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院是一个人从社会角色到病人角色的转换[1]。入院宣教、住院手册等在帮助病人及家属尽快熟悉住院生活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急诊危重病人的救治过程中,特别是在大批量急诊病人抢救时,病人和家属的注意力较难集中,而且紧急抢救对医护人员技术、抢救时间和服务态度的要求很高,如何在保证及时有效抢救的同时,让病人和/或家属尽快熟悉住院基本情况,是护理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我科于2004年3月设计了名片式住院病人联系卡,发给每位病员,随后再配合护士的详细介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联系卡的设计(如图1~2)2联系卡的应用接诊后在安排…  相似文献   

2.
在滋养细胞肿瘤病人的化学治疗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为了保证疗效和减轻毒副反应,护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心理护理 1.热情接待病人,使其尽快熟悉病室环境。病人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心理负担很重,加上住院时新的、陌生的环境,使病人心理上难以承受。为此在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并主动介绍病室环境及周围的病友,同时把有关治疗的情况、疗效及化疗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配合治疗的要求讲述给病人,使新病人能够尽快熟悉、适应新的环境,进入病人的角色。 2.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指导。滋养细胞肿瘤的  相似文献   

3.
医院护理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士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进他的健康行为和自我保健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1]。我院内科肾脏病区近一年来,采用了以群体为对象、个体为对象及阶段性教育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康复起到有益的和有效的作用。现介绍如下。1阶段性教育1.1入院教育病人入院当天,就为其介绍环境、入院须知、卫生制度及探视制度,介绍医护人员使病人熟悉医院环境,适应医院生活,帮助病人尽快进入角色,以最佳的身心状况接受治疗。1.2住院教育向病…  相似文献   

4.
88例精神病病人服毒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88例急诊服毒的精神病病人进行了有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①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监护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②加强社区精神健康指导;③医生不宜开大剂量药品处方,必要时须家属陪病人就诊并保管药品;④护土必须熟悉精神科药物的作用、副作用,遇有中毒者应尽快了解有关病史并及时抢救;⑤护土应熟练地掌握基本的急救技巧。  相似文献   

5.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向临床实习生角色转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带教中,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生的角色,老师应该熟悉和解决学生初期进入临床实习时的心理、技能、态度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我院的临床带教过程中,认为熟悉实习环境是尽快适应临床实践的前提;端正学习态度是角色转变的关键;强化护理操作技术训练是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克服实习前的恐惧心理和消除学生实践操作中的胆怯心理是角色转变的要求;学生语言沟通技巧的提高是角色转变的条件;强化学生病情观察能力是角色转变的促进.  相似文献   

6.
吴宗萍 《全科护理》2009,(6):519-520
出院是为病人在医院通过住院、抢救、留守过程中,经过医护工作者的系统、完善和全方位的检查、用药将病情得到控制、改善或痊愈;或由于条件的限制,病情的变化需要转科、转院的最终结果。出院前病人治疗的结果有痊愈、改善、无效和恶化,还有病人和家属对住院、抢救、留查过程中的检查、治疗、用药和费用、服务、环境的满意程度。对疾病的认识、判断、认同和态度,  相似文献   

7.
陈敏  李小峰 《护理研究》2012,26(13):1224-1225
[目的]探讨抢救流程管理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18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方法对病人实施抢救,观察组采用优化的抢救流程管理对病人实施抢救,比较两组病人抢救成功率、病人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抢救成功率、病人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抢救流程管理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中,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对59例心肌梗塞病人及家属通过电话咨询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介绍了做好健康教育的方式、内容,提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应急能力,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沟通,根据病情电话指导病人及家属自救及互救,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以配合抢救及治疗.根据需要实施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反复多次讲解抢救及转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院前心肌梗塞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杨玲 《华西医学》2005,20(4):757-758
护理服务,渗透到医院各个科室,在构建医院文明服务中具有重要地位.离退休干部、高级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针对他们的护理服务更应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和周到艺术的综合.当老年干部病人在病情紧急(急症)或病情需要(进一步诊断治疗)而安排住院时,可能一时没有床位或其他原因无法收入时,病人的心理准备少、角色转换慢,在等候住院时常容易被心理因素夸大了候床入院时间而影响病人满意度.为此我们对该群体就诊病人安排住院、候床入院过程等进行调查分析,旨在理解需要入院病人在等候住院时的心理状态,进一步探讨采取周到的服务,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深入了解住院患者及家属对护士角色的理解和认识.方法 对12例住院患者和10名家属进行访谈,运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及家属认为护士角色包含执行医嘱角色、教育者角色、心理护理角色和照顾者角色.结论 住院患者和家属对于护士角色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进一步加强护患沟通,优化护理人力资源使用,努...  相似文献   

