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性 ,87岁 ,因乏力、消瘦 1年半 ,加重伴右上腹不适 2个月 ,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增多入院。 1年半前曾于外院诊断再障 ,未经特殊治疗后好转。乙型肝炎病史 4 0年。查体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 (— ) ,肝肋下未触及 ,脾大 ,肋下 4cm。血常规 :WBC4 8.6× 10 9/L ,分叶核 96 % ,中粒 1% ,淋巴 3% ,Hb12 4g/L ,Plt5 6× 10 9/L。URIC6 4 2 .8μmol/L(90~ 4 2 0 ) ,NAP积分 382分。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 ,粒 /红=2 0 / 1,粒系明显增生 ,占 91% ,其中分叶核增多 ,呈核右移 ,部分细胞颗粒增多 ,或有少数中毒颗粒 ;红系增生…  相似文献   

2.
温××,女,36岁,1994年3月1日上午11时出阴道流血.一星期而入本院妇产科.体检:重度贫血貌,肝脾淋巴结下肿大,孕9+月。实验室检查:血象:Hb30g/L,WHC200.2×109/L,BPC20×109/L分类:异常早动粒97%,中幼拉2%,晚幼粒1%,偶见有核RBC,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为主,占98舶,幼红细胞占2畅,细胞化学染色:异常早幼粒POX(for),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B超”示:孕9+)J死胎,患者于当日晚8时引出死胎,出血不止,多次输血无效,次日凌晨2时死亡.急性白血病伴妊娠9月余大出…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18岁,因乏力2年,加重2个月于2003年11 月1日收住我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间断发热及齿龈出血,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多部位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及骨髓活检确诊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服用康力龙安雄、环孢菌素A及中草药等治疗,病情无好转, WBC(1.5-2.3)×10~9/L.Hb 50~60 g/L,BPC(7~30)× 10~9/L。治疗期间曾输注血小板10U(未用滤器和照射)。近 2个月乏力明显加重。入院时查血常规:Hb 60 g/L,RBC  相似文献   

4.
少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伴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称之为Evans′综合征。通常AIHA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阴性者少见。作者报告1例DAT阴性的Evans′综合征含有自身抗Jk~a抗体。抗Jk~a作为自身抗体出现罕见。患者为高加索人,34岁,因呼吸困难2天入院。既往健康,无输血史。体检发现苍白及中度黄疸。血红蛋白4.9g/dl,白细胞10.5×10~9/L,血小板496×10~9/L,网织红细胞6.8%(绝对值115×10~9/L),血片示球形红细胞增多,骨髓红系增生,巨核细胞正常,诊断为AIHA。经输注9个单位的压积红细胞及强的松龙治疗后,血红蛋白升至11.8g/dl,但血小板降至13×10~9/L,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此时已发生  相似文献   

5.
男性,30岁。1987年9月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热,发现斑丘疹,右下肺叶浸润、肝脾肿大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嗜酸粒细胞(E_0)20×10~9/L。口服强的松40mg/d降至E_00.9×10~9/L,强的松减量后又复发上升。1988年5月血红蛋白(Hb)91g/L,白细胞(WBC)36.7×10~9/L,E_013.2×10~9/L,血小板(BPC)57×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相似文献   

