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10g单尼龙丝、128Hz分级音叉、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有症状组116例,无症状组64例。所有对象用上述检查方法进行感觉功能评价,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神经传导速度(NCV)作为标准,比较3种简易方法与NCV检查的相关性,并计算各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中,各种检查方法都出现了一定的阳性检出率,尤其是VPT在无症状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47.7%);3种简易方法都与NCV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且与NCV阳性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感觉功能评价在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周围神经损害方面具有很好的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初步探讨振动感觉阈值检查(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 test,VPT)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临床常用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对487例2型糖尿病者进行了VPT、10 g单纤维尼龙丝检查(10 g 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 examination,SWME)、温度觉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分析各检查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各检查的差异.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VPT的因素为年龄(OR=1.062,95%CI:1.038-1.086,P<0.001)和空腹血糖水平(OR=1.085,95%CI:1.003-1.173,P=0.041);VPT与SWME、温度觉检查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均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6、0.152及0.240(P值均<0.01);VPT与SWME、温度觉检查及128 Hz振动觉检查的观察一致率分别为49.5%、59.8%及51.1%,Kappa值分别为0.106、0.151及0.138(P值均<0.01);SWME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异常但VPT检查正常的比例低,分别为2.7%及1.2%.结论 VPT也应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一线方法.  相似文献   

4.
郑映芳  林柳琼 《新疆医学》2021,(6):669-671,706
目的 对比不同病程及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震动感觉阈值(VPT)测定结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50岁(n=20)、50~60岁(不含60岁)(n=20)、60~70岁(不含70岁)(n=20)、≥70岁(n=20),按照病程不同分为<1年(n=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ng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为主联合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diabetic neuropathy symptom,DNS)、足外观、温度觉、痛觉及触觉5种简易检查方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DNS,同时行足外观检查、VPT、温度觉、痛觉、半定量音叉、10g尼龙丝检查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ng velocity,NCV)测定。按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不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130),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 (n=87),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和代谢指标。计算5种联合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Youden指数以及 Kappa值(κ值),与NCV检查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 两组间年龄、糖尿病病程、VPT值有显著差异,DPN组明显高于无DPN组(P<0.05)。VPT与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ng velocity,MCV)、尺神经M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感觉性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ng velocity,SCV)、胫神经MCV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5种联合检查方法与NCV检查的秩相关分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VPT联合DNS检查与NCV的相关性最好(r=0.799)。VPT联合DNS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4.4%、100%、89.9%,与NCV检查高度一致(κ值为0.780)。结论 VPT联合DNS是准确筛查和诊断DPN的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强  梁健  陈燕 《海南医学》2021,32(15):1950-1954
目的 探究早期神经肌电图、震动感觉阈值测定及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神经病变组44例和非神经病变组96例,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  相似文献   

7.
高瑞霖  姚维昊 《吉林医学》2011,(35):7440-7441
目的:利用定量感觉检查(QST)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有症状者48例,无症状者12例)进行定量感觉检查(QST)[包括温度觉阈值检查(QTT)和振动觉阈值检查(QVT)],同时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糖尿病患者QTT的异常率均高于感觉传导速度(SN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QVT的异常率均高于SN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ST能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可用于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振动感觉阈值检查(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 test,VPT)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临床常用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对487例2型糖尿病者进行了VPT、10 g单纤维尼龙丝检查(10 g 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 examination,SWME)、温度觉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分析各检查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各检查的差异。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VPT的因素为年龄(OR=1.062,95%CI:1.038-1.086,P<0.001)和空腹血糖水平(OR=1.085,95%CI:1.003-1.173,P=0.041);VPT与SWME、温度觉检查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均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6、0.152及0.240(P值均<0.01);VPT与SWME、温度觉检查及128 Hz振动觉检查的观察一致率分别为49.5%、59.8%及51.1%,Kappa值分别为0.106、0.151及0.138(P值均<0.01);SWME及128 Hz振动觉检查异常但VPT检查正常的比例低,分别为2.7%及1.2%。结论 VPT也应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一线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92例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及腓总神经MCV和胫神经MCV进行检查。分析有症状DPN组和无DPN组之间MCV的差异。结果:92例糖尿病患者中,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为DPN患者64(69.56%)例,有临床周围神经表现的45(48.91%)例。两组患者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P组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MCV、SCV,腓总神经MCV及胫神经MCV与无DNP组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各组患者中SCV异常率均高于MCV,下肢MCV异常率高于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测定下肢MCV可作为诊断DNP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3):349-352
目的:分析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接受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损伤标志分子的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SNCV、MNCV水平高于对照组,双下肢V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HCY、AGEs、MDA、NSE、HMGB1、S100β含量低于对照组,GSH、SOD、MBP、BDNF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能够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改善神经传导和振动感觉、缓解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对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α-硫辛酸注射液组静滴.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寒凝血瘀型应用中药痹痛外洗方熏洗双足,14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震动感觉阈值及临床证候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综合疗效、证候积分、VPT积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熏洗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患者的震动感觉阈值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高明松  彭聪  谭燚 《广东医学》2012,33(3):408-409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方法 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甲钴胺0.5 mg,静脉推注1次/d;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片50 mg,3次/d口服。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震动感觉阈值有更好的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患者的震动感觉阈值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周围神经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与健康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健康人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症状组更显著。结论: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旨在建立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大鼠模型。方法 26只雄性SD大鼠经过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22)。模型组给予D12451高糖高脂饲料(碳水化合物的热量占比35%,脂肪的热量占比45%)喂养6周诱导胰岛素抵抗,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随后模型组按体质量给予35 mg/kg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缓冲液腹腔注射诱导胰腺特异性损伤,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缓冲液,48 h后测定模型组大鼠的随机血糖,大于16.7 mmol/L即认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造模成功。评价T2DM大鼠的一般特征,包括体质量、空腹血糖、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定期监测其热痛阈的变化,判断早期DPN出现的时间,最后测定大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率。结果 模型组大鼠经过高糖高脂饮食喂养6周联合STZ腹腔注射后,T2DM造模成功。T2DM组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01),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均明显受损(分别为P<0.001,P=0.002)。模型建立成功后第17天,T2DM组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明显的热痛觉过敏(P=0.004),两组的坐骨神经传导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结论 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大鼠6周联合35 mg/kg的STZ腹腔注射可成功诱导T2DM模型,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缺乏,此模型在第17天左右出现早期DPN,其中小纤维的损害早于大纤维。  相似文献   