11.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ICU病人是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者.ICU病人的住院往往使家属处于一种危机状态,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在病人救治过程中,病人家属大部分时间被阻隔在病房外,护士忙于技术性工作,对家属的心理需求往往未给予足够认识和重视[1] .疏忽了护理工作要围绕病人的同时也要围绕家属[2] .家属是病人最有力的社会支持,家属的心理需求如果得不到解决可能影响病人疾病的恢复. 因此,在整体护理框架下,了解家属的需求,以便为家属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门诊内科候诊病员急症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 ,是病员接触医院的第一站 ,但是由于某些急症病员及家属缺乏急症知识或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 ,本应到急诊室观察治疗或抢救的病人而到了门诊候诊室。在我院日门诊量达 4 0 0 0多人次的情况下 ,如巡诊护士在巡诊过程中稍有疏忽 ,急诊病人就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因此 ,三年来我们在对内科候诊病人进行候诊常识宣传过程中 ,加强了对候诊病人的巡视 ,及时发现抢救了 178例急危重病人 ,无一例因观察抢救不及时而出现生命危险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 一般资料1 1 病人一般情况 (表 1)表 1  门诊内科急诊情况病员一般资料年份…  相似文献   

13.
输液是一种治疗措施,目前相当多的病人在家庭接受输液治疗。常常是医护人员到家庭给病人输液,输上液体后即离开病人,换液体、拔针之类的事情则由病人家属代劳,不少病人及家属因缺乏医学知识,没有医疗安全意识。在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医护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实施抢救,即使医护人员在场,因为家庭不具备抢救的条件,而耽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郑芳  李长香 《护理研究》2009,23(32):2997-2997
病人在入院时处于陌生的环境中和出院康复过程中遇到问题往往都不知所措.为了使病人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和程序,了解出院后康复指导内容,在注重细节服务的过程中,于2008年开始使用入院、出院两张病人联系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严重创伤病人早期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收治的132例严重创伤病人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救护方案;将2015年收治的138例严重创伤病人设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早期救治,比较两组病人初步抢救所需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初步抢救所需时间(44.28 min±6.34 min)、住院时间(19.88 d±5.32 d)、并发症发生率(29.71%)低于对照组抢救所需时间(56.87 min±6.98 min)、住院时间(30.82 d±6.62 d)、并发症发生率(51.52%),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1.30%)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家属对接诊、信息沟通和抢救环境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缩短严重创伤病人的早期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对严重创伤病人的抢救能力以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急诊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和前哨,急诊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竞争实力.急诊科的特点是急、危、重症病人多,工作节奏快,病人及其家属心理压力大,因此,急诊科护士必须具有应急能力强、抢救技术熟练、处事敏捷、工作效率高、善于沟通的良好素质.如果护士在病人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不当,不仅使病人人身受到伤害,医务人员人身也会遇到风险.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属是病人尤其是颅脑损伤病人患病过程中十分重要且不可缺少的角色,就是因为这层紧密相连的关系,家属的情绪,尤其是病人主要照顾者的情绪会随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家属的情绪对病人的心理及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护理人员应动态掌握家属的心理,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本人在神经外科工作十余年,现将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的心理反应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临床心理护理的成效,则要充分认识到良好护患沟通在临床心理护理中的重要意义、熟悉病人及其家属出现心理问题时的主要表现、熟悉促使病人和(或)家属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成因、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临床医学、护理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并对病人的个性特征、生活经历、个人喜好及其生活规律、家庭关系也应有所认识和了解。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有效语言的三个基本原则:真实、真诚和规范。学会关怀和同情、学会耐心和倾听、学会理解和尊重、学会赞赏和鼓励、学会建议和疏导,并且要善于感化、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住院环境,促进病人之间和(或)病人与家属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病人家属探视频率对病人的影响.方法 自制问卷,对160例病人和160位家属进行探视状况调查.结果 35.2%北京病人及42.86%的外地病人在住院期间处于极少探视或无探视状态.48.75%的病人在无探视时出现负性情绪,76.25%的病人探视后心情愉快.53.75%的家属没有意识到病人心理需求的重要性.结论 住院精神病病人家属探视率低,医护人员需对家属进行心理辅导,转变家属对病人和对探视的态度,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关怀有利于病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20.
章雪 《全科护理》2014,(26):2478-2479
急诊病人是指需要紧急救治和抢救的病人。由于急诊病人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病人及家属往往缺乏心理准备,容易出现诸多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往往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对病人的抢救和各项治疗护理工作上,侧重于技术性护理,而忽略了与家属的沟通,导致了护士与家属的矛盾。现将护士与急诊病人家属矛盾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