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联合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门诊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门诊静脉采血的32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HFMEA联合RCA模式;将2020年9月1日~2021年9月30日门诊静脉采血的32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按照常规采血流程。比较两组静脉采血次数、采血等候时间、检验质量指标、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午及下午静脉采血次数优于对照组(P<0.01),采血前等候时间、整体采血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误采率、差错率、漏采率、标本量不足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FMEA联合RCA应用于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可增加静脉采血次数,缩短采血等候时间,降低差错率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静脉用药流程,促进用药安全。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静脉用药流程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及潜在原因,针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结果静脉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通过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规范药品转运交接制度并应用屏障技术,优化了静脉用药的流程,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运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的理念,对患者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结果的回报三个关键环节进行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不断调整职责、制度、措施的方法,使住院患者标本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并得以持续改进.改进后使患者标本采集的准确性提高到98%,大小便标本留取的及时性由原来的不足50%提高到90%,标本送验的及时性提高到95%,检验结果的回报准确率达100%.认为运用HFMEA相关理论对住院患者标本管理系统进行全程分析,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改建计划、措施并落实,是为患者提供合理诊疗,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静脉输血流程改造及输血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FMEA对静脉输血流程中的相关因数进行分析,计算出事件发生的RPN,并根据RPN的大小确定预防的重点,针对不安全因素不断调整流程、改进措施,使静脉输血流程安全系统不断完善并得到持续改进,并在1年后进行失效模式的RPN的比较.结果:运用FMEA对原有的静脉输血进行改进措施后,能识别输血流程中各潜在不安全因素及隐患,降低输血相关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结论:使用FMEA有效地降低了差错事故发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胶质瘤是由神经外胚叶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发生的肿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占颅内肿瘤的40%[1]。替莫唑胺(TMZ)作为新一代口服抗肿瘤药物,可用于恶性脑胶质瘤的化疗,能有效地延缓肿瘤增殖,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胶质瘤患者口服化疗药整个环节流程较多,加之口服化疗药物的特殊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易导致口服化疗药使用缺陷。  相似文献   

6.
【】 目的 探讨 B超引导下行静脉采血法在静脉采血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0例静脉采血困难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行静脉采血法采血,统计一次性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 结果 一次性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达96%以上。结论 B超引导下行静脉采血法能显著提高静脉采血困难患者的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寻求解决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不安全问题,加强胰岛素临床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的理念,将糖尿病患者住院期注射胰岛素流程进行分析,寻找可能导致差错的环节及原因,提出优化的制度和措施,追踪整改的效果,使糖尿病住院患者注射胰岛素流程不断完善并得到持续改进.结果 系统性改进各关键流程后,失效模式的危机值及注射胰岛素缺陷发生率得到明显下降.整改前后比较差异具显著意义(P<0.01).结论 FMEA管理模式可以在早期确定流程中的风险,使护理管理者避免缺陷的产生,并能不断反馈,确保流程的不断改进及优化,是值得推广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基层医院综合病房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病人用药安全性。方法:利用HFMEA模式评估我院综合病房静脉输液流程,对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整合出前瞻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对综合病房静脉输液流程分析,发现有6个失效模式需要加强改善,在应用HFMEA模式对综合病房静脉输液各个关键流程加强安全管理后,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运用HFMEA对综合病房静脉输液各环节中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采取预见性的安全措施干预,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使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小组,绘制流程图进行流程危险分析,确定失效模式,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改进。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及居家期间并发症(置管周围血栓、感染、维护延期)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而患者住院期间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对使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的患者进行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输液港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改进输液港维护流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滑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过程中,应用FMEA对管道留置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脱管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危机值找出优先需要干预的因素,并针对各高风险因素采取相应对措施,从环节上寻找原因杜绝其脱管.结果 危机值由FMEA实施前的1 874分降至429分,危机值下降率77%.结论 FMEA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脱管中能有效降低其脱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预防老年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进行老年患者不安全因素分析,制订并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运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对老年患者实施安全管理,能充分发挥系统防御对缺陷的屏蔽作用,保障老年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郭丽君  贡浩凌  高燕  王辉  徐蓓 《护理研究》2014,(12):4389-4391
