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坑道施工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水平及不同作业点的污染状况,以预防苯系物和其他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对作业人员造成健康危害.方法 选择该施工坑道有代表性的作业点,利用活性炭管采样、溶剂解吸气质联用仪检测的方法对4个作业点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 从该施工坑道作业场所中共检测出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4种苯类化合物,除渣作业面苯浓度最高,穿廊中所检出的苯类化合物种类最多,且浓度较高;其中苯最高浓度为1.51 mg/m3,甲苯最高为0.36 mg/m3,二甲苯和乙苯浓度分别为0.08和0.11 mg/m3.结论 该施工坑道作业场所中不同检测点所检测出的苯系物浓度虽然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但由于该施工坑道中的污染物种类较多,由此产生的交互作用造成健康危害的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近3年来苯、甲苯和二甲苯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控制苯系物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使用苯系物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对企业进行连续3年(2009-2011年)7月到9月的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采样分析。结果苯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GTWA)均值为1.0 mg/m3,最高浓度为31.8 mg/m3;苯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STEL)均值为1.9 mg/m3,最高浓度为63.2mg/mg3;甲苯GTWA均值为29.4mg/m3,最高浓度为722.7mg/m3;甲苯CSTEL均值为82.1mg/m3,最高浓度为1908mg/m3;二甲苯GTWA均值为6.5 mg/m3,最高浓度为115.8 mg/m3,二甲苯CSTEL均值为20.0 mg/m3,最高浓度为408.9 mg/m3。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合格率均在80%以上,但3年合计的苯、甲苯和二甲苯合格率比较,甲苯合格率明显低于苯、二甲苯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6,P0.05)。苯、甲苯和二甲苯的个体采样合格率高于定点采样,其中甲苯的个体和定点样本合格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5)。甲苯和二甲苯的合格率在行业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38.45,P0.01)、(χ2=16.17,P0.05)。结论应加强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加强职业卫生健康监护,有效控制急、慢性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某区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苯系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苯系物的职业危害状况,为有关部门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某区28家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测定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结果]苯、甲苯、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48、62.03、45.01mg/m3,其合格率分别为27.27%、74.42%、83.72%.其中油漆工作业场所苯污染比喷漆工作业场所严重(苯合格率分别为18.18%、46.67%, P<0.05).[结论]重庆市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中苯系物的污染严重,需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甲苯回收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为职业病危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的采样规范》,采用定点短时间方法采样.噪声测定依据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规定按工人巡检路线确定噪声测定点,每处工作场所选3个测点取平均值记录,并根据工人停留时间计算8h等效连续A声级.结果 甲苯回收操作工接触的苯、甲苯、二甲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分别为2.9 mg/m3、13.2 mg/m3、<3.3 mg/m3,甲苯工房苯、甲苯、二甲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最大值为7.8 mg/m3、26.4 mg/m3,<3.3mg/m3,氯化钙配制锅旁的盐酸监测浓度最大值为1.2 mg/m3,各岗位工人接触噪声8h等效声级为60.3~83.1 dB(A).结论 某化工有限公司新建甲苯回收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苯、甲苯、二甲苯和盐酸的浓度及噪声强度监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GBZ 2.1-2007及GBZ 2.2-2007.  相似文献   

5.
机动车尾气造成的苯系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机动车尾气造成的苯、甲苯、二甲苯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TenaxTA吸附-二次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监测了交通路口大气中苯系物的浓度和个体接触量。结果交通路口大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范围分别为0.041~0.276、0.002~0.132、0.008~0.091mg/m3。结论大气中苯系物浓度与车流量及路况有关,车流量较大尤其是道路堵塞时,苯系物浓度较高。骑车人的个体接触量略大于交通路口大气中苯系物的含量。风和降雨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空气中苯系物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低浓度苯系物职业接触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低浓度苯接触剂量与尿中反-反式黏糠酸(ttMA)、苯巯基尿酸(S-PM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关系.方法 以7家企业120名苯系物接触工人为研究对象(接触组),对照组为同企业共84名不接触苯系物的行政和后勤工作人员.热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环境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HPLC-MS-MS)测定职业接触人群尿中ttMA、S-PMA和8-OHdG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作业场所苯平均加权浓度(CTWA)0.25~5.98 mg/m3时,尿中ttMA、S-PMA与空气中苯浓度均呈相关性(r2=0.8759,r2=0.7497).