15.
对 8 0例糖尿病患者和 40例正常人进行上肢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SN)和下肢感觉诱发电位 (SEPST)检查。结果80例糖尿病患者SEPSN异常率为 60 % ,SEPST异常为 80 % ,结论 :SEPSN、SEPST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一种较灵敏的有效检测方法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同治疗方法对糖尿病下肢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和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震动感觉阈值(VPT)的差异,探讨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因素对下肢VPT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87例(胰岛素治疗组41例,口服药物治疗组46例),正常对照组18例,检测FBG、TG、CHO、HDL、LDL、HbA1 c等生化指标,并进行双足VPT测定,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用直线相关方法分析双足VPT与各检测指标间的关系。结果:①糖尿病组FBG、HD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CHO值较口服药物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②两糖尿病组双下肢VP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③双下肢VPT与年龄、HbA1 c、糖尿病病程等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龄、血糖控制差、病程长等因素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胰岛素治疗可能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感觉定量检测(QST)在血液透析(HD)患者周神经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 对40例维持性HD患者(无症状组18例;有症状组22例)和40例正常人,分别对手指、小鱼际、足背、小腿四个部位进行QST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无症状组,有症状组的四个部位的四个温度觉阈值、振动觉阈值有依次增大趋势,无症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有症状组手指的温觉、振动觉阈值,小鱼际的热痛觉阈值,足背的热痛觉、振动觉阈值,小腿的冷痛觉、振动觉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比较,手指的冷觉、温觉阈值,足背的热痛觉阈值,小腿的温觉、冷痛觉、热痛觉及4个部位的振动觉阈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患者与对照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SCV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患者QST总异常率为65%,有症状组异常率77.27%;SCV总异常率为55.0%,有症状组68.18%;QST的总异常率明显高于SCV,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ST在诊断维持性HD患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方面较敏感,可作为疗效及预后观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120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与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以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不同切点分组,将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进行t检验。结果 各影响因素中,HbAlC有四项显著相关,其次为年龄(三项)、空腹血糖(FBS)和病程(二项)。当HbA1C达到6.8时,开始出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显著差异(P<0.05);HbAlC超过8.0时,所有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出现明显差异(P<0.05)。若去除病程和年龄因素,只有HbAlC达到9.0时,所有神经传导速度才出现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影响因素中,相关性最强的是HbAlC;其次,病程和年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0g尼龙丝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及10g尼龙丝检查,以NCV检查作为"金标准",计算两者的一致性Kappa值.结果 10g尼龙丝检查异常率为22.56%,与NCV检查诊断DPN的一致性Kappa值为0.155.结论 10g尼龙丝检查不适合DPN的早期诊断,更适合晚期DPN和足溃疡的筛查.  相似文献   

20.
古力  杨光华  夏英 《新疆医学》2010,40(3):62-6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可高达60-90%。DPN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的负担。故早期诊断、及早干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旨在运用定量感觉检查协助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