[目的]完善临床输血护理流程,加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方法]成立输血安全护理管理团队,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列出输血护理流程的各个步骤,以及各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PN),查找目前输血护理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影响安全输血的高危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应用于临床输血过程中。比较实施FMEA 前后 RPN 值及病人安全输血效果。[结果]实施 FMEA 后取血、输血时间不合格率明显下降,护士输血查对实践考核合格率较实施前提高,影响安全输血高危因素的 RPN 值明显下降。[结论]FMEA 模式应用于临床输血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士评估风险意识与能力,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输血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郭丽君  贡浩凌  高燕  王辉  徐蓓 《护理研究》2014,(35):4389-4391
[目的]完善临床输血护理流程,加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方法]成立输血安全护理管理团队,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列出输血护理流程的各个步骤,以及各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PN),查找目前输血护理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影响安全输血的高危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应用于临床输血过程中。比较实施FMEA前后RPN值及病人安全输血效果。[结果]实施FMEA后取血、输血时间不合格率明显下降,护士输血查对实践考核合格率较实施前提高,影响安全输血高危因素的RPN值明显下降。[结论]FMEA模式应用于临床输血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士评估风险意识与能力,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输血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对采用注射器和真空试管采血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注射器加真空试管采血的弊端。 [方法 ]采用掷币法将 2 0 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组 ,分别采用注射器加真空试管采血和采用与真空试管相匹配的持针器、采血针采血 ,观察采集血标本过程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结果 ]采用注射器采血法造成医源性污染现象、采血量不准确和溶血现象明显高于采用持针器、采血针法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结论 ]使用真空试管采血时 ,应同时采用规范的真空采血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将3218例静脉采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采血的操作进行,干预组静脉采血前由主管护师对低年资护士做技术指导同时向患者讲解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Ⅰ期临床试验药代动力学血标本采集中,采用负压真空采血联合免封管技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Ⅰ期临床试验采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其中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集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注射器在开放式留置针中进行采血,收集血标本390管;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收集的29例患者作为改进组,采用负压真空采血联合免封管技术在开放式留置针中采血,收集血标本388管。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堵管发生率、血标本溶血发生率及单次采血时长。结果在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上,改进组为3.09%(12/388),对照组为2.05%(8/3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0,P>0.05);在血标本溶血发生率上,改进组为2.66%(10/376),对照组为7.33%(28/3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7,P<0.01);改进组单次采血时长为(29.40±1.99)s,对照组为(40.74±0.88)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15,P<0.01)。结论新药Ⅰ期临床试验药代动力学血标本采集中,采用负压真空采血联合免封管技术在保护受试者血管的同时,可以实现12 h内密集采血时间的精确控制,节省采血操作时间,保障血样质量,保证试验科学规范进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锦 《护理研究》2005,19(12):1096-1097
[目的]探讨真空采血法与传统采血法的合理选择,提高老年病人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化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40 0例行静脉采血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真空采血组(A组)和传统采血组(B组) ,每组2 0 0例,比较两组的失败率并分析失败的原因。[结果]真空采血法在血管条件不好且采血管数≥4时,失败率明显上升,建议选择传统采血法。采血管数≤3时,因对检验结果影响较小,成功率与传统采血法相比差异不大,选择真空采血法为宜。采血管数≥6时,总采血量一般>2 0mL由于传统注射器型号及容量的限制,选择真空采血法更为方便。[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血管条件及采血量灵活选择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18.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造影剂外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造影剂外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建立统一规范的高压自动注射造影剂流程,找出高风险的关键环节,并进行量化分析,制订解决方案。结果护士选择穿刺工具和套管潜行长度明显改善(P〈0.01),外渗率下降(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理论管理,能显著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血标本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病人血标本的采集、检验全过程进行计算机管理。时采集的2006份血标本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应用计算机血标本管理系统。可保证血标本正确采集、及时传送、快速检验和检验结果报告单及时、准确地发送。[结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保证检验管理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