6.
MDS转化为ANLL-M_4并恶性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 4岁,自1999年10月出现乏力、面色苍白1个月余就诊。血常规:白细胞6.3×10 9/L ,中性粒细胞0 .60 ,淋巴细胞0 .3 1,单核细胞0 .0 6,中性中幼粒细胞0 .0 1,中性晚幼粒细胞0 .0 2 ,血红蛋白5 5 g/L ,血小板14 9×10 9/L。两次骨髓穿刺结果类似: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0 .0 15 ,早幼粒细胞0 .0 6,可见多分叶、环形核及双核杆状粒细胞,晚幼杆状粒细胞巨幼样改变。红系可检见巨型中、晚幼红细胞,偶见双核红细胞,部分晚幼红细胞可见核固缩,核迟缓现象。全片约检见巨核细胞2 18个,幼巨核细胞0 .0 6、颗粒型巨核细胞0 .7…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14岁 ,因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31个月 ,发现血常规异常 3d于 2 0 0 2年 1月 8日入院。患者首次发病于 1999年 4月 ,因面色苍白、皮肤有出血点入院。血常规 :Hb 6 4g L ,WBC 1.1× 10 9 L ,BPC 2 3× 10 9 L。骨髓象 :增生明显活跃 ,原始细胞 0 .0 4 0 ,异常早幼粒细胞 0 .72 0 ,该类细胞胞体大且有瘤状突出 ,胞核大且有扭曲折叠或凹陷 ,染色质呈颗粒状 ,核仁大 ,1~ 3个 ,胞浆灰蓝色 ,大部分充满细小的紫红色颗粒 ,极少数胞浆内有粗颗粒 ,可见Auer小体。POX染色强阳性率 10 0 % ,诊断为APL。DIC筛选试验 :AP…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5岁。因咳嗽、心悸伴乏力1个月于1998年 12月31日入院。既往健康。查体:体温36.3℃,血压135/ 75 mm Hg,贫血貌,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胸骨无压痛,双肺无(口罗)音,脉率94次/min,律齐,肝、脾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Hb 64 g/L,BPC 59×10~9/L,WBC 42.9×10~9/L,原始细胞0.61,幼稚细胞0.05,中性粒细胞0.13,淋巴细胞 0.21。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0.880)。过氧化酶染色:(+/-)15%,(-)85%:糖原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道采用氨甲喋呤(MTX)治疗两例对常用免疫抑制剂耐药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例1,46岁,女性,日本人,因严重贫血住院.体检脸色苍白,无淋巴结或肝脾肿大.血红蛋白(Hb)6.2g/dl,红细胞数1.56×10~(12)/L,白细胞数3.5×10~9/L,血小板数(BPC)359×10~9/L,网织红细胞(Ret)9.4×10~9/L,肝肾功能正常.X线和CT检查无纵膈包块.骨髓示有核细胞增生正常,红系增生减低,粒系和巨核细胞系正常.骨髓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35士6/2×10~5单个核细胞,红系祖细胞(CFU-E)50±6/1/2×10~5单个核细胞,诊断为PRCA,先后经用强的松龙(30mg/天)、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000mg/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女,15岁。因头晕、乏力3个月于2005-10住某医院,血W BC42.6×109/L,RBC 1.55×1012/L,Hb 58 g/L,PLT 29×109/L。骨髓增生Ⅲ级,原始+早幼粒细胞78.5%,POX(++),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M 3b(APL),予维甲酸治疗。2005-11-22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会诊发病时骨髓:骨髓增生Ⅲ级,原粒35%,早幼粒21%,可见A uer小体,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M 2,2005-11-22骨髓:骨髓增生Ⅴ级,原粒2%,早幼粒1%,免疫分型CD 34、HLA-DR、CD 38、CD 56阳性,CD 117、CD 33、CD 13阴性。染色体:46xx[5]/46xx t(8;21)[12]/46xx t(8;21)11q-[3]。PM L-RAR a…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7岁。2004年4月无诱因乏力、腹胀。血常规:WBC 63.82×10~9/L,Hb55g/L,BPC180 × 10~9/L,分类:原始粒细胞占0.01,早幼粒细胞占0.02,晚幼粒细胞占0.50,嗜酸粒细胞占0.01,嗜碱粒细胞占0.01。多次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为(3.4~2.5):1,原始粒细胞与早幼粒细胞占0.070~0.100,嗜酸粒细胞0.015,嗜碱粒细胞0.010。腹部 B 超提示肝、脾肿大(肝脏最大斜径13.40cm,脾脏8.24cm×18.00cm)。染色体检查结果:骨髓细胞分裂相均可见Ph 染色体 t(9;22) (q34;q11),少部分为46,XY,t(9;22),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1980年到1984年4年间,对以色列和欧洲7个地区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病率进行了研究。诊断标准为:外周血象要具备以下3条中至少2条:(1)Hb≤100g/L,或Ht≤30%;(2)Plt≤50×10~9/L;(3)WBC≤3.5×10~9/L,或粒细胞≤1.5×10~9/L。骨髓组织学检查具备以下2点:(1)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全部造血细胞缺如或减少,或者由于红系灶性增生而致细胞增生正常,但一定有粒系和巨核细胞系减少;(2)无明显骨髓纤维化或肿瘤侵润。还应排除因细胞毒药物或放射损伤造成的全血细胞减少。结果:8个地区4年间确诊再障168例,发病率为2.2/百万人/年,其中男性为2.1/百万人/年,女性为2.4/百万人/年。女性发  相似文献   

13.
例1 男,29例。因头昏、乏力、牙龈出血20余天,于1987年4月21日入院。查体:T 38℃,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皮肤无瘀点瘀斑,有胸骨压痛,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血象:Hb90g/L,BPC 40×10~9/L,WBC 4.5×10~9/L,原粒0.01,早幼粒0.85,杆状核0.02,分叶核0.03,淋巴0.09。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早幼粒细胞占0.88,胞浆内有粗大灰蓝色颗粒,可见Auer小体,红、巨核系列受抑制,血小板散在少见。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入院后经抗感染,输血等一般支持疗法,并给予HA方案(三尖杉酯碱4mg/d,阿糖胞苷100mg/d)4个疗程达完全缓解。出院后随访3年持续缓解。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男性,55岁。面黄、乏力、心慌、胸闷1月余,加重伴发热9天入院。血常规:白细胞 1.11×10~9/L,血红蛋白99 g/L,血小板180×10~9/L。彩超示脾肿大,肋下30 mm;右心房增大,三尖瓣轻-中度返流。胃镜示食管炎,糜烂性胃炎。丙肝-RNA4.96×10~5 IU/ml。病理检查镜检:①骨髓细胞学: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增生明显,可见较多分叶过多核(5~14个)(图1)、细胞质中颗粒增多增粗粒细胞;红系细胞少见,成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甲基纤维素混合培养基研究1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血和骨髓巨核细胞祖细胞集落形成(CFU-M)。男7例,女5例。21—79岁,中数52岁。9例病史1—15年,3例最近才诊断为ET。2例血小板700和800×10~9/L,其余患者均高达1000×10~9/L,血红蛋白均正常,仅1例白细胞增高。骨髓巨核细胞显著增生与形态异常。无引起血小板增多  相似文献   