低浓度苯系物(CTWA<6 mg/m3)、甚至低于3.25 mg/m3的苯也对职业苯接触人员造成遗传损伤,且损伤程度有随苯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的趋势;尿中8-OHdG含量与苯接触浓度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r2=0.181、P<0.01).结论 尿中ttMA、S-PMA与空气中苯浓度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作为低浓度苯职业性接触生物监测的接触标记物;低浓度苯具有遗传损伤效应,尿中8-OHdG可作为苯致遗传损伤的效应标志物.未发现混杂接触限值以内的甲苯、二甲苯(CTWA<50 mg/m3)对苯遗传损伤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黎珍容  潘羿  庞京玺  刘梁柯  郦胜  张奕 《职业与健康》2012,28(16):1948-1949,1952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汽车销售服务企业喷漆作业场所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以预防苯系物和其他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对作业人员健康造成危害。方法选择该区内的汽车销售服务企业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9家进行喷漆作业场所监督监测和现场调查。结果抽检的该区汽车销售服务企业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多数分别为0.6、1.2和1.6 mg/m3,大多低于检出限。结论喷漆作业岗位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虽然低于国家标准,但由此会产生的联合作用造成的职业危害潜在风险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次采样气相色谱同时测定工作场所中甲醇、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方法。方法: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HP123-0732(DB-1701)型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检测器检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中甲醇、苯、甲苯和二甲苯,探索检测条件,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该方法最低检测浓度:甲醇0.047 mg/m3,苯0.033 mg/m3,甲苯0.037 mg/m3,二甲苯0.041 mg/m3;相对标准偏差:甲醇在0.46%~1.89%之间,苯在0.855~4.74%之间,甲苯在1.35%~3.45%之间,二甲苯在1.87%~5.68%之间;平均采样效率为甲醇97.6%,苯94.4%,甲苯98.5%,二甲苯100.8%;平均解吸效率为甲醇98.8%,苯95.6%,甲苯97.5%,二甲苯99.8%。结论:该方法简单、适用,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喷漆工作场所车间空气中苯系物的危害程度,以保护该类场所作业人员健康.方法 选择木制家具制造、汽车制造、室内外装潢和零件喷漆等喷漆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并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苯系物进行风险评定.结果 车间空气中苯、二甲苯浓度存在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现象;苯系物浓度较高的木制家具制造和零件喷漆现场其苯、二甲苯非致癌风险度均>1,甲苯的非致癌风险度均<1,苯的致癌风险度均>10-4,密闭环境喷漆二甲苯的非致癌风险度>1.结论 油漆种类、作业方式、防护措施等因素的差异,造成工作场所苯系物浓度差异较大,部分工作场所的苯系物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处于不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10.
空气中苯系物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活性炭管采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结果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苯2.0~5.0μg/ml,甲苯3.1~100μg/ml,二甲苯8.5~600μg/ml。相关系数介于0.9995~0.9999之间。检出限分别为苯2.0μg/ml,甲苯3.1μg/ml,二甲苯8.5μg/ml;每100mg活性炭对苯、甲苯、二甲本的穿透容量分别为33.3,29.1,27.2mg。样品在活性炭管中稳定至少可保存7d,方法重现性好。结论此方法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制规范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1.
郭艳  何伦发  李玉  范木耿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701-2703
目的了解中山市室内新装修场所的甲醛和苯系物污染状况。方法对新装修后3个月内的场所进行现场监测,监测项目包括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山市室内新装修场所的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52±0.054)、(0.069±0.155)、(0.296±1.152)和(0.218±0.226)mg/m^3。二甲苯和苯、甲苯的浓度显著相关(P〈0.01);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的监测点数合格率分别为85.34%、91.81%、83.19%和87.93%;各类场所的监测间数合格率为45%,家居、酒店、展览中心和商场、文化娱乐场所以及办公场所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50%、50%、67%、0%和33%。结论中山市室内新装修场所甲醛和苯系物污染严重,需加强对室内新装修场所空气质量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9—2014年深圳市福田区工作场所苯系物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控制苯系物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使用苯系物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经活性炭采集,二硫化碳解析后,注入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计算空气中苯系物浓度,并对福田区5年内的空气样品的检测结果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苯系物中,甲苯的检出率最高(36.7%),其余依次为乙苯(26.7%)、二甲苯(16.2%)、苯(6.9%)、苯乙烯(2.4%)。苯的检出率虽低,但检出浓度[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较高,27.3%的检出样品CTW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部分样品达到职业接触限值的3~4倍,最高浓度为23.8 mg/m3。风险较大的其次为甲苯,6.7%的检出样本CTWA超过限值的50%,并有1.5%检出样品超标。二甲苯、乙苯、苯乙烯风险较小,其中乙苯检出率虽高,但浓度较低,CTWA全部分布于职业接触限值的10%以下。结论相比于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福田区工作场所苯、甲苯职业危害风险较大,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等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加强职业卫生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13.
