萃》2009,24(3):261-263
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是一组具有特定临床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反应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病和炎性肠病关节病等。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SpA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随着对辅助性T细胞(T help,Th)17的发育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0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病情,将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缓解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并设立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白介素一20水平并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等临床生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以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尤甚(P〈0.05);血清白介素一20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及x线分期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IL一20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RA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IL-6和IL-18的血清水平,分析不同证型两指标之间及其与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IL-6和IL-18血清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活动期RA患者IL-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风寒湿阻型患者血清IL-6浓度明显高于痰瘀互结型与肝肾两虚型(P<0.05),而与风湿热郁型无明显差异(P>0.05);而风寒湿阻型患者血清IL-18浓度明显高于风湿热郁型与肝肾两虚型(P<0.05),而与痰瘀互结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6血清水平与RA的活动性密切相关,且与其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介素(IL) 17是新发现的主要由CD4+效应T细胞即Thl7细胞分泌的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多种炎性因子,招募中性粒细胞,增强T细胞启动效应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目前其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现将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