16.
服用免疫抑制剂引起非低增生性白血病多有报道,引起低增生性白血病的报道国外已有,但国内极少。现将我院最近收治一例乙双吗啉致低增生性白血病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患者杨××,男性,37岁,教师,住院号35203。1984年2月因患银屑病间断服用乙双吗啉日服三次,每次2片共服二年。服药后二年出现全身无力耳鸣心悸。1986年3月14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就诊(门诊号13814)。查血色素35g/L,白细胞2.9×10~9↑/L,血小板19×10~9↑/L,网织细胞0.1%。骨髓穿刺二次分别示:骨髓增生重度减低,骨髓增生减低。骨髓活检:骨髓很空,仅有少数基质细胞,有的区域纤维细胞增生明显。给予康力龙,硝酸—叶萩碱,强的松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变。1986年4月1日,因发热头痛伴右眼视物不清异物感入我院。既往否认有其它特异性药物及放射线接触史。入院查体:  相似文献   

17.
例1,女,52岁,因体检发现脾脏肿大入院。两个多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多汗,尤以夜间为甚,伴乏力、下腹部轻微疼痛。服尼尔雌醇3d后出现下肢紫癜,停药后紫癜消退,未作任何处理。体格检查:无发热,无齿龈出血,无皮肤黏膜出血点,无胸骨疼痛。B超显示脾脏肋间厚51mm,有胆囊息肉和子宫肌瘤。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 116.9×10^9/L,早幼粒细胞0.02,中幼粒细胞0.15,晚幼粒细胞0.10,中性杆状核细胞0.27,中性分叶核细胞0.29,嗜酸性分叶核细胞0.03,嗜碱性分叶核细胞0.06,淋巴细胞0.05,单核细胞0.03,分类100个白细胞见4个有核红细胞,Hb120g/L,BPC234×10^9/L;骨髓涂片见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11.93:1,原始粒细胞0.010,早幼粒细胞0.020,中幼粒细胞0.330,晚幼粒细胞0.160,中性杆状核细胞0.175,中性分叶核细胞0.060,嗜酸性分叶核细胞0.115,嗜碱性分叶核细胞0.025,早幼红细胞0.010,中幼红细胞0.015,晚幼红细胞0.050,淋巴细胞0.015,单核细胞0.010,组织细胞0.005,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性,20岁。主因进行性突眼1个月,发热5天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双手掌及足心可见散在环形红斑,压之退色。右颌下、右腋下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淋巴结,质地中等,无触痛。双眼球明显前突,以右眼为甚,双眼视力1.5,眼底检查未见异常。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象:Hb 94g/L,WBC 44.0×10~9/L,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0.93,PC 22.4×10~9/L。骨髓原始粒细胞0.054,早幼粒细胞0.588。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_(2)a型。脑脊液检查:初压1.57kPa(160mmH_2O),蛋白3.0g/L,白细胞总数2.0×10~9/L,幼稚细胞0.94,符合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以t(Y;1)(q12;q21)为特征的骨髓纤维化一例的染色体涂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男 ,4 9岁 ,因贫血来院就诊。查体 :贫血貌 ,胸骨压痛 (- ) ,脾肋缘下 2cm。血常规 :WBC 5 .8× 10 4/L ,Hb 6 4g/L ,BPC 6 1× 10 9/L。血细胞分类 :原始细胞 0 .0 8,有核红细胞 8/ 10 0个白细胞。NAP积分 118。骨髓穿刺髂前、胸骨均干抽。骨髓活检结果 :骨髓造血组织三系细胞均可见 ,巨核细胞数明显增多 ,各系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网状纤维明显增生。诊断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MF)。采用外周血 4 8h培养法 ,按常规制备染色体。应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 ,结果 2 0个中期分裂象均为 4 6 ,X ,der(Y)t(Y ;1) (q12 ;q2 1) ,de…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1例异基因骨髓移植(BMT)后复发的ph~+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伴t(7;11)病例。患者,女,20岁。因持续高热、咳嗽、贫血、白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住院。体检:重度贫血,但淋巴结、肝脾均未触及。Hb40g/L,WBC31.3×10~9/L,幼稚细胞56%,血小板0.8×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白血病细胞占69.4%,可见Auer小体,但无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白血病细胞过氧化物酶反应阳性,按FAB分类诊断为AML(M2)。骨髓和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