冯洪杰  边洪英  王华  贾克俊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14-1315,1317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工矿企业中苯、甲苯、二甲苯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为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测。按《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的要求,采用活性炭管采集车间空气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该区存在苯、甲苯、二甲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89家企业,行业分布以印刷业、家具制造业为主,在所有行业中占到90.60%,其他行业仅占9.40%;检测样品447个,苯样品浓度检测结果主要集中在6 mg/m3以下,甲苯、二甲苯样品浓度检测结果主要集中在50mg/m3以下。苯、甲苯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的合格率在行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具制造业合格率均低于印刷和其他企业(P0.05)。结论目前,该区工作场所中苯、甲苯、二甲苯样品检测合格率虽然均在80%以上,但仍有超标现象,应继续加强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某厂喷漆工业苯防护装置的研制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制与评价喷漆工业苯防护装置,降低喷漆岗位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简称“混合苯”)浓度。我们采用半密闭罩通风、净化喷漆及空气幕屏蔽工业苯,使室内工人操作岗位混合苯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结果表明,改装前喷漆岗位混合苯平均浓度分别为:苯74.07 mg/m3,甲苯106.50 mg/m3,二甲苯172.15 mg/m3。改造后混合苯平均浓度分别为:苯6.21 mg/m3,甲苯为22.28 mg/m3,二甲苯为48.19 mg/m3。改造前、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造前尾气浓度分别为:苯5.70 mg/m3、甲苯328.80 mg/m3,二甲苯3.80 mg/m3。改造后尾气浓度分别为:苯、二甲苯未检出、甲苯28.80 mg/m3;甲苯净化效率为91.20%。改造后经对喷漆作业人员176人健康检查,无中毒发生,这也间接证明防护效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李世杰  付韬  郑雯 《职业与健康》2006,22(7):507-508
目的建立一种装修后室内空气中苯系物浓度的气相色谱快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DX-103玻璃短柱快速测定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结果该方法苯、甲苯、二甲苯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介于0.999 4~0.999 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62、1.02、1.30;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3、0.05、0.09 mg/m3,分离分析过程在1 min内。结论该方法简化了分析过程,精确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检测工作需要,适用于装修后居室内苯系物浓度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乡镇涂料厂在生产过程中苯、甲苯、二甲苯、丙酮、汽油浓度及其危害情况。方法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5家乡镇涂料厂工作场所空气中5种有机溶剂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对其危害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12个点,48个样品,汽油、丙酮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有3家苯系物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限值,有1家(D厂)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10.6mg/m3)超过卫生标准限值(10mg/m3),有1家(B厂)苯系物浓度联合作用评价值=1.3751,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接触限值。结论在乡镇涂料厂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以有机溶剂为重点,其中苯系物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特别是对超标的厂家应予重点关注,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室内新装修家居和办公场所空气质量。方法统计分析中山市2007—2011年监测的179户、1 269个监测点的家居和办公场所监测数据,监测指标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对其进行空气质量指数分析。结果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s的最高浓度分别为1.48 mg/m3、117.52 mg/m3、21.68 mg/m3、0.73 mg/m3和10.3 mg/m3;家居场所的甲醛、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合格率显著低于办公场所(χ2=83.51,P=0.000;χ2=86.15,P=0.000;χ2=64.68,P=0.000);家居场所和办公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指数平均秩次分别为844.94和570.00,办公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优于家居场所(Z=-13.799,P<0.001)。结论新装修场所有机物污染程度参差不齐,甲醛是首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家居场所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高风险场所,应对重点污染物和重点场所加强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广州市大气中苯系物的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方法于2011年6月—2012年5月对广州地区大气中的苯系物浓度进行监测,并利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大气中5种苯系物(苯、乙苯、甲苯、二甲苯和苯乙烯)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监测期间大气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苯乙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48、15.72、5.79、7.60、1.64μg/m3。苯系物的各季节非致癌风险(HI)在1.54×10-2~3.94之间,以苯的非致癌风险最大;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合计非致癌风险在春、夏、秋季均1。苯的夏、秋季致癌风险(Risk值)分别为5.53×10-4、4.87×10-4。结论苯系物对人群健康存在非致癌风险;苯的致癌风险超过了美国环保署的建议值(10-6),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9.
了解鹤山市皮鞋厂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并提出防控措施。对该市皮鞋厂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机溶剂浓度进行监测,并对其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07—2012年使用的胶水中苯浓度为6~33mg/m3,合格率为30%~80%;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分别为6~21和0~1.5mg/m3,合格率为85%~100%;不同年份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及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二氯乙烷浓度为10.4mg/m3,合格率超过90%;正己烷浓度均低于检出限,合格率为100%。制鞋的面部和底部作业岗位的苯、甲苯及二甲苯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苯u=14.2,P0.01;甲苯u=7.3,P0.01;二甲苯u=6.6,P0.01)。制鞋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几乎为零,建议通过立法的支持,采取多种灵活的措施保障职业健康检查的定期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唐山市部分乘用车车厢内苯系物污染状况,为其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3—5月选择不同使用时间的122辆乘用车,分别测定车厢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车型、车龄等基本情况。结果车内苯、甲苯、二甲苯浓度的超标率分别为14.8%(18/122),26.2%(32/122),20.5%(25/122),苯系物的浓度均符合标准的车辆有81辆,占66.4%(81/122)。使用时间在6个月之内的车辆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中位数依次为0.086、0.900、0.400mg/m3,超标率依次为28.6%(10/35),57.1%(20/35),60.0%(21/35),以后随车龄增加逐渐降低。放置吸附剂的乘用车车厢内的空气苯浓度低于无吸附剂的乘用车(P0.05),高档次乘用车车厢内空气甲苯浓度较高(P0.01),座椅材质为皮质的乘用车车厢内空气二甲苯浓度较高(P0.05)。结论唐山市乘用车车厢内仍存在苯系物污染,车辆使用时间、车内吸附剂、档次及座椅材质对车内苯系物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