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的实施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度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相关危险因素2012年度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对照分析两年度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护理部质控考核评分及医生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及防护用具使用情况,评价护理对策的实施效果。结果2012年度手术室护士的防护知识知晓率、防护用具使用率、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及护理部的考核指控评分与2011年度比较,均显著提高,而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显著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职业危险因素、护士自身因素和管理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护理对策可避免或显著减少职业危害、护理差错,提高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防护用具使用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医源性感染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意识.方法 以护士对医源性感染的认知情况为基础制订培训方案,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规范、手术室制度的学习,将职业安全教育纳入护理理论和技术训练考核中.比较实施职业安全教育前后安全缺陷事故发生情况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职业安全教育后,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显著下降,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实施职业安全教育使手术室护士能够提高自身的职业防护意识,保障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规范手术室各类管道标志的管理,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手术室实施管道标志管理,如自制彩色管道标志、对没有刻度的管道在距皮肤切口1cm处做外露标志等,并与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的病房护士满意度、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通过规范手术室管道标志的管理,降低了管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0.127%vs 0.322%),提高了病房护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0.93±1.72)vs(90.25±2.41)分]及手术室护理质量[(98.46±1.54)vs(95.01±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规范的管道标志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体现了手术室优质护理的理念,实现了患者安全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提高问题处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6年1月1日~6月30日开展QCC前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开展QCC后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职业暴露发生率、护理配合质量、护士能力。结果:观察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物品准备、器械传递、手术配合、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医护沟通、掌握医生习惯与要求等方面的护理配合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手术室理论知识、手术室操作技能、协调沟通能力、临床实际护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护士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手术室开展QCC能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护理配合质量和护士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与防护措施,认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有物理、化学、生物、身心疲劳等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能够施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避免或减少各种有害因素时手术室护士身心造成的危害,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引用"破窗理论",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运用该理论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及成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补窗"措施。比较实施"破窗理论"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医护患满意度情况。结果将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术前规范使用抗生素、感染控制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71%,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35%(P0.05);实施后,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结合分级岗位设置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手术室护理岗位分设为A、B、C三个岗位,B岗位增设1、2、3级,制定各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同时从手术数量、复杂程度及质量、理论及技能、科研成果及团队建设等方面建立月、年绩效考核制度。比较考核制度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考核成绩、手术操作合格率及科研任务的达标率,2012年与2013年手术室医师、患者满意度及护士自身职业满意度。结果考核制度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考核、手术操作合格率及科研任务的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度手术室医师(P0.05)、患者(P0.05)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职业满意度(P0.05)较2012年均有提高。结论在医院手术室中应用绩效管理结合分级岗位设置的管理机制,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积极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迎春  周丽华 《护理与康复》2009,8(12):1001-1002
目的 了解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提出减少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方法对两所医院2005~2007年度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同顾调查。结果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65.53%,其中手术室护士发生率82.22%、手术医生发生率60.00%、麻醉师发生率70.00%。结论手术室医务人员面临锐器伤危险。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强化标准预防理念,规范操作行为,加强监控管理,是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专科多元化护理岗位管理模式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的应用。方法 2016年6月本院手术室构建手术室亚专科多元化护理岗位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职业认同感和患者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和仪器设备检查和使用完好率。结果亚专科多元化护理岗位管理模式实践后手术室亚专科护士的临床工作综合能力、职业认同感较实施前提高;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及仪器设备检查完好率较实施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室亚专科多元化护理岗位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升专科护理水平、便于护士的培养和提高专科护理管理质量,便于专科护理的管理与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我科手术室采用OEC管理体系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年度手术科室护士护理工作质量五项质控标准、护理工作目标及病人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年间平均得分。结果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五项质控标准考评得分以及护士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劳动纪律、差错事故、病人满意度得分均呈现逐年显著上升趋势(P〈0.05),考核成绩不合格护士的百分数由2011年的4人(9.1%)下降到2012年的2人(4.5%)。结论OEC管理体系将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量化,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并可显著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影响及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地对策。结果:职业危害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护士逐渐加强自身保护意识,健康现状得到改善。结论: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从而维护和保障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6-12月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登记本》的传统常规质量控制方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监管,2012年1-6月制定并应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应用失效模式分析法和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管理。结果:实施干预后,实验组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从0.851%下降到0.276%(P〈0.001)。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15项指标中;实验组有10项指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说明干预措施有效(P〈0.05)。结论: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行质量控制管理能降低手术室差错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3年以来在手术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护理安全管理后手术室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技能、仪器设备管理以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管理后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管理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控制手术室护理中危险因素,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减轻手术室护士的焦虑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以夜班年限作自变量,应激下的状态焦虑(S-AI)作因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并且显著高于职业病科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议管理者和手术室护士共同协调消除焦虑情绪,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自身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常见职业危害的分析,使手术室护士达到更好的防护。方法:发现危害因素,找出应对措施,积极防护。结果:对手术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能力提高,减少了危害因素造成的伤害。结论:重视手术室护士在工作环境中所受的伤害是手术室和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医院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形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按照"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的工作原则,加强手术室科学管理,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观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各项观察指标较实施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玉田县医院2012年6月引进品管圈方法,建立一支12人的品管圈小组,分析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运作当中存在器械使用和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对比实施品管圈方法前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质量及护士、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方法后,器械管理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品管圈管理前,护理质量及护士、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和供应室的一体化运作模式中,采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能明显降低手术室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对医患关系的和谐和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所三甲医院共150名在职手术室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危害认知量表及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行为量表,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及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发生率较高,针刺伤、血液体液污染、X光照射的发生率分别为39.3%、38.7%、63.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职称、低学历是职业危害意识及职业防护行为的危险因素,过往有职业损伤是职业危害意识及职业防护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低职称、低学历护理人员是职业防护培训的重点对象,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可以增强手术室护士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9.
医院多专科手术室的归口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规范医院多专科手术室的管理,杜绝安全隐患.方法 成立手术室护理技术协作中心,落实总护士长负责制,并制订相关护理文件和<手术室护理管理规范>,通过开展年度培训、院内进修、手术巡查和手术护理工作例会等形式,对所有分散的专科手术室在不改变其隶属关系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技术归口管理.结果 协作中心护士长、各专科手术室护士都能掌握手术室管理标准.专科技术训练考核中,协作中心各手术室组长、护士合格率分别达100%和87%;手术室综合质量达标率从80%提升到97%.结论 对医院多专科手术室实施护理技术的归口管理,提高了护理行为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提高了各专科手术室的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培养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重要性和培养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具体方法。主要措施为管理者加强对手术室护士的情感管理,注重手术室工作临床实践,提高护理业务水平,适时自我调节和控制,不断完善自我,进行心理弹性测量,了解个体心理动态。认为提高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职业的领悟,对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